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粮食安全工作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总结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i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始终把解决好人民吃饭问题作为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观点和论述。党领导粮食安全工作的百年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粮食安全思想中国化,走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道路;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定海神针;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牢将中国人的饭碗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乡村振兴战略。认真总结百年来党领导粮食安全工作的历史进程和经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启示。
  [关键词] 建党100周年;粮食安全;以人民为中心;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增收;粮食产能
  [中图分类号] D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1)11-0019-06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而言,粮食问题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是关乎治国理政和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这“天字第一号”问题一刻也不能松懈。回眸百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尤为关注人民吃饭问题,相继对粮食安全工作作过诸多重要指示和重要论述,领导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制度与政策,始终把解决好人民吃饭问题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对于粮食安全工作的指導方针、科学态度和奋斗精神成为社会主义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实保障。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粮食安全工作的历史进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组织革命战争和改善群众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两大艰巨任务。粮食安全与稳定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实物质基础,各个红色根据地建设和发展为党提供了领导粮食安全工作创造性实践的伟大阵地。党在根据地积极领导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广泛开展政权建设,尤其注重“三农”领域建设。早在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现在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为着革命战争的胜利;为着争取物质上的条件去保障红军的给养和供给;为着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1]一方面,粮食保障是红军和人民长期战争中的物质条件基础;另一方面,粮食保障就是在确保人民基本生活的基础上,更好组织起人民群众,为夺取革命胜利提供动力和保障。新中国成立后,在借鉴原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经过反复研判,将国民经济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发展排序调整为农、轻、重,明确肯定农业在我国的基础地位,清晰表明粮食安全关系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2],成为当时稳定我国粮食价格、扭转粮食困难局面、确保人民生活的重大决策。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我国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陈云同志时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负责全国财政工作,他明确指出“发展农业是头等大事”[3]。1953年10月,党中央决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并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中央直接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之后,由于自然灾害影响,国家及时调整政策,并决定实行“三定”办法(即对粮食的定产、定购和定销)。“三定”办法的实施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国内粮食形势发展势头良好,为稳定粮食价格和市场物价、保证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在粮食问题上要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为解决国家与农民、粮食生产与副业经济作物生产、粮食丰歉不平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4]。这使得粮食供给增长速度大为提高,人民粮食消费状况和水平大幅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工农业协调发展。由于后期在政策上的失误,加之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人均粮食消费也长期停滞不前,直接波及到人民群众生活。这段历史也充分证明,不论什么时候必须将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农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把农业问题进一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他深刻洞悉农业领域重点工作,针对现实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论断,对人民“吃好饭、吃饱饭”有许多生动、形象的表述。在1975年8月参与讨论《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谈话中,邓小平强调:“工人没有菜吃,没有肉吃,工业怎么能搞得好?”[5]他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建设好,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好,归根到底离不开社会生产力大幅发展的根本作用,让工业支援农业,农业反哺工业,越想发展更好的工业,农业就越要排在第一位,将满足人民的粮食基本需求作为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的前提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先后制定和颁布一系列符合农业和农村实际发展状况的方针政策,把粮食问题从保障人民生活的基础维度上升到确保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历史性地创造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多种农业生产责任制,迸发出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重视发展农业,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5]。
  江泽民同志重视“三农”问题,把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安危所系。强调中国人吃饭“不能靠任何别的国家来解决,一是靠人家靠不住,谁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二是即使能解决,也会受制于人”[6]。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从政治和战略上认识粮食问题的特殊重要性,提出粮食“始终是战略性商品,直接关系到人民和国家的安危”[7]。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指出:“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是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关系国家安危的问题。”[8]没有粮食的连年丰收和丰富的农副产品作物质保证,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这一阶段中国粮食和农业生产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胡锦涛同志高度关注和重视国家粮食安全,提出粮食是国民经济“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以“统筹城乡”作为基本方略,确定“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作为基本方法,制定以“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作为基本方针[7]。强调”粮食安全是攸关各国国计民生,事关人类发展和安全的大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加以应对”[9]。一方面围绕扎扎实实推进粮食增产、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充分开发和利用国际资源和国外市场,广泛开展粮食合作,开启我国粮食安全国际合作之路,确保世纪之交国家粮食工作的稳定与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粮食生产和安全,高度重视粮食工作,多次强调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明确要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10]。提出了关于“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新论断,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告诫全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出了问题,谁都不可能救我们”[11]。对于国家耕地红线、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储备调节等诸多重点领域和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都作有重要批示,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和新论断,为新时代农业改革发展和粮食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理论遵循、实践指向和思想引领。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粮食安全工作的经验总结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得国家安稳、人民幸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未来对待粮食安全工作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粮食安全思想中国化,走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道路;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定海神针;必须牢牢将中国人的饭碗掌握在自己手上,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确保定国安邦;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为粮食安全厚植根本性基础。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粮食安全工作的宝贵经验和现实启示。
  (一)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道路
