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照彻松树林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xuexuehe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我有时想,岁月的长河如果有一张返程票,我会选择在哪里靠岸?这么多年过去了,一想起来,心还是要微微疼一下:我看到一片松树林,它们在水一样清冷的月光里静默着,好像睡着了一般。夜空澄澈如洗,白月亮把自己挂在东边最高的树梢上,久久不愿离去。
  女孩站在院子里仰望夜空,她瘦弱的身影被月光拉长,她闻见松脂的气味在周围一阵一阵游荡,夜气使它们变得寂寞又寒冽。
  是的,那个女孩就是年少的我。我呵着冻红的双手站在院子里,不知站了多久。月光铺满了整个院落,松树林在月光下显得苍凉沉郁,那一刻它多像大地上那些卑微又善良的生命,一生的时光只被月光照亮。
  皖南丘陵地带的冬天漫长寒冷,一场雨雪过后,田野被冰雪覆盖,屋檐上总挂满一排晶亮的冰凌,风从它们身上吹过,像从剔透的排箫上划过一样,带着哨子“嘘嘘”地响。一离开屋子我就要不停地跺着脚,脚趾头像两块冰疙瘩,在棉布鞋里刺骨地痛。严厉倔强的冷,让肉体在每一分每一秒都保持瑟缩和清醒。
  ——成年后,我总在冬天里想起那时的冬天。现在还有冬天吗?那个冰雪严寒的时代渐渐一去不复返了,似乎一并带走了苦难和寂寞,当然,也一并带走了奶奶、伯父和孤寒无依的人们,他们与严寒同在,也和炉火共眠。
  自然,那时的冬天也有暖和的地方。灶膛里火苗在跳跃,枯黄的松针迎着火舌噼啪作响,米饭的焦香从锅沿冒出来,最后一把灶火把奶奶苍老的脸庞映红……然后,火熄灭,奶奶往陶盆里撒一层木屑,从灶膛里铲出火灰把木屑盖严,再用铁钳顺着盆沿压实。木屑被火灰焐燃,在馒头一样的火盆里发出微弱而幸福的“卟卟”声。这时奶奶招呼我:“娃,端去,暖和暖和。”
  冬天,也就这样过去了。
  尽管冬天冰凉的触角无处不在,但和荒原以及洲圩地区的人们相比,我依然觉得,我们已经算是幸福。
  成片的树林环绕在屋子周围。在春天,几乎所有枯枝败叶都已化作温暖的灰烬,你会看到每一个枝头都胀满了新鲜的汁液,它们从斑驳或光滑的树皮里挤出嫩芽与花蕾,就像我抽枝长叶的小小身体,被漫山遍野浩荡的风,吹得蓬勃而蓊郁。
  我热爱清静,大概与树林有关。我喜欢内敛而善良的人,喜欢沉默寡言而深刻的人,当然,也喜欢清新明澈像山溪一样的人。也许,我潜意识里是把他们比作了树和草,比作了我少年时的那一团绿,他们让我温暖和心安,就像树林让我温暖和心安一样。
  我三岁以前,我家在乡政府附近的街道边,后来政府要在那个地段建中学,房子推平,父亲便用两只箩筐挑着我和弟弟,搬到了两里外的山坡,筑屋而居,开始了与树为邻的生活。
  我的记忆无法抵达三岁以前的时光,我只知道生命最初的码头涌荡着绿色,耳边时时有松风鸟鸣,冬天遍野枯黄,松针落满山岗,拾柴的人们散落在树林间,腐叶和松木的气息清新又迷人,而寒风吹彻的夜晚,便会有温暖的炉火映红冰凉的脸膛。
  但有一次我母亲说,如果没有我伯父,这里只有一座荒山,连一棵泡桐树也没有。母亲坐在灯下纳鞋,一边用力拉紧鞋底上的棉线,一边说:做梦呢,哪有树?尽是石头。
  那一年我大概十岁,语文教科书开始培养我对人间万物的情感,比如太阳公公送来温暖,春风姑娘给大地披上绿装,还有小英雄雨来和王二小,我的价值观已有了最初的雏形。就在那一天,我忽然意识到,原来我伯父,竟然是一个被埋没的大英雄。
  唉,说起伯父……松树林啊,你应该还记得,我伯父是怎样一个人呢?
