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思维在高中信息科技课堂中的教学实践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suobo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能力。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中,计算思维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定义是: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发现,信息科技学科的属性越来越缺失,信息科技课程中“唯工具”思想越来越明显,信息科技承载的“学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和技术一起学”三个层次功能的体现越来越弱化。下面,笔者以《算法与程序设计——递推算法》一课例为例,阐述计算思维在高中信息科技课堂中的应用。
  引入部分
  笔者讲述斐波那契和兔子的故事,然后抛出问题:假设一对初生兔子要一个月才到成熟期,而一对成熟兔子每月会生一对兔子。那么,由一对初生兔子开始,12个月后会有多少对兔子呢?
  要求学生在草稿纸上列出前6个月的兔子数。学生根据题意,很快能得出每个月的兔子数,结果以列表形式给出(如下表)。
  归纳通项公式
  学生在观察前6个月的兔子数后,能总结出通项公式fn=f(n-2) f(n-1) n>=3,从而快速计算出12个月后兔子的总数为144。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得出通项公式,也就是形式化表达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分析数字之间的内在关系,得到通项公式,用前兩个月的兔子数相加得出当前月的兔子数。因前两个月的兔子数都为1,所以f3=f2 f1,就能得出f3=2,同理,f4的值也能这样得出,这就是经典的数列中的递推公式。
  换一种思考角度看问题
  在推导出递推公式后,教师从生活实例中又引入了一个新的走地板的问题:机房内一共有15块地板,规定每步可以走一块或两块地板,如果要走到最后一块地板,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提出此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让他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学生的思维有些障碍,教师要适时搭脚手架,分析第5块地板的情况(如图1)。
  分析过程:如果差一步走到第5块地板,这一步有几种走法?①假设已走到了第4块地板,一步走1块地板到达第5块地板。②假设已走到了第3块地板,一步走2块地板到达第5块地板。
  得出结论:f5=f4 f3(f5、f4、f3分别为走到第5、4、3块地板的走法数目),由此过渡到f15=f14 f13(f15、f14、f13分别为走到第15、14、13块地板的走法数目),最后得出通项公式fn=f(n-2) f(n-1) (n≥3)。
  计算思维的体现
  学生在这里会发现走地板的问题和课堂前半段推导的斐波那契数兔子公式一样,进而引发思考。前面是根据数列的规律归纳出来的,而走地板问题是由后往前推导,当前地板的走法是由前两块地板走法相加得到的,这样一次次往前推,直到出现确切的f2=2,f1=1。除了f2的值不同外,表面上推导出的公式fn=f(n-2) f(n-1) (n≥3)是相同的。但后面这种方法考虑的问题就是计算思维的具体体现,把复杂的问题抽象分解成相对简单的形式,这种形式是相对固定的,这就是抽象和形式化表达,这是递归算法的典型应用。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从递归所体现的核心思想来看:其一,将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这反映了计算思维简洁的特性;其二,每次简单化后的问题表达方式与原方式是一致的,这也反映了计算思维简洁的特性;其三,是有终止的,问题简化到一定程度,一定是可以解决的,这反映了计算思维的构造特性;其四,递归是一种漂亮的形式化表达,可以用有限的步骤描述、实现近于无限功能的方法。到此,就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对问题进行了求解,接下去就是用编程工具在计算机上实现的过程。
  程序实现
  借助流程图(如图2),分析得出循环体的内容,学生在VB程序中调试,得出结果。
  循环体中的内容就是fn=f(n-2) f(n-1),最后生成的VB语句,如图3所示。
  在课堂的拓展部分,笔者提出用函数的表示形式,更好地实现递归思想。VB代码如图4所示。
  课例反思
  本节课例是高中信息科技“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典型应用是计算思维中形式化表达的过程,体现了计算思维抽象和自动化的特征。在代码实现阶段,先用do while语句实现从前往后的正向递推,再用函数的形式表达递归的思想,这里学生的思维更进一步,通过代码编写、体会递归调用自身的过程,重点体会把复杂问题逐步简单化,每次调用自身就缩小规模,一直到最简单的规模直接给出值。纵观这三个环节,学生的思维是有梯度、层层递进的。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促使学生用计算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对提升其思维非常有帮助。
  在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中,与算法相关的方法教学已实施多年。计算思维的提出,对相关方法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依据高中学生的年龄心智特征,梳理计算思维的方法教育内容,是一项有意义、有挑战性的工作。计算思维的开发有助于提高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但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线教师在高中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将计算思维的培养融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只有不断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教育信息化需要哲学吗?从积极的意义上讲,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哲学首先意味着反思,如技术哲学——一个重要的哲学分支,就一直试图对技术及其应用进行系统的反思。面对历史上每一次出现的新技术,技术哲学家们始终都保持着天然的警觉。  这样的反思给了我们看待技术的一种全新视角,让我们在为每一种新技术喝彩的同时,也能对这种技术的局限性有所了解,对过度使用它们带来的负面效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我们先来看一种习以为常
