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瑾:2010年广东高考文科状元。现就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一步一步走过昨天我的孩子气/我的孩子气给我勇气/自从那一天起我自己作决定/自从那一天起不在意谁的否定/自从那一天起听我说的道理/When I am after 17
——《After 17》
一直很喜欢陈绮贞的歌声。温柔细腻,将少女的心事沉淀在高中淡淡的时光里。尤其是一首简单脱俗的《After 17》,陪伴着我,让我在17岁,由孩子气生出勇气,从踌躇转为坚定,奔赴那一年一度的盛夏之宴。如今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一年来的感动与蜕变仍明晰于心……
记于开场前:骊人未满
夏日里的木棉飘尽最后一丝温柔的絮,许多人的青春亦在纷纷扰扰中随风凋零,扎根于或熟悉或陌生的土地;久未露面的艳阳伸伸懒腰,一睁眼便看见张张新鲜而生动的笑脸。怀着金色的憧憬出现在校道上:状元桥依旧沉默地任我们揣测它的传说,我们,却提早一年,走进了师兄师姐们刚离开的考场。
艳红不在,只留下高高伸展的枝丫;人迹消散,只听见热浪中隐秘的蝉声。走在有些空旷的校园里,看见的天依然是那片天,楼依然是那些楼,可是因为有生命的参与、交汇,一切都生机勃勃地活了过来。一方小小的土地,静静等候着每一年的苍老退却,新鲜融入,怀抱着永恒的岁月,一次次迎接盛大开幕却又仓促退场的多事之夏。
而我们身处其中,新鲜已过,骊人未满,是如此不上不下的位置。未来之于我们,是触手可及的沉重。
有时会不敢相信,明明大家肩膀还稚嫩、内心还弱小,怎么一下子也站到了通向成人世界的最后一段跑道上。即使这个高二的末尾再长再累再难忘,在写下这句话时,它也已倏地滑到我身后去了。时间这样的调皮啊,它拉我们茁壮,又催我们衰老。一辈子追逐时间,但有谁,能脱离它的掌控?
小时候很忙,忙着逗小猫小狗。忙着摘花折草,“明天”似乎永远是个无尽的概念。现在也很忙,忙来忙去为人生中一场重要战役作准备,于是一回首,顿觉时光匆匆于弹指,而完成的事情这样少。
暂时忘怀课本里的公式诗文。单单被如此想法簇拥,确实教人伤感。年轻的心,在必须要迈过的道道坎坷前,总容易出现几番动摇。
有朋友打电话来说她已申请到国外的大学,眼巴巴看着同学自信满满地走出国门;正有朋友在倾诉关于未来的惆怅,那边早已有人鼓起勇气要再体验一次高三的酸甜苦辣。在大家各色的生活轨迹中,我的那条显得平凡而暗淡,真让人担心忽然失了它的方向。
可是,我知道,担心是不必要的。在这个年纪,谁都会有轻轻的悲、淡淡的喜,谁都会有斑斓的理想、无尽的动力。年轻无极限,只要有梦。只要一颗喜悦的心常在,在未来的一年里,就一定会有收获,没有后悔。明日的蓝图化作今天的动力,让我们稳稳向前。既然时间要我们开始拼搏,我们便全心全意地去做;时间将要把我们推向离别的路口,我们亦将会尽兴地笑,尽情地哭。时间流逝中,我们终会把一切都经历过、体验过,继而成熟,继而稳重。
在那时,再回望这个骊人未满的夏天——既有苍凉的骊歌诗句,又有开到荼蔗的灿烂,心中一定会生出许多怀念来吧。
写在落幕后:最好的年华
踏进了高三门口,眼前看到的是传闻中灰暗的日子,心中有惶恐也有斗志;走过了高考独木桥,回首看到的是一段戴着镣铐跳舞的时光,心中有庆幸更有不舍。
在高三。所有的傲气宏志都要刻成一步一步的脚印;在高三,所有的不羁浪漫都要融为一滴一滴的汗水。没有通天高塔,没有孙行者的跟斗,我们能做的。只是不断地向前,不断地提高,尽自己所能,挑战自己能去到的高度。
在高三。逐渐明白了要飞得很高,必须先沉得很低,站得很稳。一日一日的坚持,化为最美丽的歌,飘荡在高三这片略显寂寥的山谷中。终于,我们的付出换来了幸运的回声。
