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之所以出现资本爆发式的热情,是由于汽车租赁的行业发展已经到了关键节点。
3月24日,一汽大众奥迪与汽车流通企业新疆广汇集团签订了1500辆奥迪汽车的租赁订单,这一重磅举动不仅创造了高端车品牌最大单笔租赁订单的纪录,更是昭示着汽车租赁行业迎来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实力派选手——传统汽车经销巨头和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与汽车品牌厂商的战略合作大大降低了这一汽车租赁后来者的交易成本。显然,汽车租赁行业有好戏看了。
不过这个事件也清晰表明,从大趋势看,前景无限光明的汽车租赁馅饼吸引了各路资本豪强的介入。一是城市中的人口存量急剧增长而且逐步稳定下来,随着汽车文化的迅速普及,租车人群的迅速扩大指日可待,就像BtoB、BtoC电子商务从步履维艰到爆发性的吸引到全国一二三四线城市人群一样,迅速改变了商品贸易的基本逻辑;第二,当前汽车消费还处在膨胀性消费阶段,等这一股热潮退去,广大人群的奢侈品消费就会渐趋富于理性,租车将成为大众消费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例如北京限购令将迫使很大一部分购车族不得不成为租车一族,而这一趋势将很快波及到二三线城市,买车持有的观念或许将迅速成为过去时;第三,从汽车业高度发达的欧美国家的经验来看,美国60%的新车都流向了租赁公司,这一规律同样会影响中国这样一个极为“年轻化”、如饥似渴地吸收、革新西方消费理念的国家的消费人群。
为了在变幻莫测的新兴市场中应对风险和扩大业务范围,各大汽车租赁公司品牌都把触角铺到了全国一二线大城市,跑马圈地、圈住消费人群、圈住合作伙伴群、圈住市场渠道的急迫心态一览无遗,把摊子铺得足够大,他们才有抵御强势资本和市场生存的危机。而作为资本投资者,VC、PE等投资机构也正在汽车租赁市场寻猎可靠的目标进行战略投资。有了钱,有了团队,有了渠道,有了所谓的模式,汽车租赁市场的一场火拼似乎是不可避免了。奥迪主动加入战团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传统经销商巨头对新兴的汽车租赁企业的强大后发优势。
这个世界,早已不是先吃螃蟹者得天下的时代了。
VC、PE在其他新兴行业的繁杂故事表明,在汽车租赁行业,谁的车辆更多、谁的车辆使用频率更高、谁的战略合作伙伴更多,谁就将能率先铺开一条找到最广大汽车租赁人民群众的阳光大道。当然,这将严格考验着各大汽车租赁企业的资本融资能力,标准化、流程化的执行能力,谁的规模就能先期达到规模水平,谁就将在这场火拼中握有主导权。
规模化的N种模式
汽车新政的出台及资本的青睐,无疑都为租车市场的火爆推波助澜,国内大批的汽车租赁企业随之异军突起。
但目前,国内租车服务仍存在预订过程繁琐、租赁时间不灵活、车型不丰富、服务方式不够多样等问题。如何在旧有模式上进行突破,改进粗放型发展模式与更新服务方式,是各汽车租赁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传统汽车租赁企业的服务大致呈现两类模式:一类是大型连锁租车企业,服务以提供商务自驾为主,个人自驾为辅;第二类为传统本地租车企业,服务方式以企业长包为主,个人短租为辅。这两类租车企业一般通过买汽车、开门店的模式扩张规模,租车方式多为半天起租,提前4小时预订,以中低端经济型轿车为主。
由于资源有限,这类企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去全国每一个重点城市跑马圈地,风险很高、回报周期又长,在满足市场规模化扩张的需要上进程缓慢。
根据汽租市场细分的新趋势,该行业逐渐呈现出第三类服务模式,即新兴的“互联网 汽租”模式。这类企业通过IT和互联网技术手段提供服务,预订与结算方式更为便捷,按时计价,核心客户为白领与高端商务人士,车源多为豪华车型。
中国式汽车租赁
与神州租车、至尊租车等选择从自驾模式开始做不同,一嗨租车在决定介入汽车租赁市场之初,选择的是与众不同的切入点——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带驾模式。
