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随着科技进步人类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裕没有成为人类进步的成就,反而成为最大的问题,富裕后的人们追求更复杂也更浪费的生活。
不久前,代表地球毁灭危险的末日时钟再次被调快了30秒,原因是核威胁和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日益恶化的影响增加了全球毁灭的风险。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最适宜居住人口为50亿,此时地球的自愈再生速度刚好相当于50亿人使用和破坏大自然环境的速度,而一旦超过这个数字,地球生态系统将遭受到不可修复的伤害。
目前地球人口大约为76亿,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处的预测,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人口增长速率的话,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100亿。到那个时候,地球还能够养活如此庞大的人口吗?
以威廉·福格特为代表的“末日环境”派认为养活多少人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养活。
威廉·福格特是上世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及环境生态学家,他强烈主张——人类必须大幅减少消费,改变生活方式,否则将对地球的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他的著作《生存之路》成为了现代环保运动的核心理念。
在这本不断被引用的书中,威廉·福格特写道,随着科技进步人类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裕没有成为人类进步的成就,反而成为最大的问题,富裕后的人们追求更复杂也更浪费的生活。以肉食为例,发达国家人均吃掉的肉食要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2017年美国年人均食肉量超过100公斤,而中国约为59公斤。
在所有人类的食物中,肉是最浪费的食物。饲养牲畜所消耗掉的蛋白质和热量,人类只能吃到其中的10%,而其余的90%全部被浪费掉。生产1公斤肉类蛋白所消耗的资源是同量植物蛋白的20倍。目前全世界粮食产量的40%被用于畜牧业。
根据不久前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数据,2017年全球粮食产量为26.11亿吨,如果按照美国人目前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这些粮食只能够满足25亿人的胃口,但如果按照印度人目前的生存方式,那么足够养活100亿印度人。而还在不断扩大规模的现代环保运动的践行者们相信如果人人都成为素食者,那么地球现有的14亿公顷耕地可以维持120亿人的生存;如果人类能利用全部陆地以及海洋中的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地球能支撑170亿人口。改变人类的饮食结构,降低人口生育率是现代环保派给出的解决地球生态难题的办法。
数量同样巨大的另一派人士则提出与此完全相反的观点,这一类人以诺曼·博洛格为领军人。他是美国著名农业科学家、植物病理学家、遗传育种专家,与威廉·福格特是同时期人物,但两人卻因为理念不同颇为不和。上世纪50年代中期诺曼·博洛格在墨西哥成功培育出抗病、耐肥、高产、适应性广的半矮秆小麦,这种小麦比当地旧品种产量多10倍。博洛格在亚洲的成就更加瞩目,他领导下的国际水稻研究所研发出了不少新的高产量水稻品种,大幅提高了水稻产量,挽救了很多当时处于饥饿线以下的人民。目前,亚洲有超过80%的水稻品种都来自于国际水稻研究所。
诺曼·博洛格不同意威廉·福格特的观点,他认为富裕当然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只有富有了才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科学,研发更尖端的科学技术来解决人类生存的困境。比如通过使用基因改造技术来创造更高产的作物,提高每英亩的产量,从而使人们不需要种植那么多土地,缓解地球生态压力。或者创新出更先进的技术来修复改善已经或者人类生存必然会造成的地球损坏。
持这样观点的技术流认为生存不能仅仅是活着,现代环保派的解决方法必然会将人类拖入饥饿、落后的境地,引起社会的动荡混乱,不用地球无法养活人类,人类自己就会先崩溃。技术创新才是达到人类与自己,人类与地球和平相处的唯一出路。
认同和实践这种观点的人人数也不少,1970年诺曼·博洛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为他颁奖的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主席奥瑟·利奥内说,博洛格给饥荒世界带来了面包,“我们希望这也能为世界带来和平”。
现代环保派对技术派的态度也不怎么客气,技术流对人类智慧所给予的厚望被认为是非常盲目的、傲慢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贪婪的,因为限制使用生态环境会对很多大公司的利润造成巨额损害。”一名现代环保主义者称,博洛格式的工业技术化农业虽然短期内得到回报,但从长远来看,这不过是提前透支了地球的资源,不顾后果的过度使用所引发的水土毁灭会导致环境的崩溃,让末日清算更加猛烈和不可挽回。比如氮化肥。
双方的争论已经持续了近百年,然而追本溯源两者并没有完全不可调和的矛盾,尤其是下生态警钟不断敲响的当下。
一些合作已经开始展开,堪萨斯州萨利纳的土地研究所正在用基因科技来试图驯服一种来自亚洲的多年生麦草,期望能够改善它的粒小皮厚等缺点以便将来能够取代传统的一年生作物比如小麦、水稻等。多年生植物根系更发达,能够更好的控制土壤,对人工灌溉和施肥的依赖更少。而更多的由先进的生物模拟技术用植物材料合成的人工肉类也被不断的改进生产出来。
“地球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但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欲望。”——圣雄甘地
不久前,代表地球毁灭危险的末日时钟再次被调快了30秒,原因是核威胁和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日益恶化的影响增加了全球毁灭的风险。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最适宜居住人口为50亿,此时地球的自愈再生速度刚好相当于50亿人使用和破坏大自然环境的速度,而一旦超过这个数字,地球生态系统将遭受到不可修复的伤害。
目前地球人口大约为76亿,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处的预测,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人口增长速率的话,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100亿。到那个时候,地球还能够养活如此庞大的人口吗?