在高三,学会的不仅是积极,不仅是自信,还有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为梦想奔跑的热情。曾经在报纸上看到对一位文科状元的采访。那是一个女生,面容姣好,性格柔中带刚,谈吐中显露出对现在和未来的清晰规划。或许,在17岁,在年轻而无畏的时光里,我们都应该经历这场蜕变,用最大的力量去为自己努力一次,为未来细细思量。
曾经心情黯淡,我对一位从来都从容不迫的同学说:“大家都说学习像一场长跑,我看学习还比不上跑步,毕竟跑步跑了一步是一步,而学习。进了一步很有可能还会退两步。”她微笑摇头:“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要看着身边的人勤奋向上的那一面,不断地激励自己也要变得更好。前进中的曲折我们都会遭遇,千万不要因此消极。”原来,每个人都是如此,那么便有了力量,支撑自己走到最后。冰心也这样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只要满怀信心与希望,不放弃自己,沉心于抽芽拔枝,最后一定会展现出独特的美丽。
最好的年华,不但因为我们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而且因为我们和最好的人一起度过。在记忆深处,被珍藏的是和朋友们互相鼓励前进的脚步。在高考倒计时牌前飞舞的纸飞机,载满了我们有苦有乐的感动和共同的小小叛逆,是属于我们的独特标记。而无法忘怀的是和老师父母多少次敞开心扉的畅谈。经验丰富的过来人,凭一腔对我们的爱,护着我们稳稳踏上前行飞跃的轨道。
今日骊歌终于奏响,高三已成回忆,我们各自离席,奔向更灿烂的远方。怀念放在心底,笑容凝成对最好年华的最好总结。
而在最后的最后,犹记得在高考成绩出来的前两天,和朋友们相约喝早茶。一群年轻的孩子,热闹地围在一起,此时不知是谁提起了成绩,朋友便揽过我笃言道:这就是状元了。大家笑着起哄,年少气盛,将小小的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尽力忘怀。而两天后,结果揭晓,这个无心的预言竟稳稳地落人现实。同时,这个早晨亦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中,作为高三的剪影:在我们最好的年华里,只要你用心为梦想而奋斗,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学习小心得
实用的学习方法很多,我最想与大家分享的,就是如何制订计划。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一旦写好之后,时间就变得更好掌握了。
1 目标次序法则
不仅要列出目标。还要按照重要性排出目标次序。对于每一个目标,给实现目标所需进行的各种活动分派优先级:按照分派的优先级安排活动的日程。比如说,我的学习目标是:提高數学,保持文科的优势。对我来说提高數学更重要,因为我的文科底子比较好,而數学发挥不稳定,容易拖分。
2 活动需占据计划的一部分
除了列出目标,必须的活动也要在计划中体现。如做數学题对我成绩的提高作用更大,于是我每天七点到八点做语文和英语阅读,以自己感兴趣又比较拿手的科目调动学习积极性,接下来用八点到九点半这段黄金时间先做數学题。再复习老师的笔记。最后用九点半到十点半的时间进行其他科目的复习。
3 评估投入与产出。灵活调整计划
通过问自己“得到了什么”“是否达到了目的”来调整自己的计划。我有三种不同的计划:一是每天划分时间段的日程安排,我一直执行,只改动过一次:二是一段时间的学习计划安排。比如说做哪一本练习(高三的练习直到最后都是做不完的,需要选择)。基本上跟着老师的复习进度来安排;三是零碎的待完成事项,随时更新。
