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中曲艺的立场和作用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lippp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年,一说到曲艺,听到的词语多是“疲软”“滑坡”“低谷”“不景气”等一些让人不那么舒服的词,这几年似乎好转,又听到了“复苏”“振兴”“升温”“有希望”等体现正能量元素的词语。无论“疲软”还是“振兴”,不容置否的是,纵然当前竞争再强、冲击再大,曲艺一直在多元文化格局中占据着一席之地。然而,在这种复杂的格局下,曲艺要求得更好发展,在不断求新求变的同时,还要坚守一定的立场,发挥特定的作用。这是值得曲艺人认真考虑的一个实际问题。本文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守我们的信念
  曲艺植根于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历来受老百姓的欢迎,可以说是最接地气的艺术形式之一,这就为曲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我们要有这样一个信念:搞曲艺不会没有前途,不会没有市场,而且搞曲艺同时也会提升我们自身的价值。不可否认,多元文化的冲击对曲艺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不可否认,这些年曲艺里的好东西被别人也拿走了不少,语言风格、喜剧构架、“包袱”技巧,已经很大程度地融入了戏剧、影视、主持、短信、微信甚至是领导讲话里。但无论怎样,它们取代不了曲艺。我始终认为,能把曲艺玩儿好的人,干什么都是出色的。曲艺演员当主持人,是主持人里最好的。再看看曲艺出身的演员夺了多少影帝?赵本山、潘长江、冯巩、张国立、傅彪、范伟、刘威、巩汉林……。这就如同义务献血者,血输给了别人,我们的脸色免不了一时有些苍白,可是兄弟们的脸上红润了,也是一件好事。即使曲艺人改行干别的,也没必要去指责。如果曲艺人里能诞生一个总理,虽属跳槽,那也是曲艺的骄傲。
  应该看到,这些年,曲艺新人层出不穷,且活力四射,整体力量呈上升局面。江山频现人才出,各领风骚若干年,这才是真正繁荣的局面。相信只要曲艺人坚定信念,付出行动,曲艺的生命之树必然长青。
  二、坚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在坚定信念的基础上,重要的就是要拿出行动,这是每个曲艺人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中国曲协为繁荣曲艺事业做了大量的实事,调演、论坛、征文、赛事、培训以及走基层的演出等等,都为曲艺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活力。举办了六届的“高研班”,把全国好多基层曲艺工作者和曲艺爱好者凝聚起来。很多老先生如赵连甲、李立山等都经常参加各地的曲艺培训活动,积极主动地在做着、帮、带的工作。老艺术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把培养新人当做天职。而基层也有很多曲艺爱好者,为了曲艺事业甘愿吃亏,甘愿奉献。辽宁盘锦的普通农民工刘占军,本身是个瓦匠,手艺不错,收入也不错,但他却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曲艺创作上。参加一次曲艺活动,就要影响工程,减少收入。刘占军的作品多次在辽宁省的曲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也登上了辽宁的“百姓春晚”。辽宁凤城的农民张兆辉,不如刘占军有手艺,只靠种地和打短工来维持生计,但就是热爱曲艺,坚持创作,作品终于上了央视,还在“西岗杯”、“包公杯”的曲艺征文中获了奖。他们对曲艺的执着精神让人感动,他们对曲艺的坚守精神值得敬佩和学习。
  应该看到,曲艺在基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很受欢迎。深圳的曲艺事业这些年为什么发展得那么好?就是他们有稳定的队伍,不断地下基层演出,既为百姓送去了欢乐,同时,也培养锻炼了很多演员。在这个基础上,抓创作,出精品,搞得风生水起。黑龙江也是,慰民演出和剧场的商业演出互补,满足了各方的需求。这一南一北的实例,都证明曲艺在基层受欢迎的程度,也说明曲艺是大有用武之地的。怎么去做?怎么做得更好?要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改进。
  三、坚守曲艺的本真
  在坚守中,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爱曲艺,要知道什么是曲艺的本真。我们常说,继承传统,勇于创新,这句话充满了哲理。这些年艺术界似乎有一种误区,也影响了曲艺人,这就是一味地追求变化,片面地理解创新。有些人总是强调传统的东西落后于时代,跟不上节奏,于是就想另辟蹊径,改造曲艺。有的人已经打出了各种各样的旗号,很吸引眼球。这对提升他们个人的社会价值,确实起了不小的作用,但对整个曲艺事业的发展,似乎意义并不是很大。“海派清口”名噪一时,也只是让周立波出了名,成为周立波成名路上的一种促销手段而已。随后好多地方也有人打出了这个“口”那个“说”,心情可以理解,追求艺术的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也值得肯定,但有些做法未必真的科学和有价值。曲艺就是曲艺,发展也好、创新也好,都得尊重艺术规律,不可乱来。有一阵,戏曲界也十分热闹,京剧里加了现代舞,评剧里加了迪斯科,就认为是改革取得了成果。其实很可笑,迪斯科救不了评剧,现代舞也救不了京剧。想看现代舞和迪斯科的人为何非要在戏曲里去看,所以,当初收到追捧的所谓戏曲创新,只能热闹一时。指望那些外插花,解决不了戏曲自身发展的问题。曲艺也是如此。
  曲艺到底是要什么?它的精髓在哪里?我们必须要弄清楚。在一次全国小戏小品大赛中,总政的一个歌剧小品,光舞美和道具就拉去了一个集装箱,这只能说明总政有钱、任性。曲艺创新不是推到重来,不能用革命化的手段来创新,创新出来的仍然应该是曲艺而不是别的东西。就像女孩追求美丽,还是应该从自身气质上、内在调理上和科学饮食以及良好的生活状态中去提升自己的美感,而不是去韩国做整形手术。如今的北京烤鸭与100年前的北京烤鸭会有所不同,但传统工艺不会颠覆。如果来一场彻底的革命,那只能会诞生另一种鸭子的吃法,而不再是北京烤鸭。
  为创“旗号”的创新,我并不看好。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研究怎样拿出让人们满意的作品,把曲艺弄得更好,而不是把曲艺弄成“非曲艺”。曲艺不论怎么变,还得是曲艺。如果曲艺变成了其它,那曲艺离死亡也就不远了。
