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生态哲学上看,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可以实现双赢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悲观论者总是把二者对立起来,认为经济发展是环境破坏的根源,人类在二者面前只能取其一,要么获取经济发展牺牲生态环境,要么片面强调环境保护导致经济停滞不前。乐观论者认为,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不应当自寻烦恼。但是,在今天人类发展面临资源环境危机的时刻,这种观点显然是不能成立的。因此如何解决在发展问题上的认识分岐,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道路,便成为当代政治家的头等大事。
在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上,长期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分歧。前者独尊人的价值存在,把环境作为人的改造对象,“人定胜天”是该理论的集中体现。后者则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把人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要素来看。但即使按照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也没有否认人与自然的共存性。
从世界范围看,尽管人们对人与自然關系上的认识不尽一致,如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而西方哲学则强调天人对立,但也有共性:那就是人类只能发现自然规律,而非创造自然规律。既然自然规律是不可创造的,那么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和谐共存就是最高法则。虽然社会和谐包括多项内容,但基本支撑点只能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他任何社会活动都将失去意义。人与自然不可分割,人是有人世界的一部分,无人世界是没有价值的。
由此可见,根据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完全可以实现双赢。这种双赢的最高境界就是两者互相尊重,互相依赖,共存共荣。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环境良好。良好的环境既有益于人类健康,使发展有了正确的目的,同时为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条件;二是经济发展。适当的发展速度,既可满足人类生存对物质的合理需求,又可以为保护环境积累必要的资金。但这种发展必须以遵循生态规律为前提,不能损害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要实现这种双赢,关键在于人类在价值目标上的完善,那就是要改变过去将物质的无节制的需求和增长作为追求目标,而是致力于人的物质需求和生态平衡的有机结合,从而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作者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博导)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悲观论者总是把二者对立起来,认为经济发展是环境破坏的根源,人类在二者面前只能取其一,要么获取经济发展牺牲生态环境,要么片面强调环境保护导致经济停滞不前。乐观论者认为,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不应当自寻烦恼。但是,在今天人类发展面临资源环境危机的时刻,这种观点显然是不能成立的。因此如何解决在发展问题上的认识分岐,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道路,便成为当代政治家的头等大事。
在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上,长期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分歧。前者独尊人的价值存在,把环境作为人的改造对象,“人定胜天”是该理论的集中体现。后者则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把人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要素来看。但即使按照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也没有否认人与自然的共存性。
从世界范围看,尽管人们对人与自然關系上的认识不尽一致,如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而西方哲学则强调天人对立,但也有共性:那就是人类只能发现自然规律,而非创造自然规律。既然自然规律是不可创造的,那么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和谐共存就是最高法则。虽然社会和谐包括多项内容,但基本支撑点只能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他任何社会活动都将失去意义。人与自然不可分割,人是有人世界的一部分,无人世界是没有价值的。
由此可见,根据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完全可以实现双赢。这种双赢的最高境界就是两者互相尊重,互相依赖,共存共荣。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环境良好。良好的环境既有益于人类健康,使发展有了正确的目的,同时为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条件;二是经济发展。适当的发展速度,既可满足人类生存对物质的合理需求,又可以为保护环境积累必要的资金。但这种发展必须以遵循生态规律为前提,不能损害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要实现这种双赢,关键在于人类在价值目标上的完善,那就是要改变过去将物质的无节制的需求和增长作为追求目标,而是致力于人的物质需求和生态平衡的有机结合,从而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作者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