  思想形成和理论创新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根植于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土壤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12]中国共产党领导粮食安全工作,首先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在坚持和发展的有机统一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和新转化,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粮食安全思想中国化。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诸多关于“三农”方面、尤其在粮食领域方面有着众多闪光的论述和观点,其确保粮食安全的思想也始终贯穿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当中。他们所阐明和论述的粮食安全的思想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证明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也为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工作的开展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粮食安全工作方面取得的业绩,源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粮食安全思想的丰富发展、继承创新,体现着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逻辑上的相互联系和有机统一,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和现實的检验,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世界创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确立了新的粮食安全观,实施了新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形成了国家粮食安全工作的系统性、理论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相统一的思想理论体系,成为指导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工作的行动指南,构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二)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百年来的历史和实践证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的根本和关键。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天起,就确定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每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及其领导人都对粮食工作作出过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特别是在党代会、重要会议、重要决议和文件批示以及重大工作部署中,针对不同发展情况对粮食安全工作提出过许多方针政策、战略构想和具体要求。
  在我国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状况下,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依靠自身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中国14亿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使得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提高,这是国际公认的世界奇迹,连那些对中国怀有十分敌意的西方政客及媒体也不得不承认。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比前一年提高0.9%,实现连续6年产量在1.3万亿斤以上。据农业农村部预测,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将继续保持稳定,并做到稳中有增,这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如今,中国人民不仅能够吃得饱饭,还不断注重营养水平的提升,从“吃饱饭”跨越为“吃得健康”和“吃得营养”,今天中国人的饭碗已经牢牢地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上。党的领导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定海神针”。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以“九个必须”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经验启示,其中“第一个必须”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坚持党对粮食工作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粮食安全工作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未来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征程上舵正帆满、再展新貌的根本政治保证。
  (三)必须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保障人民权益,推进人民福祉是国家粮食安全工作的落点旨归。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在任何时刻、任何形势下都始终贯彻群众路线,站稳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切身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是“十三五”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各部门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我国粮食产能稳定在1.3万亿斤台阶之上,国内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了470公斤左右,粮食生产持续取得骄人成绩,中国人的饭碗已经完全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中。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一条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开宗明义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历史是由人民创造而来,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人民。”[13]把握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要始终以百姓之心为心,以人民之福为福,不断增强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开始实施的“十四五”规划中,党中央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工作进一步作出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首次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国家安全保障类约束性指数,并凸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中。同时,我国还多次明确提出加快《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制定和实施,强调用法律手段强制性维护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表现出党和国家一如既往、一以贯之地重视粮食安全工作,是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相统一、相契合的,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立场。
  (四)必须坚持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是中国粮食安全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在新时代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的坚强保障。但必须强调,粮食安全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历史方位的调整,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对粮食安全问题切不能掉以轻心。特别在当前国际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和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平息的态势下,已经引发出国际粮食安全问题的一系列反应。据2020年7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开整理的数据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全球食物不足人口将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大幅度增加,世界上将有更多国家面临饥饿风险,更多人群处于饥饿状态。因此,重农抓粮仍将是我国的既定国策。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确保中国粮食安全,根本在于要實施乡村振兴战略。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中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接下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全党的中心任务之一,这也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新的重要赶考科目。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粮食安全是根本,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深层思考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立足我国新时代发展环境和发展要求所提出的伟大决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粮食产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工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也将更好保障国家粮食稳定发展,为粮食安全厚植根本性基础。同时,保障粮食安全还需要兼具世界眼光,粮食安全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国运所系、民生所指,也是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人类解放的学说,共产主义社会是为了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更是负责任大国,不仅需要实现粮食自给,确保中国人民端牢饭碗,也要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积极出力献策,共同维护国际粮食安全,促进全人类幸福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确保粮食安全也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应有之义。
  三、结语
  总结经验、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开辟历史、创造历史、回顾历史、总结历史的过程。从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到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面对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中国共产党秉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粮食安全思想,传承中华民族“民以食为天”传统文化,始终从维护红色江山、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从稳定经济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生活幸福的大局,从国际社会和平发展、和谐共生的角度,直面挑战,不断总结、调整和完善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任务与战略部署。伟大壮举,皆在奋斗。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工作走过百年辉煌历程,积累了弥足珍贵的丰富经验,对于在新时代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张仁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野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3.
  [3]  谢莲碧,黄雯.建国以来粮食安全思想内涵的演变:从封闭到开放[J].社会科学研究,2012,(5).
  [4]  龙国存,王小利.毛泽东的粮食工作思想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0,(2).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  熊辉,谭诗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粮食工作的历史经验[J].北京党史,2015,(1).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  胡锦涛.加强粮食安全和创新增长合作[N].人民日报,2012-09-09.
