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切入点的方法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huy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教学切入点,就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突破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用怎样的话题和方式开展对话,从什么地方开始对话,这就是教学的切入点。教材的每一篇课文,为我们构筑了一个个对话的平台,对话的结果并不重要,对话的过程和方法才是我们所关注的。如果对话的话题(切入点)选得好、选得准,就能发挥出教学杠杆作用,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去自主学习,去探究发现,使阅读的信息、阅读的心理、阅读的主体状态这三个因素互相作用、和谐发展,让学生在教师恰如其分的引领下,始终处于阅读活动的主体控制状态,有所感悟,有所体味,促使阅读达到预期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着眼于文章的题目——窥知一斑见全豹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因此,透过这双眼睛可以窥视文章的条理、内容,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教师在教学时,应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感染,开启学生阅读兴趣之门。这就将学生的读、疑、析、议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使课堂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从文章的表现手法切入——活跃思维激潜能
  学语文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学会写文章。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课文在写法上各有侧重,在中高年级,老师在上课时一定要和学生关注文章的写作特色。例如薛法根老师在教《爱如茉莉》时,就抓住该篇文章最大的特色——细节描写,花了十五分钟让学生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文中能够体现父母之爱的细节。学生从文章的第一个字,找到最后一个标点,找了几十处。课堂上到处可以听到学生思维拔节的声音,从“直奔医院”、“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每天”到文中的一个感叹号,最后学生把这一个个细节连成了一首小诗:“爱,就是妈妈生病了还不忘让爸爸吃的饺子;爱就是爸爸直奔医院的脚步;爱,就是爸爸叮嘱我带到病房的茉莉……”把感情带向了高潮。
  三、探究主人公的精神品质——直奔中心细领悟
  一篇写人生活的记叙文里,往往是通过具体的事例突出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教学时从主人公精神品质切入,层层深入地对课文进行剖析,体会主人公的精神品质,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因此,文章的切入点找准了,就理清了文章的主线,实现了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如《全神贯注》一课,常规的教法当中,很容易忽略茨威格这个人物。其实仔细研究课文,茨威格这个人物对于我们分析课文很重要,他不仅在全文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而且还是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品质的重要铺垫。茨威格作为罗丹的挚友,又是罗丹邀请的客人,却受到了冷落,从侧面烘托出了罗丹对艺术工作的认真态度。而且,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也是通过茨威格的所见所感表现出来的。另外,茨威格这个人物的品质也是可贵的,在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时,他依然怀着敬仰之情欣赏着罗丹的一举一动,还将漫长的等待和罗丹的冷落当作是一次重要的收获。抓住了茨威格这个人物作为切入点,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体会茨威格的所见所感,从而被文章中两个人物的高贵品质所感动,加深思维的深度。
  四、从中心句切入——提领而顿抓主旨
  中心句对文章起总括全段、提纲挈领、总结归纳、深化内容和“引子”的作用。把握住各段的中心,才能更好地理解全文的内容。因此找准了中心句这个突破口,在把握重点上就更准确了,这样就为师生合作探究、解疑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大多数文章都有中心句,不仅概括着主要内容,还能体现课文结构,反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们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捷径,因此,以中心句为切入点来展开课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课堂上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五、从文章的线索切入——缘溪而上巧梳理
  线索主要是指贯穿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以及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它像链条一样,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如果线索不清,文章必然杂乱无章。抓住了文章的线索,就能加深对课文结构和内容的理解,教学就不会走弯路。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只要抓住作者几次去了鸟的天堂为切入点,再层层深入地进行剖析:两次去分别看到了什么?又抓住了什么特点进行描写?通过朗读,分析解决疑问后,会再疑:为什么两次去同一个地方看到的景物却不一样?学生又会通过朗读、再议……瞧!只要抓住了这条线索,学生学习起来就更轻松了,重点突出了,难点也突破了。
  六、从矛盾点切入——质疑析难深探究
  精心阅读往往会有所发现、有所质疑,从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疑难点入手,会更加快捷地找到矛盾的突破口,有利于促进教学过程中的民主与互动,这样师生互动交流的积极性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特级教师唐晓芳老师执教《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课中抛出:“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吗?你从哪里看出来了呢?”当学生从文中品词析句找出“塞进”、“别过脸去”、“推开碗”等词句,并读进彭德怀内心的时候,老师提出了疑点:“既然彭德怀这样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要把它杀掉吃肉呢?”矛盾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学生在思索中探究,提升了文字的魅力。同样,《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树人结合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为此第二课时的教学,提问:“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树?这两棵树到底有什么吸引着宋庆龄呢?人们又为什么爱在樟树前留影呢?”用这样一连串的问题引发了思考,贯穿全文的教学,一气呵成。
