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素养:优化初中社会课堂置疑的策略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aozh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是要乐学善学。目前,“学为中心,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问题导学,合作展示”“学生教学生”等理念,是新课改的主要思路与观念。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课堂设置疑问的水平是提高课堂互动的关键环节,也是知识深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本文追踪了社会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置疑的现状,对社会课堂教学的置疑策略做一些探讨,以期提高新课改下初中社会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素养。
  【关键词】初中 社会新课改 课堂 置疑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07-03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善于设置疑难,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一、现状追踪
  目前社会课由于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很重,因此学生对社会课并不是很重视,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欠缺,在课堂置疑这一环节上有很大的随意性,具体有一下情形。
  1.识记型的置疑多,能力型的置疑少
  部分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有意识的纠正“满堂灌”的现象,开始在课堂设置疑问让学生回答或讨论,但在操作过程中,设置的疑问大多数是识记性的,学生直接可以在课本上找到疑问的答案,这样许多学生思维不够活跃,听到疑问就翻书,书上找不到就大眼瞪小眼了。
  2.疑问满堂飞,“满堂灌”变为“满堂问”
  為了活跃课堂气氛,一节课几乎全部设置疑问,学生在老师的指挥棒下团团转,缩短自我思考、小组合作与展示的时间,使学生缺少了自我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能力,而且教师在课堂设置疑问太多,学生面对一连串的疑问就会失去对核心问题的把握,也会使问题的分析模糊化。
  3.随意置疑,脱离实际
  有的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没有深入的研究授课内容,也缺乏必要的学情研究,在课堂上随意置疑,想起什么问什么,缺乏疑问的层次性,或过于浅显,或过于深奥,甚至不着边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4.置疑对象“集中制”
  有的教师喜欢对小组长之类的“好学生”提出问题,不能够面向全体提问,也不喜欢提问“差生”,或者对“差生”提一些懲罚型的问题,回答不出,借机批评,给他们难堪。课堂主角成了“好学生”,其它学生则成了群众演员。
  二、课堂置疑应有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教师不应离开教学目的,提出一些偏而怪的问题,对课堂中所提的问题,老师在备课时务必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和质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如讲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美术成就时可发问:“达·芬奇的美术成就主要有哪些?体现了什么艺术风格?”学生议论后,能进一步加深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之一的达·芬奇的认识。然而,某教师在此时却提问:“大家看课本插图,谁能说说达·芬奇是男是女?”一时间整个课堂闹哄哄,如此提问,不严肃,甚至流于庸俗,又加大了课堂管理的难度,造成学生学习情感的负迁移。
  2.适度性原则
  提问要有难易适中的“度”。老师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太深奥的问题,全班同学都不能回答,最后只好由老师“自问自答”,这虽然完成了提问的形式过程,但学生象在陪衬,教师象在表演——如此既不合我们的提问本意,也有悖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太平直、简单、浅易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即能对答如流,不仅无助于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会养成学生不求甚解甚至敷衍了事的坏习惯。那么,如何合理地掌握提问的“度”呢?实践表明,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才会感到愉快,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思路的诱导,必须使问题的设计具有思考的余地和思考的价值,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如:“《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辛亥革命发生在哪一年?”等,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无太大的难度,往往不经思索就能回答,没有多少思路诱导、没有启发探究的价值。只有当教师的设问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又略高于他们发展的现有水平,学生的各种思路才有可能真正被诱发,思维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
  4.机会均等原则
  中学社会课堂提问要注意“机会均等”,做到“师生合一”。“机会均等”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好中差的学生共同提高。“师生合一”就是明白知识是无穷无尽的,特别是现代信息社会日新月异,很多知识不仅学生“无知”,老师也“无知”,有时学生比老师还“有知”。正如韩愈所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因此,不要把提问变为教师的专利,要实行“师生合一”——多向交流(师引导生,生引导师、生引导生),使学生不仅感到“老师在教”,也感到“自己在学”,不仅是老师“在问在教”,更多的是“我在问在学”。
  把握了置疑的原则,在教学中要有恰当的策略,才能将置疑进行到底,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尝试了以下策略
  三、策略实践
  1.时机把握
  宋朱熹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心理学家也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之于教学,犹如清泉之于水潭。清泉一失,水潭即成无澜死水。
  (1)于先学时设疑——引学生入戏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一堂好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正如好戏开头,鼓乐齐鸣,声势震天,自然先声夺人。社会课设疑亦是如此。或创设情境,或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疑到思,尽快入戏。   (2)于重难点处设疑——解决主要矛盾
  矛盾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能极大地促进次要矛盾解决。社会教学的主要矛盾是每课的重点与难点。只有在这里设疑,才能产生波澜,才能避免满堂问而导致学生神经紧张麻木迟钝,才能使学生认识矛盾,集中注意力,振奋智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于教材的衔接处设疑——完善知识链条
  通篇教材,构成了完整的知识系统。章、节、目之间往往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如果不揭示这种联系,往往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影响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此设疑,既能提醒学生注意,又能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上。
  (4)于无疑处设疑——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古代许多哲人认识到“有疑”的教育作用。有些知识貌似无疑,但却蕴含着智力因素。教师要从中深入挖掘在学生看来并不是问题的问题,激发其疑问,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就像投石击水,在学生思维的海洋里,激起层层涟漪。例如,为什么把439年而不是北魏建国的386年作为北朝的开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战争频仍,为什么经济却得到很大发展,科技文化成就却光辉灿烂?
