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自主品牌汽车每前进一步,都遭到最激烈的阻击。那么,自主品牌是会在短暂的辉煌后“早衰”,还是在艰难困苦中“早熟”?2008年也许是个关键年份。
2007年12月8日,北京会议中心,第二届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颁奖现场。
当海马汽车总经理助理王登营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和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孙祖梅手中接过“年度车型大奖”的奖杯时,他心里非常清楚这个奖杯的分量。作为检阅和盘点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历程的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见证了民族汽车工业的进步和所走过的风雨征程。而此刻,在场的近200名汽车行业各界人士给予的热烈掌声,更是对自主品牌汽车一年来顽强拼搏的赞许。
辉煌之后 山穷水复
外资汽车品牌最初进入中国后,在经济型车领域尚留下不小的空白,以奇瑞、吉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汽车生产企业在夹缝中以低价策略迅速占领了这个合资品牌相对势弱的领域,并打下了一片稳固的江山。
至2006年,全国乘用车年终销量前十位的排名中,奇瑞汽车以30.5万辆的成绩超越北京现代、广州本田挤入四强。同时,吉利、华晨也有不俗表现,自主品牌轿车的国内市场份额已升至26.4%,并首次超过日系、韩系、德系、美系、法系品牌,位居第一。同时,2006年中国汽车出口数量比上一年增长约一倍,创3 4万辆记录,其中轿车出口量达9万多辆,同比增两倍。 2006年,成为自主品牌汽车辉煌的一年。但自主品牌的车型主要仍分布在10万元以下低价位区间。调查显示:自主品牌轿车在7万元以下的市场份额比例中超过60%以上,而9万元以上的却仅有17%左右。
自主品牌迎来辉煌的同时,也迎来了与合资品牌的短兵相接。合资品牌在完成了在中国市场的品牌树立和生产布局后,开始往中低端发展,推出低价车型,开始入侵自主品牌长期固守的领地,例如普桑价格已破8万元,捷达价格已接近6万元;另一方面,国内自主品牌也有企业开始往中高端发展,例如奇瑞东方之子、吉利金刚和远景、哈飞赛豹5系、一汽奔腾、荣威、名爵、红旗HQ3等。
这种战略上和价格上的重叠,使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巷战”在2007年达到白热化,各月销量互有进退。从2007年整个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自主品牌企业实际上是“高开低走”,上半年尚能延续去年的优势,一度占据了乘用车市场28.8596的份额,但到下半年时市场占有率开始下降,并逐渐下滑到接近2096。特别是自主品牌轿车所占份额已从2007年5月的31%下滑到了11月的23%。
2008年,自主品牌汽车面临的形势似乎更为严峻。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认为,不断提高的银行准备金率使企业获得流动性资金贷款更为困难,另外人民币升值也可能会对出口产生影响。此外,油价的继续攀升、自主品牌阵营内新进入乘用车领域的竞争者不断增多等等都会使自主品牌汽车发展面临更严峻的形势。 然而,这并不是致命的。最强的敌人依然是来自于合资品牌的直接进攻,市场对自主品牌不利的原因,在于自主品牌的“主业”和价格杀手锏遇到了挑战。最近大众已经放出话来,捷达、桑塔纳都要降到6万元。果真如此的话,奇瑞旗云、吉利的金刚和自由舰、比亚迪F3以及力帆、哈飞赛豹等都将直接“受伤”,而这些车型的价格一旦走低,将直接给小排量车带来压力。小排量车的利润本来就很薄,而且是自主品牌主要的市场,起着生命线的作用。据估计,2007年自主品牌小排量汽车总量累计减少超过10万辆。
其实,现在自主品牌面临的已不仅仅是合资品牌的竞争,随着广州本田宣布造自主轿车,大众把研发也放在中国来做,这导致民族自主品牌将同时面临来自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的竞争。福田汽车副总经理、福田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邬学斌对此深表担忧, “合资品牌开始做一些高度本土化的甚至是降低要求的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价格就会更低,对现有自主品牌轿车的杀伤力将更大。” 业内资深专家程远也担忧地说: “这一手是合资品牌扼杀自主品牌的杀手锏,你不是有低价优势吗?我也打跟你一样的价格。它充分考虑到品牌溢价,我不需要打得很低就可以把你打死。所以说2008年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跨国公司目前的低价战略将使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面临生死劫。”
是早衰,还是早熟?
