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索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入路显露前颅底的可行性、手术适应证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分别运用直径4 mm,长度18 cm的0°、30°和45°硬质内镜(Karl Storz),在神经导航的引导下模拟手术过程,经双侧鼻腔采用经鼻扩大入路对尸头标本进行前颅底内镜解剖.定量测量各个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和显露面积.结果 尸头标本上测量在鸡冠基底部两侧眶内侧壁的距离为平均(34.1 ±4.2)mm,筛板中部两
【机 构】
:
21400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1400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1400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1400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入路显露前颅底的可行性、手术适应证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分别运用直径4 mm,长度18 cm的0°、30°和45°硬质内镜(Karl Storz),在神经导航的引导下模拟手术过程,经双侧鼻腔采用经鼻扩大入路对尸头标本进行前颅底内镜解剖.定量测量各个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和显露面积.结果 尸头标本上测量在鸡冠基底部两侧眶内侧壁的距离为平均(34.1 ±4.2)mm,筛板中部两眶内侧壁的距离为(24.7±3.l)mm,两侧前筛动脉之间的距离为(26.8±3.4) mm,两侧后筛动脉之间的距离为(24.3±4.1)mm,前后筛动脉在眶内侧壁的距离为(17.9±2.7)mm.内镜下前颅底可显露的面积是(430.6±53.4) mm2.在磨除筛板骨质后剪开硬膜可见嗅神经、大脑前纵裂和额叶直回.结论 在神经导航辅助引导下,神经内镜经鼻扩大入路至前颅底可提供宽广的手术视野,是处理前颅底病变的一种微侵袭方法.熟练的内镜技术、充分的内镜解剖知识和可靠的颅底重建是保障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由谭启富教授、李龄教授、吴承远教授主编的《癫痫外科学》(修订版)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由我国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医学影像科、小儿科知名专家、学者、老中青三结合,在第1版《癫痫外科学》的基础上,共同编写而成。全书详细阐述了当今国内外有关癫痫外科的基础和临床应用最新成果,总结了我国开展癫痫外科治疗的宝贵经验,是一本大型专科参考书。
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其起源于脑膜与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大部分来自蛛网膜细胞,治疗上首选手术切除.对于血供丰富的脑膜瘤,往往术中出血较多,术野不清,给手术带来极大困难,故术前超选择性栓塞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于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采用术前颈外动脉超选择性栓塞联合显微手术切除42例高血运脑膜瘤,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术中持续脑灌注压(CPP)监测的意义.方法 解放军第一○一医院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3例sTBI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较好(GOS 4~5分)及较差(GOS 1~3分)两组,对两组患者术中CPP、平均动脉压(MAP)及颅内压(ICP)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间ICP、CPP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MAP总体差异无统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肿瘤向鞍区周围组织浸润,破坏正常结构,突破垂体包膜,侵蚀蝶骨、蝶窦、鞍底硬膜,浸润血管壁,侵入海绵窦和周围脑组织,称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IPA).IPA有恶性生物学行为:高度增殖、侵袭性增长、手术难以全切、复发等.早在1986年Scheithauer等[2]就提出IPA是垂体腺瘤与垂体癌中
基于框架的立体定向术中,受定向仪有效工作范围的限制,框架安装不当,可能无法定位或妨碍术中操作.经典方法采用耳钉固定,容易在旋紧固定钢钉时,因框架移位造成病人外耳道剧烈疼痛.对意识不清或卧床病人,安装框架更加困难.我们使用LEKSELL-G型立体定向仪,采用了一种卧位安装法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介绍如下。
脑出血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二十年来,脑出血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持续不降,治疗方法无明显突破[1].大量的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表明,快速地诊断脑出血有望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及致残率.而探索病因和部位的关系,有助于根据出血部位快速作出病因诊断,尽快分流管理脑出血患者,选择适当地治疗措施,从而提高预后及预防脑出血的再发.故本文就脑出血病因与部位的关系简要综述如下.一、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迄今为
目的 对比显微镜下椎旁套管人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椎旁套管人路组(n=28)和后正中入路组(n=21),对比两组手术前后指标.结果 椎旁套管人路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局部伤口疼痛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后正中入路组,术后1d、3d和5d的肌酸磷酸激酶均值明显低于后正中人路组,术后1周、6个月时JOA评分改善率显著高于后正中入路组
目的 提高上突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显微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纵裂翼点入路处理18例上突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术中采用半冠状切口,骨窗要求既要便于暴露外侧裂又要使单侧额部骨窗尽量低,以利于经额底纵裂入路行动脉瘤夹闭术.结果 本组共18例上突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其中后上突型10例,后突型8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Ⅰ级5例,Ⅱ级8例,Ⅲ级3例,Ⅳ级2例.18例均采用经纵裂翼点入路一次性完全夹闭.随访6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颅底软骨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0月至2013年12月6例软骨肉瘤患者资料,男5例,女1例;年龄28 ~ 65岁,平均45.6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软骨肉瘤.其中间叶型软骨肉瘤1例,标准型软骨肉瘤5例.肿瘤体积4.7 ~62.4 cm3,平均16.8 cm3.周边剂量10~ 14 Gy(平均13.3 Gy,中位13.5 Gy),中心剂量26~31 Gy
目的 探讨神经突触核蛋白-γ(SNCG)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针对43例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SNCG mRNA的转录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NCG的蛋白表达.结果 高级别胶质瘤(HGG,Ⅲ~Ⅳ级)和低级别胶质瘤(LGG,Ⅰ~Ⅱ级)中的SNCG阳性率分别为89.3%(25/28)和73.3% (11/15),胶质瘤病理分级越高S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