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呈现在微信上的社交没那么清高,商业也没那么功利,这就是一个融合的生态,像正在经历变革的现实世界一样,各个产业的界限被模糊,人们的社交和商业也在被模糊。
估计有不少读者和笔者一样,在五六年前刚用微信的时候,抱着一种“尽量添加联系密切的朋友”之初衷。因为,微信和QQ不一样,微信背后关联的人基本上是实名的、真实世界里认识的、可以找到的某个人。但是,后来,随着微信功能的越发强大,它被应用的场景就越来越多,于是,通讯录里的联系人也跟着水涨船高,离你使用微信的初衷也越来越远。
现在的朋友圈是个什么状态?笔者曾在身边的朋友之中做过小小的调查,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联系相对密切的亲朋好友;二是和工作相关的认识的人;三是不同商业消费场景之中添加的陌生人。
尤其是这第三类的人员还相当复杂,纯商业上的也就罢了,还夹杂着前面两类人的“副业”,就是你认识的某个朋友、熟人或同事,忽然有一天在朋友圈里做起了代购,或是成了微商,以刷屏的节奏吆喝着卖商品。猝不及防,搞得你拉黑不是,不拉黑也不是,尴尬呀。而且这第三类人的队伍还越来越壮大,于是,人们开始有了这样的感受:朋友圈快沦为卖场了。衣食住行用这些日常消费,在朋友圈里都能找到相对接的资源。
创造出微信应用的张小龙曾经说过一句话,“商业化要在无形中”。就是我们每一个使用微信的普通用户也可以这样理解,当你用微信这个软件营造自己的社交圈之时,你其实是在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商圈。社交、商业根本无法厘清,不是泾渭分明,也不是平行的两个世界,社交之中包含着商业,商业之中又夹杂着社交。认清了这个客观事实,再来看看朋友圈之中的微商广告,也许就多了一个视角。
人们为什么反感朋友在微信上刷屏卖产品?朋友如果在淘宝上卖力推广同样的产品,你肯定不计较。这背后折射的就是对社交和商业的不同定位。微信承载更多的功能还是社交,“我把你当朋友,和你分享我的世界,你却一个劲儿地向我推销产品”。从这个层面看,朋友圈微商确实招人烦。但事实却是,无论是社交还是商业,其背后的核心都是关注度和流量,只是商业企图将流量变现而已。呈现在微信上的社交没那么清高,商业也没那么功利,这就是一个融合的生态,像正在经历变革的现实世界一样,各个产业的界限被模糊,人们的社交和商业也在被模糊。
前不久,蘋果下架不少应用程序,就有谣传微信也要被下架,“用苹果手机还是用微信”这个话题在国内还引起一番讨论。这根本不用选,人们肯定更不离微信啊。无论你接不接受,朋友圈微商之势还会越发凶猛。有的人也许会采取屏蔽、拉黑,以眼不见为净的方式来保持朋友圈的纯洁;有的人也许会梳理一番,需要用时翻出来找找。不同的使用者自然是采取不同策略,但在微信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成为人们一种生活方式的前提之下,朋友圈沦为卖场实属必然。
当然,就微商而言,既然离不开微信平台,既然要在朋友圈里推销,也得多花点心思,那些简单粗暴、智商“欠费”的宣传手法,早晚会被淘汰。微商也完全可以做得高大上些,情怀节操兼备。张小龙打造微信的初衷据称是,让每一个使用者发挥出他潜藏的创造性的价值。当我们在使用朋友圈时,一不小心,你可能也会成为“微商”,只是你贩卖的不是有形商品,而是无形观点。微商范畴有多大,就看你的脑洞有多大。
估计有不少读者和笔者一样,在五六年前刚用微信的时候,抱着一种“尽量添加联系密切的朋友”之初衷。因为,微信和QQ不一样,微信背后关联的人基本上是实名的、真实世界里认识的、可以找到的某个人。但是,后来,随着微信功能的越发强大,它被应用的场景就越来越多,于是,通讯录里的联系人也跟着水涨船高,离你使用微信的初衷也越来越远。
现在的朋友圈是个什么状态?笔者曾在身边的朋友之中做过小小的调查,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联系相对密切的亲朋好友;二是和工作相关的认识的人;三是不同商业消费场景之中添加的陌生人。
尤其是这第三类的人员还相当复杂,纯商业上的也就罢了,还夹杂着前面两类人的“副业”,就是你认识的某个朋友、熟人或同事,忽然有一天在朋友圈里做起了代购,或是成了微商,以刷屏的节奏吆喝着卖商品。猝不及防,搞得你拉黑不是,不拉黑也不是,尴尬呀。而且这第三类人的队伍还越来越壮大,于是,人们开始有了这样的感受:朋友圈快沦为卖场了。衣食住行用这些日常消费,在朋友圈里都能找到相对接的资源。
创造出微信应用的张小龙曾经说过一句话,“商业化要在无形中”。就是我们每一个使用微信的普通用户也可以这样理解,当你用微信这个软件营造自己的社交圈之时,你其实是在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商圈。社交、商业根本无法厘清,不是泾渭分明,也不是平行的两个世界,社交之中包含着商业,商业之中又夹杂着社交。认清了这个客观事实,再来看看朋友圈之中的微商广告,也许就多了一个视角。
人们为什么反感朋友在微信上刷屏卖产品?朋友如果在淘宝上卖力推广同样的产品,你肯定不计较。这背后折射的就是对社交和商业的不同定位。微信承载更多的功能还是社交,“我把你当朋友,和你分享我的世界,你却一个劲儿地向我推销产品”。从这个层面看,朋友圈微商确实招人烦。但事实却是,无论是社交还是商业,其背后的核心都是关注度和流量,只是商业企图将流量变现而已。呈现在微信上的社交没那么清高,商业也没那么功利,这就是一个融合的生态,像正在经历变革的现实世界一样,各个产业的界限被模糊,人们的社交和商业也在被模糊。
前不久,蘋果下架不少应用程序,就有谣传微信也要被下架,“用苹果手机还是用微信”这个话题在国内还引起一番讨论。这根本不用选,人们肯定更不离微信啊。无论你接不接受,朋友圈微商之势还会越发凶猛。有的人也许会采取屏蔽、拉黑,以眼不见为净的方式来保持朋友圈的纯洁;有的人也许会梳理一番,需要用时翻出来找找。不同的使用者自然是采取不同策略,但在微信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成为人们一种生活方式的前提之下,朋友圈沦为卖场实属必然。
当然,就微商而言,既然离不开微信平台,既然要在朋友圈里推销,也得多花点心思,那些简单粗暴、智商“欠费”的宣传手法,早晚会被淘汰。微商也完全可以做得高大上些,情怀节操兼备。张小龙打造微信的初衷据称是,让每一个使用者发挥出他潜藏的创造性的价值。当我们在使用朋友圈时,一不小心,你可能也会成为“微商”,只是你贩卖的不是有形商品,而是无形观点。微商范畴有多大,就看你的脑洞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