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书育人是教育的原则,数学教学中怎样进行德育渗透,方法是灵活多样的。
关键词:数学;德育渗透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7-112
素质教育倡导,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科学有效的途径,使他们在知识素养,思想文化素养,以及适应未来社会并推动社会前进的能力,都得到提高。由此,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就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规律,他们的心理规律是,接受思想教育时,对形象的东西感兴趣,对抽象的思想教育理论无兴趣,这就决定了要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就要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熏陶。例: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说,改革开放之初,国家不富裕。过年了,家里的孩子,一个人只能吃到一个苹果,在黑板上画一个苹果,改革开放几年,一个孩子可以吃到二个苹果,又在黑板上另画二个苹果。以此类推地进行,直到画上十排苹果,再教每一排的数字怎么写,怎么读。这里要强调的是苹果数量的不断增加是由于改革开放的结果。学生就间接地受到了“改革开放就是好”的思想教育。又例:教学由加法过渡到乘法,也可以融进思想教育因素。可以这样教:解放战争中,战斗就要打响,团里正在造计划领取子弹,就说一个连吧,一个战士要领10发子弹,120人要领多少发子弹?如果只学了加法,要怎样计算出来呢?那就是10+10+10……直加到120次。如果那样就要耽误备战的时间了。但学了乘法就好办了。半分钟可以计算出来。当同学们还好奇的時候,宣布教乘法,这里也要强调的是在激发学生对乘法的兴趣的过程中,融入了“解放军打仗”的事,就是间接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又例:数学学习也是要以一定的生活经验作基础的。如讲到长度单位,他们就要对日常生活中的长度概念有生活体验。但小学生们平时对这些是熟视无睹的,就有必要把学生带到野外进行实际体验。在进行前为了激发兴趣,提高认识,可以讲一个故事:抗日战争中,为了消灭某个据点的鬼子,就要先摸清敌情,八路军连队派出了一个小侦察员。这个小侦察员只有十来岁,他化装成卖香烟的孩子混入日军据点。他边逛边观察,炮楼有多高,墙有多厚,据点里有多宽,有多少间房屋,大约有多少鬼子,这些是不能亲自去量,去数的,只能用估计的方法获得,但要估计得八九不离十,平时就要有实际体验。今天就准备带大家去学校附近实际丈量路长,山高等。进行前老师讲的这个故事,融入了这些思想教育因素。一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精神,二是让学生懂得自己将来也要面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现在不但要学习理论,也要用于实际。于是兴高采烈地投入野外体验之中。又例:教学“+与-”符号的概念,是增加与减少的意思。增加与减少是相反的。当学生理解意思之后,老师让学生联想自身的问题。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应增加什么,减少什么?让学生放开思想去想,定会产生思想感悟,从而受到教育。我在开展这一活动中,学生们联想了很多很多。有的想到应增加成绩,减少错误。这样联想的学生中,有的制了一表格贴在家里的墙上,每次单元考试都填上分数,并用向上的箭头标注。如果成绩比上一次下降了,就用向下的箭头标注。若不增加不减少,就用水平箭头标注。这样只要一回到家,这些箭头就会提醒他注意。只能上升或保持,不能下降,这就是学了“+-”法后的思想收获。还有个学生想到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加收入,减少支出,一遇紧急用钱的情况就会从容应对。这个同学就是这样做了,他把从各种渠道得来的钱(如春节的压岁钱,节假日帮爸爸妈妈做事的奖金等等)存在节约筒里(用竹筒的两头封口,中间削一个小口便于放钱进去,放进去要取出来不容易,要到紧急用钱的时候才打破竹筒拿出)。有一次班上一个同学病了住医院,他就打破节约筒,拿出钱买礼物去慰问,这就是学了“+-”的意义后,养成的节约好习惯。又例:学了追击问题,能解这类应用题了。比如“甲乙二人相距100米,他们同一时间同向前进,甲在前,乙在后,甲的速度30米/分钟,乙的速度40米/分钟,问多少分钟后乙追上甲。这道题的关键是要知道乙的速度每分钟比甲快多少?由这道题,老师也让同学们联系学习与生活中的事。有个同学这样想:我与同村的同学的成绩有距离,他单元考试得了90分,我只得了70分,要能追上他,就必须超过他学习的付出。比如他每天复习一小时,我就要复习2小时。这样,每次考试缩短一点差距,一学期下来,才能追上他的成绩。这就是从数学思想中获得的教益。又例:利用编应用题对学生进行思想陶怡是德育渗透的又一途径。例:20+30+50,是一个式了题。它是训练整十的加法列出竖式,个位上都是“0”,无论多少个“0”相加都得“0”。但若把它编成应用题,就会多一层意义。如编成这样一道题:“某村一户人家大年三十的夜晚突然失火,周围一下子就来了20个人参与灭火。火势仍然很旺,很快又来了30个人,火势仍然没得到有效控制。村长便在广播里动员,一下子又来了50个人,他们拿各种灭火工具,有的还开来了汽车,火势很快得到了控制。经过半小时,火被扑灭了,问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灭火?学生在算这道题时,不只巩固了加法技能还受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共产主义精神的陶冶。又例:讲数学家的故事,是培养刻苦攻关精神的又一途径,如讲某著名数学家青年时代自学数学入了迷。有一天,他在街上一家餐馆吃饭,他坐在桌前,用手在桌子上画来画去,那是他在研究几何题,当服务员走到他跟前时,他问应收多少钱?服务员说你还没吃东西呀!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会对那位数学家的精神所感动,从而把这种精神用于学习。
总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解读分析》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3)。
