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主题教学设计

来源 :高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sai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题教学是破解当前高中历史课堂困境的有效之道,其意义不仅在于能提升历史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更能起到连接课堂知识与核心素养的作用,使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主题教学;核心素养;任务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投入使用后,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普遍感觉教材内容繁多,存在课堂容量过大和课时吃紧的现象。同时,统编教材与初中教材在知识内容上重叠度高,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积极性。如何在《中外历史纲要》的教学中提纲挈领,提升历史课堂的效率,更好地落实历史学科素养,成为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最现实的挑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设计出更具有探究意义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标准》告诉我们,主题教学是提升课堂效率,落实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鲜明合理的教学主题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整合知识、理顺逻辑、建构体系,进而促进学生能力素养的获得与提升。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为例对此进行探讨。
  一、基于核心素养设计学习目标
  《标准》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五个方面素养互为依托,紧密相连,在教与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本课课程标准为: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本课内容上承《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下启第9课“辽宋金元的统治”,其所处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又一高峰。同时,本课内容与《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存在紧密的横向联系。
  依据《标准》,结合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基于学情从核心素养五个方面设计本课学习目标:
  1.能运用历史地图和朝代年表来分析北宋初期的困局,叙述宋初政治革新的主要内容;
  2.能通过北宋政治经济社会的变动,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必然性和变法的主要内容;
  3.能提取史料有效信息,指出时人和后人对宋代变革的不同评价,学会全面客观认识历史现象;
  4.能通过对比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革新和王安石变法,分析两宋制度革新带来的启示;
  5.感悟王安石等政治家致力改革的勇气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理解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二、依据学习目标提炼教学主题
  谭方亮教师在谈到教学主题时强调:“主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师构思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和根本意图,是教学目标最主要的体现。”教学主题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在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后,提炼连接核心素养和教学环节的教学主题便成为整个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
  提炼教学主题一般从四个方向着手:从课文知识内容中确立主题,从知识逻辑关系中确立主题,从社会时政热点中确立主题和从学术研究成果中确立主题。依据设计的学习目标,对本课知识内容进行分析:本课第一目“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涉及北宋建立初年面临的困局和面对困局采取的革新措施以及革新带来的影响;第二目“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第三目“王安石变法”和第四目“南宋的偏安”构成了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两个时期面对不同的困局所进行的两次变革。因而可以从课文知识内容和知识逻辑关系方向提炼本课教学主题为“困局与革新”。这样,鲜明合理的教学主题明确了,有利于打通核心素养和教学环节,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有效整合,整堂课的思想内涵也得以提升。
  三、围绕教学主题进行任务设计
  首先,教师要考虑任务设计的整体性,聚焦核心问题,设计有效的学习任务,力求突破教学重难点。本人将本课学习任务设计为四个。任务1:结合已学知识和“五代十国”形势图以及五代政权更迭表,梳理宋朝建立之初面临的困局,指出宋初统治者的破局之计;任务2:尝试从不同角度来看待宋初制度变革的效果;任务3:宋初关于军事方面的制度革新存在什么问题?王安石变法有什么显著特点?其效果如何?任务4:从北宋初期的制度革新和王安石变法,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关于制度革新的启示?
  其次,任务设计要有情境性。《标准》指出:“学生要了解和认识历史,需要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才能去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任务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悟历史逻辑。
  在任务1中,我提供以下两则材料,要求学生概括“五代十国”时期政治上的特点。
  学生回答此问后,继续提问:面对这些政治困局,宋太祖有什么破局之计?并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对宋初政治革新内容进行叙述。通过材料将宋初政治革新置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考查,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进而认识宋初政治革新的必然性。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时空观念得以构建,唯物史观的渗透也顺理成章。
  在任务2中,为创设情境提供以下材料:
  “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
  ——苏洵《嘉祐集》卷1《审势》
  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极一世之人志虑之所周浃,忽得一智,自以为甚奇,而法固已备之矣。是法之密也。虽然,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昏然俯首一听于法度,而事功日隳,风俗日坏,贫民愈无告,奸人愈得志。
  ——叶适《水心别集》卷10《实谋》
  随后教师提出问题:苏洵和叶适如何看待宋初的政治变革?你如何评价宋初的政治變革?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对宋初政治变革进行评价。在过程中学生学会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史料实证意识得以落实,同时在唯物史观下学会一分为二看待历史现象。   再次,任务设计要基于素养水平层次,注重递进性。《标准》将五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分别做了四个等级的水平划分。通过对历史解释四个等级水平要求的解读,对之进行提炼:第一层次聚焦学生对历史的一般性概述、简述;第二层次聚焦学生运用史料、术语及其他学科知识概述、简述历史;第三层次主要聚焦学生对不同历史解释(历史认识、历史观点或历史结论)的辨析及运用史料、术语、理论进行历史解释;第四层次主要强调学生在第三水平基础上形成富有独到见解的历史解释。
  按照以上解读和提炼,在任务3中,本人提供以下材料:
  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砣砣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传家集》卷60《与王介甫书》
  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斯所……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刘挚《忠肃集》卷3《论助役法分析第二疏》
  设置递进性的学习任务:司马光和刘挚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是什么?司马光和刘挚指出变法存在哪些问题?司马光和刘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你怎么看司马光和刘挚对变法的评价?第一问区分史实与解释,第二问则是分辨解释的异同,第三问评析解释说明原因,第四问验证观点提出新解。这样的设计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做到了步步推进,层层落实。
  最后,任务设计中融入思维性,使学生能够深度理解历史问题。在任务4中设计问题:从北宋初期的制度革新和王安石变法,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关于制度革新的启示?在解决这一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进一步强化历史解释方面的培养,学生也能感悟王安石等政治家致力改革的勇气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油然而生。
  主题教学既可以实现所学知识的有效整合与建构,又有利于思维培养的完整全面,更能有效地凝练与落实历史核心素养,是破解当前高中历史课堂困境的有效途径。本篇文章仅为本人在主题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如何通过主题教学更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培养核心素养,需要大家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48.