只要满怀信心与希望,不放弃自己,沉心于抽芽拔枝,最后一定会展现出独特的美丽。
一步一步走过昨天我的孩子气/我的孩子气给我勇气/自从那一天起我自己作决定/自从那一天起不在意谁的否定/自从那一天起听我说的道理/When I am after 17
——《After 17》
一直很喜欢陈绮贞的歌声。温柔细腻,将少女的心事沉淀在高中淡淡的时光里。尤其是一首简单脱俗的《After 17》,陪伴着我,让我在17岁,由孩子气生出勇气,从踌躇转为坚定,奔赴那一年一度的盛夏之宴。如今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一年来的感动与蜕变仍明晰于心……
记于开场前:骊人未满
夏日里的木棉飘尽最后一丝温柔的絮,许多人的青春亦在纷纷扰扰中随风凋零,扎根于或熟悉或陌生的土地;久未露面的艳阳伸伸懒腰,一睁眼便看见张张新鲜而生动的笑脸。怀着金色的憧憬出现在校道上:状元桥依旧沉默地任我们揣测它的传说,我们,却提早一年,走进了师兄师姐们刚离开的考场。
艳红不在,只留下高高伸展的枝丫;人迹消散,只听见热浪中隐秘的蝉声。走在有些空旷的校园里,看见的天依然是那片天,楼依然是那些楼,可是因为有生命的参与、交汇,一切都生机勃勃地活了过来。一方小小的土地,静静等候着每一年的苍老退却,新鲜融入,怀抱着永恒的岁月,一次次迎接盛大开幕却又仓促退场的多事之夏。
而我们身处其中,新鲜已过,骊人未满,是如此不上不下的位置。未来之于我们,是触手可及的沉重。
有时会不敢相信,明明大家肩膀还稚嫩、内心还弱小,怎么一下子也站到了通向成人世界的最后一段跑道上。即使这个高二的末尾再长再累再难忘,在写下这句话时,它也已倏地滑到我身后去了。时间这样的调皮啊,它拉我们茁壮,又催我们衰老。一辈子追逐时间,但有谁,能脱离它的掌控?
小时候很忙,忙着逗小猫小狗。忙着摘花折草,“明天”似乎永远是个无尽的概念。现在也很忙,忙来忙去为人生中一场重要战役作准备,于是一回首,顿觉时光匆匆于弹指,而完成的事情这样少。
暂时忘怀课本里的公式诗文。单单被如此想法簇拥,确实教人伤感。年轻的心,在必须要迈过的道道坎坷前,总容易出现几番动摇。
有朋友打电话来说她已申请到国外的大学,眼巴巴看着同学自信满满地走出国门;正有朋友在倾诉关于未来的惆怅,那边早已有人鼓起勇气要再体验一次高三的酸甜苦辣。在大家各色的生活轨迹中,我的那条显得平凡而暗淡,真让人担心忽然失了它的方向。
可是,我知道,担心是不必要的。在这个年纪,谁都会有轻轻的悲、淡淡的喜,谁都会有斑斓的理想、无尽的动力。年轻无极限,只要有梦。只要一颗喜悦的心常在,在未来的一年里,就一定会有收获,没有后悔。明日的蓝图化作今天的动力,让我们稳稳向前。既然时间要我们开始拼搏,我们便全心全意地去做;时间将要把我们推向离别的路口,我们亦将会尽兴地笑,尽情地哭。时间流逝中,我们终会把一切都经历过、体验过,继而成熟,继而稳重。
在那时,再回望这个骊人未满的夏天——既有苍凉的骊歌诗句,又有开到荼蔗的灿烂,心中一定会生出许多怀念来吧。
写在落幕后:最好的年华
踏进了高三门口,眼前看到的是传闻中灰暗的日子,心中有惶恐也有斗志;走过了高考独木桥,回首看到的是一段戴着镣铐跳舞的时光,心中有庆幸更有不舍。
在高三。所有的傲气宏志都要刻成一步一步的脚印;在高三,所有的不羁浪漫都要融为一滴一滴的汗水。没有通天高塔,没有孙行者的跟斗,我们能做的。只是不断地向前,不断地提高,尽自己所能,挑战自己能去到的高度。
在高三。逐渐明白了要飞得很高,必须先沉得很低,站得很稳。一日一日的坚持,化为最美丽的歌,飘荡在高三这片略显寂寥的山谷中。终于,我们的付出换来了幸运的回声。
在高三,学会的不仅是积极,不仅是自信,还有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为梦想奔跑的热情。曾经在报纸上看到对一位文科状元的采访。那是一个女生,面容姣好,性格柔中带刚,谈吐中显露出对现在和未来的清晰规划。或许,在17岁,在年轻而无畏的时光里,我们都应该经历这场蜕变,用最大的力量去为自己努力一次,为未来细细思量。