2007年11月20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邵奇惠在第五届广州国际车展的一次论坛上指出, “汽车业繁荣发展的背后隐藏着早衰的危机。”他分析,在过去的20年里,由于市场需求开启、政策引导、政府相助,中国汽车产业井喷般发展壮大,几乎所有汽车企业都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这种轻易取得的成功,使企业领导人产生了麻痹思想,并缺乏明智的认识和抉择,导致有的企业已出现早衰征兆。
邵理事长的言论一抛出,立刻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加上2007年自主品牌汽车份额的下降以及未来面临的困难,立刻就有人将自主品牌突然遇冷的症结归结为浮躁。
的确,此时提出“早衰”的警告很是及时,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自主品牌也已经在主动做着多方面的调整。2007年第三季度时,面对颓势,一些自主品牌企业已开始调低全年目标,例如吉利汽车已经将全年销售目标从24万辆降低到19万辆,下调幅度高达21%。长城汽车也将销售目标由12万辆削减为11万辆。此外,吉利对旗下远景、吉利金刚等众多车型价格做了下调。吉利方面称,2007年是吉利集团战略转型元年,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降价并不是一次简单的促销行为,而是吉利根据战略转型需要调整营销策略,凸现技术和性价比竞争优势,确立产品竞争新格局而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与此相对应的是,吉利对管理层也做了很大的调整。
此外,奇瑞在2007年的调整幅度也相当大,其主要是从战略上进行了调整,稳定价格、主动调整市场环境和发展路径成为其主要手段,全公司从追求规模扩张一下子转移到了追求内涵提升上面。
据吉利方面称,长期以来的低成本、低价位、低档次的低端品牌形象,被认为是阻碍吉利在更高级别市场大显身手的主要原因。“吉利碰到了品牌的天花板,需要在品牌提升上下一些工夫。” 吉利的说法其实正是代表了大多数换标的自主品牌企业的心声。于是,为改变低端印象,从吉利开始,自主品牌2007年兴起了一股换标风:吉利斥资360万元征集新车标,比亚迪、长城的新车标也闪亮登场。而此前,长安、哈飞、江淮等企业已经完成了换标。虽然换标不是灵丹妙药,解不了自主品牌的困局,但至少折射出自主品牌企业在短暂的辉煌之后,迅速回归到了品质与品牌的核心路径上来。
这,与其说是早衰,不如说是早熟。
除了亮剑,还能怎样
面对合资品牌直刺过来的低价之剑,面对捅不破的品牌“天花板”,面对“早衰”的警告和“生死劫”的预言,自 主品牌何去何从?
电视剧《亮剑》的主人公李云龙说: “两位剑客狭路相逢,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哪怕对手是天下第一的剑客,哪怕明知会血溅当场,你也要毅然亮剑。”亮剑!对自主品牌来说也许是惟一选择。
据中国质量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自主品牌除了保持经济型轿车市场的价格优势外,在质量方面也加大了改进力度,并且通过集体换标走向国际市场、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以及向中高端市场迈进,极大地提升了品牌形象。天津一汽威志、上海汽车荣威750、吉利自由舰等自主车型已经进入各自细分车型中满意度前三的位置。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对中国自主品牌充满信心,他表示,尽管2008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面临很严峻的考验,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以奇瑞、吉利为代表的汽车企业逐渐成熟,其创新团队也越来越完整,创新的实践也越来越多。竞争在所难免,也会使新的成果和团队越来越成熟。“虽然有坎,但是我们能迈过去。”付于武说。
事实上,勇于亮剑,正是自主品牌企业的光荣传统,否则就不会有越来越壮大的自主品牌企业阵营。
发改委近日在其网站上公布了第154批车型目录,包括近百款轿车产品。记者发现其中的全新车型多集中在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从目录上看,一汽、上汽、海马、吉利、力帆、奇瑞、天津一汽等自主品牌企业都将推出多款新车。除改款车型外,不乏全新车型,排量多在1.5L以上,甚至包括2.0L、2.3L的车型。可以看出,自主品牌车型正在努力摆脱以前低质廉价的形象,纷纷开始走向中高端市场。一汽轿车、上汽等借助外力发展起来的自主品牌车型一开始就瞄准了中高端领域,而奇瑞、海马等经过积淀也开始“向上走”,A3和海马3也许会成为里程碑式的作品。
