播期和密度对甘育3号春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来源 :甘肃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gju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甘育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播种到出苗以及全生育期天数均随播期的推迟显著减少,表明播期越晚,出苗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全生育期缩短;播期与种植密度均对甘育3号成熟期株高以及穗长无显著影响。同一时间播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总穗数显著增多,但穗粒数以及千粒重均降低,从而导致减产;种植密度相同时,播期推迟,籽粒产量没有持续增大,而是在3月22日、3月29日出现较大值7 624.5、7 600.5 kg/hm2。
  关键词:密度;播期;甘育3號;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9)03-0058-04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9)03.012
  Abstract:A field trial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owing date and density on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of Ganyu 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days from sowing to seedling emergence and full growth of Ganyu 3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delay of sowing date, indicating that the later sowing date, the shorter the days needed for seedling emergence and full growth period; sowing d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plant height and ear length at maturity stage of Ganyu 3.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same sowing date, with the increase of planting density, the number of panicl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ut the number of grains per panicle and 1000-grain weight decreased, thus led to reduction of the crop yield. When planting densities were the same, the grain yields did not continue to increase with the delayed sowing dates, and the maximum yields were 7 624.5 kg/hm2 and 7 600.5 kg/hm2 by the sowing dates of March 22 and 29.
  Key words:DDensity;Sowing date;Ganyu 3;Yield
  播期和密度是影响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1 - 2 ]。小麦适期播种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培育壮苗;适宜密度有利于缓解个体和群体的矛盾,构建合理群体结构,促进产量三要素协调发展[3 - 5 ]。有关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多,但由于品种特性、栽培生态条件等因素不同,许多研究结果不尽一致[5 - 8 ]。甘育3号为春性小麦,株型紧凑,抗干热风,口紧不易落粒,适宜在张掖、武威及白银沿黄灌区种植。
  我们于2018年3 — 8月在武威凉州区山水灌区谢河镇实施春性小麦甘育3号不同播期与密度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播期与密度对该区该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该区该品种的播期、密度的最佳技术组合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谢河镇五坝村。该区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约160 mm,年蒸发量2 000 mm,日照时数2 873.4 h,年均气温7.7 ℃,无霜期150 d左右。供试土壤类型为灌漠土,0~20 cm土壤含有机质18.5 g/kg、碱解氮210 mg/kg、有效磷36.8 mg/kg、速效钾185 mg/kg,pH为8.39。
  1.2 试验设计
  2018年3月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主因素播期为A,共A1(3月15日)、A2(3月22日)、A3(3月29日)、A4(4月6日)4个水平;副因素播种量为B,共B1(300 kg/hm2)、B2(375 kg/hm2)、B3(450 kg/hm2)、B4(525 kg/hm2)4个水平。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0 m2。指示品种为甘育3号。
  试验种植平作不覆膜,播种前施尿素(N 46%)150 kg/hm2、磷酸二铵(N 46%、P2O5 48%)300 kg/hm2、复合肥(N 13%、P2O5 17%、KO2 15%)75 kg/hm2作底肥。结合灌头水追施尿素(N 46%)15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P2O5 16%)75 kg/hm2。全生育期人工锄草2次,灌水3次,用化学药剂防蚜虫2次、防治白粉病1次、防治吸浆虫1次。其他管理同当地大田。试验于7月20日前全部收获。
  1.3 试验分析方法
  自播种期开始,分小区记载各生育时期(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成熟期)。成熟期调查各小区的株高、穗长,以及1 m2样方中的穗数,并选取长势均一的20个麦穗记录其穗粒数。分小区单收,籽粒晒干后测定其千粒重并计算籽粒产量。   数据采用Excel和SPSS软件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小麦播期不同,从播种到成熟的各生育阶段所经历的温度、光照、水分等条件就不同,从而导致整个生育进程发生变化[9 ]。从表1可以看出,在相同播期下,不同种植密度并没有引起小麦各生育时期和全生育期发生变化,而播期不同,生育进程出现明显变化。随着播期的推迟,对应的出苗时间推后,但累积出苗天数缩短,4月6日播种对应的出苗所需时间缩短至5 d,比3月15日的15 d出苗時间缩短了10 d。就整个生育期来说,晚播与早播之间相差23 d,成熟期相差9 d,全生育期缩短了14 d。
  2.2 成熟期农艺性状
  由表2可以看出,相同播期下,随着种植密度的不同株高和穗长均呈现不同的变化。较早播种(3月15日),成熟期株高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显著降低,而穗长变化不显著。3月22日播种,株高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多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穗长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多显著降低。3月29日后播种,种植密度越大,株高越低,穗长无显著变化。较迟播种(4月6日),成熟期株高、穗长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
  由表2可以看出,相同种植密度下,播期不同,成熟期的穗长均无显著性差异。株高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下,随着播期的推后,均呈增加的趋势,其中较低密度下随着播期的进一步推迟,株高又出现降低趋势。
