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滴血》:百年老戏的悲喜传承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love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易俗社红火时,只要一响锣,就有戏迷来,因此被誉为“戏窝子”。这“戏窝子”里最出名的一出戏,就是《三滴血》。
  《三滴血》的编剧范紫东一生创作了69个秦腔剧本,《三滴血》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自1918年在易俗社上演,近百年久演不衰。
  2012年6月1日,易俗社小剧场内座无虚席,叫好声、掌声不断,《三滴血》拉开了易俗社百年庆典惠民月演出的序幕。
  “老先生的戏直到现在人们还是喜欢看。”72岁的易俗社演员张咏华如是说。
  大师经典
  乐人易,动人难。范紫东喜欢写传奇故事,他编戏有自己的策略:“传奇之足以动人者,原不在结构之工、照应之密,合乎法度、依乎律吕也。必其事实入情入理、其音节可歌可泣、语语出自肺腑。声声打人心坎、寄情于选声选色之外、移人于不知不觉之中……”
  范紫东曾于1908年在西安创办私立健本小学,教书之余,常自带干粮,去省图书馆阅览图书,广泛涉猎,作了大量笔记,熟知轶闻掌故。1912年,李桐轩、孙仁玉创办以“移风易俗为宗旨,辅助社会教育”的易俗社时,范紫东即与他们志同道合,积极相助,自此“半路出家”,干起了编剧。
  在此后40余年岁月里,范紫东撰写了《三滴血》、《翰墨缘》、《软玉屏》、《颐和园》、《新华梦》等大、小型剧本69个。
  几十年后,范紫东的三子范文豹向本刊记者讲述其父与易俗社的往事,引人入胜。“老父亲一生最爱三件事:教书、写戏、考古。”范文豹说。
  不过,范紫东自认为“游戏笔墨”的戏本,却让他在秦腔甚至中国戏剧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可以说是易俗社成就了父亲,没有易俗社他也成不了名。”范文豹说。
  19岁时,范紫东的父亲逝世,家道中衰,于贫困中辍学务农。
  “父亲原来说过他是‘三余读书’,一面干活一面学习。所谓三余即‘夜是日之余,阴是晴之余,冬是岁之余’。没法干活的时候,父亲就勤学苦读。而且他白天干活时就想着这个文章怎么写,打腹稿的能力特别强。后来写剧本一般都是一气呵成,很少修改。”
  据说范紫东曾与易俗社编辑打赌,以三天为期限,编一出大戏,赌40碗羊肉泡,后来范紫东仅用两天一夜,就编成了《翰墨缘》。
  按易俗社社规,作者半年不出戏,停供每月3块大洋的车马费,故易俗社出了很多像范紫东这样的高产剧作家。
  在家乡陕西乾县西营寨,邻人常于城门洞中闲话,范紫东就去凑热闹。提着旱烟锅,把裤腿筒在袜子里,一副关中老汉的形象。别人闲聊时,他洗耳恭听,一语不发。乡邻有时请他讲一些稗官野史,作为谈资,聊添趣味,他也从不推辞。“把曲折的经历几句话讲完,把辛酸讲成笑话,是他在城门洞中学到的重要一课。”范文豹说。
  1918年,《三滴血》在易俗社上演后,一炮打响,流传陕甘宁青各省。这个“迂腐固执的县令以滴血判案铸成大错”的传奇故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佳话。同为易俗社编剧的李约祉评价该戏“能警人复足以动人,是文学亦是科学”。
