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汇区是上海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教育传统优势明显的中心城区,作为上海市全面实施“二期课改工程”的五个实验区之一,我区结合徐汇教育的特点实施了“聚焦课改,决战课堂”的策略,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中做了大量实验性、探索性、创新性的实践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徐汇区中学体育学科一直走在课改的前沿,体育教师得益于我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勇于探索、敢于改革、努力创新。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聚焦课改,决战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推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也是教师,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是落实课改的重要环节。
一、明晰目标,形成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如何构建一支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的体育师资梯队是二期课改带给徐汇学校体育领导层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在二期课改的行动研究中,根据我区体育教师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培养模式,明确了培养目标,坚持以体育教师为本,以体育教师发展为本,在普及提升的基础上,逐步创设构建了一支结构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
我们首先着力打造出一个能引领队伍发展的核心团队,这个团队由区教研员林琳领军,由区学科中心组教师和区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他们是徐汇体育教师中思想业务素质较高的群体,我区课改的落实,新教材的实施,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区教师专业化培训工作等各项成果,均源于这个群体的集体智慧。
核心团队形成后,开展工作的重点首先指向试点学校,帮助试点学校的教师迅速投入到二期课改中,并且辐射到一般学校,像滚雪球一样,把我区所有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全体青年教师自觉地行动起来,针对自己的不足,努力补课进修,专业素质迅速提升,为二期课改的顺利实施奠定了人力、物质基础。
二、深化研训一体化模式,推动学科教研活动
徐汇作为在全市率先实施课改的先行者,在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中,敏锐地意识到了新课改对新型教研方式的需求,关注到了新型教研方式与师资培训、教师需求之间的迫切性问题。因此,在课改的过程中,采用边行动边研究,对教研方式进行了较系统的思考与探索,逐步形成了深化研训一体化模式,从而构建教研新形式,追求教研高品位,真正做到研有所知,训有所获。
以“构建教研新形式,追求教研高品位”课题为引领,构建了“开放自主,因层而异,资源共享”为理念的立体教研组织形式(如图1):
三种形式具有各自的定位与功能,组织者可以根据教研的目的与内容进行协调,在适合的层面采用适当的教研形式,这三种教研形式实际上就涵盖了区域内不同层面单位和不同层次个人的教研需求,体现出徐汇区教研的思路——“整体与局部的和谐”、“共性与个性的需求”,呈现出了作为教育本身应该沿袭的一种文化特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在各自的形式下配套了最优化的具体操作方式,如基于区域统一性教研形式:(1)专题式研训:近年来为适应各层次教师的需求,由教研员先后向区体育老师开设的专题报告有:《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解读。《新教材·新策略·新功能》、《中学‘体育与健身’教材教法分析》、《如何使用评价标准》、《学校体育竞赛、训练工作培训》、《中学‘体育与健身’器械体操教材教法研究》、《中学体育与健身课堂教学评价的学习与实践》、《定向越野培训》、《健美操培训》等。(2)检查展评式研训:区中学队列队形展评100多人参赛、区中学基本功展评250多人次、中学45周岁以下的教师人人参加体育六项技能检查和评比、所有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必须参加的教学评比、中青年、中老年教师教学评比、每二年一次的论文评选、教案检查和评选优秀教案、评选中学体育活动课主题活动实施优秀学校等。(3)课题式研训。(4)编写排球、游戏、跳绳等区本教材,正准备编写篮球、校园健身操区本教材。这些风格迥异的教研方式极大地激活了各类学校和不同需求老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提高了教研的品位。
三、研与教相结合,指导和引领课题研究
以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为指向,研与教相结合,从实证研究中赢得学科的科学发展,提升教师科学教学力。教研部门的课题研究要注重应用性,教研员都要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分析、萌生课题,并能作课题设计,运用科学原理,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研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课程改革,应确定“把问题课题化,把工作实验化,把过程科学化,把结果成果化”的课题化教研工作思路,逐步将粗放型、离散型的教研方式转变为课题化的集约型研究,提高教研工作的科技含量。课题的研究,要关注学科的问题,研究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区课题,其主要由区学科中心组、区科研中心组和青年骨干教师为主要参加对象来承担研究。如以《中学“体育与健身”器械体操教材教法研究》、《中学体育与健身课堂教学评价的学习与实践》作为引领,分任务进行研究,并要求体育青年骨干和中心组在自己学校进行课题的实证研究,在这样的实践中,切实做到了既有高层次的指导又有基层的实践材料,并锻炼了这一批骨干力量的组织、协调能力。
第二层次:区教师专项课题,主要由教师个人承担研究。鼓励基层教师积极融入到区开展的“百题”的申报与研究之中,位育初中李铭洁老师在徐汇区“二期课改”教师研究专项课题申报中,其课题《对八年级体育与健身篮球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成功立项,并在研究中得到区教研室、科研部门的具体指导,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产生了极大的推进力。
第三层次:关注教师经验的转化与提升,指导教师将自己的经验转化为论文予以发表。近年来,教研员积极深入课改第一线,挖掘好的、成功的经验予以指导提升。
四、决战课堂:以课堂教学研讨为手段,提升课堂教学实际效力
近年来,我区的课堂教学风姿多彩,青年教师不同层次的亮相,有市级公开展示课、区级展示课、区级研究课等,让教师不断有成长的动力,学习的机会,更有挑战的机会。
教研工作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区学科中心组和区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性的同时,坚持以课改促教学、以课题促教学、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近几年通过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教研培训,促进了全体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提高了教师贯彻、执行新课程的专业能力,先后组织公开课、展示课、研讨课、听评课累计近200多节课,有效地带动了一线教师参与、实施新课程,对新课程的普及和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课改成果成绩斐然,同时也让全市体育界同行再次领略了徐汇教育的风采。