  (5)于枯燥乏味处设疑——平淡中见神奇
  社会教材中某些知识,如年代、数字、地点、事件、观点等既枯燥乏味又属重要知识。教师应在此设疑,深入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讲“活”教材,于平淡中见神奇。如讲美国的扩张史时,若按课本的语言讲述,味同嚼蜡。但如果从美国星条旗入手:“为什么美国国旗由13条纹和50颗星星组成?”这样设疑,可引起学生兴趣。在关于星条旗的讲述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掌握了美国版图的形成史。
  (6)于结尾处设疑——意味深长的结束
  一堂好课,既有好的开头,中间有一两次高潮,也应有好的结尾。设疑不失为结束课程的一种好方式,设疑使其词已尽,意无穷。教师应在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既使新旧知识紧密关联,又激发学生的新的求知欲,为下次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应根据每堂课的具体情况设置疑难问题,万不可千篇一律。
  2.策略把握
  (1)激趣策略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依赖于兴趣。”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学方法必须依据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兴趣。”这都表明,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设置新颖有趣的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产生求知兴趣,很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初中生的社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抽象思维的能力还不够强,他们学社会往往注重它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如讲述秦灭六国时可插入“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教学“三国鼎立”时可介绍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等等。故事具有親和力,它能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有时几个故事的讲解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真是画龙点睛。
  (2)悬念策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着意把一些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比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课堂开始我提问“有人说世界上不会爆发第四次世界大战了,请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学生立刻纠正:”老师你讲错了,应该是第三次。我说:“因第三次足以毁灭世界,所以不会有第四次。”学生立刻恍然大悟,并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性,还增强了学习二战的兴趣。如在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而凶残的,仅仅依靠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赤手空拳,是无法战胜敌人的。”我设置悬念,“因为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赤手空拳”则“不能战胜强大而凶残的敌人”那么出路在哪里呢?怎样才能不会“单枪匹马、赤手空拳”而战胜敌人,取得革命的成功呢?这样可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去探究原由。
  (3)矛盾策略
  抓住知识理解的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障碍”,形成心理“冲突”,例如,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如果光绪皇帝是实权皇帝,戊戌变法未尝不可取得成功。如果袁世凯短寿早死,辛亥革命前后的局势恐怕也不一样”。通过这样的矛盾置疑,分析讨论,让学生明白,只有把必然性与偶然性,现象与本质结合起来,才能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揭示社会发展的真实面目,明白人类社会在矛盾中前进;社会的发展是渐进与飞跃的统一,是前进性与曲折性,上升性与回复性的统一,呈螺旋式上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只能顺应而不能改变历史发展趋势,更不能主宰历史。上述观点在社会教材中虽无直接表述,但却渗透在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这些观点,当学生解决这些“冲突”时,再对课文的重点、难点作深入的探求,这就是矛盾置疑。
  (4)变序策略
  这种设疑,常常是打破事物发展顺序,先“果”后“因”,或者把后面发生的事件提到前面,从而形成悬念,启发学生思维,这是变序置疑。如讲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教材上说:“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在这里可反问: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这种提问方式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可以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通过思辩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如讲“唐朝的衰落和灭亡”一课时,教师先描绘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及唐玄宗本人的文治武功,然后话锋一转:为什么这么强大的王朝却衰落了呢?唐玄宗怎样从明智变为昏庸的?对比设问,使学生兴趣陡增,思维闸门顿开让学生由“果”溯“因”,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5)层递策略
  设计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一问套一问,相互联系,这样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思维的活跃性。如在讲“文化大革命”发动原因时,可设问1)党在十年建设时期出现了哪些失误?(学生罗列种种表现)。2)这些错误的性质是什么?(党的“左”倾错误)。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三个问题。3)这种错误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导致了“文革”的发动),这组问题的设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层层递进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思维活跃状态,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摄取知识。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思考,使学生自己领悟、自己求解。   (6)求“变”策略