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说,“自主品牌必须向上走,突破天花板!现在其实我们的价格线跟合资品牌已经对接起来,像伊兰特、凯越都压到9万元水平上,我们也在这个接触点上,这种战线不能一味地逃,因为往下的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必须接触,有一定的压力,但是我觉得还能扛得住。”
事实上,亮剑的关键在于有亮剑精神,并不意味着就是傻大胆,产品还要有可靠的品质,企业要有技术创新、融入国际化以及成熟的市场和品牌运作能力来做依托。
上海华普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洪岩也表示,华普将利用英国锰铜的技术资源往高端发展。 “我们要研发20多万元的车,一定要有足够的技术含量来支撑,比如说我们的模具、发动机和一些关键的配置,质量是否过关,是否能够选用全球公认的名牌,包括车的整个匹配,经过国家检测部门的试验,能够经得起考验,都是我们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现在随着和英国锰铜的合作,华普的技术来源也会与日俱增。”
作为汽车界的权威专家,郭孔辉院士依然“宝剑未老”,也在为自主品牌支招。他说:“我最近竟然听到这么一个问题,我们的自主品牌到底能不能做下去?就觉得好像2007年自主品牌的销量在下降,合资的老品牌越卖越便宜,将来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我们自主品牌还能不能活?事实上在国际上也是这样,我们靠低成本和低价格在国际上有一定竞争优势,但是价格维持的时间不会太长,关键还要靠我们不断学习人家的核心技术和好的管理方法。”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自主品牌企业要亮剑,亮什么剑才是关键。除了研发新车型攻占轿车高端车市场,控制低端产品价格之外,抢占新能源汽车研发市场也许能成为自主品牌的一个机会。可以说,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研发课题让所有品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一切都要重新洗牌从零开始。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王建钧表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品牌的起点并不低,与合资品牌差距不大,机遇大于挑战,自主品牌面对的不是苛刻的规定和政策,而是要面对新技术的更大突破,来自自身的挑战才是最关键的。如何将产品达到商业化、市场化的要求,如何降低成本,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如何进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是需要积累的工作。
“我们举办这样一个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主要还是衡量我们自主品牌的每一个进步。当然这样一个评选更深层次的想法是我们认为自主品牌的车迟早要成为我们中国汽车的主流。我们在这里是为了自主品牌的塑造,为他们取得的成绩在这里喝彩和加油。”作为2007玲珑轮胎·第二届中国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评委会的顾问,清华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在解释该车评的口号“为自主品牌汽车喝彩”时这样说。
其实,自主品牌汽车的精彩主要依靠其产品自身的品质及产业链的自主、创新及国际化,自主品牌如果想在接下来的品质提升战中继续站稳脚跟,作为汽车产业发展基石的零部件企业也是关键要素之一。在12月8日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颁奖典礼之前,还举办了2007中国汽车产业链高峰论坛,来自政府、行业的领导及整车、零部件企业的相关人士就产业链的自主与国际化展开了热烈讨论。
海马汽车总经理助理王登营告诉《汽车观察》记者,产业链高峰论坛使他受益匪浅,自主品牌的亮剑需要产业链的支持,处理好产业链各个层面的关系,有了自主品牌零部件的强大支持,自主品牌整车的亮剑将更有底气。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动情地说:“虽然自主品牌存在着很多困难,存在各方面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努力,我们能够把这个市场做好,因为自主品牌有巨大的市场机会,我们有能力面对这样的竞争市场,我们将强化和经销商以及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认真研究中国市场的顾客需求,争取向中国乃至全球推出中国制造得最好的汽车产品!”