  [10]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3]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邹立鸣]
其他文献
外来树草种是相对于乡土树种而言的树草种,是在本地没有自然发生,种植在当地及分布区以外自然生境的树草种,包括种及其以下单元,如变种、种源、无性系、转基因植株等.本文所述外来树草种是指我国没有自然发生的树草种.外来树草种的引进可以丰富我国林草资源,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尤其是生物安全风险.部分外来树种因具备较强的繁殖、传播等能力,在适宜的气候、土壤、水分及传播条件下,极易扩散蔓延为入侵树种.入侵树种通过竞争、排斥、杂交等方式抑制乡土树种生存,造成乡土树种种类和数量的逐渐减少,甚至濒危或灭绝,令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受
期刊
文章基于黄河中下游地区68座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杜宾模型探究黄河中下游地区能源绿色消费水平空间纹理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黄河中下游地区能源绿色消费水平先后经历了平稳期、波动期、显著增长期3个阶段,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典型城市的“U”型变化特征明显;能源绿色消费水平呈现“西南—东北”方向递增的阶梯状空间格局,并形成以北京市、郑州市、济南市为核心的三大聚集区;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对能源绿色消费水平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技术
近期,社区团购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暴风骤雨.7月7同,有过8轮融资、估值超10亿美元的同程生活宣布破产.3周后,另一家知名企业食享会也“人去楼空”.其他巨头如十荟团、美菜网等纷纷大规模裁员,关停多个高亏损地区的业务……短短一年多时间,社区团购就从热火朝天演变成一地鸡毛,仿佛共享单车大战的戏码重演.面对这样疯狂而又戏剧性的乱象,面对资本和人力的巨大浪费,企业界需要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我们怎样才能避免下一次悲剧重演?
期刊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中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2004—2018年中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群组分解、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和Markov链方法考察了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异及演进态势.研究发现:中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但呈缓慢上升态势,共享与协调发展相对较好,持续性指数波动上升,但创新性和开放性指数还处于较低水平;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显著,东部沿海、北部沿海经济区表现优异,大西南、大西北发展滞后;现代服
文章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借助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空间自相关模型、地理探测器等计量模型,测算2008—2018年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指数的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变化趋势呈现出稳定上升—平稳过渡—稳定上升三个阶段,具体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的空间格局;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之间存在显著的产业梯度和要素禀赋差异,产业能级沿长江流向呈递增趋势,要素丰裕度
负面反馈对员工持续的绩效提升十分重要,但关于员工个人特质如何影响负面反馈应对的研究并不充分.文章以198名员工为研究对象,从归因角度探讨了心理权利对员工接收负面反馈后的影响.结果表明:心理权利会导致员工对负面反馈进行外部归因,进而对员工后续的绩效改进和继续寻求反馈产生负面作用;负面反馈来源调节上述间接作用,尤其当负面反馈来自领导时,心理权利对员工负面反馈应对的消极作用被削弱.研究拓展了员工应对负面反馈的认识,为分析心理权利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企业提升绩效反馈效率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文章以2007—2019年中国服务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2016年起实施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所具有的“准自然实验(Quasi-Natural Experiment)”性质,使用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实证检验了中国服务开放对服务企业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中国服务开放影响服务企业效率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服务开放显著提高了服务企业效率,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的服务企业效率提升约14.8%;中国服务开放对于外资及非国有服务企业、新兴服务企业、东中部地区服务企业
创新资源的稀缺性与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传统创新范式不能充分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而知识耦合使得创新链上不同知识资源禀赋的企业合作成为可能.文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构建出以知识耦合为自变量、接力创新为因变量的分析框架,并将知识共同生产和知识隐匿程度纳入该分析框架,探究知识耦合对接力创新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知识耦合对接力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共同生产在知识耦合与接力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即知识耦合对知识共同生产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共同生产对接力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知识隐匿程度对知识耦合与接力创新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我这一生都在被“有所作为”的信念驱使.我从小在世界著名的耶胡迪·梅纽因音乐学校(Yehudi Menuhin School)学习,它坐落在英国乡村翠绿的山野之间,是许多怀揣音乐梦想的少年的学习圣地.我当时渴望成为小提琴家,每天练琴4~6小时.我拉得不错,但这很功利、机械.我始终觉得少了点什么.为了找寻可以点燃内心激情的火花,我放弃了音乐学习,一头扎进了个人发展的世界.我再次发现自己想“做”大事,我渴望著书立说,滔滔不绝地演讲,成为领导力专家.此后,我出版了个人专著,与全球化企业合作,积累了数量可观的客户,
期刊
[摘 要] “云旅游”是基于数字化的一种旅游新业态、新体验、新服务,是对线下旅游的线上营销、拓展和补充。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武汉“云旅游”存在旅游企业数字化程度参差不齐、数字化服务能力不强、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武汉应从依托数字技术提升文旅品牌、打造文旅精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助推文旅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文旅企业数字化服务能力,通过“云旅游”,做好线下旅游的线上宣传等几个方面来助推“云旅游”与线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