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斌的角色

来源 :新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eaix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时下中国地产界感到不舒服的,或许是孙宏斌将地产界中的一些潜规则明确地提高到了战略的高度,并不介意公之于众。例如,顺驰“现金—现金”模式公然将“推迟支付土地出让金”等款项以及“争取最快开盘回笼资金”作为企业策略。
  
  虽然孙宏斌坚持认为,他的一切做法在西方主流理论看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对于中国的地产界而言,孙宏斌无疑是个“异类”。
  
  


  顺驰的局外人?
  
  虽然外界尤其是地产界总是喜欢用“偏执、强势、异类”等词汇来描述孙宏斌,但是孙宏斌觉得自己其实是一个很感性、优柔寡断的人,是一个“做了错事会哭的人”。孙宏斌身边的人则提到,孙宏斌到商场去买几百块钱衣服的时候,总是要转上半天,有时候还是两手空空而归,远不如顺驰管理层数亿元拿地时表现出来的那般坚决和镇定。
  2005年1月刚刚卸任顺驰中国董事局主席的张桂宗认为是以他为首的管理层适时推动顺驰制定了全国化战略以及相应的资源整合。在张桂宗的眼中,“老孙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一直在往后退。” 孙宏斌扮演得更多的是一个“导师、教练和啦啦队长”。
  “他在思考,站在决策层之外思考。这些年,我们这种机制、管理模式和文化,让顺驰有了根本的发展,这是顺驰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张桂宗如此评价孙宏斌对于顺驰的作用,“他个性上的优点和缺点已不能从根本上影响他的企业,惟一能够影响的是他的战略判断和对文化的推动。”
  当孙宏斌意识到自己对于顺驰的价值开始减弱,于是选择放手让管理层去做。孙宏斌表示,辞去顺驰中国执行董事的职务早在一年前就有打算,并不完全是因为上市的原因。他认为顺驰的领导团队已经比较成熟,通过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将会更加完善,作为大股东他完全可以放心了。
  《顺驰》主编常城则认为,孙宏斌刻意在自己和顺驰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将有助于其更加客观地观察和判断顺驰的发展方向。孙宏斌自己也承认他会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地与管理团队沟通,“他们认为对的就听,认为不对的就不听,因为他们自己必须对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负责。”孙宏斌表示并不希望汪浩们对他的话照听、照做,“如果业绩不好的话,我可以换董事长、总裁。”
  在孙宏斌看来,一个企业的创始人未必就是一个出色的企业家:创始人或者大股东很有可能由于某种机缘创建了企业,但当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从企业内部或者外部寻求合适的人来掌舵就成了这些企业首先要面对的课题。
  由于孙宏斌持有顺驰中国的绝大部分股权,因此即使退出管理层,他也不用担心自己会被架空。孙面临的问题不在于自己的权力不够,而在于如何“避免使自己的瓶颈成为企业的瓶颈”。
  外界则普遍认为孙宏斌选择在顺驰中国上市前不再担任顺驰中国的任何管理职务,和其曾经入狱的历史有关。顺驰方面似乎也隐约认可了这一看法,“为了更好的推进上市工作,我们就明确了孙宏斌不在董事会担任任何职务。”
  事实上,和顺驰管理团队比起来,孙的表现倒像一个局外人。“我们不是一个人在判断,是大家在判断。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所有人都能发表意见的文化。”孙为自己辩护。
  
  颠覆者的真相
  
  让时下中国地产界感到不舒服的,或许是顺驰将地产界中的一些潜规则明确地提高到了战略的高度,并不介意公之于众。例如,顺驰“现金-现金”模式公然将“推迟支付土地出让金”等款项以及“争取最快开盘回笼资金”作为企业策略。
  但是孙宏斌也有自己的算盘。“我们更加关注如何把顺驰打造成一个好企业,更加关注企业的基本问题。”孙宏斌坚定地认为,做一个好企业就是要彻底解决企业的基本问题:文化、战略制定、战略执行。“想明白这一点很难,做到这一点更难。”
  因此2002年前的8年,顺驰把90%以上的努力都放到了如何把顺驰做成一个好企业上面。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欠账较多的天津也为前几年顺驰在天津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顺驰明显赢得了天津市政府的支持。“这中间也有一些人来找我们合作,讲他们在哪里有关系,有资源,但是我们都没有去。”孙宏斌似乎在回应市场上的一些猜测。
  “快速增长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就存在着很厚重的地缘关系壁垒。如何突破厚重的地缘关系圈地,是顺驰必须跨越的坎!”孙宏斌说。
  一次在跟苏州市市长交流时,孙宏斌一不小心露出了“心机”:同样的形势,大家的判断不同,我们就有机会了。大家判断都一样的话,就要看谁有钱,那时我们可能就退出了,因为我们没那么多钱。天津市工商局的外资公司基本情况(户卡)显示,顺驰中国在国内的业务主体—天津顺驰地产有限公司(前身为天津顺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再之前为中科联想)成立于2003年5月12日,注册资本1.56亿元,投资总额为2.46亿元。
  