  “父亲写《三滴血》时还滴血试验过,看冬天跟夏天滴下去有什么不同。他要交待为什么第一次滴血不粘连,第二次血又粘连了。”范文豹回忆道。
  李约祉在给《三滴血》所写的序文中评价说:“其离合悲欢,曲尽其妙,入情入理,自然天成,绝不见斧凿之痕。”
  范紫东的剧作大都情节警策,标新立异。据说反对虐待奴婢的《软玉屏》上演后,一警察厅科长路遇范紫东说:“阁下所编之《软玉屏》把我忙煞了。”范紫东疑问:“此剧与君何涉?”科长笑曰:“近三四月本科所收案件计三分之一,皆虐婢之事也。我传婢主到案,先问他看过《软玉屏》没有,其中看过者居多,未看的,我让其先把戏看了再做处理。”
  直到60岁,范紫东才在后宰门盖起了自家的宅院。“三十年前曾学稼,六旬而后始营巢。”范文豹至今仍记得当年家中照壁上写的那副对联。
  72岁时,西安文史馆成立,范紫东任第一任馆长。据范文豹回忆,那几年父亲精神状态非常好,经常亲自带队四处勘察,直至去世。
  群星荟萃
  《三滴血》推出的名家比比皆是,代代有人。上世纪50年代,刘毓中的衰派老生,樊新民的大丑,孟遏云的老旦,陈妙华的小生,全巧民、肖若兰不同风格的小旦表演,都堪称一时之冠。
  1949年,9岁的张咏华和陈妙华同时考入易俗社,成为易俗社第14期学员,也是易俗社招收的第一批女学员。
  陈妙华的父亲庄正中是易俗社著名小生演员。陈妙华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她的父亲就遗弃了身怀六甲的母亲。母亲生了陈妙华以后,为生计所迫,只好把她送到易俗社学戏。
  张咏华至今记得,她们那一班的成名戏是《白蛇传》,陈妙华扮演许仙,张咏华扮演白娘子,当时连演100场,轰动了西安城。
  1954年,张咏华等在各郊县实习演出,突然从讣告上得知,范紫东先生去世了。5年后,他们那批新学员参演了《三滴血》,将此剧带向新的辉煌,也为范紫东赢得了更高的赞誉。
  1959年,《三滴血》赴京参加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著名戏曲作家田汉看后,称之为“秦腔的《十五贯》”;曹禺更是声称此剧的情节和编剧“简直可以同莎士比亚的剧作媲美”。
  《三滴血》巡回13省演出,行程二万八千里。“那阵子辉煌的很。”张咏华至今还对当时的情景感叹有加。
  后来拍成的戏曲电影《三滴血》,陈妙华因领衔主演声名大噪。她一人分飾周天佑和李遇春两个角色,以其高亢圆润的唱腔闻名西北,蜚声全国。“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这段唱腔也成为经久不衰,脍炙人口的经典。
  《三滴血》影响力最大的时期,陈妙华几乎成为全民偶像,每天都能收到很多求爱信。最红的时候,她坐火车售票员不要票,吃饭店家不收钱。戏迷为了看她的戏,晚上披着被子排队买票,她走到哪儿戏迷就跟到哪儿,演出时还有民兵维持秩序。
  作为易俗社的第一批小生女演员,陈妙华将男声的浑厚洪亮与女声的清亮酣畅相融合,形成秦声秦韵独特的美感。“是她让秦腔走向了全国。”原易俗社社长冀福记说。   “文革”之劫
  1966年“文革”爆发,在提倡新戏、反对旧剧潮流的冲击下,享誉秦腔剧坛近半个世纪的《三滴血》被诬为反对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大毒草,并不断上纲上线。已辞世多年的范紫东被诬为反动文人,家属惨遭株连。
