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道德的禾苗在幼儿园潜滋暗长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vvv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司马光有言: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人生于世,是否有所造就,能否对社会有所贡献,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应是道德的力量。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人能否成为贤达之人,关键在于从小即“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进而循序渐进、日积月累、臻于完美。换言之,就今天道德的培育而言,应该也必须立足于幼儿园,让道德的禾苗与幼儿一同生长、发育,使道德的养成在幼儿园潜滋暗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不得不说,时下一些幼儿园在办园方向、办园方针与价值取向等方面有所跑偏,甚至误入歧途。有幼儿园打着“千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办园口号,孩子一经入园,即忙不迭地进行知识的教育、技能的培育,忽略了习惯的培养、道德的教化。有幼儿园虽然也强调幼儿德育的重要性,却习惯拿成人的眼光去看待、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如果一本正经地强调德育,乃至中规中矩地将国学引入幼儿课堂,无疑是将德育也当作了一门应试功课。让道德的禾苗在幼儿园潜滋暗长,重点、重心应在于将德育贯穿于幼儿日常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与各方面,使幼儿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道德的阳光雨露。概而言之,恰如上好高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要求思政课全程育人、全课程思政那般,幼儿德育应该让幼儿日用而不觉,却又在这至关重要的“不觉”中实现道德品质、道德素养、道德情操、道德追求等的与时俱进、与日俱增。
  一、以善講故事并精讲故事的形式让德育在幼儿园落地生根
  喜欢听故事是人的天性。让道德的禾苗在幼儿园潜滋暗长,要求教师善于讲故事,用一个个鲜活、有趣、灵动、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去告诉幼儿是与非、美与丑、荣与耻。或许有教师会说,诚然如斯,我们就是这样用故事引导、教导幼儿,以故事启发、启迪幼儿的。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不同的故事其价值指向迥然有异,尤其在林林总总的故事书里,确实存在着一些故事滥竽充数、以次充好、良莠不齐等不良现象。譬如,有些故事非但起不到让幼儿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正面功效,反而有可能导致其崇尚暴力、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等负面效应。与此同时,如《三字经》《二十四孝》等中华传统道德故事里蕴含着大量的德育思想,但如果只是简单地加以复述,也有可能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因此,在善于讲故事的基础上,还得精于讲故事,即确保针对幼儿的德育故事,既始终对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力求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逐渐增强文化自信,乃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无疑从这方面言,讲故事是一门学问,要求教师在讲故事之前,必须对拟讲故事进行耐心细致的筛选,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善于与身边事、现实生活所见所闻等相结合,实现故事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讲故事服从、服务于幼儿德育。譬如, “苏武牧羊”的故事中有一个细节让幼儿念念不忘,即苏武无论何时何地牧羊,总是手持汉朝符节。原因何在?原来符节代表祖国,手持符节意味着苏武时刻不忘自己的祖国,希望有朝一日回到祖国。由此,从符节到今天的国旗、国徽、国歌,就能让幼儿从小生发浓烈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心,愿意为实现中国梦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二、以栩栩如生的教学情景与教师的示范带动寓德育于幼儿的学习生活中
  唯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至深。让道德的禾苗在幼儿园潜滋暗长,要求教师勤于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可知可感的教学情景,让幼儿于模拟的情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具体演练,进而使善的种子在心中悄悄生根、发芽。譬如, “孔融让梨”的故事带给幼儿的教诲是从小就应该学会礼让、懂得孝顺,做一个谦谦君子。但为何四岁的孔融会有那么一个举动呢?其让梨的时候内心又是怎么想的呢?对此,不妨现编现演、活学活用,当即在课堂上设置有关场景,让小朋友既扮演孔融,又扮演孔融的家里人。由此一个个来、一遍遍演,就能让他们既“穿越千年”与孔融对话,又深悟原来一个人只需举手之劳,就能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就能收获自豪感、成就感。又如,“曹冲称象”的故事,同样可以借由情景模拟,让小朋友边玩边乐,边乐边长见识、增才干、得智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道德的禾苗在幼儿园潜滋暗长,至为根本的一点,是教师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实际上,幼儿园教师又何尝不曾得此尊称、有此殊荣呢?须知,幼儿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某种程度上,教师就是幼儿的“第二父母”,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同样让幼儿奉为圭臬、引为示范。因此,幼儿园应将教师的道德素质置于头等重要位置,将其纳入教师日常考核与年终考评的指标体系中。同时,教师也应“吾日三省吾身”,自觉向身边的道德模范学习,力求为幼儿之师,首先是道德养成之师、为人处世之师,进而在与幼儿的日常相处过程中,使自身道德的感召力成为幼儿崇德向善的“指南针”“方向盘”。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如何,幼儿园应将德育视为幼儿的必修课,着力培育幼儿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观,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初步认识与了解。实践一再表明,重视幼儿道德修养,使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将幼儿培养成为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最终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优秀接班人。
  【刘良军,湖北省荆门市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 李敏
其他文献
本研究基于多层面Rasch模型,以某成人学位英语考试阅卷点2016年4月的写作测试评分为数据源,分析了成人学位英语考试写作测试的评分偏差。结果发现:评分员的评分严厉度差异显著
教师给学生写操行评语是其工作的必选动作。随着时代的发展,“该生表现……”等样式的传统操行评语已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无法满足孩子们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需求。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创新的诗意化、脸谱化、趣味性的“小清新”操行评语。  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方式,操行评语是学生成长的一面镜子,也是撬动学生发展的杠杆,更是增强学生学习存在感、获得感、成就感的关键抓手。同时,操行评语也是教师、家长、学生交
传统文化教育在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关系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民族复兴的重大课题。传统文化内容庞杂,传统文化教育如何把握其中最有价值、最具传承意义的精魂?古代哲人常用射箭比喻对事物本质的把握。例如,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孟子说“仁者如射”,射中靶心意味着不偏不倚、恰如其分的中道。那么,如何确定传统文化的本质并展开恰当的教育?如何把握传统文化教育的中道,亦即射中传统文化教育的
目的:检测抑凋亡蛋白Survivin与胸腺基质促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探讨Survivin与TSLP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腺肌病中S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方案应用于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120例实施妇科肿瘤腹腔镜术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
唐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专职研究员,教育部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年段教材核心作者。  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德育的核心课程,对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如何让小学德育课堂“行走在意义世界中”(鲁洁先生语),很多教师通过多样化的课堂形式与授课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怎样使德育课堂实现意义的通达,仍是需要我们继续思考的问题。  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不同之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这是继2015年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18年首次将劳动教育写进教育方针之后的再次强调,即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  新时代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关乎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任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科学完善的制度
我国高校扩招后,高校采用大班额教学组织方式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然而,在大班额课堂教学过程中仍存在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方法单一、课堂纪律混乱等问题。课堂教学质量受到冲击
五四前后的"废考"论争发端于学生群体。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大学、北京工业专门学校等学校的学生发起了一场旨在废除考试制度的"废考运动"。从行为动机来看,改革教育、维
教师应该选择积极向上的视觉艺术资源供小学生读图赏析与辨析,同时,注重引导小学生在“正气场”的氛围中走向正确的价值选择方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为读图时代,读图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图像主因型文化正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主因型文化。读图的流行隐含着一种新的图像拜物教,也意味着当代文化正在告别语言学转向而进入图像转向的新阶段。在新时代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