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资料与历史研究(笔谈)--亦真亦幻:图像与文献的交错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nybo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关于图像与历史史料的研究与探讨一时风生水起。图像资料与纸上遗文的互相释证,也激发了“图像证史”的观念和理论。就图像史料而言,可分为相对客观的美术图像和图像作品所反映的时代景观,而将时代景观作为历史事实证据时,但存在着很多或明或暗的陷阱。在运用图像文献时,需要通过“移情”,参照一般逻辑和人情理路来帮助理解古人;也要避免“矫情”,带着自身立场和知识背景造成故作高深的解释。在分析图像时,要分析持续的景观和制造中的景观、给人看的图像和不给人看的图像、图景的观众和图景的参与者等诸多因素。如此,历史研究才不会只停留于屏面的文献检索、纸面的文本解读,而应结合由物、象及人的遗物考察,兼重以场、迹及事的遗迹调查,最终在还原历史叙事之真相的同时,复原历史景观之原貌。在新时代,人工智能(AI)新技术的出现和介入,对图像史料分析和解读可以得到更好的应用,但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讲述历史事实、与现有的文献材料如何互相生发,以及剔除模糊不准确的成分,成为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思考的话题。本期就图像与历史关系所做的一些讨论,旨在抛砖引玉。
其他文献
从1938至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筹设、主导了“著作发明及美术奖励”。该奖所建立的“客观学术”评审机制,堪称典范。但是,其运作过程还存在诸多争议和矛盾。矛盾的正面价值在于,它们反映了“广义民族主义”情绪的决定性力量以及“广义政治”的考量。从事实和逻辑来说.民族主义作为充分条件推动着奖项的各个阶段;与此同时,奖项中“著作类”所出现的批评意见、特殊案例、分类异常等,仍旧是为了满足民族主义这个必要条件。如果将民族主义视为泛政治领域的一个要素,那么,该学术奖的实践表明,至少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客观学术
所谓问课,就是教师主动征询学生、同行对自己教学的感受和意见,并对自我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和深度加工,以期达到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从而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形式。问课是一门反思性教学艺术,问课应该成为高中地理教师每天必修的功课,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在问课中感知学生的学,在问课中修正自己的教;在问课中提升自己的智慧,在问课中促进学生的成长。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是数学的价值。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应用题是部分学生学习的难点,特别是一些学困生一看到应用题就眉头紧皱,列不出算式。
新的数学课程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于这一新数学教学理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改革或创新我们的数学教学方法。
“历史哲学”在传统史学近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该名词不属于传统汉语资源,是清末舶自日本的新词,在中文语境中最初出现是1900年左右。其源头可追溯至威尔逊、弗林特的“philosophyofhistory”,前者表征伏尔泰《风俗论》的历史叙事模式,后者指称以哲学思维解释历史。19世纪末,威尔逊、弗林特之书传至日本,分别由铃置仓次郎、家永丰吉译为和文。铃置、家永笔下的“历史哲学”是经盛行日本的文明史话语规训的新概念,并掺杂“脱亚入欧”的政治隐喻。1900年前后,铃置、家永的“历史哲学”,由康、梁一派引入
以读为本即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提出的明确要求。在改革热潮中,
传统社会子孙有“自置财产权”。保护这一权利的法律,萌芽于唐,产生于宋,元因袭,明清虽无国家法,但清代一些地方习俗与司法均承认该权利。“同居共财”制度因财产权不明晰,易均富成贫,子弟争讼,促使宋廷于景祜四年颁布前述法律。之所以立此法维护“同居共财”,缘于其为王朝政治合法性基础,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工具。此法将“非因祖父母财及因官自置财产”授予子孙,即以承认其“自置财产权”激励效率,而“共财”即父祖之产则可保障亲情伦理,两者得以适当兼顾。这些功能和国家赋役渐次从田、子孙立户管制渐次宽松,及家庭成员适当分享习俗等
6月18日上午,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举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与学术期刊建设——纪念《学术月刊》创刊60周年”研讨会。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编纂中国民法典的背景下,如在民法典中规定商行为特别规则,在规则构成要件层面上,应设置商事规则的识别点。基于商法以营业为核心,借鉴比较法一L的最新发展趋势,就此应采主观主义进路。应以经营者作为商事规则的识别点。不同于欧陆的传统做法,应将自由职业者如律师事务所等纳入经营者概念,并适用商事特别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