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作战的难点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bb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中,欧洲战场有40%的战事发生在城市和大的居民区;二战后美海军进行的250多次对外军事干涉中,有90%涉及到了城市;车臣战争中,俄军90%的伤亡发生在攻打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市区的战斗中。
  当今世界城市化的趋势加快,目前世界61亿总人口中,有29亿人生活在城市,到203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49亿。城市的安危得失成为战争胜败的重要标志,城市地区将成为21世纪的主战场。
  韩:2004年11月美军对伊拉克费卢杰发动了代号“幻影愤怒”的军事行动,这是美军自越战顺华战役后最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美军为这场攻坚战进行了精心准备,极大地改变了在联合作战训练中心进行的城市战训练。美军在此战中使用的训练方法、战术战法反映了未来城市作战的特点。
  费卢杰位于巴格达西60千米处,东西宽3千米,南北长3.5千米,有25万~30万居民以及5万栋建筑。其城市特征与美军以前作战过的城市都不一样,也从没有对这类城市地形的训练。美军在进攻前对费卢杰的每个街道、街区都绘制了详细分布图,而且每天都对城市内武装分子活动的位置、分布进行情报汇总。这些情报和照片使得美军可以实时进行兵力部署和进行作战规划。美军按费卢杰Jolan区的地形建造了供训练和战法研究的实景模型,模型东西长185米,南北宽165米,内有91栋建筑。
  胡:美军在费卢杰一战中,选用海军陆战队作为地面主攻力量,其重要原因就是利用海军陆战队在地空协同方面的能力,强调空中和地面的协同。这也说明了城市作战的趋势:地面接触作战和空中非接触、非线式攻击联合,不给地面藏在暗处的抵抗力量进行攻击的机会。这种联合没出现以往城市战中常见的巷战、拉锯战,街道建筑也没像以往巷战那样面目全非。
  韩:费卢杰作战在样式上较以往城市战有较大变化。第一,封锁、分割、围歼同期进行,取代了过去的先重兵包围、孤立,再大规模进攻的方式。分割不仅针对对方据点,也根据其它关键节点,如城市通信系统、水电供应系统、交通系统等。第二,精确点攻击代替了对敌人潜伏的建筑进行大规模摧毁。第三,非接触、非线式攻击联合代替了逐个街道、逐个建筑线式推进的巷战。
  
  城市作战的难点
  
  韩:费卢杰作战反映出很多难点,在实施城市作战火力支援时,是使用攻击机还是地面精确火炮?这是最重要的问题。首先要了解这两种方式的优势和局限。
  
  攻击机在城市环境中用制导武器进行支援,除了具有快速反应、攻击范围大、攻击角度灵活、武器挂载及引信装定选择多等能力外,攻击机还可以自己照射目标、提供实时的轰炸效果评估,可以根据需要显示己方力量,给对方心理造成威胁。但是,攻击机提供支援成本高、防区外打击能力有限、防护能力差,特别是来自地面防空的威胁很大。
  地面精确火炮,包括采用GPS制导的迫击炮、制导火箭炮、制导火炮,主要优点是在提供精确火力时冒的风险小。主要缺点是在支援距离(射程)和灵活性上差。此外,地面火炮没有自我照射目标能力和毁伤效果评估能力,这些必须依赖于前线观察员或者空中观察员,而且弹道低平,受城市高层建筑影响较大,不能攻击移动目标,攻击方向受限。
  对这两种方式,不应该认为哪一种最优或最差,应该在联合火力支援中使这两类武器互补。