  去年单位组织看电影《杨善洲》,看到李雪健在荧幕里手扶松树的时候,心里忽然一动,我用手机搜索出杨善洲真实的照片。
  穿藏青色中山装的老人,站在一片已成材的树林中间,手抚着粗壮的树干,抬起头仰望树梢,眼神沧桑慈祥,像在打量他长高的儿孙。他瘦削衰老的身体已将至生命的尽头,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而白发,像一团快要消融的白雪依偎在头顶,这让他与树林形成了辛酸的对比,使嫩绿更嫩绿,使苍老更苍老……我几乎哽咽着对身边的同事说:看,我伯父就是这个样子啊。
  真的,从我记事起,我伯父几乎就是那个样子。他像树一样沉默寡言,高大瘦削,目光坚毅,满脸沧桑。有时他背一把锄头去茶林,有时领着几十个林场工人在树林里喷药或除草。当然,最初的时候,他还年轻,有着一副健壮的身板,他和场工们奋战了无数个白天黑夜,开出了一座又一座荒山,又一棵一棵种上茶树、松树、杉树、柏树。十多年后,荒山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茶林、松树林、杉树林和柏树林,像一匹用深浅不同的绿丝线绣成的巨大绸缎,上面栖息着鸟鸣和松涛,栖息着成片的木材和冬天取暖的柴火。
  土墙黑瓦的林场在茶林和杉树林中间,房前的一大块空地堆放着伐倒的树木,地上一层剥落的褐色树皮,常年散发着潮湿腐败的气味。我喜欢那种味道,它闻起来是一种熟烂枯腐的醇香,比锯子锯开木料的芳香还要浓郁。后来的某年夏天,我闻到自己成长的身体散发出的青春气息,才明白体香这个稍嫌暧昧的词语,原来不过就是生命的芳香。花的体香让人联想到爱情,苹果的体香会浮现生活的甜美,树的体香像寡言的人月夜独行,大地沉静,他一生的孤寂在月光下吐露着青艾的芬芳,又苦涩又清醇。
  树的体香贯穿了树的一生,從活着,到死亡。
  二
  无法想像,如果没有绿色的树林,没有被山风轻柔地抚摸过,我的童年会不会像“嗡嗡”叫的牛虻那样沉闷和无趣。我一直觉得,我之所以有一颗饱满而细致的善感之心,之所以能体味到寻常而琐碎的小幸福,能感应到一粒草芽的生命悸动,都源自于年少的这段时光。
  沉默和宁静教会了我很多,草木不言,山川不语,可是草木山川比一切巧舌如簧的生物更具有生命的庄严感,它们贴近泥土而生,与风云际会而语,它们感知着大地深处神秘的脉动,却顺应着自然秩序的脚步,选择枯荣与沉默,只用年轮刻录着岁月的沧桑更迭。
  “识几个字了?”有一次,在伯父家暗黑的屋子里,伯父问我。   “还几个字!有一千多个了呢,我都认得。”我噘着嘴,也许翻了个白眼,满脸都是被人小看的不屑。
  伯父罕见地大笑起来,也许是很久没有这样笑过了,笑把咳嗽都引了出来,他一边咳喘一边笑着说:“真厉害!咳咳……我们张家……咳……要出女秀才了!”伯父一边笑,一边揉眼睛。
  他结着厚茧的大手轻轻抚在我的头顶,仿佛我是一株刚刚长高的松树苗。
  说实话,我的几个堂兄堂姐很少能见到他们父亲慈爱的这一面,他一直都是寡言的,沉郁的……苦楚的,甚至,也是冷漠的。也许在伯父眼里,我和他亲手植下的那些树们一样,被土壤、阳光和气候,赋予了灵巧的生机,让他看到了某种与希望同在的东西。
  大概在我十四岁那一年,就像英雄总将面临悲壮的结局那样,伯父被他的上级卸去了场长职务,离开了他亲手缔造的绿色王国。
  他像极了自己亲手种下的树,性格中有太多“直”的成分,宁折不弯,孤傲倔强,愿意接纳风的问候,却学不会揣度心思,曲意逢迎。
  我后来想过,卸任有什么不好?一个小山村的林场场长,担负和享有的所有一切,不过是把身子弯下来,蹲下去,手握锄柄,汗流浃背、面黑如炭,把浑身筋骨累得吱嘎作响,到老再换一身腰酸背痛,还能有什么呢?微薄的薪酬甚至连一家人的温饱都不能体面地解决。