  “这部戏编出来的时候中国共产党还没成立呢,要说反党的话,只能说反的是国民党。父亲写这部戏的主要思想就是晋信书最后一句话:读书不明难致用。”提起“文革”的遭遇,范文豹至今仍觉荒谬。
  范紫东逝世后,长子范文经继承父志,将父亲所有手稿整理集结,用工笔小楷另抄数部,原本珍存。每有单位或个人索阅,只以誊写本见示,手稿从不轻易示人。
  “‘文革’期间批‘四旧’,大哥被迫将父亲的手稿装了两架子车半送到了政协。政协打的收条是‘收到四旧两架子车半’。手稿先是被拉到天主教堂存放,在经历半个多月的日晒雨淋后又拉到西郊收购站,最后送到西安造纸厂,投入池中打成纸浆。父亲的手稿,就这样荡然无存!”谈到手稿被毁,范文豹痛心疾首。
  更让他难以释怀的是:“我大哥是一个很刚强的人,父亲的珍贵手稿被毁,家也被抄了,大哥受不了这样的凌辱,上吊自杀了。”
  当时范文豹在咸阳上班,他对厂里的党支部书记说:我家里因为《三滴血》被抄家了。支部书记听后对他说:“我是党的支部书记,你给我说了,就是给党交待了,对谁都不要说。”
  提起当年批判《三滴血》,陕西师范大学一位老教授回忆:“‘文革’期间,我们对批判《三滴血》最感兴趣了,过几天就要批判一次。怎么个批判法?看《三滴血》電影,所以大家参加都很踊跃。”
  《三滴血》遭禁演时,正是陈妙华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但她主演的古典戏剧成了“四害”之一,她自然就被当做“牛鬼蛇神”了。她从小视之为生命的秦腔,被硬生生从她的生活中剥离出来,她的丈夫因她被禁演也弃她而去。因为受不了沉重的打击,陈妙华的精神崩溃了。数十年后,老社长冀福记提及这段往事,失声痛哭。
  陈妙华第一次被察觉出精神异常,是易俗社赴甘肃演出时,那次剧社已经搭好台子,演员也都化好了妆,就在上场前,陈妙华不见了。回忆当年雇三轮车前往精神病院看望陈妙华,秦腔演员赵文琴掩面而泣。一代秦腔大家的艺术生命就这样在她事业的黄金阶段被扼杀了。
  “文革”结束后,老戏相继恢复演出,各县剧团纷纷排演《三滴血》。范文豹记得在咸阳,《三滴血》创造了二十四小时连续演出的记录,而且连演十多天,场场爆满。
  1988年,易俗社到礼泉慰问演出,冀福记专程到礼泉精神病院看望陈妙华。他和陈妙华简单交谈了几句就断言,她的精神已经没有问题了。他问陈妙华:你再唱一段秦腔行吗?陈妙华回答:行。
  当晚,易俗社在礼泉剧院演出秦腔《虎口缘》,陈妙华作为主演登台亮相。冀福记至今还记得当晚的盛况,剧院里人山人海,戏迷们慕名前来,为自己心仪的名家捧场。
  “她上台后,连一字一谱都没有错。我们都很震惊,她的戏演得还是那么好。”冀福记说。之后,易俗社从医院接走了陈妙华。
  悲喜传承
  对于自小看着电影《三滴血》长大的吕秋娟来说,“这辈子能给陈妙华当学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回忆和陈妙华晚年的一段师徒情缘,吕秋娟感慨万千。
  “因为易俗社的女小生给秦腔开了先河,所以我当社长必须要把陈妙华的艺术继承下来。”当年冀福记放眼西北各省,为陈妙华寻找一位个头、形象、嗓音与她相像的女演员,看到青海剧团的吕秋娟在《辕门斩子》中的扮相和唱腔,立马敲定了人选。
  吕秋娟至今仍能感受到那种震撼。1993年,她第一次见到自己心目中的大师时,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曾经大红大紫的陈妙华?”
