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老师指导我做古怪论文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ok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么感觉写个论文跟生孩子似的,忒不容易了。”
  “我这边也是,论文遭遇难产。”
  “行了你们楼上二位别得瑟了,我的论文羊水还没破呢。”
  ……
  上边的这段胡言乱语,摘自我们班级QQ群里的一段聊天记录。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种感受,写一篇论文大概等于“绞尽脑汁 熬夜加班 煞费苦心 为伊消得人憔悴”,总之提起论文,大家的感觉都是牙缝中挤出的一句话:“浑身上下脑袋疼”。
  然而大四快毕业了,面对大学阶段最后一次论文,我却突然一反常态地爱上了写毕业论文。
  
  古怪题目
  
  我的专业是商务英语,按常理说,一篇非常标准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都是类似“通过××企业案例探讨中国白色家电企业文化”,或者“试论中西商务沟通中的异同点”云云。而我选的论文方向却既非商务,也非英语——《中国人“长生不老”文化心理浅析》,有点意思吧?
  怎么当初会选择这么一个题目呢?还得从寒假初定论文方向说起。最初我对国民性很感兴趣,比如 “枪打出头鸟”、好看热闹但不爱出头、讲究“中庸”,这都是为什么?为什么中国的艺术讲究静美,而西方的艺术大多热情奔放呢?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停滞不前了,而西方却孜孜不倦?读的参考资料越多,心里的疑问就越大,就不满足于分析现象,那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又来了。
  后来我发现,如果想寻找形成中西民族性格、艺术风格、求知态度差异的因素,那么就得从中西文化的价值观入手,然后这样顺杆爬,最后发现上述中西方很多的不同,都跟中国人注重“乐生”,期望“长生不老”的心态有关。于是就想用本科阶段最后一篇论文,简单地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论文方向是有意思,但是这个跟所学专业不搭边的题目能被通过吗?这还得从我们可爱的“奇葩”导师说起。
  
  “奇葩”导师
  
  “哈哈不聊了,俺这边是下午两点半,出门去吃马卡龙,晒晒太阳啦!”
  “矮油快别馋我啦!俺这边晚上八点半,得收拾收拾明天的教案了,老孙去也!”
  “嗖!”
  看到这段对话,你能想象,这是一个导师和学生之间的跨洋QQ对话吗?嗯,没错,这就是带我论文的导师——俺们可爱的班主任邢爷。邢爷不老,但是我们还是私下称之为“爷”,表示一种亲切的尊敬。套用《失恋33天》里的流行语:邢爷绝对是我们学院的一朵奇葩。思想非常灵活,鼓励学生各种发散思维的想法,儒雅博学但是绝不端着教书先生的架子。他讲的《跨文化交际》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本来没想听讲的学生,都不知不觉听讲了。
  于是我就跟邢爷说了我的论文方向和大概的想法,邢爷很认真地听,首先乐呵呵地给予肯定:“想法不错,那就去着手做吧。”然后给我推荐了一些这个方向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研究著作,给我讲了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
  就这样,我的论文计划开工了。
  
  尴尬开题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开题答辩了。一般来讲,学生对“开题报告”都留有一种狂轰乱炸的印象,一群专家教授导师们齐刷刷地坐在台下,各种眼镜片反射的光,像是好多知识装不下要溢出来一样。“眼镜片们”审视台上答辩的可怜小孩和论文提纲,提两个或学术或灵活的问题,然后会简要说下这个问题中外现在的研究阶段,历届学生的切入角度,然后再给这位台上的学生提出这个问题的一二三四五点建议云云……嗯,这都是比较正常的顺序。
  我正好赶上了下午第一个做开题报告,正好是让人犯困的时间,不过还很顺利地在规定时间里讲完了内容。本想着这个题目可能会遭遇很多质疑和提问,所以特地准备了整整两大页的材料,以便应付答辩之需要。结果开题陈述做完,教室里突然很安静,很尴尬地没有任何人说话,大概持续了三秒中尴尬的冷场,终于有导师开始发话提问……可能是导师们对无数届学生写了无数年的商务英语论文也听腻了,突然来了个新鲜的题目还是蛮感兴趣,竟然没太难为我,很开心地提了几个问题、做了一下论文结构性建议,饶有兴致地讨论了一番就让我过了。
  