  攻击机受到地面防空威胁无法避免。当降低飞行高度时,飞行员更容易获取目标信息,也减小了被地面雷达捕获的机会,但这样就使自己处于简单防空火力的打击范围内,如小型防空火炮,肩扛防空导弹等。同时由于处置目标的窗口时间非常短,用激光制导武器攻击目标时通过自照指示目标也不切实际。
  上升飞行高度,可以减小地面防空的这类威胁,也提供了发现地面防空武器以及被防空武器击中前的反应时间。然而,高度过高就失去了局部空中优势,处于敌雷达覆盖的区域内,地空导弹的威胁会使飞机经常不得不中断任务。
  城市作战的另一难点是一旦获取目标,首先考虑使用武器的飞行弹道是否受到建筑影响,确认没有问题才考虑对目标毁伤效果。武器的弹道选择是矛盾的,接近于垂直的攻击角可使大多数武器的弹道不受影响,但武器的限制、规避地面威胁及目标本身又要求弹道低平一些。一个例子就是攻击埋在十层楼房下的一个地下工事。一种方案是采用钻地弹贯穿十层楼房,这会导致过多的附带损伤。另一种方案是将武器弹道规划为呈一个倾斜角,命中点选在建筑根部,使其靠侵彻能力进入工事。适当的选取小型弹药可在摧毁地下工事的同时使楼房不受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攻击武器的弹道较低平,飞行员必须保证其它建筑不会挡住武器的飞行弹道。实战中这是非常难的任务。
  胡:美军在城市战中选用什么武器靠的是决策矩阵。考虑参数为四大类:一是攻击范围与精度,如武器的射程、最小攻击距离、GPS信号干扰、城市峡谷对攻击轴线及弹道的限制、目标区气候条件等等;二是风险,如地面防空火力评估,武器是否具有防区外投放能力,是否需要压制地面防空,在攻击航路中是否会有威胁等等;三是反应时间和持续时间,如武器和引信的需求,是否考虑空中、地面值班、重新部署或飞临目标区域的时间,能否进行战损评估,武器能否在目标区域逗留足够长到再次攻击等等;四是灵活性,如武器是否可以自己照射目标,武器能否提供目标现场情报或损伤评估,前方观察员能否提供评估和情报报告,武器是否具有再次攻击能力,目标是否移动,协调是否出问题,武器能否减少杀伤或具有非致命能力等等。实际上美军的武器决策矩阵的内容远不止这些。
  韩:我一直有个疑问,就是在作战时用计算机现场输入数据计算这些矩阵是否便捷?因为别的国家没有这种城市战经验,无从检验这种作业方式。再谈谈城市环境下实施近距空中支援的一个必然问题——附带损伤。在过去几十年中,破坏能力不足可通过加大武器数量或战斗部装药量来实现。直到2002年时,美空军最小的卫星制导炸弹还有2000磅之巨,这足以摧毁一栋四层楼建筑。但如果使用相对小的500磅炸弹而没有足够精度,摧毁一个小型建筑的一角而不明显影响建筑的其它部分仍非常困难。因此美空军一直在发展更小的、专门用于城市作战的武器技术,其中一个关键是引信。
  在对巴格达的作战中,美军空中支援作战中心指挥员和武器规划人员发现JDAM使用延时引信更有效。延时引信在起爆前钻入地下,可有效控制爆炸和弹片,并容易引起燃烧。另外延时引信设置可以使爆炸形成弹坑,可用来阻止敌人逃离。
  触发引信可以使爆炸波聚焦在建筑的结构上,提高破坏力。近炸引信可以控制弹片聚焦在建筑表面上,在城市战中可以有效地杀伤狙击手和城市建筑表面的观察人员。
  目前,JDAM配有所有这三种引信,而激光制导武器只配有触发引信和延时引信,GBU-38小直径弹药提供了飞行中在线延时设置、触发引信和近炸引信。
  美空军的激光制导炸弹和JDAM的引信都必须在起飞前设 置好,在飞行中不能调整。因此攻击机可混合挂载武器,引信设置也各异,以保证对不同目标的攻击能力。
  当目标被指示后,攻击机能否改变武器的能力是关键。攻击机迅速改变攻击进入方向的能力,使其在城市作战中具有较强的生存力。除此之外是其选取攻击弹药的能力。攻击机可使用的武器受限于挂载能力,因此飞行中能否实时改变引信的装定是关键。