  求变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鲜、有趣,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比如在讲解西周的宗法制时,我创设了如下社会情境:“假如你是鲁国国君,膝下有四个子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老三(大夫人所生的女儿);小儿子(大夫人之子),随着你的年岁老去,几个子女都想争夺王位和家业,请问王位和家业应该由谁继承?为什么?如果是现在,你的遗产又该如何分配?”经过激烈討论后,学生根据常识马上就能够得出结论——二儿子继承,由此也就掌握了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和它的特点“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這种求“变”,很有趣味性,又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潜力起到很好的作用。
  (7)留“味”策略
  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学贵存疑”,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初中学生年龄小,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需要在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设置悬念。如“唐末农民战争”一课,讲完了唐平叛胜利史实后,置疑:唐平叛胜利了,是否意味着唐朝就政治上从此安定,国家继续强盛呢?讲授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发动三次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员倒在血泊中,可设疑:面对国民党的屠杀,共产党人倒下了,但他们是否永远倒下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又实行了哪些措施?这样设置悬念,可以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产生了探究新知的欲望。
  四、成效与反思
  传统教学中,常常是教师设置疑难问题,老师一问,学生一答,所发展的大多是一种被动的“应答性行为”,不利于学生主动创新思维的发展。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置疑对象不光是个体,还有小组,故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积极鼓励学生缘疑质难,对教材、老师和同学询疑问难,或主动引导,或有意激发,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长进。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地现疑、布疑和释疑的过程,如果一旦没有问题,学习就会中断,智慧的火花就会熄灭。问题提出来了,学生急欲知道究竟,教师要注重实效性,这样才会形成良性循环,提升学生自主发展的素养。
  在“学为中心,教学生学”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多了话语权,多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也多了小组合作的过程,也有了“兵教兵”的体验,这些因素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的主导主要就是体现在针对教学内容,在课前、课堂、课后如何设置科学、优质的问题,只有提高这种置疑的水平,社会课堂的新课改才会进一步走向改革的深水区。
  参考文献:
  [1]张莲英.课堂教学实效例谈[J].社会教学(中学版),2013年第2期.
  [2]张海燕.问题背后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
  [3]欧艳珍.新课改下社会课堂提问的艺术[J].中国科技信息,2014年第23期.
  [4]田军玲.社会课堂提问艺术初探[J].河南教育,2010年第12期.
其他文献
所提出的16位Occam微机的设计方案的目的一是支持公布式处理系统. 首先,选择Occam语言做为系统直接支持的高级语言,其主要特点是:(1)是一个并发处理语言.利用进程构造SEQ、P
2007年1~5月份,共监测到全国各省区领导带队进行的重要跨省区考察活动17次,主要是河北、江苏、四川、黑龙江、广东、西藏等省区,其中城市代表团考察活动3次。综观本监测期内各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日益完善,使16位微型计算机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8位微处理器除了做I/O控制器外,几乎没有厂家再用它设计微型计算机了。遗憾的是,微处理器有一个致
入夏以后,各种病虫危害农作物相当频繁,施药次数也相应增多。有些人不注意安全用药,特别是一些喜欢喝酒的人,施药前后,也爱喝几盅,这是很危险的。 为什么施药前后不能喝酒呢
袖珍机内存较少,采用解释BASIC语言。因此在这类型机上开发平差计算等较大应用程序时,为扩大解题能力和提高算题速度,特别需要注意程序的优化设计。优化程序和计算方法的相互交
一、系统概述本软盘机系统是由Mic—85机、iSBC208控制板及3.5时双面、倍密度驱动器组成。85机与208控制板的连接通过少量的硬件便可完成。85机和208控制板的接口主要由数据
Disaster reduction strategy of agro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s a very complicated systematic project. Th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wo subsystems: agrometeorologi
科学家指出,材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里程碑,历史上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都是以材料作为时代的主要标志的;材料又是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半导体
火不思在蒙古族重奏组合中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火不思的运用为蒙古族的民乐组合在形制上、音色上形成了统一。火不思分为高音、中音、低音三种乐器形态,丰富了弹拨乐声部编
2015年高考湖北文科卷壓轴试题的命题手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