在启明创投合伙人章士豪看来,之所以投资一嗨租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一嗨的运营观念和管理体系都很强。对于资金投入极大的租车行业而言,有效的成本控制很重要,而一嗨的优势在于能快速迎合市场的变化。
章瑞平创办一嗨租车时,他决定把目标客户锁定在高端商旅人士身上,并为其提供带驾的服务模式(所谓带驾服务,主要包括机场接送、商务会议接送以及定制包车服务等)。事实上,这就是照搬美国“赫兹模式”的中国化。美国人工昂贵,出租车价格是开车费用的5倍。中国市场的情况与美国恰恰相反,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出租车价格相对较低。选择租车服务的多是商务人群,对这部分消费群体来说,价格敏感度低,需要的恰恰是带驾服务。
在把带驾服务的概念引入中国汽车租赁市场之后,章瑞平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出自营的自驾服务。章瑞平说,带驾业务一般以周一到周五的企业客户为主,到了周日车辆就闲置了下来。为了使资产使用率最大化,一嗨在2008年5月推出了个人租车自驾业务。“短途出游一两天,租车最划算。”章瑞平表示,自驾服务一经推出,当年就为一嗨租车贡献了近半的业务收入。据了解,截止到2010年8月份,一嗨租车的两大业务收入中,自驾占了70%,带驾占30%。
然而,刚刚过去的“315”又公开曝光了一嗨租赁非法运营代驾服务。风风火火、野蛮生长的代驾租赁企业在还未清醒过来时,就狠狠地挨了一记闷棍。
显然,代驾作为市场经济催生的新兴产业,遭遇中国的特殊国情,都属情理之中。但是“315”的公开曝光、政府部门的强力介入,预示着汽车租赁行业在快速扩大规模、提高运营能力的道路上,遭遇的困难将层出不穷。
第三条道路:以租代购
即类似于住房市场的首付抵押贷款模式。所谓的“以租代购”,即是指消费者先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先取得汽车的使用权,然后每月向车友支付租金,在租赁期满后可获得车辆的使用权。首付保证金比例在20%,其余车价和其他费用均可按揭。期间,消费者还可以享受车友提供的事故处理、修车等各项增值服务。
杭州车友就是这样一家新型的汽车租赁公司,在2010年11月17日,三菱商事全资子公司亚洲商菱投资向杭州车友首轮注资2000万美元,并共同成立了海纳国际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在杭州车友的蓝图中,以租代购将成为未来的主打服务:“一方面可以缓解客户的现金流压力,另外一方面,以租代购形式灵活,客户可以通过协议不断将已租用车辆升级换代,适合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
而亚洲商菱2000万美元投资主要用于持续购买车辆,进行规模化扩张,实现营业网点和使用车辆的成倍增长。
而拿到了联想投资12亿元人民币注资的神州租车目前在全国41个城市拥有超过300个租车网点,车队规模近6000辆。12亿元怎么花?神州总裁陆正耀表示,一部分用于购买车辆,扩大车队规模;另一部分将完善体系建设,包括服务网络、呼叫中心建设等。在陆正耀的计划中,2015年神州车队规模将达到10万辆。
一嗨创始人章瑞平的打算与对手陆正耀相仿,7000万美元将用于车辆采购、市场扩张和市场营销推广。
毫无疑问,IPO议题共同被纳入到了这些“革命先行者”们的大事年表里。据一位刚刚拿到VC巨额注资的新型汽车租赁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打算在2至3年内到纳斯达克(Nasdaq)挂牌上市。联想控股副总裁兼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则对外宣称,神州租车是联想控股新的核心资产,重要业务组成部分以及未来上市的重要支柱,IPO也成了章瑞平对外宣传中的日常口头禅。
资本的迷局:摸着石头过河
