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明日报》曾刊登过一篇题为《师德:教师素质的核心》的文章,其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有趣的调查:调查者在5所学校中随机抽取120名教师,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被试者回答“是”,然后向这120名教师所教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这个结果令人回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教育必须真正尊重学生,以生为本。教师应与学生共同营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从心里喜欢自己、崇敬自己,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使教育活动事半功倍。
第一颗星:“好”
评定标准:平等、尊重
近日,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以“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为题,对1523名三至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近4成的孩子选择“平易近人”。这个调查结果给我们提了个醒:学生首先要求教师是自己的知心朋友,然后才是知识的传授者。
尊重学生,表现在走近学生、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在需要、情感特征、个性表现,把学生看成一个大写的“人”,时时关心他们,处处爱护他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师生间本应息息相通,建立和培养真挚、平等、体贴和相互尊敬的友谊关系。平等对待学生,不仅指师生人格的平等,也指教师平等对待全体学生,而不是厚此薄彼,有亲疏远近。因此,每接触一个新班级,我都全面了解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台湾学者陈安龙提出“微笑和点头,专心听他说”,我随时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基础的不同作弹性要求,并进行分层次分类个别指导教育,使每个学生尽力发挥潜能,获得一种自我认同感、归属感、胜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颗星:“亲”
评定标准:真诚、无私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的老师认为“爱学生”只是在学生生病期间或生活有困难的特殊情况下偶尔一显“师恩”,我认为那不是“爱”的真正含义。
老师必须无私地付出,真诚地播撒自己的爱,让每个孩子的心灵闪光。孩子们就像天幕中的星星那样,或静或动,或明或暗,但都一样纯真可爱,我爱他们,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我为其鼓掌;每一点成绩,我为之喝彩。而这份爱必须是发自内心、溢于言表的。学生在我真挚的关爱中感受到的是一份浓浓的亲情:当学生有不幸和痛苦时,我的同情和开导使他们得到了慰藉;当学生有了错误和缺点时,我的公正和帮助使他们获得了信心。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蹲下来,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渐渐地,我深入了学生的内心,成了他们的良师益友和无话不谈的亲人。
第三颗星:“棒”
评定标准:博学、进取
现在的孩子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而一个只能“教好书”的老师显然不足以满足学生们的知识需求。教师要用自己渊博的才学带领学生去开启知识的大门,并做到教学相长,给自己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做自我学习的强者,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应对自如。
休息日,我最乐于做的是在图书馆和互联网上吸取知识,并在工作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课堂上。在教育教学上,我经常阅读各种教育刊物,勇于尝试新教法,吸收新思想、新经验、新理论来不断充实自己。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取水”,并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教会学生具有“吸水”的本领。他们掌握了学习方法,懂得了“举一反三”,同时又从老师那里感受到知识的无穷魅力后,他们又怎会不将你当作心中最“棒”的老师呢?
第四颗星:“美”
评定标准:德高、身正
教育的艺术就是影响人的艺术。教师平时的举止、谈吐、世界观、人生观无一不对学生起到导航的作用。一个教师如果用真诚、和善、言行一致的原则与学生相处,不偏不袒,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并用高尚的信仰、追求来引导学生,以身示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仰慕感、敬爱感,学生就会有意无意地效仿老师,甚至追随老师。前不久,我班学生孟书铭的一篇习作令我印象深刻。文章题为《爱学习的老师》,写的是星期六在书城看到我的事。“看到葛老师在一排排琳琅满目的书架前精心挑选教学参考书时,我不由得惭愧万分……我立即放下手里的漫画书,拉起妈妈的手向别处走去。” 这是一件小事,却折射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大道理。教学生,必先正自己。一个时时处处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老师一定是学生心中最“美”的老师。
责任编辑/齐 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教育必须真正尊重学生,以生为本。教师应与学生共同营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从心里喜欢自己、崇敬自己,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使教育活动事半功倍。
第一颗星:“好”
评定标准:平等、尊重
近日,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以“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为题,对1523名三至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近4成的孩子选择“平易近人”。这个调查结果给我们提了个醒:学生首先要求教师是自己的知心朋友,然后才是知识的传授者。
尊重学生,表现在走近学生、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在需要、情感特征、个性表现,把学生看成一个大写的“人”,时时关心他们,处处爱护他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师生间本应息息相通,建立和培养真挚、平等、体贴和相互尊敬的友谊关系。平等对待学生,不仅指师生人格的平等,也指教师平等对待全体学生,而不是厚此薄彼,有亲疏远近。因此,每接触一个新班级,我都全面了解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台湾学者陈安龙提出“微笑和点头,专心听他说”,我随时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基础的不同作弹性要求,并进行分层次分类个别指导教育,使每个学生尽力发挥潜能,获得一种自我认同感、归属感、胜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颗星:“亲”
评定标准:真诚、无私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的老师认为“爱学生”只是在学生生病期间或生活有困难的特殊情况下偶尔一显“师恩”,我认为那不是“爱”的真正含义。
老师必须无私地付出,真诚地播撒自己的爱,让每个孩子的心灵闪光。孩子们就像天幕中的星星那样,或静或动,或明或暗,但都一样纯真可爱,我爱他们,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我为其鼓掌;每一点成绩,我为之喝彩。而这份爱必须是发自内心、溢于言表的。学生在我真挚的关爱中感受到的是一份浓浓的亲情:当学生有不幸和痛苦时,我的同情和开导使他们得到了慰藉;当学生有了错误和缺点时,我的公正和帮助使他们获得了信心。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蹲下来,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渐渐地,我深入了学生的内心,成了他们的良师益友和无话不谈的亲人。
第三颗星:“棒”
评定标准:博学、进取
现在的孩子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而一个只能“教好书”的老师显然不足以满足学生们的知识需求。教师要用自己渊博的才学带领学生去开启知识的大门,并做到教学相长,给自己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做自我学习的强者,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应对自如。
休息日,我最乐于做的是在图书馆和互联网上吸取知识,并在工作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课堂上。在教育教学上,我经常阅读各种教育刊物,勇于尝试新教法,吸收新思想、新经验、新理论来不断充实自己。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取水”,并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教会学生具有“吸水”的本领。他们掌握了学习方法,懂得了“举一反三”,同时又从老师那里感受到知识的无穷魅力后,他们又怎会不将你当作心中最“棒”的老师呢?
第四颗星:“美”
评定标准:德高、身正
教育的艺术就是影响人的艺术。教师平时的举止、谈吐、世界观、人生观无一不对学生起到导航的作用。一个教师如果用真诚、和善、言行一致的原则与学生相处,不偏不袒,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并用高尚的信仰、追求来引导学生,以身示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仰慕感、敬爱感,学生就会有意无意地效仿老师,甚至追随老师。前不久,我班学生孟书铭的一篇习作令我印象深刻。文章题为《爱学习的老师》,写的是星期六在书城看到我的事。“看到葛老师在一排排琳琅满目的书架前精心挑选教学参考书时,我不由得惭愧万分……我立即放下手里的漫画书,拉起妈妈的手向别处走去。” 这是一件小事,却折射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大道理。教学生,必先正自己。一个时时处处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老师一定是学生心中最“美”的老师。
责任编辑/齐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