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在这座历史舞台上演过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而言,一切都是瞬间
旧时代北京城的风俗民情,在令人的回眸中仿若笼罩着浓重的烟云。难怪林语堂异乡追怀北平生涯而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要以《京华烟云》命名。
北京的名人故居多。首先是故宫,其次属形形色色的王府,雍容华贵的程度确实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南池子有睿忠亲王府,正义路有肃亲王府,什刹后海有醇亲王府(其西花园后来是宋庆龄故居)……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我在宽街的板厂胡同住过,某日黄昏散步,路过胡同深处一座破落的四合院,发现苔痕斑驳的灰墙上,镶嵌一块文物局立的牌子,走近一瞧,居然是僧格林沁王爷的旧宅,巧的是当时我恰恰在读这位骁勇善战的蒙古王爷的传记。当年这里肯定门庭若市、贵宾如织,而今蛛网密布,门可罗雀,随便在街上问一个年轻倒爷,十有八九不知道僧王是谁。
这对于我有时也难免。某次应邀赴虎坊桥一家叫晋阳饭庄的老店聚餐,酒过三巡,多亏东道主介绍,我才知道这幢看上去并不起眼的楼即是纪晓岚的阅微草堂——乾隆年问他在此地写过著名的《阅微草堂笔记》。再饮酒时,觉得滋味似乎醇厚了许多。这杯酒的源头可上溯到清朝,且有文化味。
香山脚下有个古朴的农家院落,被认定为曹雪芹故居。我买了门票进去参观,带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听凭导游讲解得天花乱坠:石碾、枣树、墙上模糊的字迹、一盏生锈的油灯,都是有来历的。曹雪芹在这里呕心沥血给中国文学留下了一部残局,而我伫立在《红楼梦》诞生的地方,也算是沾了古人的光。以后再读红楼,我脑海里总浮现着那堵断墙,墙头没心没肺地疯长的荒草……
八道湾的鲁迅故居,有半个院落,是周作人的苦雨斋——著文时屡屡以苦雨斋主自命。与贵族政客、将军巨商们的府第相比,我对文豪的故居更感兴趣。毕竟,他们给后人留下了一部部百读不厌的名著,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书本身也算他们灵魂的故居。
梅兰芳故居在北京有多处。从出生之地的李铁拐斜街、百顺胡同、鞭子巷三条、芦草园,到无量大人胡同、护国寺街、西旧帘子胡同,其中无量大人胡同的宅第最有名,瑞典皇太子以及印度诗人泰戈尔等都来此做过客。那个年代,一批又一批国外慕名者,都把“游故宫、登长城,到梅兰芳家做客”列为活动日程向外交部提出。至于芦草园的房子,是把两所四合院打通内墙合并起来的,梅兰芳经常邀齐白石、徐悲鸿等来这养有牵牛花的院落吟诗作画。
在北京生活过的历代名人太多了,大小名人故居也多得无法一一列出。大多数故居并未专门辟作参观场所,而改作单位办公地点,或由平民居住,譬如张自忠的欧阳予倩故居。由多家市民合住,门洞里停有自行车,走廊堆有蜂窝煤,窗台上晾晒储存过冬的大白菜,如果不看临街墙上所立的字牌,怎能想到原先的主人是谁?
有个朋友住在史家胡同的赛金花故居里。我去做客时跟他开玩笑:“小心。做梦时别沾上那浓得化不开的脂粉气
”他诙谐一笑:“我在这儿住了几年,越来越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了。”
张中行在《画梦集》中屡屡述及豪华的历史旧迹:“限于人而有文名的,其故居,只是宣南,就可以找到几十处吧?人而有艳名的就更容易引起思古之幽情,如铁狮子胡同有明末田畹府,从门前过,我们就禁不住想到陈圆圆。想到陈圆圆,又会辗转想到吴三桂、李自成乃至清兵入关,想到“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警句。更主要的是想到历史,历史居然是这样演绎的。
中南海有毛主席故居,我进去参观过。极平常的院落,一代伟人在这里影响过中国的当代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桌上、架上、半张床板上堆满了书籍,这更像文豪的書房。写字台上一本翻开的书用镇纸压着,可能正读到一半……
旧迹尚存,往事如烟。在这座3000年历史的城市,冠盖满京华,我们也只能以凭吊的心情,抽蚕剥茧地借助岁月之手梳理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的如烟往事。我们触及到的永远是它历经岁月冲刷的部分,更多的已消散为纸张、传说、记忆之外的烟云。作为城市,北京是不朽的;但对于在这座历史舞台上上演过的悲欢离舍、阴晴圆缺而言,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是过客,无论什么声名显赫的人物,轰轰烈烈的事件。
所以,写过《京华烟云》的林语堂要说:“巴黎和北京被公认为世界上两个最美的城市。几乎所有到过北京的人都会渐渐喜欢上它。它难以抵御的魅力恰如其难以理解和描绘的奥秘……所有古老的城市都是经历若干世纪成长演变的产物。它们饱经战争的创伤,蕴舍历史的积淀痕迹,它们是人们梦想的见证……一个城市绝不是某个人的创造。多少代人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创造成就给这个城市留下宝贵遗产,并把自己的性格融入整个城市。朝代兴替,江山易主,可北京老百姓的生活依然如故……城市永在,而他们的人生岁月转瞬即逝。可见任何城市都要比一时主宰它的人伟大。”