  可是对伯父而言,这是一次不小的打击。他是将整个岁月都交给了树林的人,是將生命装订成册给林子里的风去阅读的人。树林一天天成长壮大,他投入了毕生的心血和情感,可是突然间,他失去了看护它们的资格,不再拥有去给它们除草、间伐和修剪的权利;也不再需要运用季候与阅历教给他的万物生长的经验;在春茶冒尖的时节,为采茶人选择一个最适宜的采摘日期——他成了一个不相干的局外人。
  他坐在小竹椅上抽烟,微火明明灭灭,那是一个月光泛白的夜晚。那夜有风,萤火虫像提着灯笼走夜路的醉鬼,风把它们吹得跌跌撞撞东倒西歪。松涛声排浪一样涌来,“呜——哗——,呜——哗——”,成千上万棵松树——这些年青的小伙子们,它们在风里大声歌唱,歌声合在一处,成了一曲回旋跌宕深情起伏的咏叹调。
  他站了起来,掐灭纸烟,走进林子里去,长久地站着,静静地,一动不动。此刻,他的难过和难舍,被月光照彻。
  这月明如洗的夜晚啊,没有抒情的烛光和晚宴,没有掌声和告白,但这些博大的绿色生灵,这些婴孩般纯粹的树们,它们用多情的天籁之声,抚慰着一颗孤独委屈的心。
  直到今天,只要一想起那个夜晚,松涛声仍然回荡在我的耳畔。谁说草木不懂情感?它们只是习惯了用静默代替喧哗,用深沉代替浅薄。你想听懂它,必须关闭一切外在的通道,唯独打开没有杂质的心,触摸到自然之神的脉搏,你会听到幽叹、低吟、私语和悲欣交集。
  我喜欢这千军万马般浩瀚深沉、滚雷般忽远忽近的松涛声。如同我喜欢在林子里追逐嬉戏的山风,喜欢我小房间北窗外的一丛橘红美人蕉、一架葡萄藤,以及它们在我脑海中跑马一样浮现的若干情节……它们陪伴了我整个悠长寂静的年少时光。
  那些年的暑假,在很多清晨或傍晚,我走出屋子,沿着树林到山坡上漫步。绿啊,海一样深广的绿!茶林浩瀚,树林蓊郁,草坡绵延,绿浪翻滚,山风游荡……不唱歌是不对的,不大喊是不对的,不张开双臂是不对的,不仰望蓝天是不对的,不与林鸟对话是不对的……于是我放声喊:“你好——啊——啊——啊——”,风把问候又卷回来送给了我;于是我抓一本书大声朗读,躲在树梢里叽叽喳喳的鸟儿立刻掩嘴静听,回过神来又叽叽喳喳吵成一片;于是我晃荡着身体大声唱歌,有时莫名其妙引来远方一声合唱,不知是谁隐在我看不见的草坡下放牛或砍柴。啊啊,梦一般的所在,诗一样的时光,我清贫又富有、孤寂又幸福的年少岁月。
  树林带给我的快乐,伯父知道吗?也许不知道,我从来没有对他表达过,当然,也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他所做的这一切有多么了不起。我想,如果他知道这一切已经产生了意义,知道他亲手缔造的这片绿色王国已成为我灵魂巨大的滋养,他一定会十分欣慰,甚至,会因为欣慰而羞涩。
  放学后,我常在野草覆盖的小路上与他迎面相遇,他从山下的井里挑水回家。两只水桶在他前后有节奏地上下颠簸,不时溅出一点水花来。我叫他一声,他含混地应着,擦身过去,然后一步一步吃力地上坡,瘦削蹒跚的背影,渐渐被海洋般的绿色淹没……我忽然觉得好心酸,转过头,发现整片树林都心酸不已。
  粗砺的生命总有一副坚强的铠甲,柔软的那一部分,永远只向心灵的圣地敞开。我想起伯父后半生的生活——劳累积压的病痛渐渐蛀空了他衰老的身体。他缓缓走进树林,轻轻抚摸粗壮的树干,抬头仰望在风里私语的树梢,面容是那样安详宁静,淡淡的笑容在皱纹里浮现,那是一个病弱的老人所能享有的最后安慰。
  曾经,他是这里的将军,如今,只有一个慈祥的父亲,他看见它们在成长,就觉得自豪和满足。