掷地有声的话语,也许正可以作为自主品牌汽车亮剑2008的出征宣言。
2007年12月8日,北京会议中心,第二届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颁奖现场。
当海马汽车总经理助理王登营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和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孙祖梅手中接过“年度车型大奖”的奖杯时,他心里非常清楚这个奖杯的分量。作为检阅和盘点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历程的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见证了民族汽车工业的进步和所走过的风雨征程。而此刻,在场的近200名汽车行业各界人士给予的热烈掌声,更是对自主品牌汽车一年来顽强拼搏的赞许。
辉煌之后 山穷水复
外资汽车品牌最初进入中国后,在经济型车领域尚留下不小的空白,以奇瑞、吉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汽车生产企业在夹缝中以低价策略迅速占领了这个合资品牌相对势弱的领域,并打下了一片稳固的江山。
至2006年,全国乘用车年终销量前十位的排名中,奇瑞汽车以30.5万辆的成绩超越北京现代、广州本田挤入四强。同时,吉利、华晨也有不俗表现,自主品牌轿车的国内市场份额已升至26.4%,并首次超过日系、韩系、德系、美系、法系品牌,位居第一。同时,2006年中国汽车出口数量比上一年增长约一倍,创3 4万辆记录,其中轿车出口量达9万多辆,同比增两倍。 2006年,成为自主品牌汽车辉煌的一年。但自主品牌的车型主要仍分布在10万元以下低价位区间。调查显示:自主品牌轿车在7万元以下的市场份额比例中超过60%以上,而9万元以上的却仅有17%左右。
自主品牌迎来辉煌的同时,也迎来了与合资品牌的短兵相接。合资品牌在完成了在中国市场的品牌树立和生产布局后,开始往中低端发展,推出低价车型,开始入侵自主品牌长期固守的领地,例如普桑价格已破8万元,捷达价格已接近6万元;另一方面,国内自主品牌也有企业开始往中高端发展,例如奇瑞东方之子、吉利金刚和远景、哈飞赛豹5系、一汽奔腾、荣威、名爵、红旗HQ3等。
这种战略上和价格上的重叠,使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巷战”在2007年达到白热化,各月销量互有进退。从2007年整个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自主品牌企业实际上是“高开低走”,上半年尚能延续去年的优势,一度占据了乘用车市场28.8596的份额,但到下半年时市场占有率开始下降,并逐渐下滑到接近2096。特别是自主品牌轿车所占份额已从2007年5月的31%下滑到了11月的23%。
2008年,自主品牌汽车面临的形势似乎更为严峻。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认为,不断提高的银行准备金率使企业获得流动性资金贷款更为困难,另外人民币升值也可能会对出口产生影响。此外,油价的继续攀升、自主品牌阵营内新进入乘用车领域的竞争者不断增多等等都会使自主品牌汽车发展面临更严峻的形势。 然而,这并不是致命的。最强的敌人依然是来自于合资品牌的直接进攻,市场对自主品牌不利的原因,在于自主品牌的“主业”和价格杀手锏遇到了挑战。最近大众已经放出话来,捷达、桑塔纳都要降到6万元。果真如此的话,奇瑞旗云、吉利的金刚和自由舰、比亚迪F3以及力帆、哈飞赛豹等都将直接“受伤”,而这些车型的价格一旦走低,将直接给小排量车带来压力。小排量车的利润本来就很薄,而且是自主品牌主要的市场,起着生命线的作用。据估计,2007年自主品牌小排量汽车总量累计减少超过10万辆。
其实,现在自主品牌面临的已不仅仅是合资品牌的竞争,随着广州本田宣布造自主轿车,大众把研发也放在中国来做,这导致民族自主品牌将同时面临来自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的竞争。福田汽车副总经理、福田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邬学斌对此深表担忧, “合资品牌开始做一些高度本土化的甚至是降低要求的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价格就会更低,对现有自主品牌轿车的杀伤力将更大。” 业内资深专家程远也担忧地说: “这一手是合资品牌扼杀自主品牌的杀手锏,你不是有低价优势吗?我也打跟你一样的价格。它充分考虑到品牌溢价,我不需要打得很低就可以把你打死。所以说2008年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跨国公司目前的低价战略将使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面临生死劫。”
是早衰,还是早熟?
