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课制作中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效果评价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g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学习需求,高校引入了微课教学模式,文章以此为视角,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了高校微课教学制作中的设计要素,重点探究了与教学效果相关的评价指标,提出了量化评价的参考标准,旨在为优化高校微课教学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或助力。
  关键词:高校;微课;教学设计;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1-11
  作者简介:李 娜(1982—),女,吉林榆树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教学设计与多媒体制作。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作为教育改革的窗口,在新鲜教育形式的引入方面十分积极主动。尤其是微课教学模式的出现,充分遵循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为学生创造了在线双向互动的氛围,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加快人才培养节奏具有显著的推动意义。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微课教学所采用的教学形式简短精练,且由多种教学资源组成,课程体系逻辑严密,学生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够同时支持多种学习方式,为此快速地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然而高校微课制作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和特点,在设计过程中还应该坚持自身的原则,并与差异化学情相匹配,这样才会突显优势性能。为了保证微课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为此加大对微课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视与投入势在必行。
  一、浅析目前高校微课制作存在的问题
  1.对微课认知缺乏深度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教师对微课的理解相对肤浅、浮于表面。在制作过程中仅限于微和小等特征,对于微课的内涵和功能并未过多的涉入,致使微课教学质量差强人意。此外,教师对微课的认知深度和层次不足,这也是制作水平滞后的主要原因。
  2.微课教学资源零散化
  高校教师在微课制作中并没有将知识点和技能点有计划地统一归类,使得微课知识分布较为散乱,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这种零散化的现象很难实现整合创新及融会贯通的预期目标,而且学生自主查找也十分费时费力,微课的优势反倒成为劣势。
  3.微课教学模式传统化
  通过对高校教师微课作品的分析发现,很多教师依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的引入并未体现出应有的交互作用,师生互动较为匮乏,作为传统灌输式教学的载体,微课教学模式被牢牢束缚,这种缺乏实效性的教学应用势必会造成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微課制作设计水平低
  研究发现,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的微课教学作品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过于追求技术表象以及趣味性、动态化和可视化,而内容结构则经不起推敲。绚丽的微课形式使得学生注意力发生转移,偏离了学习目标和重心,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很难通过微课教学激发。
  二、优化高校微课教学制作设计的举措和建议
  1.教学内容设计,微课的教学设计
  选取适合微型化处理的知识点显得尤为重要。在选定教学内容后,教师要对其进行一系列深入、细致的处理,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时长等方面将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分割成不同的教学过程,可以分成以下三步:首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本阶段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入手,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其次,切入主题,逐步推进。最后,应用知识,提高能力。通过选取由易到难不同层次的练习,从不同的角度使学生逐步掌握该知识点的相关性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此外,教学回顾与知识点的拓展延伸。每一个知识点既有已学知识的延伸点,又有后续学习的生长点,遵循螺旋上升的原则,因此它在追求高效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微资源、微视频设计
  微资源包括教案、课件、课后练习、教学反思、及时点评等配套资源。微视频是针对某一教学知识点设计制作的教学片段。它们与微课最终的呈现形式息息相关,其优劣性直接决定了微课的质量好坏。目前微课视频的媒体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但都围绕教学内容可视化这一微课的首要目标,力求通过合理运用视听媒体技术,同时从学习者的角度,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情境感染力。
  三、高校微课教学量化评价的依据
  1.教学文本方面
  通过对高校微课教学要素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微课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文本的准备,核心就是教师讲稿或详细教案的撰写。过度依赖课件,在制作课件时,教师通过下载、拷贝、粘贴相关资料拼凑,使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反而成为弱化教师教学责任和教学准备的负面因素。所以,教师的教学文本无疑是高校微课教学评价的核心依据。
  2.教育技术方面
  现代教育技术在微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是评价高校微课的主要依据。因为微课程的本质是依据建构主义,故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实现以学生自主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主的教学目的。一方面,在微课教学环节,无论是图媒制作、视频教学、网络环境、拍摄技术,还是教师形象仪态、教学语言素质等,都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效果为基础,因此,教育技术的使用失误会降低微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有误,不能明确自身的主导地位,对现代教育技术过度使用,导致出现各种图媒音响遮蔽教师讲授的现象,那么,虽然微课教学中的“技术”含量增加了,但却弱化甚至破坏了微课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可取的。