关键词:数学;德育渗透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7-112
素质教育倡导,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科学有效的途径,使他们在知识素养,思想文化素养,以及适应未来社会并推动社会前进的能力,都得到提高。由此,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就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规律,他们的心理规律是,接受思想教育时,对形象的东西感兴趣,对抽象的思想教育理论无兴趣,这就决定了要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就要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熏陶。例: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说,改革开放之初,国家不富裕。过年了,家里的孩子,一个人只能吃到一个苹果,在黑板上画一个苹果,改革开放几年,一个孩子可以吃到二个苹果,又在黑板上另画二个苹果。以此类推地进行,直到画上十排苹果,再教每一排的数字怎么写,怎么读。这里要强调的是苹果数量的不断增加是由于改革开放的结果。学生就间接地受到了“改革开放就是好”的思想教育。又例:教学由加法过渡到乘法,也可以融进思想教育因素。可以这样教:解放战争中,战斗就要打响,团里正在造计划领取子弹,就说一个连吧,一个战士要领10发子弹,120人要领多少发子弹?如果只学了加法,要怎样计算出来呢?那就是10+10+10……直加到120次。如果那样就要耽误备战的时间了。但学了乘法就好办了。半分钟可以计算出来。当同学们还好奇的時候,宣布教乘法,这里也要强调的是在激发学生对乘法的兴趣的过程中,融入了“解放军打仗”的事,就是间接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又例:数学学习也是要以一定的生活经验作基础的。如讲到长度单位,他们就要对日常生活中的长度概念有生活体验。但小学生们平时对这些是熟视无睹的,就有必要把学生带到野外进行实际体验。在进行前为了激发兴趣,提高认识,可以讲一个故事:抗日战争中,为了消灭某个据点的鬼子,就要先摸清敌情,八路军连队派出了一个小侦察员。这个小侦察员只有十来岁,他化装成卖香烟的孩子混入日军据点。他边逛边观察,炮楼有多高,墙有多厚,据点里有多宽,有多少间房屋,大约有多少鬼子,这些是不能亲自去量,去数的,只能用估计的方法获得,但要估计得八九不离十,平时就要有实际体验。今天就准备带大家去学校附近实际丈量路长,山高等。进行前老师讲的这个故事,融入了这些思想教育因素。一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精神,二是让学生懂得自己将来也要面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现在不但要学习理论,也要用于实际。于是兴高采烈地投入野外体验之中。又例:教学“+与-”符号的概念,是增加与减少的意思。增加与减少是相反的。当学生理解意思之后,老师让学生联想自身的问题。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应增加什么,减少什么?让学生放开思想去想,定会产生思想感悟,从而受到教育。我在开展这一活动中,学生们联想了很多很多。有的想到应增加成绩,减少错误。这样联想的学生中,有的制了一表格贴在家里的墙上,每次单元考试都填上分数,并用向上的箭头标注。如果成绩比上一次下降了,就用向下的箭头标注。若不增加不减少,就用水平箭头标注。这样只要一回到家,这些箭头就会提醒他注意。只能上升或保持,不能下降,这就是学了“+-”法后的思想收获。还有个学生想到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加收入,减少支出,一遇紧急用钱的情况就会从容应对。这个同学就是这样做了,他把从各种渠道得来的钱(如春节的压岁钱,节假日帮爸爸妈妈做事的奖金等等)存在节约筒里(用竹筒的两头封口,中间削一个小口便于放钱进去,放进去要取出来不容易,要到紧急用钱的时候才打破竹筒拿出)。有一次班上一个同学病了住医院,他就打破节约筒,拿出钱买礼物去慰问,这就是学了“+-”的意义后,养成的节约好习惯。又例:学了追击问题,能解这类应用题了。比如“甲乙二人相距100米,他们同一时间同向前进,甲在前,乙在后,甲的速度30米/分钟,乙的速度40米/分钟,问多少分钟后乙追上甲。这道题的关键是要知道乙的速度每分钟比甲快多少?由这道题,老师也让同学们联系学习与生活中的事。有个同学这样想:我与同村的同学的成绩有距离,他单元考试得了90分,我只得了70分,要能追上他,就必须超过他学习的付出。比如他每天复习一小时,我就要复习2小时。这样,每次考试缩短一点差距,一学期下来,才能追上他的成绩。这就是从数学思想中获得的教益。又例:利用编应用题对学生进行思想陶怡是德育渗透的又一途径。例:20+30+50,是一个式了题。它是训练整十的加法列出竖式,个位上都是“0”,无论多少个“0”相加都得“0”。但若把它编成应用题,就会多一层意义。如编成这样一道题:“某村一户人家大年三十的夜晚突然失火,周围一下子就来了20个人参与灭火。火势仍然很旺,很快又来了30个人,火势仍然没得到有效控制。村长便在广播里动员,一下子又来了50个人,他们拿各种灭火工具,有的还开来了汽车,火势很快得到了控制。经过半小时,火被扑灭了,问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灭火?学生在算这道题时,不只巩固了加法技能还受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共产主义精神的陶冶。又例:讲数学家的故事,是培养刻苦攻关精神的又一途径,如讲某著名数学家青年时代自学数学入了迷。有一天,他在街上一家餐馆吃饭,他坐在桌前,用手在桌子上画来画去,那是他在研究几何题,当服务员走到他跟前时,他问应收多少钱?服务员说你还没吃东西呀!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会对那位数学家的精神所感动,从而把这种精神用于学习。
总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解读分析》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