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和南京市樱花小学这两个网络教研团队的微课程教学设计,是人教版英语(PEP)三年级上册Unit 1 Hello这一单元的微课程设计方案和微视频创作,是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设计的,两者各具特色,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具体分析如下。  紧紧围绕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突出学生主体,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两篇微课程教学设计均在充分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
飞地  你怎能知道  那是你生命中遗落的飞地  有永不定形的岛屿  逐浪的云翳  秋风四处迷路  却肆意地聚在恋人拥吻的  芦荡,一起欢呼  随落霞俯冲而下的壮丽黄昏  你难以置信  这月夜的赠与是生命的瞬移  是深夜的枕边  默然不语的青涩年华  像时间的摆渡者  登陆年少的彼岸  却故意在一次次的潮汐后  错过返航的拂晓  清晨的街沿  有怀抱鲜花的女人  御风而行  像午时的灯盏,渊下的清流
A-STEM教育在课程内容上坚持人文引领,立足以跨学科概念为基础开展跨学科融合,聚焦学生挑战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并将严谨的科学方法和先进的研究手段作为课程内容,同时从国家课程内容、时代发展需要、学生兴趣爱好、区域教育资源等方面大力开发,并将其有机融合。基于此理念,笔者以小学中年级学生为对象,以“年花”为主题进行活动设计,共同探讨A-STEM理念下的活动设计。  ● 主题的生成  1.主题要源于真实的
摘要:本文在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东城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为试点,构建了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素质模型,并提出了PDCA循环结构的应用模式,以期为实践中课程辅导教师的选聘、培训和绩效考核及队伍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3/14-0146-04  课程辅导教师是开放大学
伽利略认为,上帝用来描述宇宙的文字是数学。这句话是否正确,还真是很难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代人类用来构造虚拟世界的文字正是数学。数学家喜欢用简洁、和谐、统一的文字来描绘他们心中的虚拟世界,只可惜,这种“简洁、和谐、统一”的数学之美,对于未经受过数学和逻辑方面专业训练的普通人来说,就像无法琢磨的抽象画。然而,如果能把抽象的数学符号系统变成形象、直观的游戏,那么数学家用一堆数字和符号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标题  江苏省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jinling2009@gmail.com  一般而言,儿童注意力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有意注意正在发展,无意注意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二是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比较短。然而,7月下旬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微课程教学法实践共同体包头专项培训突破了以往的认识。  这次培训在包头市蒙古族学校举行,来自江苏、山东、内蒙古、湖北、河北、辽宁、安徽、黑龙江等省区的
2016年7月,我们一行三人前往安徽合肥,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决赛。14日上午,决赛现场公布了小学美术的课题——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万花筒》。  ● 设计教学,初稿小成  由于此次赛题不是我们平常使用的教材版本,所以当拿到赛题时,我们先进行了全方位的共同学习。在研讨中,我们初步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并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分析  《公式与函数》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3章第2节《数据处理与统计》“表格的基本功能”中的内容。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數据处理与统计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信息加工类型。学生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指导并服务于学习和生活。本节课学习的公式和函数,是WPS表格进行计算的有效工具,也是数据加工的重点,同时也为进一步进行数据的
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归结如下:①预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②单元知识概念体系不够清晰;③评价方式单一。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借助大概念的视角及单元教学设计理论,阐明大概念视角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并通过相应的案例解释其操作步骤,以期为一线教师设计和实施优质的信息技术单元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 大概念视角下单元教学模式构建依据  1.大概念的内涵及其层级结构  大概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