对汽车租赁这样一个全新的行业,虽然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弘信资本负责人表示,运营能力或将是决定这一轮行业洗牌结果及汽车租赁行业寡头诞生的关键。因为运营能力将决定谁最先达到规模化水平。
2010年之所以出现资本爆发式的热情,是由于汽车租赁的行业发展已经到了关键节点。当有远见的投资基金看好某一行业之时,重金“砸”向某几个龙头企业,希望为行业带来变革是VC、PE的一贯策略。除此之外,重金投资亦是向竞争对手发出的信号,代表其投资的决心。
而企业并非一劳永逸。汽车租赁企业一方面身处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本运作、融资能力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其运营能力又决定了未来的发展前景,“一般来说,每辆汽车的使用率提升10%,其净利润就会上升6%。”而怎样提高汽车的使用率,考验的就是企业的运营能力。
而中国汽车租赁行业存在一个鲜明的地域分割特性。在上海能够成功运营的企业,到了北京可能陷入麻烦。怎样克服地域差异,复制现有的运营模式、大规模的全国推广,是对汽车租赁企业的巨大挑战。
狼群出动、争食者众
客观来看,在中国的汽车产业链里,仍然处于私人购买为主的汽车市场阶段,汽车租赁仍属于尚待开发的市场。中国从事汽车租赁服务的企业平均规模极小,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处于发育阶段,需求还不旺盛;另一方面,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维持很高的租赁价格,而价格是左右中国汽车租赁业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这阻止了市场扩张,使得企业无法通过滚动发展提高车辆更新能力与规模扩展能力。
而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尽管目前已经有“北神州、南至尊、东一嗨”的格局,但在这三家企业的扩张过程中,屡屡见到与航空、铁路、宾馆、金融、通信等其他服务业横向联系合作的新闻,而鲜有与汽车产业链上游的汽车生产企业进行合作的消息,即使有,规模也相当有限。对此问题,一嗨的解释是:“租车行业有‘服务本位’的行业属性,因此从这一点上,我们认为租车行业是不同于汽车行业直接销售产品,而是要提供客户便利、舒适、低碳的出行体验和生活方式。这一性质也决定了租车行业和航空、铁路、宾馆这些商旅服务产业的合作维度更加广阔。”
与国外成熟汽车租赁企业多由汽车生产商控股、参股的关系相比,这样的局面使得汽车租赁企业与汽车生产企业在交易上很难降低成本。3月24日的奥迪与新疆广汇的战略合作,已经将汽车租赁行业的发展大大的推进了一步,更是暗示着以神舟租赁、一嗨、至尊为代表的汽车租赁先行者遭遇了更加强大的后来者,一个商业模式天然优于他们的竞争者。
而更对现有汽车租赁企业不利的是,目前与汽车生产厂商合作更紧密、有着成熟客户群体的4S店,也已经在悄悄试水汽车租赁。在深圳,一些汽车厂家和车商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拓展销售渠道,从2010年开始就“不约而同”地开始“玩跨界”开展汽车租赁业务。以当地东风日产4S店为例,去年5~6月期间,东风日产“易租车”服务又新增了5家试点网点,加之之前已经运营的7家网点,东风日产“易租车”增值服务网点在去年6月就已达到12家。而在上海,上海大众旗下的汽车租赁企业也积极参与了世博会期间的服务任务,而北京实行的“摇号”令这个中国最大的汽车市场在今年的销售份额锐减到原来的1/8甚至1/16,众多4S店如果不想关门,寻找新的生存渠道是必然选择,而目前进入门槛尚未筑高到一定地步的汽车租赁行业无疑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
而在近几年“国进民退”的大潮下,在地方上实力和人脉都有优势的国有企业也将是神州、至尊、一嗨们的有力竞争者,或许这些企业尚还不具备全国连锁的优势,但在地方、短途、短时间和大型客车出租方面,也将筑建起自己的壁垒。
资本盛宴、IPO谁将拔得头筹?