  走进陈老师的晚年,吕秋娟看到的是一个除了艺术一无所有的老人。“陈老师是最可怜的艺术家。”
  冀福记对吕秋娟说:“你以后就不要演须生了,你到易俗社来,就是给陈老师当学生的,你就把陈老师那些小生戏往下接。”
  1995年,吕秋娟第一次接《三滴血》的剧本,压力很大。由于一直演须生,没演过十五六岁的娃娃生,她怎么也找不到感觉。陈妙华告诉她,最重要的是要体会角色的情感,融入角色之中。
  讲到《虎口缘》那段,陈妙华说:“为啥要三跺脚?你要把那个年轻娃受了委屈的感觉演出来。这脚一跺,那个娃娃生一下就出来了。”吕秋娟回家把《三滴血》的带子拿出来看了又看,再结合陈老师的示范,才慢慢地找到感觉。
  第一次在易俗社演《三滴血》,吕秋娟的爱人也替她捏一把汗,在观众席里暗暗留意观众的反应。“陈老师也去看了,但她没吭声儿,第二天,才对我说:秋娟啊,那个地方你没唱好,应该咋唱;那点白口应该怎么说。”吕秋娟回忆道。
  那时候易俗社一天三开箱的戏,大都在郊县。只要是出外演出《三滴血》,观众都把吕秋娟当成了陈妙华。在礼泉的一个村子里,底下观众说:“呦,这就是陈妙华。”也有人说,“这怕是陈妙华的女子。”戏演完了,一些老戏迷到后台卸妆的地方,把帘子拉开看一下,到底是不是陈妙华。
  回想初到易俗社,眼见陈妙华穿个黄棉袄,掂个啤酒瓶,在易俗社那个院子里的形象,“就像是一种自残。”吕秋娟感叹,有时理想是可以“伤人”的。
  陈妙华晚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这个社会对秦腔艺术的淡漠。
  改革开放后,易俗社的演员沦为红白喜事的唱客,陈妙华看不惯这种艺术的沦丧。有一次,她专门跑到张咏华家,对她说,“咏华,你要爱惜你自己。不要学有些人,谁叫都去给人家唱,没出息,没一点人格!你不上场了,观众才会想念你。”这是陈妙华的肺腑之言。
  陈妙华晚年深居简出,极少跟人来往,和儿子相依为命。尽管有退休金,但她的生活并不宽裕,特别是身体每况愈下,不多的积蓄全部用来支付医药费了。她一辈子不会做饭,不会洗衣,就是衣服掉了纽扣也要找朋友帮忙。晚年总结自己的一生,陈妙华曾对吕秋娟说:“我是事业上的成功者,生活上的失败者。”
  2010年2月1日,陈妙华辞世。易俗社小剧场内外,戏迷自发赶来送行,千人同唱《三滴血》那句经典的唱词“祖籍陕西韩城县……”他们用秦腔送走了心中的一代巨星陈妙华,也送走了属于陈妙华和《三滴血》的秦腔传奇。   迷茫一代
  2009年,易俗社面临体制改革,吕秋娟提前退休了。陈妙华听说后,十分惊讶。“呀,咋能叫你退了?”吕秋娟还故作轻松地劝陈老师:“现在文艺体制改革,从中央到底下,大政策就是这样子,谁能改变政策?咱要适应呢。”
  “易俗社的戏都是经典,老艺术家演的就是那些情。”在易俗社将近20年,吕秋娟最遗憾的是才刚刚体悟到这些老艺术家为啥那样演戏,还没有把这些优良传统继承下来,自己就已经退出了舞台。
  如今的吕秋娟和爱人在北郊的建筑模具市场经营自己的生意。库房腾空的时候,她一个人在里面跑圆场。偶尔,一边拖地,一边吊吊嗓子。闲时,翻开过去的剧本,把自己演过的戏,没演好的,翻出来看看。
  《三滴血》演員中,范莉莉是最特殊的一位。她是范紫东的重孙女,也是这个百年家族惟一继承了秦腔事业的人。“其实我入这行,是因为小时候,我两个爷(范紫东的儿子)一到夏天,就在我们家的大槐树底下说我老爷(范紫东)那些事儿,从那时起,我就对秦腔有了好感,直至最后一心就想学。”
  1985年,范莉莉考入西安艺术学校秦腔表演班,1991年毕业分配到了易俗社。
  “那时候,我奶奶把我领到易俗社说,‘这是易俗社的孙子,谁都可以不要,得把我孙子要上。’”范莉莉就留在了易俗社,至今已有20年。
  在《三滴血》里,范莉莉演贾莲香。“我演这个戏有一种自豪感,这是我老爷写的戏,我在演。我必须把这个戏演好,不能马虎。”
  但范莉莉作为第四代易俗社演员,面对当下现状,更多的则是迷茫。“现在体制改革弄的人心惶惶。不像过去,你只要把你的戏演好就行了。现在要抵挡好多事儿,确实很难。”
  今年6月,易俗社的传统剧目演出月场场爆满,盛况空前。“观众给我们鼓的劲儿太大了,很想把这个事业继续干下去。”范莉莉说。