  “在辽阔的生命里,总有一朵祥云为你缭绕。”他带不走岁月,带不走一片绿云,但风从遥远的地方吹来,月光下的松树林,泼满了忧伤。
  三
  我喜欢一切与自然有关的事物。木头的气息、松软的泥土、沾着露水的青草,甚至,深秋树林中的枯枝败叶。
  生长和枯萎,构成了自然的主题。一片树叶在林间飘落,意味着另一片树叶的新生;褐色的松果落下,不久将长出明亮的松黄。因此我对大自然歌手普里什文的一句话有着深深的共鸣:“一棵树倒下了,去滋养另一棵树。生活在死亡中诞生,这就是万物相连的规律。”
  一棵松树向右倾倒,在离地还有两米的时候,它被另一棵树接住,于是斜靠在这棵树的肩头,晕了过去。它离死亡已经不远。那时,树林刚刚被一场罕见的暴风雨洗劫,无人打扫的战场上,满地都是断枝残叶,它们身上覆盖着雨水和湿漉漉的沙石。
  后来,阳光洒遍山林,被暴雨倾灌的土壤肥润松软,树林愈发生机盎然。但走近那棵斜倒的树,仿佛能听到汁液在它体内流动的声音,像经过一座垮塌的桥,从树根艰难地挤过断裂处相连的部分,缓慢地流向枝枝叶叶,直到耗尽最后一丝元气,再也无法流动,树,也终于死了。   它慢慢干枯,绿的精魂飘离了它的身体。尽管如此,它依然身姿挺拔,死而不僵,像一个战士斜靠在爱人肩头,沉沉睡去。如果不是林场的工人用一把斧头将它砍断运走,它会一直保持这样的姿势,不再参与时光和岁月的游戏。
  我在童年便见惯了树林中各种各样的枯荣。春夏时节,树林张开一把遮天蔽日的绿伞,伞下丛生着矮灌木和蒿草,映山红、田旋花、刺蓟、雏菊、金银花……在林间小道四处妖娆。到了秋冬,寒气追随头顶的雁阵降临大地,那些灿烂的生命也到了终结的时辰。
  冬天,松树林依然苍翠,但林地已铺满了厚厚一层枯黄的松针。那是树林对大地和生命的回赠——屋外天寒地冻,炉膛里火苗正红,松针和枯柴噼啪作响,它使清贫的岁月有了温暖的回声。
  拾柴的人们三三两两散落在树林深处。要不了几个时辰,他们就能将干枯的树枝、柴蔸、松针装满两只三角锥形的夹篮,挑回家去生火做饭。被竹筢细细耙过的林地,散发着潮湿枯腐的气味。
  秦奶奶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树林,她太老了,驼着背,动作迟缓。我站在屋角,睁大眼睛不安地看着她。暮色徐徐降临,西天最后一丝晚霞也已落幕,远处田畈里收工的人们走在回家的路上,晚风中飘来饭菜和柴烟混合的气味。
  一捆柴禾堆在秦奶奶的脚边,拐杖穿过捆柴的细藤,她“吭吭”着,慢慢半蹲下去,想将柴禾扛到她老得快要散架的肩膀上,可是一次又一次,拐杖滑下来,柴捆又落回到地面。她再没有半点力气,喉咙里发出微弱的“啊啊”声,像求饶和哭泣。
  我急得眼泪都要流下来,我焦急地来回跑,总算发现一个收工回家的大哥哥,立即跑过去仰起头,几乎哭着对他说:“去帮帮秦奶奶吧,她好可怜!”然后,大哥哥轻轻巧巧地扛起柴捆,我跟在后面让秦奶奶牵着手,一直将她送回到破旧的小屋里去。
  我回忆起这位逝去多年的老人,是因为她让我想起了往事的辛酸和温暖,那段远去的歲月,像月下的松林一样积满了忧伤。
  很少有人知道秦奶奶的过去,就像没有人会关心一棵树的历史一样。她无儿无女,孤独一生。凹陷的嘴落光了牙齿,像失守的林地早已草木不存,但她有时会拄着拐杖,颠着一双小脚来到我家,抖抖索索地从怀里掏出一粒糖或是一小块饼干,笑眯眯地塞到我手里,咧开没有牙的嘴,倒比自己吃了还要开心。
  时光的无情也许正体现在这里,它让所有曾经的温暖到头来都变作伤口,每揭开回忆一次,就隐隐作痛一次。
  大雪下了整整两天两夜,就在那一年冬天,秦奶奶死了。赤条条地死在了她的小屋里,没能见到下一个春天的来临。
