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共生教学初探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不尽如人意,由此引发每位语文老师思考写作教学的出路在何方。共生教学就是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的体现和改善,着眼于教和学的改进,着眼于阅读和写作素养提高的教学方法。文章从学生写作困惑归因、“共生教学”开启作文教学新方向、多形式的共生作文教学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初中语文作文共生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共生教学;教学策略
  一、当前学生存在的写作困惑归因
  (一)当前学生的生活环境复杂
  在如今这个生活节奏迅速的社会里,学生极容易被现实生活中稀奇古怪的事物所迷惑,如网络、玄幻小说里面的各种东西,他们很容易在这种种冲击中迷失自己。一旦迷失自己,他们就很少关注身边的细节,很少去思考周边的一切,甚至很少去关心他们身边最亲的父母。而一味地坚持自我,坚守所谓的“个性”,容易变得自私、漠然,甚至冷眼看待这个世界。时间一长,学生就越来越觉得每天都是乏味的。
  (二)当前学生缺乏生活体验
  当前学生缺乏如捉小鱼、扑蝶等类似富有趣味的生活体验。他们更多的是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没有获得亲身体验的快乐。还有一部分孩子,天天面对着各种题海,除了学习,很少有机会接触大自然和社会。所谓“三点一线”的学习,固化了学生的创造性,更扼杀了学生审美、创造美的机会。
  二、“共生教学”开启作文教学新方向
  黄厚江老师在《语文原点》一文中提到共生教学:“教师与学生、學生与学生、主体与内容、内容与形式、文意与语言、阅读与写作,乃至素质与应试、创新与继承等矛盾之间,也都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语文共生教学就是运用共生理论促进语文教学中各种矛盾之间的协调和共生,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可见,共生教学就是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的体现和改善,着眼于教和学的改进,着眼于阅读和写作素养提高的教学方法。它主要的特征为“活,活的内容、活的过程、活的教、活的学、活的课堂;我让你活,你使我活,师生共生充满活力的语文教学”。结合当前学生的写作归因及当前作文教学的困惑,共生教学这种“活的教学”,在黄厚江老师的《你也可以这样教作文》中是這样体现的:“写作教写作,教师必须懂写作,必须有自己的写作体验,必须有自己的写作感受,必须站在学生写的角度组织作文教学。用自己的写作引领学生的写作,用自己的感受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用自己的写作激活学生的写作体验,用自己的写作经验引导学生的写作过程。”这样就有力地解决了当前存在的问题。这种新的教学形式,为当前的作文教学找到了新的方向。
  三、多形式的共生作文教学
  黄老师在《语文的原点》中提到“和谐共生教学法,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教师和学生共生;学生和学生共生;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共生,在具体的教学中又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综合运用”。他又在《你也可以这样教作文》中提到“师生共生、生生共生、他者共生、自我共生、材料共生、思想共生、立意共生、结构共生、知识与能力共生,过程与方法共生等等”。
  (一)形式灵活多样的共生作文课,消除心理障碍
  基于上述学生困惑原因分析,同时,在传统的作文课里,除了写作文就是分享优秀的学生习作。长期以来,学生对作文课厌烦,甚至觉得每次都是一样的套路,一样的写法。研读黄厚江老师的共生教学,受到启发,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改变对写作课的认识,就必须打破传统,先改变作文课的形式的共生,于是笔者尝试用形式灵活的作文课。作文课的主要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1. 小组内点评(生生共生)
  首先小组之间互看,互相点评每篇作文(优点和不足),然后小组内选代表在全班分享各组所评作文的佳句、优点和自己的建议。笔者在上作文讲评课之前都要学生先进行互评、互点,充分发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作文教学。
  2. 优秀文章共同阅读(材料共生)
  教师提前准备好一些名家或优秀的习作,印制给学生,学生阅读后,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评析(找出文章的美点和细节处,说出自己的设想)。
  下面以笔者执教的一节作文课——以“留守儿童”为素材写一篇文章。笔者设计的第二环节是读印发的有关留守儿童的文章。
  这些文章有三类:一是留守儿童的相关报道,二是留守儿童自己写的日记、自述,三是人们对留守儿童的评议。这部分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明白关于留守儿童的素材原来可以有这样多的角度去切入。在此基础上,笔者也设计了一个问题:“看了这些文章,如果你去写还可以怎样写?或者从这些文章中你想到了哪些问题?”然后让学生拿起笔写作。从学生们写的结果看,学生中有选择留守儿童的角度写出自己如果是留守儿童的守望,有选择父母的角度,还有选择观察者的角度等等。从学生的回答中看到了爱、希望、渴望等。从这些答案里,他们已经找到了下笔的点,并且明白了从哪些角度去写出深刻的内涵,从而揭示世间的真理。到这一步,可以确定要完成一篇有关这个素材的文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不是问题了。此时学生应该也没有“挤牙膏”般的苦恼了。
  3. 分享老师的下水作文(师生共生)
  由学生进行点评和延伸。一般以老师的作文故事来激发学生进行相关的联想,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讲讲自己的故事。
  如“以‘留守儿童’为素材写一篇文章”这节写作课,笔者设计的第三环节是:朗读教师的下水作文。为了让学生有更明晰的思路,并且要有感情,笔者写了一篇文章,并且挑了班里面一位朗读很有感情的学生来朗读。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孩子,妈妈永远在你身边——一位留守儿童母亲的自述》,在听的过程中,不少学生也被感动着。更多的是,学生们明白了好的文章是有感情的。这位母亲与孩子离别的场景深深地震撼着学生的心。
  (二)创设多种情境,触动心弦,活跃思维
  学生目前的接触面和关注点,让他们很难将自己细腻的情感表达出来,或者比较难联想到自己身边类似的场景,如果老师能够给学生一些支点,就如同给他们点火星,那“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因此,创设适当的情景,使学生找到作文与生活的连接点。
  1. 利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情景,他者共生
  如观看视频,播放一些音乐、感人的图片,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关联到自己曾经看过、听过的故事和情景,以便写出自己真实的情感。
  根据这一设想,笔者设计那节以“留守儿童”为素材的作文课,第一环节设计为播放两段留守儿童的相关视频。主要是让学生感知这周边苦难的留守儿童。在课堂上不少学生边看边擦眼泪,可以肯定学生被感动了。随即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你此时此刻内心的感受如何?”他们的答案中既有对视频中的主人公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有由视频中的一幕想到自己曾经也是留守儿童中的一员;还有想到自己曾经听到的同样的感人故事,甚至有些同学还能与自己现在的生活进行自我对照。在这些真诚的答案中,笔者感受到学生的心已经触动了,思绪开始蔓延。
  2. 分享个人故事,生生共生