在汽车租赁这一全新行业野蛮生长的时代里,事实上,资本玩家也是一头雾水,各有各的门道。然而,作为一个全新的行业,汽车租赁依然会遭遇类似网上服装、连锁餐厅对商业模式的叩问之窘境。
资本是残酷的,它从来就不是阳历12月25日的圣诞老人,乐呵呵地送给你大把大把的雪花银,它还要求你尽快把银子花完,完成缔造渠道、团队、系统、刷数据业绩的各种目标任务。
如果汽车租赁企业在急速飞驰的快车道上遭遇或内或外的急刹车,又该如何自处呢?N个大名鼎鼎的VC、PE曾经热衷、遭遇滑铁卢式惨败的PPG事件就是前车之辙。汽车租赁,谁将在产业市场和资本市场上最终成为神话,谁将成为小丑,故事其实才刚刚开始。
3月24日,一汽大众奥迪与汽车流通企业新疆广汇集团签订了1500辆奥迪汽车的租赁订单,这一重磅举动不仅创造了高端车品牌最大单笔租赁订单的纪录,更是昭示着汽车租赁行业迎来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实力派选手——传统汽车经销巨头和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与汽车品牌厂商的战略合作大大降低了这一汽车租赁后来者的交易成本。显然,汽车租赁行业有好戏看了。
不过这个事件也清晰表明,从大趋势看,前景无限光明的汽车租赁馅饼吸引了各路资本豪强的介入。一是城市中的人口存量急剧增长而且逐步稳定下来,随着汽车文化的迅速普及,租车人群的迅速扩大指日可待,就像BtoB、BtoC电子商务从步履维艰到爆发性的吸引到全国一二三四线城市人群一样,迅速改变了商品贸易的基本逻辑;第二,当前汽车消费还处在膨胀性消费阶段,等这一股热潮退去,广大人群的奢侈品消费就会渐趋富于理性,租车将成为大众消费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例如北京限购令将迫使很大一部分购车族不得不成为租车一族,而这一趋势将很快波及到二三线城市,买车持有的观念或许将迅速成为过去时;第三,从汽车业高度发达的欧美国家的经验来看,美国60%的新车都流向了租赁公司,这一规律同样会影响中国这样一个极为“年轻化”、如饥似渴地吸收、革新西方消费理念的国家的消费人群。
为了在变幻莫测的新兴市场中应对风险和扩大业务范围,各大汽车租赁公司品牌都把触角铺到了全国一二线大城市,跑马圈地、圈住消费人群、圈住合作伙伴群、圈住市场渠道的急迫心态一览无遗,把摊子铺得足够大,他们才有抵御强势资本和市场生存的危机。而作为资本投资者,VC、PE等投资机构也正在汽车租赁市场寻猎可靠的目标进行战略投资。有了钱,有了团队,有了渠道,有了所谓的模式,汽车租赁市场的一场火拼似乎是不可避免了。奥迪主动加入战团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传统经销商巨头对新兴的汽车租赁企业的强大后发优势。
这个世界,早已不是先吃螃蟹者得天下的时代了。
VC、PE在其他新兴行业的繁杂故事表明,在汽车租赁行业,谁的车辆更多、谁的车辆使用频率更高、谁的战略合作伙伴更多,谁就将能率先铺开一条找到最广大汽车租赁人民群众的阳光大道。当然,这将严格考验着各大汽车租赁企业的资本融资能力,标准化、流程化的执行能力,谁的规模就能先期达到规模水平,谁就将在这场火拼中握有主导权。
规模化的N种模式
汽车新政的出台及资本的青睐,无疑都为租车市场的火爆推波助澜,国内大批的汽车租赁企业随之异军突起。
但目前,国内租车服务仍存在预订过程繁琐、租赁时间不灵活、车型不丰富、服务方式不够多样等问题。如何在旧有模式上进行突破,改进粗放型发展模式与更新服务方式,是各汽车租赁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传统汽车租赁企业的服务大致呈现两类模式:一类是大型连锁租车企业,服务以提供商务自驾为主,个人自驾为辅;第二类为传统本地租车企业,服务方式以企业长包为主,个人短租为辅。这两类租车企业一般通过买汽车、开门店的模式扩张规模,租车方式多为半天起租,提前4小时预订,以中低端经济型轿车为主。
由于资源有限,这类企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去全国每一个重点城市跑马圈地,风险很高、回报周期又长,在满足市场规模化扩张的需要上进程缓慢。
根据汽租市场细分的新趋势,该行业逐渐呈现出第三类服务模式,即新兴的“互联网 汽租”模式。这类企业通过IT和互联网技术手段提供服务,预订与结算方式更为便捷,按时计价,核心客户为白领与高端商务人士,车源多为豪华车型。
中国式汽车租赁
