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扩弓联合直丝弓矫治牙弓狭窄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j3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弓狭窄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可造成牙列拥挤、前牙前突、后牙反(牙合)等不良后果.本文收集了我院口腔科2002年以来的26例上牙弓狭窄病例,通过使用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扩开腭中缝,再联合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成功地解除了牙弓狭窄及其所伴有的排列拥挤及后牙反(牙合)等病症,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超声洁牙不损害牙体组织的最佳频率及操作要点.方法 选择25颗离体牙,其中有一颗牙为正常对照,另24颗均有程度不同牙结石和烟斑的牙,随机分为3组:A组、B组和C组.每8颗牙1组,每组又分牙结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上实验各组均由培训过同一医师进行不同超声频率操作.对照组由没有培训过的医师进行超声洁治.然后以扫描电镜观察.同时,选择临床200例,随机分为两组:100例为临床实验组(下简称实验组),
美容整形外科与临床医学其他专业相比,医疗风险较高、纠纷较多.近十多年来,医学美学有了长足的发展[1],作者尝试从医学美学角度,对美容整形专业医疗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再认识,进而就有效控制医疗风险提出几点可操作性的建议。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亚韩国际医学美容医院承办,解放军总医院、湖南省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协办的“2010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中国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于2010年6月3~6日在湖南长沙明城国际大酒店举行。
期刊
面部凹陷性瘢痕不仅表现为面部遗留瘢痕,而且因为局部的凹陷使瘢痕形象更加突出,严重影响外观.近年来,我们采用面部瘢痕切除同期真皮移植修复面部凹陷性瘢痕20例,填补了凹陷同时修整了瘢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通过分析上颌前部骨切开术矫正上颌前突畸形软、硬组织侧貌的变化特点,探讨正畸正颌等多学科联合治疗改善上唇软组织和微笑的美学效果,为手术设计和预测提供参考.方法 16例行上颌前部骨切开术的上颌前突患者,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对相关软、硬组织的变化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上切牙倾斜角平均减少8.8°,上唇高度平均增大2.44 mm,两者呈负相关(r=-0.807);上
目的 探讨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δ-aminolae vulinic acid-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颜面部原发性皮肤癌的疗效.方法 对14例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38例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5例Bowen病患者进行ALA-PDT治疗,依据肿瘤部位及形态大小,每
传统治疗腋臭手术,由于切除了全腋窝部位毛发区域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术后一般需要住院,并遗留索条状瘢痕,影响外观和上臂的活动.因此,产生了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腋臭的方法[1,2].小切口具有创伤轻、康复快、术后瘢痕短小的优点,近年来的报道逐渐增多[3,4].但这些报道中所用方法多是采用单一的剪切、抽吸、射频或者搔刮技术,临床效果受到一定影响.我们自2000年6月至2008年3月采用小切口剪切、抽吸和搔刮
期刊
面部凹陷畸形是一种较常见的面部畸形,主要形成原因有:面部发育不良、局部外伤后组织缺损及因消瘦引起的颊、颞部凹陷等.1986年,Ⅲouz等[1]首先报道了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我们应用此项技术治疗面部凹陷畸形1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
由于游离皮瓣具有血运丰富,抗感染力强,皮瓣长宽比例不受限制,手术Ⅰ期完成等优点,已成为修复组织缺损、污染创面或器官再造的常用方法[1].但既往主要依靠血管体表投影解剖标志和临床经验判断游离皮瓣血管蒂的位置和血管走向,由于存在血管解剖个体差异,及患者体形差异等因素,可以导致体表标志的不确定,故体表投影的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期刊
目的 评价长期重复多次应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进行面部除皱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52例多次使用国产A型肉毒毒素注射面部除皱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每次注射除皱部位均包括额纹、鱼尾纹、眉间纹、鼻背横纹.于注射前和注射后1周、1个月、3个月及再次注射时,分别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每例均注射除皱共8次,每次注射后开始起效时间都在3~4 d,1个月左右是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