  在写作之前,学生可以自由地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自己的小故事,打破作文课上沉闷的气氛,学生不再拘束,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实现“共生”。
  在一节以“美”为主题的作文课上,笔者抛砖引玉讲了自己身边一则感人的关于美的故事。听完后,不少学生也讲了自己身边关于美的故事。听完故事后,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故事,写出故事的背后关于美的理解。
  通过一堂堂作文课的教学设计,再次让笔者领悟到:作文不是教不好,学生也不是不会写作文,而是每位语文老师要用心去点燃学生们那颗暂时封闭的心,让他们醒悟过来,让他们感受到世间点点滴滴的情。从而,打开他们封存的心,让他们走进语文课堂,升华他们的思想殿堂,从而影响他们一生的成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写作教学还需要每位语文老师在共生教学中不断思考,不断创新,要在思考中前行,在创新中突破。
其他文献
【摘 要】班集体是学校根据教育和管理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基层集体,是学生置身其间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班级,能够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使学生在心灵上得到舒展、在精神上得到惬意,能够健全学生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努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让班级逐渐形成优良的班风、学风。  【关键词】优秀班集体;
摘 要:小古文篇幅短小而意蕴深厚,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言文或文言文经典句段。文章以小学四年级《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归纳小学中年段小古文教学策略:以读为本,促语言建构运用;以趣为领,促思维品质提升;预测想象,促审美能力发展;适当拓展,促文化理解传承。  关键词:小古文;小学中年段;教学策略  学生从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开始接触小古文。所谓的小古文,就是篇幅短小而意蕴深厚、适合小学生阅读
【摘 要】“拓潜教育”理念下的“德心整合”德育实践模式创新既是富力实验小学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本校教育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学校以“拓潜教育”为指引的德育理念创新、以“德心整合”为核心的德育形式创新以及多措并举的德育内容创新,共同保障并推动了“拓展师生潜能、多元特色发展”办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创新;拓潜教育;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教材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教材改版过程中的差异处,彰显着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和社会对教育的诉求。文章旨在结合笔者的实践,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的教材为例,从2014年版教材(简称“新版教材”)与原实验版教材的对比入手,谈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分析;单元教学  一、了解章节例题的编排变化,明确单元教学的核心内容  新、旧两版人教版教材对于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必须“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度下,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学生“跟不上”。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整体提高呢?分层教学给我们指出了方向。  【关键词】小学英语;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我校是一所集约办学的学校,外来务工子女居多,占总人数83%以上,因家庭教育的差异,能力与兴趣的
【摘 要】东涌位于广州的南部,是一个具有独特的水乡文化魅力的地区。在这样水乡风情浓郁的地区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大自然的优势,创设出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从而优化幼儿的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乡自然资源;幼儿园;体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重视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进行锻炼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并体验运动的乐趣。
【摘 要】学校文化源于自有特色,是学校管理过程中自我生成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的总和,是师生为了共同愿景在自觉意识基础上不断做出行为调整而形成和发展的同质行为。从“团队文化、德育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社团文化、环境文化”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和美教育;管理  一、“和美教育”学校文化的确立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办学理念,当学校办
【摘 要】自信心是一种积极、肯定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自信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它能激发人的积极性,提高人的各种能力。班主任可以通过“班集体激励教育”诸多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班集体是学生直接学习、生活的群体,“班集体激励教育”在班集体建设中具有目标的导向功能、组织的调控激励功能、活动的发展激励功能、班风的同化激励功能、评价的强化激励等诸
【摘 要】我校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在“扎实根本、立己树人”办学理念引领下,努力给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课程和教育。让孩子的生命得到润泽,让孩子的个性得以发展,努力变教室为学室,变灌输为探究,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享受幸福,使学生能在课堂上自主研习、自主合作、自主展示、自主拓展。  【关键词】课堂建设;教学观念;管控能力;教学模式
【摘 要】把美术教育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中,让学生通过丰富、关联、开放的学习方式来理解美术、理解自我、理解世界,获取与美术交往的多样效应。这样,美术课程就应该拓宽教育途径,一方面有效地促成学生对美术更深入的体验,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活动中形成整体的知识观,获得整合的思维能力。所以,努力完善美术的学习内容并构建起美术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体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美术;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