  基于这点,攻击机经常同时挂载能力互补的弹药,以便攻击不同类型的目标,或用于同一目标的不同环境。这种混合挂载优越性的一个例子是2006年6月7日对扎卡维的打击。攻击机投掷了两枚500磅的炸弹,即激光制导炸弹GBU-12和卫星制导炸弹GBU-38,摧毁了扎卡维藏身的房屋。如果攻击过程中扎卡维冲出房屋乘车出逃,可用GBU-12实施对运动目标的攻击。如果攻击时天气变化或目标周围有烟雾,则可使用GBU-38进行攻击。F-15E就同时挂载了JDAM、激光制导武器、小直径弹药,具有更宽的打击能力谱。
  城市战对地攻击在目标指示上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激光目标指示器的“抖动”会使指示光斑从一个高层建筑某层楼移动到前面或后面的某个建筑上,这样会使照射误差接近几百米。野外作战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都是低矮目标,照射光斑移动导致的水平误差至多为十几米。
  胡:城市战中还存在一个交战规则问题。由于高附带损伤,作战时会采用一些特定规则,包括武器使用限制,如重磅炸弹、集束炸弹、凝固汽油弹等。这些限制会严重影响作战效果。
  在1945年马尼拉战斗之前,麦克阿瑟禁止空中轰炸,他说“这类不准确的轰炸,毫无疑问,会导致数以千计的无辜平民死亡”。他还限制火炮支援使用,只能用在前沿观察哨可以确认的目标。然而,在战斗前几天随着美军伤亡增加,火炮的限制随之取消。而且在以后阶段的战斗中也没人理会交战规则,开始使用空中轰炸和航炮扫射。在战斗期间,许多城市遭到破坏或被摧毁,平民死亡人数估计达十万人。
  1968年当美国海军陆战队进入越南顺化城时,为减少对历史古城的破坏,促成了限制使用某些武器的法令,如禁止使用重型火炮、炸弹和凝固汽油弹。然而,随着战斗的缓慢进行以及美军陆战队的伤亡增加,这一政策被抛弃。大炮和坦克成为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战斗的结果是:数万栋建筑遭到破坏或被摧毁,大约占城市建筑的40%。
  
  城市作战救援
  
  胡:下面谈谈城市作战中如何从危险中救出被俘、失踪和被孤立的人员。这包括战斗搜救、战场搜救、求生、规避、抵抗和逃脱等,也包括救援谈判。美军在索马里摩加迪沙的军事行动,就是从开始的抓捕变为城市救援。营救行动的失败使美军战后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研究。所有的军队人员,包括飞行员,都存在被孤立的可能。作战规划人员的任务就是使被孤立的单兵回到友军区域。城市环境中,对被孤立的单兵实施救援,特别是逃避和救援部分困难非常大。当地居民越多,被俘的可能性就越大。逃避者容易引起注意,飞行员受过的逃生训练通常不针对城市环境,但作战中他们要随时面对不熟悉的城市。
  城市逃避者必须熟悉在城市中运动和隐藏的技巧,能够借助城市建筑、武器造成的碎石、植物树叶、烟雾、阴影等,能通过地下通道运动和隐藏。在黑夜或低亮度情况下运动也可减少被发现的概率。城市环境也提供了众多藏身区域。地下室、地铁隧道、下水道、地下建筑等也是适合藏身的地方。逃生时使用一些专业装备,如夜视镜,可以提高安全性。在试图运动到安全区域或求援地点前,观察周边环境时,这些装置非常有用。
  如果附近缺少合适的救援地点如直升机着陆点,或附近有敌人的部队,就需要逃避者运动一段距离以和友军会合。因而,逃避者必须能准确规划运动路线,并准确报告其位置。在城市环境中,传统的运动和规划路线的技能是不够的。城市建筑会影响逃避者的能力,使其不能采用直线作为逃生路线,不能看见突出的地标,甚至不能看见天空采用星座规划路线。
  商业手持GPS能提供位置信息,但准确性较差,误差可能超过150米,这几乎是一些城市街道甚至街区两倍的宽度。由于卫星信号差,在城市环境下GPS的位置信息无法达到足够的精度。城市逃避者必须主要依赖城市地标,包括建筑特征、街道名、主要十字路口等,为救援分队提供特定的位置信息。
