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类中职学校技能教育体系改革设想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中职学校技能教育的缺陷是涉及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激励机制、教师业绩考核、校企合作等多方面的系统性问题,不是出台单一制度或政策,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在人才培养思路和教育机制上做系统性变革。本文提出改革的基本思路为:明确专业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遵循开门办学理念,加强校企合作,全面刷新职业技能教学体系,以技能比赛和考证为抓手,整合多方资源,搭建技能培训的参与平台。
  关键词:职业教育;竞赛;激励机制;考核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1-0135-03
  从上世纪80年代的“双证”离校到新世纪各级职业技能比赛的举办和参与,中职学校都将提高学生的技能实操水平放在教育的重中之重。伴随着职业教育产业以及酒店行业的转型升级,无论企业还是社会,对职业技能教育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有必要从旅游服务相关产业乃至宏观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重新考量目前的技能教育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各级旅游职业学校都非常重视职业技能教育,但日常的技能教育和相关考证、竞赛机制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职业技能教育与企业实践脱节
  目前职业技能教育缺少酒店企业参与,基本属于学校闭门教学。虽然有设备齐全的实训室和实操课,但对酒店实际需求了解不够。通过教学,学生可以掌握最基本的通用技能,但不同酒店,对于实操技能有自身不同的要求。对于不同酒店的差异性,学校教育很少涉及,技能教育的内容也缺少系统性设计。由于在日常教学中,与酒店交流较少,实习后往往被安排到某个部门,只从事某项单一工作。学生系统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只能机械地完成某个环节的工作,在遇到涉及多个部门协同合作的问题时,往往难以很快进入角色。
  (二)技能比赛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脱节
  由于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学生普遍参与各层级技能比赛的热情不高。技能大赛更像是少数精英学生的锦标赛,大部分学生无法入围。即使入围,甚至获得优异成绩,也没有相应的奖励,因此学生也没有入围的热情。这直接导致技能比赛成为鸡肋,“上头热、下头冷”,比赛与日常学习脱节,学校要求与学生参与脱节。
  (三)技能教育与师生考核脱节
  技能教育目前在学生在校学习中占比太少,真正的实操课占比不足两成。虽然学校规定学生应在课余时间加强实操练习,但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实施效果不佳。学生在日常实操技能课中表现优异,或校内比赛获奖,在各项评优中也无奖励规定。成绩优劣一个样、练与不练一个样,学生对日常实操课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四)技能教育与学生兴趣脱节
  考证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技能的最大动力,但正因为如此,考证也成为另一种应试教育。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很大程度上是應付考证,除积极参与考证培训外,对平时实操学习不重视。加之,很多实操项目内容相对单调,例如铺床、摆台,更多是高频率重复单一工作,无法与时俱进、寓教于乐,因此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谈不上,学生积极主动就某些技能问题攻关、研究。
  二、机制分析
  从上述问题可以看出,目前中职学校技能教育的缺陷是涉及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激励机制、教师业绩考核、校企合作等多方面的系统性问题,不是出台单一制度或政策,就能解决的。换言之,它需要在人才培养思路和教育机制上做系统性变革。
  (一)目标:培养高度专业化或复合型人才
  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与升级,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核心能力正在发展转移。与很多领域一样,人才需求方向成M形发展。一是高度专业化的技能型人才受热捧,例如各种单项技能能手;一是具有系统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受追捧,即学习能力强,系统性思考问题能力强,具有整合资源的意识;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只能完成最基本的技能,但思考和创新能力弱的普通技能人才,则越来越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只能处在人才金字塔的底端。
  因此,技能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各种比赛和考证设计,帮助学生提高专业化技能,提高他们的思考力和创新力,使他们成为未来旅游行业真正稀缺的人力资源。
  (二)路径:建立技能教育参与平台
  学校一面连接用人单位(酒店、旅行社、餐饮企业),一面连接用人单位最急需的人才—学生,在某种意义上说,天然具备整合双方资源的平台优势。技能教育特别是技能比赛要与市场接轨,要调动学生的热情,必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使其不再是学校单方策划执行的活动,而成为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参与、互惠互利的平台。
  按照当下最流行“众包”模型,就是发挥群体创造的力量,打破传统技能教育的界限,重新构建资源网络,利用企业与学生之间的利益关联(企业需要优秀的学生,学生希望获得能力提升,进入优秀的企业),使技能比赛本身为双方创造更大价值。将原有的学校内部自上而下组织的技能比赛,变为学生和企业、学校与企业可以积极互动的群体创造项目。