不吃肉运动
以威廉·福格特为代表的“末日环境”派认为养活多少人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养活。
威廉·福格特是上世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及环境生态学家,他强烈主张——人类必须大幅减少消费,改变生活方式,否则将对地球的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他的著作《生存之路》成为了现代环保运动的核心理念。
在这本不断被引用的书中,威廉·福格特写道,随着科技进步人类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裕没有成为人类进步的成就,反而成为最大的问题,富裕后的人们追求更复杂也更浪费的生活。以肉食为例,发达国家人均吃掉的肉食要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2017年美国年人均食肉量超过100公斤,而中国约为59公斤。
在所有人类的食物中,肉是最浪费的食物。饲养牲畜所消耗掉的蛋白质和热量,人类只能吃到其中的10%,而其余的90%全部被浪费掉。生产1公斤肉类蛋白所消耗的资源是同量植物蛋白的20倍。目前全世界粮食产量的40%被用于畜牧业。
根据不久前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数据,2017年全球粮食产量为26.11亿吨,如果按照美国人目前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这些粮食只能够满足25亿人的胃口,但如果按照印度人目前的生存方式,那么足够养活100亿印度人。而还在不断扩大规模的现代环保运动的践行者们相信如果人人都成为素食者,那么地球现有的14亿公顷耕地可以维持120亿人的生存;如果人类能利用全部陆地以及海洋中的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地球能支撑170亿人口。改变人类的饮食结构,降低人口生育率是现代环保派给出的解决地球生态难题的办法。
技术指导一切
数量同样巨大的另一派人士则提出与此完全相反的观点,这一类人以诺曼·博洛格为领军人。他是美国著名农业科学家、植物病理学家、遗传育种专家,与威廉·福格特是同时期人物,但两人卻因为理念不同颇为不和。上世纪50年代中期诺曼·博洛格在墨西哥成功培育出抗病、耐肥、高产、适应性广的半矮秆小麦,这种小麦比当地旧品种产量多10倍。博洛格在亚洲的成就更加瞩目,他领导下的国际水稻研究所研发出了不少新的高产量水稻品种,大幅提高了水稻产量,挽救了很多当时处于饥饿线以下的人民。目前,亚洲有超过80%的水稻品种都来自于国际水稻研究所。
诺曼·博洛格不同意威廉·福格特的观点,他认为富裕当然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只有富有了才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科学,研发更尖端的科学技术来解决人类生存的困境。比如通过使用基因改造技术来创造更高产的作物,提高每英亩的产量,从而使人们不需要种植那么多土地,缓解地球生态压力。或者创新出更先进的技术来修复改善已经或者人类生存必然会造成的地球损坏。
持这样观点的技术流认为生存不能仅仅是活着,现代环保派的解决方法必然会将人类拖入饥饿、落后的境地,引起社会的动荡混乱,不用地球无法养活人类,人类自己就会先崩溃。技术创新才是达到人类与自己,人类与地球和平相处的唯一出路。
认同和实践这种观点的人人数也不少,1970年诺曼·博洛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为他颁奖的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主席奥瑟·利奥内说,博洛格给饥荒世界带来了面包,“我们希望这也能为世界带来和平”。
要战胜的不是困难,是欲望
现代环保派对技术派的态度也不怎么客气,技术流对人类智慧所给予的厚望被认为是非常盲目的、傲慢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贪婪的,因为限制使用生态环境会对很多大公司的利润造成巨额损害。”一名现代环保主义者称,博洛格式的工业技术化农业虽然短期内得到回报,但从长远来看,这不过是提前透支了地球的资源,不顾后果的过度使用所引发的水土毁灭会导致环境的崩溃,让末日清算更加猛烈和不可挽回。比如氮化肥。
双方的争论已经持续了近百年,然而追本溯源两者并没有完全不可调和的矛盾,尤其是下生态警钟不断敲响的当下。
一些合作已经开始展开,堪萨斯州萨利纳的土地研究所正在用基因科技来试图驯服一种来自亚洲的多年生麦草,期望能够改善它的粒小皮厚等缺点以便将来能够取代传统的一年生作物比如小麦、水稻等。多年生植物根系更发达,能够更好的控制土壤,对人工灌溉和施肥的依赖更少。而更多的由先进的生物模拟技术用植物材料合成的人工肉类也被不断的改进生产出来。
“地球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但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欲望。”——圣雄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