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过时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一个已经过时和需要摒弃的观念,而是在新时期要使其得以丰富和发展的新内涵,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建设内容在现时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经济建设的概念本身也应随着科学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而丰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不断完善。
  【关键词】经济建设 内涵 完善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中,没有写入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人认为这是对我国今后发展方向的一种指导,即今后政府工作的重点将不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十二五”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没有被淡化,反而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它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使得经济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等因素的内在关系更加趋于协调。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济建设逐渐被确立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以刚刚过去的“十一五”为例,我国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前四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实际增长11.4%,2010年作为“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上半年GDP增幅也达到11.1%。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人民生活也得到持续改善:2006~2009年,就业规模持续增长,从2006年的7.64亿人增加到了2009年的7.7995亿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60元增长到了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10.2%,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个百分点。这使得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这都表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利于我们党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高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单纯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忽略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受能力、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会使经济发展面临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局面,导致经济、社会等一系列矛盾的激化,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中央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文件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在做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中央越来越强调“转变”,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央对经济建设“转变”的表述更为迫切,内涵更为丰富。在《建议》中提出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正是体现了党对发展规律深刻准确的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再被刻意强调,正是由于中央深刻认识到了经济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的新内涵,即经济建设不应以单纯的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总量作为考量标准,而是应该从经济建设质量和效益,经济建设成果分享的公平性,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可协调性等角度,对经济建设进行更为全面综合的评价。但这样的变化绝不意味着对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否定,而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相推动下,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在认识上的不断前进和深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本身没有过时,当前的迫切任务是应该在继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同时,让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更好地契合到科学发展观的大框架中,体现“又快又好,好字当头”的发展要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从这一唯物史观出发,“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建设,无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还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和政府对全局的宏观掌控能力,其最终的决定因素,都必然是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发展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牢牢把握生产力这个根本因素的具体实现方式。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包含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必然规律。将这一原理放在具体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就是经济建设水平的高度决定了生产力状况,生产力状况是基础,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综合实力,决定了一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进而影响着人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经济发展。当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生产关系必须随之发生变革,以不断适应生产力水平,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的人均GDP已经接近4000美元,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但经济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本身就体现了在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状况下,变革生产关系的迫切要求。这场变革成功与否,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如期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关系到中国能否重新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正因为如此,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处理经济建设与发展全局的关系,即只有经济建设取得量的积累,生产关系才能够产生质的变化,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才能够有充足的保障;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科学的、符合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节奏才不会超越现实条件下的资源环境约束以致成为脱缰的野马。
  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是同一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着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包含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经济基础的必要保证,经济基础进而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等上层建筑。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包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它们共同的基础是物质文明。正因为如此,由经济建设积累而成的物质财富水平,决定了上层建筑的稳固程度和发展水平,决定了经济基础能否成为上层建筑的稳固依托,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
  一方面,经济建设水平将直接决定人民福利水平。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就是必须要有足够最广大人民共享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其次是构建科学完善的制度安排,确保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事业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十二五期间经济建设的内涵,已经必然地内在反映了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即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水平,将决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成果积累的质和量,更将决定我们的党和政府“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承诺能否顺利实现。
  另一方面,经济建设水平直接决定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政府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必须有强大的公共财政作为支撑。在公共财政建设不断科学化、规范化的今天,唯有靠抓经济、搞建设、促发展,通过经济发展实现税源的内生式涵养和壮大,通过税收收入实现政府财力与经济建设成果的基本同步,才能以充足的财政资金保障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尤其应注意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协同作用,以及经济建设整体方向的引领、规划,构建良好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等手段推动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共同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符合科学发展主题
  
  《建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而“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从以上表述中可以看到,在“十二五”期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问题并不是是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怎样完成好经济建设这样一个首要且基础的任务,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经内在地包含在科学发展的主题中,能否科学开展经济建设,将决定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科学发展观要求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绝不是以经济建设的速度为中心,而是必须从以下几个层面深入理解:
  经济建设必须是质量和速度的有机统一。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落实经济建设任务,必须做到经济建设的质量和速度的统一。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取得高速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已是当务之急。具体来说,经济发展的质量内涵包括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经济发展成果中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因素比例,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能源资源的集约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以及经济体制机制的构建。我国现有的经济建设成果已经为转方式、调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建设质量的要求是完全可行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强调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并不代表忽视经济发展的速度。没有一定的经济总量增速作为基础,经济发展的质量将无从谈起,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科学确定经济增速目标,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使质量和速度有机统一,将是“十二五”期间经济建设的主攻方向。
  经济建设必须要做好统筹兼顾工作。统筹兼顾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十二五”期间经济建设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的方法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传统的经济建设方法中一些过分强调经济增速,忽视统筹兼顾的错误和片面做法,会带来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紧张、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扩大、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不同步等严重问题,必须加以纠正。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新的涵义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是将经济建设统筹到科学发展的大局之中,形成经济发展成果反哺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济建设必须要做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具体实现方式已经得到明确,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过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实现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与其他各项事业的统筹协调。为实现“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重大课题,必须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深刻转变:
  一是实现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科学界定物质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现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十二五”规划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说,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科学谋划发展的方式,让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必须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指向标,大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最为相关的问题,使物质成果的积累真正为人民的利益服务。物质文明成果的积累,是实现发展以人为本的手段和保障,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有让经济建设的成果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协调同步的发展方式,才是具有科学性、稳固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式。
  二是实现从粗放型模式到集约型模式的转变。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的成果建立在对有限资源的大规模消耗和对环境的过度开发上,看重眼前的经济增速,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根本规律。这样的发展方式虽能取得一时的成就,但代价巨大,注定是无法持续的。“十二五”规划指引下实现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必须将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由资源投入向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从对环境的掠夺式开发向实现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转变,确立符合集约型发展模式要求的生产要素市场、产业结构和制度安排,使经济发展方式整体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长期道路。
  三是实现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转变。将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忽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容易导致发展的结构失衡,比利失当。因此,当前必须将经济发展置于其应有的地位之上,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的统筹协调,全面兼顾当前增长与长远发展、局部增长与整体发展、个别增长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坚持经济增长为了科学发展、经济发展推动科学增长,并确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实现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途径。
  四是实现从物质文明到物质生态文明的转变。实现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有机统一,即建设物质生态文明,是现阶段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必须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实现手段,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关系,在经济发展中贯穿自然生态规律的内在要求,从根本上扭转高投入、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将经济建设的范围和强度科学界定在自然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并以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果作为修复生态系统、还原生态环境面貌的依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物质与环境的融合共生式发展格局。
  总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一个已经过时和需要摒弃的观念,而是在新时期要使其得以丰富和发展的新内涵,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因为,经济建设内容在现时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经济建设的概念本身,也应随着科学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而丰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将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取得的成果是值得广大人民期待的。(作者分别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政治优势是政治制度的内生结晶,嫁接是嫁接不来真正的政治优势的。从外来制度中生吞活剥拿来一些小名词、小技巧,不仅不会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政治优势,反而会消化不良,上吐下泻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政治优势”,尤其是面临重大任务需要攻坚或者是面对外来质疑需要回应的时候,更是要高高举起“政治优势”这一法宝,又做利器,又当盾牌。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这也是一件很当然的事情。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肯定要有其赖以立足
对我院(三级乙等医院)2004年1、2、3月份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了解本院医生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习惯,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有益信息,并对处方用药的合
“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创始人──侯光炯原作李仲明编写士心侯光炯(1905—),土壤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劳动模范,长期从事土壤地理学、土壤分类和土壤肥力的研究。
发挥智囊团作用,努力为经济金融决策服务,是金融学会工作的主要目标。只有在“抓基础、重应用、广交流”九个字上下功夫,才能达到这个目标。一、“抓基础”,就是抓学会的组织
【摘要】“真假平等”是孙中山提出的独具特色的平等思想。孙中山“真假平等”观,在批判“人为的”不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真平等”的现实道路;又批评把“天生的”不平等人为“压平”的做法,指出了弥补“天生”不平等的方法。孙中山“真假平等”观对于当前实现公平正义、促进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  【关键词】孙中山 真平等 假平等 不平等  作为反对封建专制的斗士,孙中山高度重视平等的革命意义和社
学术会刊,应该是促进学会起飞的翅膀,开展学术活动的园地,发表科研成果的载体,反映学会工作的窗口,加强横向联系的桥梁。要达到这个目的,真正办出高质量的会刊来,既要具备主
在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过程中,厂矿科协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第一生产力,是大有可为的。 一、转变观念,提高科技意识 要解放和发
时间 _ 2010年4月9日  采访地点 _ 昌都(电话连线)    在藏职务:芒康县委书记 原工作单位:重庆巴南区林业局    自2008年拉萨“3·14”事件以来,芒康作为西藏的人口、资源、经济大县和交通枢纽,一直面临着较大的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压力。我们援藏干部和当地干部都保持着极大的警觉,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来形容毫不为过。  2009年,敌对分子疯狂叫嚣,境内暗流涌动,芒康的维稳形势依
【摘要】陶行知整个思想体系的前提性基础是其对理想社会和理想之国的愿景,即对政治的民主诉求。基于此,研究陶行知的政治哲学思想意义重大。陶行知政治哲学的核心是对民主共和的社会理想的追求,其基本内涵是平等自由的共和精义,其基本路径是教育造国和民主化教育模式,其践行原则是引导国民过民主生活和国民的共同自治。  【关键词】陶行知 政治哲学 国民自治  陶行知是民国史上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在教育发
<正>“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是科技工作者所必须遵循的中央重大决策。作为民间科技团体的学会、协会和研究会,如何贯彻这项方针政策,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