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中亟待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f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造和创新的关系
  
  关于“创造”与“创新”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创造”是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创新”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在此,“创造”和“创新”都有一个“创”字,都含有开始的意思。“创造”与“创新”的相同点都是指人所具有的思考能力,并通过反映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产生新的富有成效的结果。这就是说这两个词意思比较接近,有时的确可以互用。“创造”与“创新”的不同点仅是表现在其程度上的差异,“创造”是建立在独创的基础上,强调的是“第一”,“从无到有”,难度比较大,层次也比较高,一般多应用在知识、概念、理论、艺术等方面。而“创新”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由旧到新”的意思,一般多应用在技术、方法、产品等方面。其实,日常媒体中经常使用的“创造”包含有“创新”的意思,“创新”也包含有“创造”的意思。也就是说,创造是最高层次的创新,创新是在原来创造基础上的再创造。
  
  二、创新和继承的关系
  
  关于“继承“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后人继续做前人遗留下来的事业”。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个对立统一的方面,可以说是互相依存、互相贯通的。即就是说,继承是创新的前提,是原有基础的延续,是一种储存的手段。但继承也并不是墨守成规、前后相继和兼收并蓄的,而是充满着能动的扬弃和批判精神。创新则是与时俱进,是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作为。由此可见,继承是基础,继承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没有继承就难于有创新,任何创新也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继承,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继承,更要重视创新,只有创新,事物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尤其在目前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比如:“双基”教学目标还要不要?讲授式教学还保留吗?培养学生记忆知识的方法还必要吗?其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创新不是名词翻新,不是穿新鞋走老路,更不是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如果为了创新,就把多年积累的成功经验也弃之不要,这是极其错误的。目前在教育方面的创新应主要表现在:以人的发展为本、个性化教育、终身教育等教育理念的创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创新;“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教要服从于学,为学生服务等教学方式的创新;“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多元评价”等教育评价方式的创新等等。总之,在创新与继承的关系问题上,如果还有人认为“继承比创新更重要”或“创新比继承更重要”其实都是片面的。
  
  三、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关于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目前有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创新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逻辑延伸。第二种说法,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第三种说法,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高形式。究竟何为创新教育?何为素质教育呢?两者的关系又怎样呢?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的现代教育模式。仅从两者的定义上讲,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并无本质的区别,而且其根本目标也是一致的,都是培养人的活动。但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全面的基本素质,而创新教育则是在人的全面素质的基础上,不断形成和发展进而培养人的创新素质。这就是说,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具体和细化,两者应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此,如果还有人把创新教育当作素质教育的全部,并可以取代素质教育,或者认为创新教育是比素质教育更高一级的教育,则是完全错误的。
  
  四、学生创新与教师创新的关系
  
  


  在教育实践中,学生是创新的主体,教师是创新的主导。学生的创新主要在于教师对其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从这个意上讲,实行创新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的思想如果受传统观念约束太重,“师道尊严”意识浓厚,唯我独尊,则会对学生声色俱厉,学生必定在态度上唯命是从,行为上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其观念肯定僵化、保守。长期的“听话教育”,必然导致了“在学校里是好学生,在家里是好孩子,在社会上是好公民”的“三好现象”的结果。具备“三好现象”的学生则肯定无个性可言,也很难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说的“孩子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像个句号”。这种教育的结果不能不说是学校教育的悲哀。因此,创新教育关键的因素在于教师,只要教师具有创新型的素质,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作为一个创新型的教师,一要有创新的观念,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二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给学生奠定创新所需的坚实基础知识;三要有健康、平和的心理,积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激情;四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不时给学生新颖、鲜活的刺激,要给学生做出创新的榜样。对于教育创新,一些人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生自己摸索的,不是教师教育培养的,这种说法其实是过于片面的。一般地说,创新不是教而得之的,但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其探索精神却与其所受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在科学发展史上,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汤姆森和欧斯特﹒卢瑟福就培养了1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难道说这些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其恩师教育、培养无关吗?可见,创新型的教师确实能够培养出来创新型的学生。
  
