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奇伯格的创作风格探析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yxx_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乔治·罗奇伯格是美国著名作曲家,他先后创作过上百部作品。在他的创作中,尤其以技术手法多样,风格变化多段最为著名。而在他多样化的风格中,尤以序列主义和新浪漫主义风格最为著名。尤其是他的新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良好声誉。
  关键词:罗奇伯格;作曲家;创作风格;序列;新浪漫主义
  罗奇伯格(1918~2005年)的一生都在从事着和音乐相关的工作,包括音乐创作、音乐编辑与出版、音乐评论、音乐教育、音乐理论研究等。其中,他最为主要的工作仍然是他的音乐创作领域,在其超过60年的漫长的创作过程中,他创作了包括六部交响曲、七部弦乐四重奏等在内的120余部/集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多变,技术多样。相关理论性文章和部分权威性音乐辞典在梳理罗奇伯格的音乐风格时,将他的风格主要归为三个阶段:①早期创作受巴托克、欣德米特、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其后转向序列音乐和新浪漫主义风格的音乐创作,尤以后两种风格最为著名。
  1 整体风格概述
  在罗奇伯格总共100多部/集的作品中,上述三种风格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比如他的《室内交响曲》(1953年)、《三首赞美诗》(1954年)、《第二交响曲》(1955 ~ 1956年)、《二重复协奏曲》(1955,1959年修改)等,这些作品是属于序列创作阶段,而《第三弦乐四重奏》(1972年)、《第四交响曲》(1976年)等则属于新浪漫主义阶段。在研究罗奇伯格的整体风格之时,要注意回避仅仅从某一单一的创作体裁去追踪他的整个风格。因为,某一单一体裁的风格分析,常常会跨过形成他整个风格的某一重要节点。比如,以他的弦乐四重奏这一体裁为例。罗奇伯格一共创作了七部弦乐四重奏,他的弦乐四重奏也体现了他最典型的风格序列创作阶段和新浪漫主义风格阶段。但是如果仅从这七部弦乐四重奏来研究,关于罗奇伯格的详细风格转变轨迹,实际上有些问题是谈不清楚的。鉴于目前国内各大专业性机构对于罗奇伯格谱例和论著搜集的较大不完善,本论文作者通过直接从美国购买和其他相关渠道,搜集了30余部罗奇伯格不同时期的珍贵乐谱。最早的可以追溯到1941年时年23岁时的罗奇伯格在美国纽约曼尼斯音乐学校求学时期创作完成的钢琴独奏作品的《原创主题变奏曲》,最晚的可以推迟至1998年时年80岁时的罗奇伯格完成的最后一部新创作品钢琴《三首挽歌作品之三》。②在1939 ~ 1941年于曼尼斯音乐学校求学之前,就像中国大多数热爱音乐的青少年学生一样,他还出于自发的热爱,写过一些流行音乐。通过这些不同时期的乐谱,可以非常清楚的勾勒出罗奇伯格从一个早年对作曲的懵懂无知到逐渐成熟并进而成长为一位世界级大师的详细路线。
  2 序列主义阶段
  从序列创作阶段来说,创作完成于1952年的《钢琴小品十二首》、《第一弦乐四重奏》等,这一时期的十二音创作技法已经比较明显,但在技术的安排上,手法还略显稚嫩。这是因为他在这一年,才刚刚接触到十二音序列的创作方法,因此并没有像1956年的《第二交响曲》和1961年的《第二弦乐四重奏》中的序列技法那样,显示出对十二音序列的娴熟掌控。以弦乐四重奏为例,从他小试牛刀的《第一弦乐四重奏》到奠定了他在美国国内的序列先锋地位的《第二弦乐四重奏》之间,实际上他还创作过一系列包含有十二音技法或者整首作品就是采用十二音技法完成的作品,比如《室内交响曲》(1953年)、《三首赞美诗》(1954年)、《夏日小夜曲》(1955年)、《二重复协奏曲》(1955,1959年修改)、《幻想奏鸣曲》(1956年)等,如果没能找到这些中间阶段的乐谱,我们不仅会为罗奇伯格在《第一弦乐四重奏》和《第二弦乐四重奏》中对于序列技法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反差而震惊。并对于《第二弦乐四重奏》中所表现出来的三个十二音序列的庞大规模和镜像倒影六音列技术的严谨逻辑的来源疑惑不解,这会使罗奇伯格的风格转变轨迹带有神秘主义的性质,违背了科学研究实事求是的本质。
  3 新浪漫主义阶段
  从新浪漫主义阶段来说,这是罗奇伯格在世界乐坛影响最大的风格。仍以他的弦乐四重奏为例,他的七部弦乐四重奏中,有四部都是属于新浪漫主义阶段。其中,除了《第一、二弦乐四重奏》是属于序列阶段的作品,《第三、四、五、六弦乐四重奏》都属于新浪漫主义阶段风格。而在这两种风格之间,还有一个引用拼贴阶段。这些作品包括创作完成于1965年的《黑色声音(启示录II)》、《对抗死亡与时间》、1966年的《模仿巴赫》等。这些过渡时期的作品清楚地展现了罗奇伯格在1963年创作完成最后一部序列作品《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之后,是如何经过对无调性音乐作品的直接引用(如1965年的《对抗死亡与时间》),到对调性无调性作品的同时引用(如1965年的《魔幻剧场音乐》),再到以“注释”的形式出现短小的传统调性创作片段(如1966年的《模仿巴赫》),然后到出现较大规模的非引用原创调性段落(如1969年的《第三交响曲》),并最终进到娴熟的对于前人的风格重建阶段,进入到了成熟阶段的新浪漫主义风格创作时期。