与神州租车、至尊租车等选择从自驾模式开始做不同,一嗨租车在决定介入汽车租赁市场之初,选择的是与众不同的切入点——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带驾模式。
在启明创投合伙人章士豪看来,之所以投资一嗨租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一嗨的运营观念和管理体系都很强。对于资金投入极大的租车行业而言,有效的成本控制很重要,而一嗨的优势在于能快速迎合市场的变化。
章瑞平创办一嗨租车时,他决定把目标客户锁定在高端商旅人士身上,并为其提供带驾的服务模式(所谓带驾服务,主要包括机场接送、商务会议接送以及定制包车服务等)。事实上,这就是照搬美国“赫兹模式”的中国化。美国人工昂贵,出租车价格是开车费用的5倍。中国市场的情况与美国恰恰相反,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出租车价格相对较低。选择租车服务的多是商务人群,对这部分消费群体来说,价格敏感度低,需要的恰恰是带驾服务。
在把带驾服务的概念引入中国汽车租赁市场之后,章瑞平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出自营的自驾服务。章瑞平说,带驾业务一般以周一到周五的企业客户为主,到了周日车辆就闲置了下来。为了使资产使用率最大化,一嗨在2008年5月推出了个人租车自驾业务。“短途出游一两天,租车最划算。”章瑞平表示,自驾服务一经推出,当年就为一嗨租车贡献了近半的业务收入。据了解,截止到2010年8月份,一嗨租车的两大业务收入中,自驾占了70%,带驾占30%。
然而,刚刚过去的“315”又公开曝光了一嗨租赁非法运营代驾服务。风风火火、野蛮生长的代驾租赁企业在还未清醒过来时,就狠狠地挨了一记闷棍。
显然,代驾作为市场经济催生的新兴产业,遭遇中国的特殊国情,都属情理之中。但是“315”的公开曝光、政府部门的强力介入,预示着汽车租赁行业在快速扩大规模、提高运营能力的道路上,遭遇的困难将层出不穷。
第三条道路:以租代购
即类似于住房市场的首付抵押贷款模式。所谓的“以租代购”,即是指消费者先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先取得汽车的使用权,然后每月向车友支付租金,在租赁期满后可获得车辆的使用权。首付保证金比例在20%,其余车价和其他费用均可按揭。期间,消费者还可以享受车友提供的事故处理、修车等各项增值服务。
杭州车友就是这样一家新型的汽车租赁公司,在2010年11月17日,三菱商事全资子公司亚洲商菱投资向杭州车友首轮注资2000万美元,并共同成立了海纳国际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在杭州车友的蓝图中,以租代购将成为未来的主打服务:“一方面可以缓解客户的现金流压力,另外一方面,以租代购形式灵活,客户可以通过协议不断将已租用车辆升级换代,适合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
而亚洲商菱2000万美元投资主要用于持续购买车辆,进行规模化扩张,实现营业网点和使用车辆的成倍增长。
而拿到了联想投资12亿元人民币注资的神州租车目前在全国41个城市拥有超过300个租车网点,车队规模近6000辆。12亿元怎么花?神州总裁陆正耀表示,一部分用于购买车辆,扩大车队规模;另一部分将完善体系建设,包括服务网络、呼叫中心建设等。在陆正耀的计划中,2015年神州车队规模将达到10万辆。
一嗨创始人章瑞平的打算与对手陆正耀相仿,7000万美元将用于车辆采购、市场扩张和市场营销推广。
毫无疑问,IPO议题共同被纳入到了这些“革命先行者”们的大事年表里。据一位刚刚拿到VC巨额注资的新型汽车租赁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打算在2至3年内到纳斯达克(Nasdaq)挂牌上市。联想控股副总裁兼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则对外宣称,神州租车是联想控股新的核心资产,重要业务组成部分以及未来上市的重要支柱,IPO也成了章瑞平对外宣传中的日常口头禅。
资本的迷局:摸着石头过河
对汽车租赁这样一个全新的行业,虽然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弘信资本负责人表示,运营能力或将是决定这一轮行业洗牌结果及汽车租赁行业寡头诞生的关键。因为运营能力将决定谁最先达到规模化水平。