  五、培养少数精英创新与培养全体学生创新的关系
  
  创新教育不只是培养少数精英的教育,而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对此,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曾经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就深刻地说明了创造力是人人皆有,并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只要提供适当的教育活动,提供适宜的创新条件和环境,都有可能成为某些方面的杰出人才。历史上许多重大发明和创造有的就是外行人或残疾者搞出来的。例如:柯达彩色胶卷的发明人乔治伊斯曼原是一个银行的记帐员;充气轮胎的发明者约翰布埃德邓洛普原是一个兽医;爱迪生曾是一个辍学的孩子,被认为脑袋愚笨但却成了举世无双的发明大王;残疾科学家霍金凭借惊人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立了太阳的“黑洞理论”被誉为与爱因斯坦、牛顿齐名的科学家;最近又有媒体报道,安徽有一农民自筹巨资,正在研制令人难以想象的产品——飞碟,无论他的研究结果如何,他所具有的这种无畏的气慨和艰苦创新的精神确实是让人感动的。这些事实无非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创造力少数精英人才具备,普通的人才也具有,专职研究人员具备,非专职研究人员也具有,正常的人具备,非正常的人也具有。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创造和创新特长,只不过表现的创造和创新特长在不同的领域各有不同罢了。
  综上所述,创新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在创新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授学生“渔鱼之法”,培养学生学会“点金术”,并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造,同时教师也应注意与学生一同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使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摘要】本法采用在同一试液中加入过量AgNO3标准溶液,根据Ag2S沉淀不溶解于氨碱性溶液,AgCl沉淀可在氨碱性溶液中形成Ag氨络离子而溶解的特性,用火焰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生活用水中过剩Ag的浓度,间接求出生活用水中可溶性硫化物和氯化物的含量。该法具有灵敏度、精密度高,选择性好,试剂消耗量少,快速,经济等优点;测定生活用水的硫化物和氯化物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3%和0.5%,加入标准平均回
期刊
语言的功能就是交际。听的技能又是人们语言交际的先行军,与说、读、写相辅相成,互为渗透。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听的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听力教学对于大部分英语教师来说一直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对此我深有感触,尤其是对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听力课就成了睡觉课,老师很是无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搞好听力教学是摆在我们所有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在此,我结合自己几节听力课案例,谈谈如何上好听力课,与
期刊
题记  适值北京市“十一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科技教育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课题开题,笔者走访了该课题的牵头人张毅。作为北京市第五中学的副校长,同时她也是市级学科带头人、第七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的得主、“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作为特级教师,张毅从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一步步成长为一个学科的带头人,辛勤汗水换来了累累硕果。  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把科技教育融入到当前的学校学科教育中来,是我国基础
期刊
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难点之一,总结多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不难发现,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除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之外,还有缺乏对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规律的深入研究和大胆实践的问题。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空洞,目标太高,方法陈旧,脱离学生生活,致使道德教育工作未能真正进入素质教育轨道和有效地完成素质教育赋予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来,我们
期刊
老师安坐办公室  上午8时40分,无人监考考场内,学生们自觉地将外套、书包、书本等与考试无关的东西堆在了教室前面的空桌子上,正前方的黑板上用粉笔写了一行大字——诚信考场。  上午9时,班主任桑西琳老师将语文试卷拿进三(3)班考场,用5分钟发完试卷后,退出了教室。  考试期间,桑西琳老师一直待在考场外面,以解答一些诸如考卷印刷模糊等问题。记者向考场里窥探,见秩序很好,非常安静。  一个多小时后,有的
期刊
问题不在于学生是否上博客,而在于学校对于学生的成长该起到怎样的引导作用。就算孩子们不上博客,他们照样有其他的方式去表现,或者宣泄,甚至去“学坏”,所以,不要把博客看作什么洪水猛兽,还是那句话:堵不如输!    半数中学生有自己的博客    屏幕上许多分辨不清的头像争先跳出来,各种敲门声、咳嗽声、滴嗒声混杂在一起形成独特的乐曲荡漾着……周六晚上做完作业之后,又到了泉州科技中学初二学生小辉(化名)每周
期刊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有以听课、自习、讨论、阅读、实验、考试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生活,又有体育锻炼、社会实践等课余生活,还有以郊游、演出、电影和舞会等文化生活。对于那些刚入大学的新生,或是已在大学里一两年的同学们来说,不仅在学习、生活上感觉不太适应,就是在与同学相处这件事上都感到迷茫、困惑。大学生活究竟该怎么度过?对此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我们却语塞,很难全面来表述。  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说过
期刊
问题的提出    纵观20多年来大学生的就业趋向,从精英到大众化的转变,总量上供大于求,结构失衡的当代中国人力市场,突显矛盾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的整体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企业急需人才尤其是实践性强,技能性人才无法获得及时供应,存在很大缺口。与此同时在矛盾内部还陷入了大学生“跳巢”热的怪圈,一方面是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却是大学生员工的高流动率带给企业聘用大学生的犹疑;
期刊
教育是社会达到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必要手段和基础力量。21世纪的中国需要大批各方面的高素质人才,而人才的高素质无疑来源于教育质量的提高。素质教育正是应着时代的召唤、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代表着21世纪的发展方向。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体,包含着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理论、教育管理、教师素质等各个方面,从我国国情来看,最为迫切和现实的问题是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    现代教师素质有哪些呢?《教育原理
期刊
师资是教育的核心因素,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教育质量的优劣事关民族振兴与社会进步。在欠发达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农村教师在教育理论、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因此,加强教师教育工作,提高欠发达地区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促进当地教育与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推动社会整体进步的“瓶颈”问题的重大课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