  三、对策
  具体而言,我们设想从四方面重构技能教育体系:
  (一)竞赛的筹办机制
  竞赛的筹办遵循开门办赛的原则,改革原有自上而下的比赛和选拔机制,变为自下而上充分调动企业、学生的参与热情,使竞赛筹办本身,成为各方实现自身利益和价值的公共平台。
  (1)由各专业骨干教师牵头,带领学生成立相关专业技能的学生社团。社团坚持自我管理、自我建设、自我发展的原则,吸引本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社团除平时举办相关专业技能学习的讲座、活动外,一项重要工作是带领学生组织校内相关专业技能比赛。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分工合作,策划和执行校内各种技能的选拔赛,锻炼他们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同时以这种方式,更广泛地发动学生参与比赛。
  (2)大大拓宽校企合作的范围,将旅游相关行业企业拉入技能比赛的范围。除平时邀请企业高管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学生举办讲座外,企业可以冠名的方式资助校内各种技能比赛。学校可与广东各专业主要用人企业建立“职业技能教育合作创新联盟”,在这一平台下,与各企业合作开展校内技能比赛。   (3)邀请相关专家指导比赛。校内技能比赛,除本校教师担任评委外,广泛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担任评委,如相关企业部门负责人、兄弟中职学校教师、技能鉴定机构相关人员、高校相关专家等。以此为平台,建立本校职业技能教育专家库,扩大学校在职业技能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4)筹办比赛实行学校统筹,教师指导,学生执行的机制。校内比赛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因此筹办比赛的过程尽可能放权,让学生担任策划和执行者,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不难看出,竞赛筹办机制的核心是以学校为核心形成“校内动员机构”——专业技能学生社团,“企业协同机构”—— 职业技能教育合作创新联盟,以及竞赛智力支持机构——职业技能教育专家库。在这一架构之下,竞赛筹办本身成为整合资源,联系各方人脉的平台,成为培养学生复合型能力的平台,学校在放权的同时,以合理的利益机制实现了资源互补和资源的组织化。
  (二)校内竞赛的赛制
  竞赛能否克服以往技能比赛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的弊病,关键在于比赛本身的趣味性以及比赛能否调动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而这需要在赛制上做文章。
  (1)增加比赛的频率。现有校内技能比赛多为省、国家级大赛的选拔赛,由学生自愿报名,每年1—2次。比赛少,对学生基本素质(如仪容仪表、心理素质、学习能力)要求高,大部分学生没有参与机会和热情。可增加校内比赛频率,以入围国家级比赛为目标,设立校内联赛,如周赛、月赛、季赛。通过各种模拟比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大赛经验。
  (2)从提高比赛趣味性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考虑,可以设立更有趣的比赛项目,同时适当提高比赛难度,扩大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例如,除常规比赛项目外,可增加单项奖,例如烹饪专业,可设立刀工最熟练奖,获奖授予“刀王”称号。在增加单项奖的同时,增加团队竞赛项目,提高竞赛难度,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3)增加比赛的对抗性。要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可在赛制方面,设置团体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对抗赛,最后以总积分排名,并为成绩优异的集体授予锦旗;举办校际联谊赛,邀请兄弟院校的学生比赛,让学生自行组织,选派选手,成为“自己的比赛”。
  (4)充分利用校内广播、网站等各种手段,为比赛造势,适时播报各项比赛的结果,强行灌输竞赛信息。由学生社团主办各种评选,让学生根据选手或班级在比赛中的综合表现,投票选出人气王——“竞赛之星”、“竞赛明星班级”等,提高竞赛的人气和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教师考核机制
  要激励教师参加技能竞赛和技能教育的热情,除了给予常规物质奖励外,还应该重构教师的评价和考核机制,从精神和自我价值认同上给予鼓励。
  (1)成立校级专业技能教育职称评定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校内各专业骨干教师以及职业技能教育专家库成员组成,主要工作是对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教育能力和资质进行评判,评判的依据包括专业教师的实操课教学水平、技能教育的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参加技能比赛的成绩等指标。
  (2)设立校内专业技能教育职称体系。可设立校内专业技能教育职称,该职称与国家中职教师职称在薪酬中权重相同,由校级专业技能教育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定。职称可设立初级、中级、副高、高级四个等级。评定标准将指导校内竞赛组织、实操课教学效果、与企业合作表现、指导省或国家级比赛成绩、相关技能教育改革创新成果等内容涵盖在内。
  (3)建立校内专业技能教育职称评定的配套机制。对教师指导专业技能学生社团工作、实操课培训时数、技能教育创新成果、参与校企合作工作等提出量化指标。根据此指标,对教师年度职业技能教育能力评级,此部分作为年度评优的重要依据。
  (4)积极向其他中职学校推广专业技能教育职称体系,努力使其成为一项能够代表专业水准的中职技能教育行业标准。这一校内职称的行业认可度越高,则教师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视程度越高,参与职业技能教育的热情也越高。
  教师考核机制改革的核心在于开设一条独立于现有教师评价体系之外的,专门针对职业技能教育的职业上升通道。虽然这一职称仅在校内有效,但它與薪酬、评优等系列激烈机制挂钩,可以解决单独根据竞赛成绩给予简单物质奖励,认可度不高、激励机制不够长效等问题。