  “她想洗一把年澡。想暖和一点,就把柴禾在炉膛里点燃。炉子里的柴快要烧完的时候,她想再去添一把,然后就跌倒了,没有爬起来……”母亲一边擦眼泪一边说。
  我一个人躲到松树林里大哭了一场。哭得所有树都白了头,白发苍苍的松树林,在送行曾向它索取过枯柴的人。
  一棵衰老的树倒在地上,永远不会有再站起来的可能。一棵树倒下了,去滋养另一棵树。
  再后来,伯父也离开了。
  松树林依然在那里。有月光的晚上,夜风吹过,松树林在寂寞地歌唱。
  责任编辑 何冰凌
其他文献
现将《禁止向企业摊派暂行条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本条例发布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应对条例发布前本地区、本部门规定的各种征收费用项目进
俄罗斯向日美欧各国探询共同发射生命科学实验卫星的可能性。拟设立由这些国家参加的专门小组,除管理卫星的发射外,还进行卫星的运营、应用、回收等工作,以便获得在太空长期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2005年l1月,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了省人大民族华侨委员会提请的《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会
传说,天使的眼泪如同一颗珍珠般,晶莹剔透。可是,天使怎么会落泪?除非……“拉钩上钓,一百年不许变。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不离不弃。” Legend has it that the tears of an
未来航行系统(FANS)的基本思想是将卫星技术应用于民用航空的通信、导航和飞行监视(CNS)。这种新型系统将在克服现有航行系统的不足方面起主要作用,它不但能满足21世纪国际
从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上天)到1992年4月12日,全世界共有269位宇航员进入太空,其中美国169位(不包括1992年5月7日登天的7名),原苏联72位,其他国家29位。后者来自于21个国家
今年6月3日~14日,在巴西召开了有146个国家领导人参加的“地球环境问题”会议,研讨如何解决目前地球出现的严重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讨论各国有关限制排放破坏臭氧层的氯
我国航天工业,30多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五种运载火箭具备了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能力,并拥有了高、中、低三种轨道类型应用卫星。这 China’
托斯卡尼尼是举世闻名的指挥家。他到过很多地方,指挥过无数的乐团,也见过无数的达官显贵。80岁时,儿子好奇地问 Toscanini is a world-famous conductor. He has traveled
日本有人给中国铁锅安上传感器,结果发现,卫星传播图像可以达到很清晰的程度,与索尼天线相比毫无逊色,但铁锅并不是越大越清晰。(梅摘自《航天》1990年第6期) Someone in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