  惆怅语言
  
  既然是英语专业,那毕业论文当然也是用英语写。我选了个这么奇怪的题目,开始还窃喜,觉得又有意思又与众不同。可是写起来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个领域很少有人涉及了——既然说的是中国的事儿,那一定全部是中文文献,而且80%都是古文献,论据都是四书五经外加道德经。要用英语,把四书五经的思想解释成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这个一两段还可以,但是五千字全这么做,累也累死了,而且语言的流畅性就会大打折扣。
  比如“中庸”这个概念,虽然说《中庸》这篇文章的题目,在英文已有约定俗成的译法“.The Doctrine of Mean”,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中,中庸这个词的概念和范畴是不同的,就很难办。还有像中国“乐生”这个概念,就算在中国学术界也没有很严格的界定,翻译成英文就更找不到直接对应的意象了,只能解释成“乐于生命,追求长生”。再比如对于“长生不老”这个概念,虽说英文也有“长生(immorality)”这个概念,但是更主要强调的是灵魂的长生和不朽,与中国追求现实生命不死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只能借用“longevity”这个类似于长寿的表达。
  总之,写这篇论文我真的是为语言表达绞尽脑汁,自己给自己出了个大难题,磕磕绊绊惆怅死了。
  
  英雄母亲
  
  相信很多人从小学写作文,到大学写论文,都多多少少干过一件事:凑字数。更有达人在网上总结出“凑字数经验贴”,被无数可怜的同学膜拜,什么“车轱辘话法”,“举例法”“繁复图表法”等等。然而我做这篇论文倒是恰恰相反:5000字根本不够写的,刚说完提纲的1/3,字数已经用掉一半了。要说邢爷就是邢爷,看我论文提纲的时候,就跟我说,“你这论文我就担心两点:一是语言表达,二是怕你字数超标,担心你会写出几卷来。”结果不幸全部被邢爷言中。
  那怎么办呢?只能千方百计地压缩字数和内容,但是总觉得内容少了说不清楚:比如说,如果其中的一点论据是,“长生不老”文化心理的形成因素,其中有一点是因为道家思想的传播。那么除了要解释道家思想中提到的与“长生不老”有关的依据之外,是否还要说明,为什么道家会提倡“长生思想”呢?道家的“长生” 思想形成的背景是什么?就算我们已经证实了道家的确是主推“长生不老”思想的,那么这种思想的影响力有多大?是否还要提及并简要证明道家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范围?总之,我陷入了一个僵局:要想证明“因为A所以B”,那么就要说明“为什么B会形成A”,“B是怎么来的”,“B的影响力有多大能否促进A的形成”……然后发现要说的东西越来越多,字数严重超标,我的论文成了一个“超重儿”。
  在一番头疼脑热之后,我还是咬牙切齿地把这样一个“孩子”带到了世界上,觉得自己特别像是个“英雄母亲”。
  责任编辑:朴添勤
其他文献
胡启明,瘦瘦高高的,特别爱笑,很健谈,他自认是个“盲目乐观”的人,就是事情不管多么艰难,他都相信可以完成。说起胡启明,很多武大人都知道,那些他跟武大原创音乐有关的事。  复活的协会  胡启明学音乐完全是意外,4岁时,爸爸偶然发现他用一个手指在弹奏电视剧《包青天》的片尾曲《鸳鸯蝴蝶梦》,就决定送他学钢琴。高中时,胡启明迷上了吉他,研究和弦和声的进行,慢慢尝试写歌。  “我是个牛脾气,自己决定了的事情