  (四)学生考核机制
  对于学生激励主要体现在精神鼓励,可分为竞赛奖励和考证奖励。
  (1)以鼓励考证为抓手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这一问题上,可参考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的做法。该学院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技能与创新教育模块,并设置6分必修学分。这一认定办法中提出,6学分由“公共技能学分”、“专业技能学分”、“其他实践创新学分”三部分构成。中职学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对考证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并开设相关讲座和提供各种报名服务,帮助学生考证。
  (2)以鼓励参与技能竞赛为抓手,完善各项评优制度。此项考核中,分个人与集体两部分。对于学生个人,根据参与校内比赛、校际比赛、省级比赛、国家级比赛获奖情况,给予不同等级的学分奖励,并在年度评优中占相应权重;对于班集体,则根据校内比赛和所在班级学生参赛获奖情况,给予相应积分,在评选优秀班集体中占较大比重。
  四、总结
  通过相关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实现全体师生参与,形成企业(行业)合作机制。通过与企业(行业)深度合作共同举办技能大赛,积极组织师生参与技能大赛,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参与行业企业标准和考证标准与竞赛标准的制定,并取得社会成果。这是完善中职学校职业技能教育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扈中平.教育目的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2]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管理概论编写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管理概论[M].北京:北京商业出版社,1992.
  [4]姜凤华.现代教育评价[M].广州:广东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张仁朝.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电子世界,2011(12).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特约编辑 姚红玉
其他文献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引起腰腿痛的疾病之一,具有危害大,恢复慢而复发的特点,2003年6月~2004年6月我院采用手法配合电脑中频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0例疗效满意,现
报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肺性脑病76例,男53例,女23例,年龄43 ̄88岁,平均67.34岁。其中轻型30例,中型28例,重型18例。脑损害主要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癫痫样抽搐、扑翼样震颤。经积极采取综合性
根据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模型预测功率控制,可以提高电流跟踪的速度和精度。首先对NPC型三电平逆变器进行建模,然后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建立预测功率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该方法用电压矢量作为基本控制矢量,利用电压矢量误差最小的价值函数实现功率控制。并针对实际系统中存在延迟的情况,设计了延时补偿的控制方法。为了进一步解决NPC三电平逆变器的中点不平衡问题,通
本文通过揭示英语词块与英语听写之间的关系,指出词块运用在提高学生英语听写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就如何提高词块意识和听写水平提出相对应的教学策略。
目的探讨儿童屈光不正与弱视的关系.方法对520例患儿(928眼)进行散瞳验光.其中男279例,女241例,年龄3~13岁,记录并统计弱视的发病情况.结果患儿远视、近视及混合性散光分别占4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一种常发生在老年人群中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等。AD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
自发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重型肝炎及原发型肝癌患者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并有效治疗是改善肝硬化患者的重要因素[1].我们对86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表现
目的:关于卵巢冠囊肿疾病应用超声诊断联合介入性治疗临床价值探讨。方法:选取108例来我院进行卵巢冠囊肿诊断与预后治疗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所有患者入院检查方法为
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在临床上占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中的1/3左右,由于其多发生于疾病的早期和(或)收缩性HF并存,往往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
坎地沙坦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同类药物单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已得到临床认可,但该药用于治疗CHF的研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