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来说,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只有学生主动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将基础知识学得更加扎实和牢固。高中生物课教师要围绕学生思考力的提升,注重教学设计和引导。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多做沟通,促进学生最初的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生物;思考力;生物教学
在高中生物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思考力,具体来说就是一种思考的能力。长期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很多学生思考的能力已经变得很弱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高中生物课教师要围绕提高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问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涉及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真正负起责任,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提出疑问,发现问题。因此,在高中生物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思考力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将课堂教学过程,引导成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
只有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我们学生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索学习,才能更多的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活力。有人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课题研究,就是搞课外活动。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其实任何课堂教学都带有研究的成分,教师应转变观念,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学生一起畅游于知识长河,去体验前人探索知识的艰难历程。
1.展示知识发生过程,让学生追寻科学研究本身的轨迹,体验科学家如何进行研究,从而自己构建知识体系。自主学习是一种开放性学习,它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适应形势,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辐合性思维,以提高他们思维的品质。
例如在总复习阶段,我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这道题目没有标准答案,给学生发散性思维提供了驰骋的空间,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去研究,想象能力和潜能得到极大的发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归纳出如下几个方面:从内因看可改良品种,改良品种可以用到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等;从外因看可以改善光照、水分、土壤、温度、矿物质等。每一项内容又可以具体展开,学生思考的内容是发散的,但思考的方向却又是辐合的,它指向于提高农作物产量这个中心,在此过程中,发散思维强调学生去主动寻找问题“一解”之外的答案,强调思维活动的灵活性和知识的迁移,辐合思维强调学生找到对问题的“正确答案”,强调思维活动的记忆作用,两者不可偏废。
二、要采用比较启发等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力的提升
提高学生的思考力,教师要注重促进学生思考方法的培养,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相似的知识进行比较,来促进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一方面可以刺激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感知效果,使知识深化;一方面使新知识鲜明、准确,旧知识深刻、牢固,并且可以防止知识之间的互相干扰,提高知识的清晰度。在生物学教学中,通过比较而辨别、明理的内容很多。例如,在高中生物“生物进化的证据”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就是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的。通过对马化石的比较、7种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的异同比较、4种脊椎动物的前肢骨和人的上肢骨的异同比较,证明了生物进化的理论。高中生物学中许多内容必须通过比较的手段才能使学生清楚分辨。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与暗反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物质进出细胞的3种方式等等。
三、通过创设促进思考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只有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挖掘出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变得活起来。所以,教师可以借助情境教学的方式来让学生有思考的氛围。教师创设思考问题的空间,就是设计的问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自我感悟、自主发展的空间。所以教师在施教中应尽量创造问题情境,将这些问题筹划为各种形式,给学生造疑,促使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把它转化成一个个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求解兴趣,引导学生一个个去解决。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遗传变异的时候,可以用学生能从电视杂志上获得的信息“DNA亲子鉴定”的某一个故事情节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杂交育种之前,可以布置学生上网查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有关事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我们也可以借助演示实验的方式,一步一步的将学生引导到问题的焦点上去让学生层层深入的找到问题的答案,找到生物学中的科学规律。
例如DDT选择果蝇耐药性实验。在学习达尔文进化论时,许多学生无法理解农药对害虫抗药性增强仅起选择的作用。我先抛出问题: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农药对害虫抗药性增强仅起選择的作用?再介绍如下经典实验:饲养果蝇,每只瓶中只放一雌一雄,繁育一个同父同母的家系,如此繁育几十个家系。第一家系,即同父同母的兄弟姊妹,都分成两半,分养两只瓶。一只瓶中放一片有DDT的玻璃片,另一只瓶中不放玻璃片。如果某一家系,在放玻璃片的那一半中死亡率大,这整个家系(两只瓶)全部淘汰不要;如果某一家系中,放玻璃片的一半死亡率低,那就把未放玻璃片的一半留下做种,仍旧放一雌一雄交配,分别繁育几十个家系。如此一代一代,每代每个家系都分成两半,一半用药剂处理,以测定其抵抗力,这一半家系抵抗力测定的结果作为未受药剂处理那另一半选留的根据。通过这样的设计和安排,促进学生思考力的提升。
总之,在高中生物课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用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整个教学工作,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促进学生对高中生物课程的兴趣提升,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打造相应的学习情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诚宽.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7(22):148-149.