2007年11月20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邵奇惠在第五届广州国际车展的一次论坛上指出, “汽车业繁荣发展的背后隐藏着早衰的危机。”他分析,在过去的20年里,由于市场需求开启、政策引导、政府相助,中国汽车产业井喷般发展壮大,几乎所有汽车企业都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这种轻易取得的成功,使企业领导人产生了麻痹思想,并缺乏明智的认识和抉择,导致有的企业已出现早衰征兆。
邵理事长的言论一抛出,立刻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加上2007年自主品牌汽车份额的下降以及未来面临的困难,立刻就有人将自主品牌突然遇冷的症结归结为浮躁。
的确,此时提出“早衰”的警告很是及时,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自主品牌也已经在主动做着多方面的调整。2007年第三季度时,面对颓势,一些自主品牌企业已开始调低全年目标,例如吉利汽车已经将全年销售目标从24万辆降低到19万辆,下调幅度高达21%。长城汽车也将销售目标由12万辆削减为11万辆。此外,吉利对旗下远景、吉利金刚等众多车型价格做了下调。吉利方面称,2007年是吉利集团战略转型元年,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降价并不是一次简单的促销行为,而是吉利根据战略转型需要调整营销策略,凸现技术和性价比竞争优势,确立产品竞争新格局而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与此相对应的是,吉利对管理层也做了很大的调整。
此外,奇瑞在2007年的调整幅度也相当大,其主要是从战略上进行了调整,稳定价格、主动调整市场环境和发展路径成为其主要手段,全公司从追求规模扩张一下子转移到了追求内涵提升上面。
据吉利方面称,长期以来的低成本、低价位、低档次的低端品牌形象,被认为是阻碍吉利在更高级别市场大显身手的主要原因。“吉利碰到了品牌的天花板,需要在品牌提升上下一些工夫。” 吉利的说法其实正是代表了大多数换标的自主品牌企业的心声。于是,为改变低端印象,从吉利开始,自主品牌2007年兴起了一股换标风:吉利斥资360万元征集新车标,比亚迪、长城的新车标也闪亮登场。而此前,长安、哈飞、江淮等企业已经完成了换标。虽然换标不是灵丹妙药,解不了自主品牌的困局,但至少折射出自主品牌企业在短暂的辉煌之后,迅速回归到了品质与品牌的核心路径上来。
这,与其说是早衰,不如说是早熟。
除了亮剑,还能怎样
面对合资品牌直刺过来的低价之剑,面对捅不破的品牌“天花板”,面对“早衰”的警告和“生死劫”的预言,自 主品牌何去何从?
电视剧《亮剑》的主人公李云龙说: “两位剑客狭路相逢,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哪怕对手是天下第一的剑客,哪怕明知会血溅当场,你也要毅然亮剑。”亮剑!对自主品牌来说也许是惟一选择。
据中国质量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自主品牌除了保持经济型轿车市场的价格优势外,在质量方面也加大了改进力度,并且通过集体换标走向国际市场、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以及向中高端市场迈进,极大地提升了品牌形象。天津一汽威志、上海汽车荣威750、吉利自由舰等自主车型已经进入各自细分车型中满意度前三的位置。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对中国自主品牌充满信心,他表示,尽管2008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面临很严峻的考验,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以奇瑞、吉利为代表的汽车企业逐渐成熟,其创新团队也越来越完整,创新的实践也越来越多。竞争在所难免,也会使新的成果和团队越来越成熟。“虽然有坎,但是我们能迈过去。”付于武说。
事实上,勇于亮剑,正是自主品牌企业的光荣传统,否则就不会有越来越壮大的自主品牌企业阵营。
发改委近日在其网站上公布了第154批车型目录,包括近百款轿车产品。记者发现其中的全新车型多集中在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从目录上看,一汽、上汽、海马、吉利、力帆、奇瑞、天津一汽等自主品牌企业都将推出多款新车。除改款车型外,不乏全新车型,排量多在1.5L以上,甚至包括2.0L、2.3L的车型。可以看出,自主品牌车型正在努力摆脱以前低质廉价的形象,纷纷开始走向中高端市场。一汽轿车、上汽等借助外力发展起来的自主品牌车型一开始就瞄准了中高端领域,而奇瑞、海马等经过积淀也开始“向上走”,A3和海马3也许会成为里程碑式的作品。
