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文化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分析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qw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回归育人”的全新要求,通过详细解读学校体育教育状况,认为传统体育教学理念滞后,忽略了体育文化的育人价值。因此,在文化育人、健康育人的时代环境下,学校要将体育文化作为破解教学困境的现实路径,通过建设特色、鲜活的体育文化,培养学生形成健康意识,助力体育教学全面升级。本文以学校体育文化为研究基础,系统化探索其对学生健康意识形成的影响与具体发展路径。
  当前学校体育基础相对薄弱,教育评价机制不够全面,学生缺乏完善的体育锻炼引导,影响了学生健康意识的合理孕育和体育习惯的有效培养。因此,在聚焦学生全面成长的时代环境下,通过完善体育课程内容,优化课外锻炼机制,建设优质体育文化,为学生形成身心健康意识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与成长环境。
  1 文化驱动、环境育人:学校体育文化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内在推力
  学校体育文化伴随学生锻炼而生,其核心价值旨在传递学生尊重锻炼、关注健康的价值意义,核心要求旨在引导学生全员参与体育学习、共享优质体育学习资源。因此,塑造新的体育文化,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对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1 文化育人,深化学生健康意识认知
  体育文化是学校体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形成健康习惯和塑造体育意识的内在基础。在关注学生全面成长的理念指引下,针对学生身心素质状况,通过发挥智能穿戴设备和智慧体育优势,融入校园体育文化,开展包含心理引导、技能教育和行为礼仪等多维度的体育教育,助力学生形成健美、健康的良好心态。
  1.2 环境育人,优化学生健康成长氛围
  传统体育教学存在技能与文化相分离、习惯培养与健康意识相割裂的现实问题,影响了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有效培养。在培养学生形成健康意识过程中,要坚持回归“体育本真”,通过从校园文化、体育竞技、健康意识等维度建设学校体育文化,使学生在探寻健康运动价值的同时,形成更加积极、主动的运动态度。
  1.3 服务育人,回归学生健康成长本质
  丰富体育教学的人文内涵,积极践行体育教学“服务学生、服务其他学科”的理念,是人文视角下优化体育教学的重要举措。在統筹“三全育人”资源进程中,通过营造有良好感染力的体育文化,为学生参与锻炼提供良好场景。因此,为有效解决学生健康意识培养存在的现实困境,需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内涵优势、环境优势进行深度教学改革,通过引导学生找回体育学习的健康意义和趣味特性,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的育人使命。
  2 学生主导、全面参与:基于体育文化的学生健康意识发展路径
  围绕学校体育教学实际,建设高质量、内涵化的体育文化,不仅丰富、充实了校园文化内涵,也为学生形成健康意识提供了优质资源。面对文化育人的时代环境,通过以学生需求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全面参与,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为建设“健康校园”提供良好的文化根基。
  2.1 学生主导,坚守“健康第一”的文化理念
  在发挥校园体育文化优势,培养、发展学生的健康意识时,要坚持践行“学生主导、健康第一”的文化理念,通过深度挖掘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体育学习诉求,为学生营造最佳文化学习场景。一方面,始终坚守“健康第一”的文化育人理念。要正视体育教学的本质意义,始终将学生健康身心放在首要育人位置,杜绝单一成绩考核和分数导向。通过利用体育课堂、校园环境传递“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讲述饮食、心理健康等内容,使学生对健康意识形成宏观认识。另一方面,充分把握“学生主导”的创造性育人理念。要充分认识学生健康意识培养的本质要求,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体育学习意义,回归学生成长本位,真正实现体育文化的育人价值。
  2.2 全面参与,塑造“知行为一”的教学意识
  建设学校体育文化需要融入独有的时代场域之中,通过以培养学生健康意识为目标,以学生主动践行为途径,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向多层级、内涵化方向发展。其一,要塑造由学生全面参与、全方位成长的校园体育文化。学校及教师要重视利用各类场景,为全体学生搭建展示自我体育素质的良好平台,通过完善学生分享、参与过程,形成凝聚全体师生的校园文化。其二,要塑造有健康知识、行为实践的“知行为一”文化。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对其进行“体育化”改造,通过建设实践参与、动态更新的文化体系,使学生对健康意识形成深层次、鲜活化认知。比如,通过将学校“晨跑活动”与校园文化建筑相融合,在校园内主要建筑物处设置“打卡点”,构建知行一体、文体一体的健身氛围。
  3 结语
  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既是增强校园活力的基础,也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感受体育魅力的必然路径。在文化育人理念下,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整合,为学生提供高质量、鲜活化的体育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体育锻炼的多元魅力,进而解决传统体育文化短板,助力体育教学转型升级。
  (作者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回顾过去的扶贫工作,我们不难发现存在问题还是较为显著的。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准扶贫的提出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提出,是吸取以往扶贫开发工作经验和认真思考以往工作中的不足而提出。精准扶贫的提出解决了以往粗放式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二字。  党的
期刊
通过对"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变革的现实需求,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科学改革深度融合
1 形意拳传承方式分析  形意拳从明朝创立起,至今已经有300多年传承发展历史,经过不断的实践经验总结,促使形意拳不断改进、创新,如今已经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传承方式。  1.1 校园传承  现代社会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而通过学校教学进行传承无疑是一条可行性道路。借助学校系统化方式进行传承,有助于进一步扩宽传承领域,可以使得学生更多的认知形意拳,了解中国武术,逐步产生热爱
期刊
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也要重视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敢于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探索适合新时期体育发展需要的途径。下面就体育教育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1 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行为,它总是要受到某种教育思想的自觉指导或深刻的影响,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教师的职业道德要
期刊
1 前言  武术,是我国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和瑰宝,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又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增强学生体质、培养文化自信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高职学生中加强武术教学,强化中华武术的培养和熏陶,提高学生对传统体育的兴趣和喜爱,掌握武术运动技能,拓展体育文化空间作用重大。同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期刊
1 问题的提出  高校体育是整个高等教育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正确认识和发挥体育精神对个人社会化的作用在高校建设中有重要意义。一位美国学者曾写道,体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在推动人实现社会化的进程中,体育教育是一个必要教育环节,促使自然人变成合格的社会公民。体育教育在教育学生,构建和适应社会主流文化的规范、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是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无法替代的。近些年高校体育教学过于强调体育
期刊
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4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召开馆长办公(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
对技工学校而言,德育和技术教育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只有培养学生过硬的品德素质,才能为学生进入社会后发挥技术之长奠定基础。德育早已不是思政教育的“专利”,任何学科都能发挥相应的德育功能,体育学科尤其如此。当前,体育教育的思想正在经历重大转变,体育学科的功能也得到正确认识和开发,充分发挥体育课的德育教化功能,有助于促进技工学校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本文探讨了体育课对学生的德育教化作用,以期为体育课多元教育
期刊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运动会是促进民族团结,通过运动员 演绎民族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的巨大魅力。中华 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 2019 年 9 月
期刊
4月25日,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档案赋能数字社会"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付华出席论坛并作主题发言。福建省委办公厅厅务会议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