2010年之所以出现资本爆发式的热情,是由于汽车租赁的行业发展已经到了关键节点。当有远见的投资基金看好某一行业之时,重金“砸”向某几个龙头企业,希望为行业带来变革是VC、PE的一贯策略。除此之外,重金投资亦是向竞争对手发出的信号,代表其投资的决心。
而企业并非一劳永逸。汽车租赁企业一方面身处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本运作、融资能力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其运营能力又决定了未来的发展前景,“一般来说,每辆汽车的使用率提升10%,其净利润就会上升6%。”而怎样提高汽车的使用率,考验的就是企业的运营能力。
而中国汽车租赁行业存在一个鲜明的地域分割特性。在上海能够成功运营的企业,到了北京可能陷入麻烦。怎样克服地域差异,复制现有的运营模式、大规模的全国推广,是对汽车租赁企业的巨大挑战。
狼群出动、争食者众
客观来看,在中国的汽车产业链里,仍然处于私人购买为主的汽车市场阶段,汽车租赁仍属于尚待开发的市场。中国从事汽车租赁服务的企业平均规模极小,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处于发育阶段,需求还不旺盛;另一方面,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维持很高的租赁价格,而价格是左右中国汽车租赁业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这阻止了市场扩张,使得企业无法通过滚动发展提高车辆更新能力与规模扩展能力。
而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尽管目前已经有“北神州、南至尊、东一嗨”的格局,但在这三家企业的扩张过程中,屡屡见到与航空、铁路、宾馆、金融、通信等其他服务业横向联系合作的新闻,而鲜有与汽车产业链上游的汽车生产企业进行合作的消息,即使有,规模也相当有限。对此问题,一嗨的解释是:“租车行业有‘服务本位’的行业属性,因此从这一点上,我们认为租车行业是不同于汽车行业直接销售产品,而是要提供客户便利、舒适、低碳的出行体验和生活方式。这一性质也决定了租车行业和航空、铁路、宾馆这些商旅服务产业的合作维度更加广阔。”
与国外成熟汽车租赁企业多由汽车生产商控股、参股的关系相比,这样的局面使得汽车租赁企业与汽车生产企业在交易上很难降低成本。3月24日的奥迪与新疆广汇的战略合作,已经将汽车租赁行业的发展大大的推进了一步,更是暗示着以神舟租赁、一嗨、至尊为代表的汽车租赁先行者遭遇了更加强大的后来者,一个商业模式天然优于他们的竞争者。
而更对现有汽车租赁企业不利的是,目前与汽车生产厂商合作更紧密、有着成熟客户群体的4S店,也已经在悄悄试水汽车租赁。在深圳,一些汽车厂家和车商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拓展销售渠道,从2010年开始就“不约而同”地开始“玩跨界”开展汽车租赁业务。以当地东风日产4S店为例,去年5~6月期间,东风日产“易租车”服务又新增了5家试点网点,加之之前已经运营的7家网点,东风日产“易租车”增值服务网点在去年6月就已达到12家。而在上海,上海大众旗下的汽车租赁企业也积极参与了世博会期间的服务任务,而北京实行的“摇号”令这个中国最大的汽车市场在今年的销售份额锐减到原来的1/8甚至1/16,众多4S店如果不想关门,寻找新的生存渠道是必然选择,而目前进入门槛尚未筑高到一定地步的汽车租赁行业无疑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
而在近几年“国进民退”的大潮下,在地方上实力和人脉都有优势的国有企业也将是神州、至尊、一嗨们的有力竞争者,或许这些企业尚还不具备全国连锁的优势,但在地方、短途、短时间和大型客车出租方面,也将筑建起自己的壁垒。
资本盛宴、IPO谁将拔得头筹?
在汽车租赁这一全新行业野蛮生长的时代里,事实上,资本玩家也是一头雾水,各有各的门道。然而,作为一个全新的行业,汽车租赁依然会遭遇类似网上服装、连锁餐厅对商业模式的叩问之窘境。
资本是残酷的,它从来就不是阳历12月25日的圣诞老人,乐呵呵地送给你大把大把的雪花银,它还要求你尽快把银子花完,完成缔造渠道、团队、系统、刷数据业绩的各种目标任务。
如果汽车租赁企业在急速飞驰的快车道上遭遇或内或外的急刹车,又该如何自处呢?N个大名鼎鼎的VC、PE曾经热衷、遭遇滑铁卢式惨败的PPG事件就是前车之辙。汽车租赁,谁将在产业市场和资本市场上最终成为神话,谁将成为小丑,故事其实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