  优化语文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选好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却是非常根本、非常重要的一条。它是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表现,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切入的目的不光是为了寻求一种情趣原则,而是一种更佳的课堂效益。叩其一点,散发开去,牵动对全文各部分的阅读感悟,就能实现阅读教学的优化。“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突破口的选择中教师或创设情境,或激发兴趣,或引入思考,其目的都在于加强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师者如庖丁,教学过程恰似解牛。面对一只只常读常新的“牛”,要做到每次的切入点都准确无误,就要不断地磨好刀、练好刀法、琢磨好切入口。这样,或许才能一步一步地达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自由境界。
  
其他文献
纪律是什么?它就是规则,是指要求人们遵守业已确定了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和守则的总称。赫尔巴特说过:“如果不坚决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没有好的课堂纪律,教学就难以进行。孟子也说过“不成规矩,无以方圆”。可见,加强课堂纪律管理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通过纪律管理,让学生集中注意,专心学习,主动参与,最大
期刊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致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要想重启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遨游,以下几点做法不妨一试:  一、用教师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  要想叫学生喜欢
期刊
短短三天的培训,学得了新观念,获得了好经验。具体观点有如下几点:  一、高考趋势:联系实际多,思维容量大,着重探究、实践及运用  高考既比基础、比能力、比知识,又比信心、比静心、比耐心。“应试教育”犹如批量生产的馒头、包子店,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毫无创新意识,也缺乏情感交流,应尽快向“素质教育”转变,还学生一个蓝蓝的天空、多彩的世界。  二、读书学习:“读书是教育之母”,“跳出题海,跳入书海”  要走
期刊
一、一例多说,养成解题的思维习惯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良好的逻辑思维又会引导出准确、流畅而又周密的语言。因此,笔者认为要加强课堂教学中的“说题训练”,即采用“顺逆说”、“转换说”和“辩论说”等几种训练形式,养成学生解题的思维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1、顺逆说。每解答一道应用题时,不必急于去求答案,而要让学生分别进行顺思考
期刊
一、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课的内容  在初中物理知识中,教材中有这样一些内容适宜于运用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  1、概念的形成  例如,密度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知识内容,在密度概念形成的教学中,可以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先通过测量比较不同体积的同一种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再通过测量比较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由此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相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而不同物质的这个比值一般不同,再经过
期刊
近年来,国家对基础教育加大了投入,广大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农村学生不完成作业的问题仍是当今小学教育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较多,但根本原因在于老师、学生和家长三个方面。针对本校学生不完成作业的原因,笔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学生自身的四个主要因素  许多农村学生不注重学习成绩,认为学习成绩的好坏对自己的将来影响不大,无关紧要。有的学生虽意识到学习的重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农业加工、食品加工、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早在21世纪中叶,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分别创建了三系法、二系法杂交技术,如今正向一系法迈进;非典时期姜素椿教授用痊愈病人的血清来治疗非典患者;中国科学家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两千多个基因的测序工作等
期刊
在地理教学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不仅对提高现阶段的教学质量有好处,而且对今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过的教学模式以及通过听课学习到的教学模式从不同侧面简介如下,供大家批评。  一、循环教学模式  “循环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循环。目前我校推行的是“导·学·展·评·练循环教学模式”,就是课前教师根据生情编制导
期刊
下面的例1及解法、分析均引自文[1]:  例1,已知函数f(x)对任意实数x、y,都有f(x+y)=f(x)+2y(x+y),且f(1)=1,求f(x)的解析式。  解法1:∵f(x+y)=f(x)+2y(x+y)对任意实数x、y都成立,可令x=0、y=1,得f(1)=f(0)+2×1×(0+1);又f(1)=1,解得f(0)=-1;再令x=0,y=x,得f(x)=f(0)+2x(0+x)=-1+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言。综观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很多教师学习新课标以后,在“平等对话”精神的感召下,激励用语贯穿始终,处处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课堂上洋溢着活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