  务实的理想主义者能够走多远?
  实现百亿目标,不过是孙宏斌“三年前就计划好”的事情。顺驰内部最近提出的目标是要率先成为中国的千亿级企业。在中国的竞争性领域,联想去年的销售额300多亿元,海尔也还只有800多亿元。
  中国和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差异或许是孙宏斌敢于提出这种目标的重要原因。“在美国,你就看不到类似顺驰置业这么大规模的房地产连锁企业。”孙宏斌说,在美国,房地产的重要原材料—土地是私有的,也就是说房地产的原材料市场是分割的。另一方面,尽管中国政府是国有土地的惟一供给者,但是由于国有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出台和实施,全国化的土地市场正在形成。同时由于土地收益并不是政府在出让土地时考虑的惟一因素,因此在必要的时候政府还会通过采用限价招投标的方式来抑制土地价格上涨的幅度(顺驰最近在上海获得的一块土地就受益于此),这就使得中国房地产企业自由发展的空间要远远大于美国同行们。
  “中国和美国土地供应方式上的差异使得5%的市场占有率不会成为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天花板。”孙宏斌表示,被一些国内房地产企业奉为标杆的美国 Pulte Homes,从市场占有率以及盈利水平等方面来看并不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因此也就不在他的视野范围之内,更不可能成为顺驰的参照系或者目标企业。
其他文献
大多数金融控股公司在经营上的茫然,创新上的欠缺,风险管理上的不足,使其即使是在金融控股架构下也无法发挥正的协同效应,同时无法避免集团内的风险传染与风险外溢。因此当金融控股内部风险管理不足时,外部监管就变得十分重要,监管机构必须有能力识别金融控股集团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对子公司的割裂能力,否则一旦子公司发生经营问题,极易蔓延到整个体系,金融控股在风险控制上的制度优势也就不复存在。       迄今为
期刊
2002年底在A股上市的中信证券,在上市前后先后进行了三次收购,其中收购华福证券功败垂成,收购广发证券则胎死腹中,成功的只有万通证券。  2002年12月13日到25日,中信证券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40,0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确定为4.50元,募集资金180,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4,002万元后,实际可使用资金为175,998万元。    收购万通证券    作为募集资金使用的主要项目
期刊
占行业利润20%多的出口关税成本大部分可向外商转移    随着纺织品配额制度的取消,美、欧等进口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设限举措越来越多,因此未来几个月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速度将是影响设限决策的关键因素。    多国限制措施呈“山雨欲来”之势    随着配额取消的到来,“中国纺织品威胁论”全球四起,针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限制措施呈“山雨欲来”之势。曾对中国使用配额制度的4个国家和地区中,美国、欧洲纺织服装
期刊
2004年中国并购市场表现超越全球,合资为多,风险投资未成气候    中国并购市场2004年的表现超出了全球市场,交易量和交易额增幅分别达到73.5%和90.5%。西方工业化国家进入中国市场,当前更多选择了合资方式,风险投资这种成熟资本市场最完善的一种并购形式,在中国上扎根仍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看到,中国和全球市场在产业分布上的最大差异体现在服务业等领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预计接下来的10年,衡
期刊
美元贬值促黄金避险买盘持续增多    美元持续贬值和国际原油价格高涨等因素促使黄金避险买盘汹涌,2004年国际黄金均价同比大幅上涨13.3%。我们认为矿产金的供给量受前几年勘探预算减少等原因的影响,未来还将继续下降,而投资需求在美元贬值、地缘政治等影响下将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预计2005年国际黄金均价同比涨幅将接近5%。     美元贬值成为金价上涨的主要动因    由于美元对欧元等世界主要货币的
期刊
进口成本的增加已经开始损害中国出口商的利润率,而通过减轻进口成本的压力,适当的人民币升值将产生可观的抵减效应,有助稳定出口商的利润率。我们认为,2005年将是中国进行货币体制调整的一年,预期人民币兑美元将合共升值7%。纺织业用以购买原材料的资金主要以人民币计算,人民币升值将对该行业造成沉重打击。  整体来看,纺织业的净利润率一般会比消费品业低好几个百分点。这样一来,能够用于抵消货币升值影响的利润寥
期刊
中信集团近几年在实业方面的动向颇受外界关注—除了电信,便是能源。根据中信集团的战略,将“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条件,有选择地智谋伸入国家急需的、市场前景良好的资源开发业务”。2004年,中信集团完成了对东南业木业(现“中信资源”)的绝对控制,使私人控股的壳公司USI成功套现,实现了惊人的资本增值。      中信资源控股有限公司(1205.HK,简称中信资源或公司)原名“东南亚木业”(东南亚木业集团有限
期刊
国际视野与本土眼光    本刊研究员于欣、林昭夫对本文有重要贡献    宏观调控无疑是过去一年中国经济领域中最引人瞩目的事件。当关于中国经济纷纷扰扰的“硬着陆”和“软着陆”讨论年终终于“粉尘落地”,这个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之一,似乎可以令人放心地以更“可持续”的步伐前行。然而经济体内:投资过热、资源和能源瓶颈、通胀因素、制造业中心区域劳动力减少等等问题无不显示着其明日路途上
期刊
进入2005年,近三年来  一直以2倍以上速度狂奔的顺驰突然把增长速度底线调低到了50%。  在变速的同时,顺驰内部正在加紧进行一系列的调整。  从表面上看,顺驰似乎突然变得保守起来,  但是对于“把每一次变化当作机会”的顺驰来说,  这种变化表象后面的真实是什么呢?      2004年底,顺驰对外宣布其2005年的销售回款目标为200亿元的话音刚落,就又将这一数字调整为190亿元;不到一个月,
期刊
税收水平绝不是大型外商投资项目进出中国的决定性因素。跨国公司最为关心的是,政府政策的变化是否可以预期。而在发展中国家,这往往受到民族文化心理等许多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这将导致政府部门与外资之间的直接对弈更加频繁地上演。    财税、商务部门角力两税合并    许多欧美跨国公司的亚太战区指挥官,几乎是突然间被卷入了一场争论中。  最初,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出的“将逐步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