  2.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相同播期下,种植密度不同,总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均表现出不同的规律(表3)。在4个不同播期水平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总穗数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但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显著降低,产量也出现降低的趋势。从表3可以看出,在同一播期中,B2处理的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B4处理均显著最低,分别比B2处理减产10.1%、9.8%、10.4%、10.6%。
  从表3可以看出,相同种植密度下,播期不同,对总穗数的影响均不明显,总穗数之间大多数无显著差异;穗粒数随着播期的推迟,呈现增加的趋势,并且播期为4月6日时穗粒数均显著高于其他播期。种植密度为B2水平时,千粒重随着播期的推迟并无显著变化;B1水平下,千粒重随着播期明显降低;而高密度B4处理下的千粒重随着播期的推后呈现增加的趋势。4个种植密度水平下的籽粒产量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大,其中以B2密度下播期为A3、A2水平的籽粒产量最高,达到7 624.5、7 600.5 kg/hm2。
  3 小结与讨论
  甘育3号播种到出苗、全生育期均随播期的推迟显著减少,表明播期越晚,出苗、全生育期所需要的天数越短,这与出苗所需要的天数和这段时间的积温密切相关,随着播期的推迟,气温逐渐升高,降雨和日照时数也随之增加,有利于小麦发芽出苗[10 - 11 ]。在本试验管理条件下,播期与种植密度均对甘育3号成熟期穗长以及株高无显著影响。
  凉州区土壤多为绿洲灌漠土(主要类型为平土和立土),土质较硬,又因试验年份旱情严重,成熟期较往年推迟5 d左右。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同一时间播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总穗数显著增多,但穗粒数以及千粒重均降低,从而导致减产。因此不能盲目追求密植高产,随意加大播种量,这样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最终籽粒产量并没有达到最高。同样,在种植密度相同时,播期推迟,籽粒产量没有出现持续增大,而是在3月22日、3月29日出现较大值7 624.5 kg/hm2(A3B2)、7 600.5 kg/hm2(A2B2)。
  参考文献:
  [1] 陈金平,尹志刚,周国勤,等. 不同生育时期浇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6,45(3):39-42.
  [2] 杨永安. 播期和密度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
  [3] 杨卫君,贾永红,石书兵,等. 播期和密度对春小麦品种新春26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6,36(7):913-918.
  [4] 刘芳亮. 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普冰151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5] 薛亚光,魏亚凤,李 波,等. 播期和密度对宽幅带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农学学报,2016,6(1):1-6.
  [6] 姜 朋,杨学明,张 鹏,等.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生选6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4,26(7):5-9.
  [7] 董 静,李梅芳,许甫超,等.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新品种鄂麦596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7):1562-1566.
  [8] 杨 健. 不同播期与密度对小麦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9] 张旭临,车宗贤,杨君林,等. 河西走廊绿洲灌区冬小麦氮磷配施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8(12):62-64.
  [10] 李华英. 种植密度和播期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抗倒性能的影响[D]. 山东农业大学,2015.
  [11] 刘愈之. 小麦品种平凉44号密度与肥效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5(2):9-12.
  (本文责编:陈 珩)
其他文献
摘要:在定西市高泉沟小流域研究了不同地貌类型的土壤表层黄土抗剪力及可蚀性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抗剪力在雨季(6 — 9月)偏高,而干早季节(10月至翌年5月)偏低。土壤抗剪力的空间变化规律是:10~15 cm土层的土壤抗剪力在梁峁顶、梁峁坡和沟谷区3个地貌类型区变异呈极显著水平,而在15~30 cm土层为不显著。土壤抗剪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沟谷 > 梁峁顶 > 梁峁坡。  关键词:表层黄土;抗剪力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从兰州百合主要种植区县分离的9个叶枯病病原菌株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扑海因、速克灵对百合叶枯病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EC50值均小于1.00 g
提出可信模块间安全通信的一种高效的基于自证明公钥的签密方案IDSSS,它可以抵抗不诚实证书签发方(CA)的消息伪造攻击和共谋攻击,且中间人在获得密文后,如果没有接收方密钥则无法
提出了一种由经验模态分解构造虚拟噪声通道,结合独立分量分析进行信号消噪的方法.在分析经验模态分解及独立分量分析优越性基础上,阐述了构造虚拟噪声通道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具体
点拨,指教师在教学中以精炼的语言,对学生回答问题和练习作"画龙点睛"的点化和指导.它是突破教材重点、难点,促进学生迅速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和发展学生思维活动的有效手段.
期刊
浅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许建华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犹如腾飞的双翼,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社
针对网格资源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熵的网格资源服务质量(QoS)优化策略.其核心思想是提出了衡量网格资源服务QoS稳定性的新尺度——熵,利用熵来选择QoS稳定性好的资源,提高了资源
高层建筑是现代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分析现代高层建筑设计原则及尺度把控,对现代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及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讨论。
论毛泽东开拓精神的特点罗惠兰毛泽东在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历程中,表现了非凡的才智、宽阔的胸怀、惊人的胆略和坚韧的毅力,并具有其独特的理论思维和无所畏惧的开拓精神。从
重庆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唯一一个直辖市,已逐渐成为西南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然而以山区为主的特殊地形地貌严重制约着我市交通业的发展,因交通网络发展的局限性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