  而他的七部弦乐四重奏中,《第七弦乐四重奏》并不是属于新浪漫主义风格,部分理论著作将其评价为“完全不是那种(新浪漫主义)风格”,③具有“狂飙突进运动”的特点。但是在罗奇伯格的整个风格转变轨迹中,他的类似于《第七弦乐四重奏》“狂飙突进运动”特点的作品风格并不具有代表性,而是表现为他在新浪漫主义阶段之后的一些个性化的创作。
  4 结语
  结合罗奇伯格的整体创作风格来看,他早期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作品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而序列阶段的作品,如《第三交响曲》、《第二弦乐四重奏》等,则让他站在了美国序列主义创作风格领头羊的地位。但他在世界乐坛影响最为深远的则是新浪漫主义的风格,这其中,以《第四交响曲》、《第三弦乐四重奏》为杰出代表,这些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良好声誉。
  注释:①综合《世界人物传记百科》《简明牛津音乐辞典》等关于罗奇伯格的词条。
  ②创作完成于1998年的钢琴作品《三首挽歌作品之三》是罗奇伯格人生中的最后一部新创作品,同年和2001年,他还对其他两部早期的作品进行了修订,此外,再无其他新作问世。
  ③斯蒂凡·库斯特卡(美).二十世纪音乐的素材和技法[M].宋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239.括号内文字为本论文作者所加。
  作者简介:黄金城(1981—),男,艺术学博士,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音乐舞蹈系讲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音乐分析。
其他文献
介绍了单晶金刚石工具在工业加工中的应用.对天然金刚石、人造金刚石单晶及人造金刚石聚晶的性质、特点以及在现代精密加工中的应用作了比较.重点对De Beers公司的MONOCRYSTA
8月27日,北京国际展览中心迎来了第二十三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8月28日上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一行数人莅临展会现场,胡占凡着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医学的需求由针对个体的医疗保健向面向群体的卫生保健转化。这既是社区卫生
以贵州省中小学为调查对象,探讨其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有效途径。实证研究发现:贵州省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的中小学校较少,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
建立警情通报制度是公安工作的全新尝试.它对于预防打击犯罪、保护公民知情权、提高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增强公安机关的责任感,使公安机关自觉接受人民
我国有关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定散诸在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之中,但这些规定是不全面、不完备、不统一的,为了落实好依法治国的方略,建设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充分发挥舆论监督
目前来看,在我国的音乐教学中多加入声势律动的方式来为声乐教学注入新鲜感。本文首先对声势律动进行简要说明,接着进一步说明声势律动目前在我国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最后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关键在于乡村社会实现法治.文章将视角放在转型时期的乡村社会,提出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2012年7月10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正式颁布了《广播电视先进音视频编解码第1部分:视频》行业标准,即GY/T257.1—2012,简称AVS+,在国标体系中,AVS+对应《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码第16
进行私募投资基金业务财务管理,要严格遵循私募投资基金业务的各项法制规范,准确划分涉及的不同法律主体和会计主体,严格界定不同主体之间的财产权利和义务,严格遵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