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国家新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以来,校本课程开发日益受到重视,全国的中小学校或多或少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范围内开展了校本课程开发活动。随着深入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也日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课程与教学的分离就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所谓课程与教学的分离,主要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课程规划和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之间的脱节甚至背离。例如,有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只重视所谓的课程规划和设计,似乎有了课程规划,开设了系列的课程,有了预期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编制了系列的校本教材,然后按教材教学便完成了课程开发的过程,但却忽视了课程实施中实际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又如,有些学校对如何着手校本课程开发极为苦恼和困惑,特别是对有些习惯以国家政策代言人身份自居的专家带有指令性地强调的“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科学化、规范化,必须提交课程规划和设计”之类的要求感到不知所措,于是,或“绞尽脑汁”想出一门一门“校本课程”花样,拼凑每门课的目标、内容、教学安排和评价措施,勾画出一个“校本课程”蓝图,然后分别找教师去开这些课便了结;或干脆出资请某个或某几个外部的专家给拟出个“科学的”课程规划,然后“按科学的规划办事”即可。如此种种。可以说,现在学校越来越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性要求(也就是越来越规范),课程开发也日益体现了课程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特点,课程开发者的“课程”意识也凸显出来;但是,如果如此这般地重计划和目的而忽视课程的实效性,那么,由此而增强的课程意识可能会与校本课程开发本身所需要的新的课程意识正好相左。
在笔者看来,就我国教师过去只注重(或者只被赋权关注)“怎么教”的问题而忽视(或者不得不忽视)“教什么”的问题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确实需要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即教师不但要关注“怎么教”,同时也要关注“教什么”。但是对“教什么”的关注、关于“教什么”的决定,一线教师是不同于学校之外的专家、国家政策的制定者的。一线教师难以也没有必要做到像课程专家(包括学科专家)那样高度技术性地开发课程。学校层面上的课程开发特别需要开发者结合教学过程做出“教什么”的决定,甚至有许多的课程决定直接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和完成。因此,从学校层面上看,教学过程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这才是与校本课程开发相适应的新的课程意识。
一
课程开发(curriculumdevelopment)是课程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和专业术语,它首先出现在美国课程学者卡斯韦尔和坎贝尔(Caswell
所谓课程与教学的分离,主要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课程规划和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之间的脱节甚至背离。例如,有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只重视所谓的课程规划和设计,似乎有了课程规划,开设了系列的课程,有了预期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编制了系列的校本教材,然后按教材教学便完成了课程开发的过程,但却忽视了课程实施中实际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又如,有些学校对如何着手校本课程开发极为苦恼和困惑,特别是对有些习惯以国家政策代言人身份自居的专家带有指令性地强调的“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科学化、规范化,必须提交课程规划和设计”之类的要求感到不知所措,于是,或“绞尽脑汁”想出一门一门“校本课程”花样,拼凑每门课的目标、内容、教学安排和评价措施,勾画出一个“校本课程”蓝图,然后分别找教师去开这些课便了结;或干脆出资请某个或某几个外部的专家给拟出个“科学的”课程规划,然后“按科学的规划办事”即可。如此种种。可以说,现在学校越来越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性要求(也就是越来越规范),课程开发也日益体现了课程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特点,课程开发者的“课程”意识也凸显出来;但是,如果如此这般地重计划和目的而忽视课程的实效性,那么,由此而增强的课程意识可能会与校本课程开发本身所需要的新的课程意识正好相左。
在笔者看来,就我国教师过去只注重(或者只被赋权关注)“怎么教”的问题而忽视(或者不得不忽视)“教什么”的问题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确实需要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即教师不但要关注“怎么教”,同时也要关注“教什么”。但是对“教什么”的关注、关于“教什么”的决定,一线教师是不同于学校之外的专家、国家政策的制定者的。一线教师难以也没有必要做到像课程专家(包括学科专家)那样高度技术性地开发课程。学校层面上的课程开发特别需要开发者结合教学过程做出“教什么”的决定,甚至有许多的课程决定直接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和完成。因此,从学校层面上看,教学过程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这才是与校本课程开发相适应的新的课程意识。
一
课程开发(curriculumdevelopment)是课程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和专业术语,它首先出现在美国课程学者卡斯韦尔和坎贝尔(Cas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