  [2]徐蓝.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7(10).
  [3]谭方亮.历史主题教学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2016(6).
  [4]谭方亮.复习课如何上出“新”意:以《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0(7).
  [5]何成刚.优化历史解释素养水平划分的思考[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8(10).
  [6]張胜平.指向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问题设计[J].历史教学,2019(21).
其他文献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 401520)  摘 要: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的本科教学改革,因为这种颠倒了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教学程序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理念。它不仅将课堂还给大学生,可以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惯性,而且教学主体通过互动实现共同成长。文章从探究促进本科生学习的自主性、建设以微视频为主的多样化课程资源和采取动态多元的教学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来探究本科文学课
期刊
摘 要: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尤为必要。本文从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明确指出创新思维培养的必要性,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策略,旨在全面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与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创新思维;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是学生
期刊
摘 要:班主任不仅是学生日常学习的管理者,还是学生生活中的朋友。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秉承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符合高中生身心成长特点,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对学生成长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以生为本班级管理理念的有效对策,促进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与改革。  关键词:以生
期刊
摘 要:数学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归纳、概括、抽象的过程,概念学习过程应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其产生的必然性以及本身蕴含的哲理性,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促进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量词;教学设计;概念教学;核心素养  数学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归纳、概括、抽象的过程,概念学习过程应是一个探究
期刊
摘 要:新时代的背景下,学习、应用汉语进行交流的人越来越多,因此语文学习也成为了当代的主流。特别是在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多角度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根据课本内容研究出校本课程,以此提升学生语文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而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展校本语文课堂的开展,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语文;校本
期刊
摘 要:智慧课堂的出现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文章以“一元线性回归案例”为例,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探究智慧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重点讲述智慧教室中平板的使用,让课堂更高效的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并让教学评价更加准确。  关键词:智慧课堂;高中数学;一元线性回归;应用案例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慧课堂的出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数学教师除了要
期刊
摘 要: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力学和电磁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用到一些数学知识。本文将从理论和计算机仿真模拟两方面研究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规律。  关键词:高中物理;复合场;带电粒子;数字教学资源;教育信息化  复合场是指重力场、电场、磁场中的两者或三者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空间。带电粒子经过复合场时会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其中重力和电场力具有相似的
期刊
摘 要:“电能的输送”一节应用的都是学生熟悉的知识,内容贴近生活,比较注重具象思维。本节课采用职业体验学习的方式,将电力工程师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思考和学习,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并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能输送;体验式教学;职业规划;职业情境  在实现高中物理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从教材出发,创设多样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期刊
摘 要:伴随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与深化,“翻转课堂”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让学生的“学”不再是静态的画面,而是动态的流程,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构了教学课堂的单一性,由此,加强对“翻转课堂”教学应用的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基于此,本文通过“翻转课堂”发展趋势的分析,针对高中历史课堂,提出可行性的运用举措,以期深化当前课堂教学的革新,促进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翻转课堂”
期刊
摘 要:精细化作为一种现代的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也具有一定的可借鉴价值。精细化教学管理理念本身内涵丰富,要求我们在“精”“细”“化”上分别去下功夫并加以整合,从而借助这一理念实现学校教学管理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本文则主要阐释了精细化理念下的新时代特色学校建设的推进,从而为提升特色精品高中的影响力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精细化;教学管理;特色高中  精细化是现代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既可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