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说,“自主品牌必须向上走,突破天花板!现在其实我们的价格线跟合资品牌已经对接起来,像伊兰特、凯越都压到9万元水平上,我们也在这个接触点上,这种战线不能一味地逃,因为往下的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必须接触,有一定的压力,但是我觉得还能扛得住。”
事实上,亮剑的关键在于有亮剑精神,并不意味着就是傻大胆,产品还要有可靠的品质,企业要有技术创新、融入国际化以及成熟的市场和品牌运作能力来做依托。
上海华普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洪岩也表示,华普将利用英国锰铜的技术资源往高端发展。 “我们要研发20多万元的车,一定要有足够的技术含量来支撑,比如说我们的模具、发动机和一些关键的配置,质量是否过关,是否能够选用全球公认的名牌,包括车的整个匹配,经过国家检测部门的试验,能够经得起考验,都是我们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现在随着和英国锰铜的合作,华普的技术来源也会与日俱增。”
作为汽车界的权威专家,郭孔辉院士依然“宝剑未老”,也在为自主品牌支招。他说:“我最近竟然听到这么一个问题,我们的自主品牌到底能不能做下去?就觉得好像2007年自主品牌的销量在下降,合资的老品牌越卖越便宜,将来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我们自主品牌还能不能活?事实上在国际上也是这样,我们靠低成本和低价格在国际上有一定竞争优势,但是价格维持的时间不会太长,关键还要靠我们不断学习人家的核心技术和好的管理方法。”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自主品牌企业要亮剑,亮什么剑才是关键。除了研发新车型攻占轿车高端车市场,控制低端产品价格之外,抢占新能源汽车研发市场也许能成为自主品牌的一个机会。可以说,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研发课题让所有品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一切都要重新洗牌从零开始。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王建钧表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品牌的起点并不低,与合资品牌差距不大,机遇大于挑战,自主品牌面对的不是苛刻的规定和政策,而是要面对新技术的更大突破,来自自身的挑战才是最关键的。如何将产品达到商业化、市场化的要求,如何降低成本,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如何进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是需要积累的工作。
“我们举办这样一个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主要还是衡量我们自主品牌的每一个进步。当然这样一个评选更深层次的想法是我们认为自主品牌的车迟早要成为我们中国汽车的主流。我们在这里是为了自主品牌的塑造,为他们取得的成绩在这里喝彩和加油。”作为2007玲珑轮胎·第二届中国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评委会的顾问,清华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在解释该车评的口号“为自主品牌汽车喝彩”时这样说。
其实,自主品牌汽车的精彩主要依靠其产品自身的品质及产业链的自主、创新及国际化,自主品牌如果想在接下来的品质提升战中继续站稳脚跟,作为汽车产业发展基石的零部件企业也是关键要素之一。在12月8日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颁奖典礼之前,还举办了2007中国汽车产业链高峰论坛,来自政府、行业的领导及整车、零部件企业的相关人士就产业链的自主与国际化展开了热烈讨论。
海马汽车总经理助理王登营告诉《汽车观察》记者,产业链高峰论坛使他受益匪浅,自主品牌的亮剑需要产业链的支持,处理好产业链各个层面的关系,有了自主品牌零部件的强大支持,自主品牌整车的亮剑将更有底气。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动情地说:“虽然自主品牌存在着很多困难,存在各方面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努力,我们能够把这个市场做好,因为自主品牌有巨大的市场机会,我们有能力面对这样的竞争市场,我们将强化和经销商以及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认真研究中国市场的顾客需求,争取向中国乃至全球推出中国制造得最好的汽车产品!”
掷地有声的话语,也许正可以作为自主品牌汽车亮剑2008的出征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