徐汇区中学体育学科一直走在课改的前沿,体育教师得益于我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勇于探索、敢于改革、努力创新。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聚焦课改,决战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推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也是教师,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是落实课改的重要环节。
一、明晰目标,形成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如何构建一支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的体育师资梯队是二期课改带给徐汇学校体育领导层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在二期课改的行动研究中,根据我区体育教师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培养模式,明确了培养目标,坚持以体育教师为本,以体育教师发展为本,在普及提升的基础上,逐步创设构建了一支结构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
我们首先着力打造出一个能引领队伍发展的核心团队,这个团队由区教研员林琳领军,由区学科中心组教师和区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他们是徐汇体育教师中思想业务素质较高的群体,我区课改的落实,新教材的实施,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区教师专业化培训工作等各项成果,均源于这个群体的集体智慧。
核心团队形成后,开展工作的重点首先指向试点学校,帮助试点学校的教师迅速投入到二期课改中,并且辐射到一般学校,像滚雪球一样,把我区所有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全体青年教师自觉地行动起来,针对自己的不足,努力补课进修,专业素质迅速提升,为二期课改的顺利实施奠定了人力、物质基础。
二、深化研训一体化模式,推动学科教研活动
徐汇作为在全市率先实施课改的先行者,在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中,敏锐地意识到了新课改对新型教研方式的需求,关注到了新型教研方式与师资培训、教师需求之间的迫切性问题。因此,在课改的过程中,采用边行动边研究,对教研方式进行了较系统的思考与探索,逐步形成了深化研训一体化模式,从而构建教研新形式,追求教研高品位,真正做到研有所知,训有所获。
以“构建教研新形式,追求教研高品位”课题为引领,构建了“开放自主,因层而异,资源共享”为理念的立体教研组织形式(如图1):
三种形式具有各自的定位与功能,组织者可以根据教研的目的与内容进行协调,在适合的层面采用适当的教研形式,这三种教研形式实际上就涵盖了区域内不同层面单位和不同层次个人的教研需求,体现出徐汇区教研的思路——“整体与局部的和谐”、“共性与个性的需求”,呈现出了作为教育本身应该沿袭的一种文化特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在各自的形式下配套了最优化的具体操作方式,如基于区域统一性教研形式:(1)专题式研训:近年来为适应各层次教师的需求,由教研员先后向区体育老师开设的专题报告有:《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解读。《新教材·新策略·新功能》、《中学‘体育与健身’教材教法分析》、《如何使用评价标准》、《学校体育竞赛、训练工作培训》、《中学‘体育与健身’器械体操教材教法研究》、《中学体育与健身课堂教学评价的学习与实践》、《定向越野培训》、《健美操培训》等。(2)检查展评式研训:区中学队列队形展评100多人参赛、区中学基本功展评250多人次、中学45周岁以下的教师人人参加体育六项技能检查和评比、所有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必须参加的教学评比、中青年、中老年教师教学评比、每二年一次的论文评选、教案检查和评选优秀教案、评选中学体育活动课主题活动实施优秀学校等。(3)课题式研训。(4)编写排球、游戏、跳绳等区本教材,正准备编写篮球、校园健身操区本教材。这些风格迥异的教研方式极大地激活了各类学校和不同需求老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提高了教研的品位。
三、研与教相结合,指导和引领课题研究
以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为指向,研与教相结合,从实证研究中赢得学科的科学发展,提升教师科学教学力。教研部门的课题研究要注重应用性,教研员都要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分析、萌生课题,并能作课题设计,运用科学原理,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研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课程改革,应确定“把问题课题化,把工作实验化,把过程科学化,把结果成果化”的课题化教研工作思路,逐步将粗放型、离散型的教研方式转变为课题化的集约型研究,提高教研工作的科技含量。课题的研究,要关注学科的问题,研究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区课题,其主要由区学科中心组、区科研中心组和青年骨干教师为主要参加对象来承担研究。如以《中学“体育与健身”器械体操教材教法研究》、《中学体育与健身课堂教学评价的学习与实践》作为引领,分任务进行研究,并要求体育青年骨干和中心组在自己学校进行课题的实证研究,在这样的实践中,切实做到了既有高层次的指导又有基层的实践材料,并锻炼了这一批骨干力量的组织、协调能力。
第二层次:区教师专项课题,主要由教师个人承担研究。鼓励基层教师积极融入到区开展的“百题”的申报与研究之中,位育初中李铭洁老师在徐汇区“二期课改”教师研究专项课题申报中,其课题《对八年级体育与健身篮球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成功立项,并在研究中得到区教研室、科研部门的具体指导,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产生了极大的推进力。
第三层次:关注教师经验的转化与提升,指导教师将自己的经验转化为论文予以发表。近年来,教研员积极深入课改第一线,挖掘好的、成功的经验予以指导提升。
四、决战课堂:以课堂教学研讨为手段,提升课堂教学实际效力
近年来,我区的课堂教学风姿多彩,青年教师不同层次的亮相,有市级公开展示课、区级展示课、区级研究课等,让教师不断有成长的动力,学习的机会,更有挑战的机会。
教研工作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区学科中心组和区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性的同时,坚持以课改促教学、以课题促教学、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近几年通过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教研培训,促进了全体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提高了教师贯彻、执行新课程的专业能力,先后组织公开课、展示课、研讨课、听评课累计近200多节课,有效地带动了一线教师参与、实施新课程,对新课程的普及和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课改成果成绩斐然,同时也让全市体育界同行再次领略了徐汇教育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