他把这段文字命名为“老北京的精神”。的确,精神比物质更能达到不朽的境界。
旧时代北京城的风俗民情,在令人的回眸中仿若笼罩着浓重的烟云。难怪林语堂异乡追怀北平生涯而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要以《京华烟云》命名。
北京的名人故居多。首先是故宫,其次属形形色色的王府,雍容华贵的程度确实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南池子有睿忠亲王府,正义路有肃亲王府,什刹后海有醇亲王府(其西花园后来是宋庆龄故居)……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我在宽街的板厂胡同住过,某日黄昏散步,路过胡同深处一座破落的四合院,发现苔痕斑驳的灰墙上,镶嵌一块文物局立的牌子,走近一瞧,居然是僧格林沁王爷的旧宅,巧的是当时我恰恰在读这位骁勇善战的蒙古王爷的传记。当年这里肯定门庭若市、贵宾如织,而今蛛网密布,门可罗雀,随便在街上问一个年轻倒爷,十有八九不知道僧王是谁。
这对于我有时也难免。某次应邀赴虎坊桥一家叫晋阳饭庄的老店聚餐,酒过三巡,多亏东道主介绍,我才知道这幢看上去并不起眼的楼即是纪晓岚的阅微草堂——乾隆年问他在此地写过著名的《阅微草堂笔记》。再饮酒时,觉得滋味似乎醇厚了许多。这杯酒的源头可上溯到清朝,且有文化味。
香山脚下有个古朴的农家院落,被认定为曹雪芹故居。我买了门票进去参观,带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听凭导游讲解得天花乱坠:石碾、枣树、墙上模糊的字迹、一盏生锈的油灯,都是有来历的。曹雪芹在这里呕心沥血给中国文学留下了一部残局,而我伫立在《红楼梦》诞生的地方,也算是沾了古人的光。以后再读红楼,我脑海里总浮现着那堵断墙,墙头没心没肺地疯长的荒草……
八道湾的鲁迅故居,有半个院落,是周作人的苦雨斋——著文时屡屡以苦雨斋主自命。与贵族政客、将军巨商们的府第相比,我对文豪的故居更感兴趣。毕竟,他们给后人留下了一部部百读不厌的名著,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书本身也算他们灵魂的故居。
梅兰芳故居在北京有多处。从出生之地的李铁拐斜街、百顺胡同、鞭子巷三条、芦草园,到无量大人胡同、护国寺街、西旧帘子胡同,其中无量大人胡同的宅第最有名,瑞典皇太子以及印度诗人泰戈尔等都来此做过客。那个年代,一批又一批国外慕名者,都把“游故宫、登长城,到梅兰芳家做客”列为活动日程向外交部提出。至于芦草园的房子,是把两所四合院打通内墙合并起来的,梅兰芳经常邀齐白石、徐悲鸿等来这养有牵牛花的院落吟诗作画。
在北京生活过的历代名人太多了,大小名人故居也多得无法一一列出。大多数故居并未专门辟作参观场所,而改作单位办公地点,或由平民居住,譬如张自忠的欧阳予倩故居。由多家市民合住,门洞里停有自行车,走廊堆有蜂窝煤,窗台上晾晒储存过冬的大白菜,如果不看临街墙上所立的字牌,怎能想到原先的主人是谁?
有个朋友住在史家胡同的赛金花故居里。我去做客时跟他开玩笑:“小心。做梦时别沾上那浓得化不开的脂粉气
”他诙谐一笑:“我在这儿住了几年,越来越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了。”
张中行在《画梦集》中屡屡述及豪华的历史旧迹:“限于人而有文名的,其故居,只是宣南,就可以找到几十处吧?人而有艳名的就更容易引起思古之幽情,如铁狮子胡同有明末田畹府,从门前过,我们就禁不住想到陈圆圆。想到陈圆圆,又会辗转想到吴三桂、李自成乃至清兵入关,想到“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警句。更主要的是想到历史,历史居然是这样演绎的。
中南海有毛主席故居,我进去参观过。极平常的院落,一代伟人在这里影响过中国的当代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桌上、架上、半张床板上堆满了书籍,这更像文豪的書房。写字台上一本翻开的书用镇纸压着,可能正读到一半……
旧迹尚存,往事如烟。在这座3000年历史的城市,冠盖满京华,我们也只能以凭吊的心情,抽蚕剥茧地借助岁月之手梳理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的如烟往事。我们触及到的永远是它历经岁月冲刷的部分,更多的已消散为纸张、传说、记忆之外的烟云。作为城市,北京是不朽的;但对于在这座历史舞台上上演过的悲欢离舍、阴晴圆缺而言,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是过客,无论什么声名显赫的人物,轰轰烈烈的事件。
所以,写过《京华烟云》的林语堂要说:“巴黎和北京被公认为世界上两个最美的城市。几乎所有到过北京的人都会渐渐喜欢上它。它难以抵御的魅力恰如其难以理解和描绘的奥秘……所有古老的城市都是经历若干世纪成长演变的产物。它们饱经战争的创伤,蕴舍历史的积淀痕迹,它们是人们梦想的见证……一个城市绝不是某个人的创造。多少代人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创造成就给这个城市留下宝贵遗产,并把自己的性格融入整个城市。朝代兴替,江山易主,可北京老百姓的生活依然如故……城市永在,而他们的人生岁月转瞬即逝。可见任何城市都要比一时主宰它的人伟大。”
他把这段文字命名为“老北京的精神”。的确,精神比物质更能达到不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