  张咏华62年的戏曲人生,见证了易俗社的辉煌,也见证了易俗社如今的落寞。面对易俗社的百年诞辰,她悲喜交加:“我一进易俗社那个门,就不由地会联想过去,心里难过。我从来没有受过像现在这种没地方排戏、排下戏没地方演、有剧场不能用的尴尬,太惨了!”她叹息说,“易俗社的百年来之不易,是老前辈们用血汗换来的这份家业,传到咱手里,却成了《红楼梦》里大观园一样的空架子,这是很让人遗憾的地方。”
  尽管如此,张咏华还是一直给自己鼓劲儿。“悲观情绪不能永远存在,尤其是百年大庆,一定要‘唤醒’易俗社的魂。不管曲江秦腔剧院咋领导,不管国家方针政策咋调整,咱这个戏要搞到底。”
  “我们这帮人既可怜,又坚强。能站在一百年的舞台上,我感觉很光荣,很了不起。”范莉莉如是说。
  一百年前的易俗社,曾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姿态,推动了中国戏曲的现代化进程。如今的文化体制改革,也是为了给文艺事业的繁荣创造更为优越的环境。在这方面,易俗社创作并演绎经典《三滴血》的百年经验,依然是值得借鉴的。
其他文献
在我的心中,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rn记得那是一年的春天,我五岁,还很小.rn那一天,我突然感觉身上非常热,一开始我以为只是天气太热了而已,后来,我觉得浑身无力,照镜子一
那天,微风轻拂,阳光灿烂,吴老师走进教室对我们说:“今天下午,学校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我们四年级的同学要去清扫街道……”听了老师的话,大家欢呼起来.rn下午,我们带
为了让我们好好学习,老师们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然,他们最常用的一招就是“碎碎念”.那些每天重复、重复、再重复的教导,我们都可以倒背如流了.下面是小编收集的
广播里的音乐一响起,河北省石家庄市光明路小学的同学们便开始热身,准备“耍”一套“防霾”武术健身操.冬春季节是雾霾天气的多发期,为了减少雾霾对同学们身体健康的危害,光
Rare-earth compound solid superacid SO42-/TiO2/La3+ was prepared. Its catalytic activity was examined under different synthetic conditions for the esterificatio
2002年12月1日,微软号称“十年内将取代传统笔记本计算机”的“平板计算机”(Tablet PC)正式在中国登场,加盟微软平板计算机中国阵营的联想、惠普、宏基、优派四家企业也携带
现在都市里的空气质量是越来越差了,为了出行更环保,也为了使人们骑自行车的感受更愉快,泰国曼谷的一个工程团队Lightfog设计制造了一款可以净化空气的自行车。当人们骑上这
在很多家庭里,妈妈温柔似水,爸爸对孩子也是很宠爱,可是,在我家,不知怎么的,我对爸爸是既怕又崇拜.rn那一天,老师布置了一个手工作业,用废旧东西制作一个工艺品,和家长合作完
期末评语可以“私人定制”,你听说过吗?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的同学们就“享受”到了哦.上学期期末,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发了一张特制的“学生学业发展记录卡”,同学们可以在这
那是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几个家庭去艾溪湖湿地公园游玩,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好不快乐.rn“油菜花!”我们的视线不约而同地投向那片金黄的油菜花地.出于好奇,我们向那儿跑去,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