在《科技创业》杂志(Technology Review)2012年TR35(全球35岁以下35位顶尖发明家)评选中,来自清华大学电机系的陈启鑫,因开发电力预测软件和优化电厂运行软件而当选。《科技创业》由麻省理工学院创办,自2005年以来,每年都会开展TR35评选。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参加颁奖典礼的前一天晚上,陈启鑫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碳预测  《科技创业》介绍陈启鑫所取得的成就时,标题相当显赫——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在大学从教15年,著有《我手画我心》、《心理画外音》、《做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等多部著作。  当书和信息稀缺时,当书激发了我的想象力,大片空白的时间和空间就变得相对有意义了,因为可以任由想象力来填补。  书在我头脑里种下了想象力的种子。  要说我的童年比现在的孩子多些什么,那是自由和散漫。父母对我没要求,随便我玩,随便我长大。要说我的童年比现在的孩子少
北京大学:泊星地咖啡  百年讲堂地下一层  北京大学人气最旺的一家咖啡店,因为咖啡特便宜——当日咖啡只要七元,办卡打折后只需要五元,比起其他咖啡馆动辄二十来块的价格,真是实惠了不少。再加上喝过的同学普遍反映咖啡味道不错,久而久之便积累了大批粉丝。我们早上10点钟到达这里,就发现店内的人气不俗,外国留学生占了其中的一半。不过,也有同学反映这里的网络不太给力哦。  北京大学:大树咖啡  北大法学院一层
网络时代,进大学前“不选课,先选宿舍”早就不是新鲜事。不过在国外,宿舍自选系统已经进化到可以按挑酒店的标准来吹毛求疵了。婚恋网站一般的选舍友应用软件、别出心裁地房间布置,学生甚至可以选择在宿舍里摆哪位艺术家的大作作为装饰画。各种新奇的“自选服务”引得同学们心动不已,那么问题来了,选宿舍,哪家强?  美术馆的画作抱回家  这不是广告:  “只用付出低廉的租金,学生就能以深入、别出心裁的方式从艺术当中
我爱听故事,更爱听来自不同学校的师哥师姐跟我讲他们找工作时的那些故事。他们告诉我,不用过于担忧自己的“硬伤”,因为有时候,你的硬伤也是你的福气。  有一个师哥,上海某二本院校,学的不是学校强势的金融或者会计专业,而是市场营销。大四找工作时,他去面试了自己最喜欢的松下电器企业。第一轮群面,师哥就傻了眼。5人一组的群面,面试官大概有将近10个。先是自我介绍,第一个同学开口,师哥根本没听明白他在说什么。
十八大召开的11月,  北京刚经历了一场初雪,天气随之转凉。  我从美国回来不到三个月,  并且机缘巧合地来到了北京工作,开始新的生活。  我的单位就在长安街边上,远远眺望,  可以见到人民大会堂雄伟的身姿。  那里,2270名全国各地到来的党代表正在决定这个国家未来的方向。  对刚开始在北京生活的我来说,五年一次的全党大会从来没有那么鲜活过。这是全城上下人们口耳相谈的主题,也带来了京城所有地铁站
陈依林,1993年出生,今年大四,现在在中央戏剧学院读舞台美术设计,开古着店和工作室Nostalgia已经有两年时间了。她的店在离鼓楼不远的安定门大街,周边都是些卖日用杂货和食品的,依林的店独树一帜,椭圆型的木质门牌写着“Nostalgia”的字样,复古的欧式门脸,门前停着样式老旧的红色自行车,150平的店铺陈列着依林淘来的各种有20~40年历史的旧物:毛衣、裙子、皮鞋、首饰。除了卖古着,Nost
25岁德国女大学生格西娜·马韦德尔用画笔和想象力,把人体变画布,创作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体彩绘作品。在她的作品中,人体化身成天鹅,变成卧虎、大蜥蜴、起伏的沙漠、夜幕下的大都市……
有段时间,我常到成都出差,在宾馆的花园里居然看到了木芙蓉,早上经过的时候还是淡粉色的,午饭再看已经是深红。在我家乡也有,是三醉芙蓉,又名千面女郎。因为它清晨初开时为白色或粉红色,后逐渐变为深红,傍晚时变为紫红色,越开越艳。所谓“晓妆如玉暮如霞”,就是指这个特色。  看到深红的芙蓉,我忽然就想到了小时候家里给我订亲的女孩。  娃娃亲这样的风俗现在是绝迹了,即使是我小时侯所在的乡村其实也已经不多见,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