  3.教学风格方面
  高校微课教学中教师讲授时的教学仪态、教学语速、语频、语音音质、语音高低起伏、肢体语言、教学激情、教学感染力、教学口语的规范精炼等一系列因素,构成了教师整体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学艺术的重要内容,学生可据此对微课产生整体的知觉印象,因此教学风格直接影响学生的在线学习效率,对微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既可起正面的激励促进作用,也可起负面的瓦解作用。此外,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如视频、画面、音响等),教师的教学风格会产生一种“放大”的教学知觉效应。可见,教师的教学风格是高校微课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高校微课教学效果的量化评价标准
  教学文本、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教学风格是高校微课教学效果评价的核心要素,可以说是高校微课教学效果评价的三个一级指标。相对而言,在高校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价中,教学文本是基础指标,比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教学风格这两个要素更重要。当然,本文所提的高校微课教学效果评价标准还只是一个可参考的标准。在评价高校微课的过程中,各项指标如何量化、每一个指标的具体比例如何,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根据高校微课的差异性来进行相应的调整。
  总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微课教学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在新的技术环境下,高校和教师队伍应该牢牢把握教学设计的要素以及相关的理念,以学生实际学习需求为核心,不断深入地对微课教学进行探索和总结,丰富微课教学应用和实践,健全教学效果指标,确保微课资源平台能够持续稳固、标准和系统化,实现对各学科知识体系的全覆盖,最终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雪婷.奇思妙想:微课、慕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J].学周刊,2016(4):223-224.
  [2]陈光海,韩晋川,汪 应.网络教学中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应用[J].科技展望,2015(3):173-174.
其他文献
摘要:煤炭开采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其安全隐患不仅存在于井下,地面的安全事故也会引发较为严重的矿难。引发地面火情的原因,主要是由管理漏洞造成的。因此完善煤矿企业的消防管理机制,是避免地面火灾发生的重要措施。本文将对我国煤矿企业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煤矿安全;地面系统;消防隐患;管理措施  我国的煤炭储量较大,开采并利用煤炭资源可使我国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但煤炭开采通
残疾人是人类社会中一个特殊而困难也相当庞大的群体,目前,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还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如何,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积极帮助
9月30日是我国第五个烈士纪念日,当天上午,应急管理部首次隆重举行革命英烈公祭仪式。在京部党组成员、部机关司局负责人,消防救援局、森林消防局、警种学院和北京消防总队官兵代表400余人参加公祭仪式。  秋风徐徐,涟漪清清,公祭仪式现场格外庄严肃穆。在临时搭建的革命烈士纪念墙前,参加公祭仪式的全体人员静静肃立。纪念墙上,一个个应急管理系统的烈士姓名格外醒目。据统计,自新中國成立以来,消防救援队伍、森林
初入电商行业  笔者2009年毕业来到杭州,那个时候只是慕名西湖美名而来,万没想到四年后的我能有自己的一份小事业。很多朋友都知道2009年是B2B行业正旺时期,我在网上发布简历,来电话的都是招聘电话销售,好吧,我也就这样进入了B2B行业网站做电销。当时做电销我们主要了解的是阿里巴巴网销平台,那时候收入也很好的,尤其是认识了很多电商的朋友,也为我以后的转型积累了人脉和资源。  从B2B电销转型淘宝创
目前,我国的零售业的销售情况还处在发展阶段,存在和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制约着我国的零售业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就我国零售产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教职工引进数量也逐年增加,而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主要是教师教学质量与职业素养问题。为了保障高校新进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与职业素养,应将满足新进教師的培养需求与个人发展要求相结合,全面提高新进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校;新进教师;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教师职业素养简述  在社会当中,教师属于一个社会个体化的职业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壮大,人们进入了互动式数字化时代,依托移动设备人们可以迅捷的获取资讯,感知外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跨居世界前列,但同时公共安全事件也处于频发的紧张阶段,如何有效运用新媒体技术,将其应用于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救援中,有效避免新媒体对公共安全事件的负面影响,是当前应当考虑的问题。下面就新媒体在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救援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论述。  
一、加强文明习惯的培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铸就良好行为习惯  孩子的文明习惯应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都说家是生活温暖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可是缺失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无视文明礼貌,遇到师长不敢正面直视,更不敢上前打招呼;平时也缺乏最起码的卫生习惯,乱丢废纸、果皮等杂物,随意吐痰;在学校经常与同学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互不相让,甚至大动干戈。如何改变这种
在大千世界中,火灾是常见灾害之一,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必须进行积极有效的防火工作。然而,在防火工作中,其最重要的环节为防火监督工作。对于消防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