曾经心情黯淡,我对一位从来都从容不迫的同学说:“大家都说学习像一场长跑,我看学习还比不上跑步,毕竟跑步跑了一步是一步,而学习。进了一步很有可能还会退两步。”她微笑摇头:“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要看着身边的人勤奋向上的那一面,不断地激励自己也要变得更好。前进中的曲折我们都会遭遇,千万不要因此消极。”原来,每个人都是如此,那么便有了力量,支撑自己走到最后。冰心也这样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只要满怀信心与希望,不放弃自己,沉心于抽芽拔枝,最后一定会展现出独特的美丽。
最好的年华,不但因为我们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而且因为我们和最好的人一起度过。在记忆深处,被珍藏的是和朋友们互相鼓励前进的脚步。在高考倒计时牌前飞舞的纸飞机,载满了我们有苦有乐的感动和共同的小小叛逆,是属于我们的独特标记。而无法忘怀的是和老师父母多少次敞开心扉的畅谈。经验丰富的过来人,凭一腔对我们的爱,护着我们稳稳踏上前行飞跃的轨道。
今日骊歌终于奏响,高三已成回忆,我们各自离席,奔向更灿烂的远方。怀念放在心底,笑容凝成对最好年华的最好总结。
而在最后的最后,犹记得在高考成绩出来的前两天,和朋友们相约喝早茶。一群年轻的孩子,热闹地围在一起,此时不知是谁提起了成绩,朋友便揽过我笃言道:这就是状元了。大家笑着起哄,年少气盛,将小小的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尽力忘怀。而两天后,结果揭晓,这个无心的预言竟稳稳地落人现实。同时,这个早晨亦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中,作为高三的剪影:在我们最好的年华里,只要你用心为梦想而奋斗,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学习小心得
实用的学习方法很多,我最想与大家分享的,就是如何制订计划。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一旦写好之后,时间就变得更好掌握了。
1 目标次序法则
不仅要列出目标。还要按照重要性排出目标次序。对于每一个目标,给实现目标所需进行的各种活动分派优先级:按照分派的优先级安排活动的日程。比如说,我的学习目标是:提高數学,保持文科的优势。对我来说提高數学更重要,因为我的文科底子比较好,而數学发挥不稳定,容易拖分。
2 活动需占据计划的一部分
除了列出目标,必须的活动也要在计划中体现。如做數学题对我成绩的提高作用更大,于是我每天七点到八点做语文和英语阅读,以自己感兴趣又比较拿手的科目调动学习积极性,接下来用八点到九点半这段黄金时间先做數学题。再复习老师的笔记。最后用九点半到十点半的时间进行其他科目的复习。
3 评估投入与产出。灵活调整计划
通过问自己“得到了什么”“是否达到了目的”来调整自己的计划。我有三种不同的计划:一是每天划分时间段的日程安排,我一直执行,只改动过一次:二是一段时间的学习计划安排。比如说做哪一本练习(高三的练习直到最后都是做不完的,需要选择)。基本上跟着老师的复习进度来安排;三是零碎的待完成事项,随时更新。
只要满怀信心与希望,不放弃自己,沉心于抽芽拔枝,最后一定会展现出独特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