其他文献
2011年4月11日,陈鸣志先生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了我们。至今,已经整整五年了。  在过去的五年中,当我每每回忆起这位令人尊敬的老师,也常常陷入一种突如其来的哀痛之中,那哀痛不仅是对生命无常的叹息,更多的是对他这样的相声艺人的境遇的无奈……  陈鸣志,原名陈嘉志,回族,生于1946年。是家里最小的孩子。1953年拜师相声艺人于宝林,分别在连兴茶社和声远茶社学习相声表演。后归入红桥区曲艺团相声队,团
期刊
女 自古百善孝为先,  男 最美儿媳佳话传。  女 孝老爱亲称典范,  合 构建和谐大家园。  女 温金娥出生在福建上杭县,  男 与丈夫喜结良缘恩爱缠绵。  女 没成想好日子刚过五年半,  男 丈夫就因公牺牲撒手人寰。  女 扔下了年迈公婆肝肠寸断,  男 老两口声声唤儿实在太可怜。  女 (喊)我的儿子啊!都说养儿为防老——  男 你不把爸妈管,  女 爸和妈疾病缠身——  男 已是那风烛年。
期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位相声演员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相声演员的艺术风格一定脱离不开自己的性格,相声演员将自己的性格放大到极致便是他的艺术风格。正所谓“活如其人”。陈鸣志先生便是我所说的“活如其人”的代表。总结一个字——楞(不是贬义,性格特点)!  自1999年学习相声以来,我和许多艺术家、老前辈接触甚密。但是和陈鸣志先生始终没有太多接触的机会。首先,他在哈哈笑相声队演出的时候,我一直坐台下听活,
期刊
深秋的北方寒意浓浓,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刚刚下过一场秋雨,凉风一飕,令人不由得一阵阵打冷颤,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凉”。可是这份寒冷却挡不住农贸市场里老百姓购物的热情。这个大市场从这头到那头得有二里地,每天下了班以后的这个点儿那真叫热闹非凡,人挨人人挤人人碰人人蹭人人头攒动啊。市场里边儿干什么的都有,有买的有卖的有什么都不买瞎遛弯儿的,有开门脸儿的、有摆地摊儿的、有好好排队的、也有乱加塞
期刊
福州评话是以福建省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独特的汉族说书形式,流行于福建省的福州、闽侯、永泰、长乐、连江、福清、闽清等十几个县市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  出于对濒危曲种的了解与保护,我们小组到福州,探访福州市曲艺团对福州评话、伬唱进行简单的调研。  在福州市曲艺团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小组有幸见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叶兆辰先生,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采访。叶先生有丰富的从
期刊
为贯彻落实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6部门联合印发的《2016—2017年全国文艺业务骨干和管理干部培训工作规划》,根据中国文联九届八次全委会统一部署,按照《中国曲协会员培训实施方案》的总体安排,2月24日至28日,中国曲协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首期研讨班,标志着全国曲协会员大培训正式开始。  3月12日至15日中国曲协在
期刊
2015年1月15日,由张蕴华老师和包澄洁、姚振声两位专家合著、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和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单弦牌子曲》一书放到办公桌上,并附有张蕴华老师亲笔写有“闲阅并指正”时,我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那种迫切的心情和阅读的冲动油然而生。我用整整五天晚上的时间,仔细读完了这本《单弦牌子曲》。由此,引发我的一些思考。想得越多,思得越久,悟得越深,就越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只有拿起批判的武器
期刊
考察适应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范畴,绘画、音乐、舞蹈、影视等各艺术门类都具有其价值引领功能。曲艺艺术因为具有扎根民间、深接地气的特点,其价值引领功能更显突出。较之文学浅白;较之音乐通俗;较之绘画生动;较之雕塑活泼;较之戏剧灵便;较之影视直观……曲艺价值引领功能的实现,其优越性十分明显——显而易见,作为说唱艺术的曲艺,比其他种类的艺术更为广大普通民众所喜闻乐见,不光雅俗共赏,而且老少咸宜。不同于
期刊
老舍不仅是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而且是推陈出新的曲艺家、语言学家,还是非常能干的组织家。抗日战争时期,整整8年,他一直在重庆艰苦奋斗,用他那支犀利的笔和全部精力参加抗日工作。  老舍老家在北平。日寇侵占华北,铁骨铮铮的老舍,激于民族义愤,怀着满腔爱国热忱,与可爱的妻儿告别(此时夫人胡絜青带着三个小孩,大的4岁,小的尚在襁褓之中),毅然离家,南下抗日,到了武汉。自称“大兵诗人”的冯玉祥,写诗赞道:  
期刊
4月18日,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在泰州柳园景区举行隆重的开馆庆典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曲艺家、曲艺理论家以及其他文艺界人士共一百余人出席庆典。中国曲协主席姜昆、中共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出席庆典并致辞。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姜昆、田连元、连丽如、王丽堂、盛小云等共同为开馆剪彩。  新建成的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坐落在泰州柳园内,展览面积达1500平米。采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段,全面展示了中国评书评话的发展历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