[2]黄耐明.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J].中学生物教学,2015(14):17-18.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干县新干二中 331300)
关键词:高中生物;思考力;生物教学
在高中生物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思考力,具体来说就是一种思考的能力。长期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很多学生思考的能力已经变得很弱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高中生物课教师要围绕提高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问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涉及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真正负起责任,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提出疑问,发现问题。因此,在高中生物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思考力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将课堂教学过程,引导成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
只有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我们学生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索学习,才能更多的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活力。有人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课题研究,就是搞课外活动。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其实任何课堂教学都带有研究的成分,教师应转变观念,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学生一起畅游于知识长河,去体验前人探索知识的艰难历程。
1.展示知识发生过程,让学生追寻科学研究本身的轨迹,体验科学家如何进行研究,从而自己构建知识体系。自主学习是一种开放性学习,它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适应形势,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辐合性思维,以提高他们思维的品质。
例如在总复习阶段,我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这道题目没有标准答案,给学生发散性思维提供了驰骋的空间,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去研究,想象能力和潜能得到极大的发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归纳出如下几个方面:从内因看可改良品种,改良品种可以用到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等;从外因看可以改善光照、水分、土壤、温度、矿物质等。每一项内容又可以具体展开,学生思考的内容是发散的,但思考的方向却又是辐合的,它指向于提高农作物产量这个中心,在此过程中,发散思维强调学生去主动寻找问题“一解”之外的答案,强调思维活动的灵活性和知识的迁移,辐合思维强调学生找到对问题的“正确答案”,强调思维活动的记忆作用,两者不可偏废。
二、要采用比较启发等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力的提升
提高学生的思考力,教师要注重促进学生思考方法的培养,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相似的知识进行比较,来促进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一方面可以刺激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感知效果,使知识深化;一方面使新知识鲜明、准确,旧知识深刻、牢固,并且可以防止知识之间的互相干扰,提高知识的清晰度。在生物学教学中,通过比较而辨别、明理的内容很多。例如,在高中生物“生物进化的证据”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就是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的。通过对马化石的比较、7种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的异同比较、4种脊椎动物的前肢骨和人的上肢骨的异同比较,证明了生物进化的理论。高中生物学中许多内容必须通过比较的手段才能使学生清楚分辨。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与暗反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物质进出细胞的3种方式等等。
三、通过创设促进思考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只有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挖掘出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变得活起来。所以,教师可以借助情境教学的方式来让学生有思考的氛围。教师创设思考问题的空间,就是设计的问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自我感悟、自主发展的空间。所以教师在施教中应尽量创造问题情境,将这些问题筹划为各种形式,给学生造疑,促使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把它转化成一个个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求解兴趣,引导学生一个个去解决。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遗传变异的时候,可以用学生能从电视杂志上获得的信息“DNA亲子鉴定”的某一个故事情节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杂交育种之前,可以布置学生上网查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有关事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我们也可以借助演示实验的方式,一步一步的将学生引导到问题的焦点上去让学生层层深入的找到问题的答案,找到生物学中的科学规律。
例如DDT选择果蝇耐药性实验。在学习达尔文进化论时,许多学生无法理解农药对害虫抗药性增强仅起选择的作用。我先抛出问题: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农药对害虫抗药性增强仅起選择的作用?再介绍如下经典实验:饲养果蝇,每只瓶中只放一雌一雄,繁育一个同父同母的家系,如此繁育几十个家系。第一家系,即同父同母的兄弟姊妹,都分成两半,分养两只瓶。一只瓶中放一片有DDT的玻璃片,另一只瓶中不放玻璃片。如果某一家系,在放玻璃片的那一半中死亡率大,这整个家系(两只瓶)全部淘汰不要;如果某一家系中,放玻璃片的一半死亡率低,那就把未放玻璃片的一半留下做种,仍旧放一雌一雄交配,分别繁育几十个家系。如此一代一代,每代每个家系都分成两半,一半用药剂处理,以测定其抵抗力,这一半家系抵抗力测定的结果作为未受药剂处理那另一半选留的根据。通过这样的设计和安排,促进学生思考力的提升。
总之,在高中生物课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用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整个教学工作,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促进学生对高中生物课程的兴趣提升,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打造相应的学习情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诚宽.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7(22):148-149.
[2]黄耐明.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J].中学生物教学,2015(14):17-18.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干县新干二中 33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