  在规划任务前研究城市环境时,任务规划者应确认明显的地标或地貌作为导航参考点和确定地点。这些点必须容易辨认。例如可以采用桥梁、高层建筑、大教堂、大型运动场、主要道路的十字路口、或自然的高地如小山顶等,确定一个特征点或地理位置作为搜救会合点。搜救会合点要参考逃避者和搜救分队的当前位置事前确定,发布的逃避者的位置采用相对搜救会合点的距离或半径。美军的空中任务指令包括搜救会合点位置和怎样使用指令的各种细节。
  通信是逃避者面临的另一挑战。现在的野外生存无线电如PRC-90和PRC-112是非保密的,且只能在开阔地带使用。城市地貌可能阻挡无线电信号,发送的无线电信号可能被敌方拦截和破译。敌人可能通过测向仪找到逃避者的位置。美军新的野外生存无线电装备PRC-112B是在常规PRC-112基础上加装了GPS接收器,也升级了加密数据能力,采用了隐蔽和半保密的通信方式。实际上,PRC-112B的五个语音传输频率都是不保密的,只有数据传输采用了编码加密,属于半保密通信。预先编程和临时短消息可以采用数据传输方式。
  可打紧急电话的国际电话卡是飞行员逃避救生包里的基本装备。通过商业电话可能是最简单的通信方式。另一个选择是使用手机,一些手机具备保密功能,且具有全球漫游能力。当所有的语音通信方式都失效时,逃避者需要使用可视电子信号,或建立地对空通信信号。这些信号可以在救生设备上通过手工编程,提供与城市背景对比容易辨认的信息。最后可以用战斗生存及逃避位置锁定仪,它能提供双向保密信息和语音通信,能提供实时的地理位置信息,能识别使用者的身份。
  城市环境呈现的是混乱、从空中观察光污染严重的环境。这种环境下飞机目视确定己方逃跑人员很困难。传统的一些信号装置仍有一定作用。如小镜子,在可视距离内很容易发现,方向性很强,能够只对特定的方向发信号而不被其它人发现,但草率使用这些装置仍会暴露逃跑人员的位置。还有一种选择是可视信号,如美军VS-17信号布板。它是一种明亮的彩色板,能与不起眼的背景形成强烈的颜色对比,但在城市楼群中它的有效度要打折扣。
其他文献
二战期间各大交战国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在重武器领域百家争鸣、各领风骚,在全世界的武器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二战硝烟散尽已整整68年,一些颇具特色且数量稀少,甚至完全被历史所遗忘的重武器,却出现在了各种二战游戏中,有的大家恐怕都叫不出名字了。为此,本文将以事实为依据,列举并点评一些游戏中出现的几乎被历史遗忘的型号。  唯我独尊-坦克装甲车辆篇  P40重型坦克作为二战中意大利最优秀的坦克,P4
编者按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飞机便开始在战争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飞机飞得越高越远,就越发依赖无线电设备的支持。对于地面指挥官来说,失去联络的飞机犹如断了线的风筝,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对空通信,不像陆地上一样要考虑山丘丛林的阻隔,更不必像对潜通信那样穿透海水。仅就传输介质来说简单了许多。但是,由于飞机的飞行速度快。机舱空间又十分有限。天线的安装、频段的选择都是一门学问。
2008年6月,在法国巴黎萨托利防务展上,通用动力英国公司对外展示了其最新研制的“皮兰哈”V轮式装甲车原型样车。随即,英国国防部也正式宣布将采用“皮兰哈”V作为其“未来快速奏效系统”FRES(Future Rapid Effect System)的通用装甲车,将于2012年正式服役。  自第一辆于1996年正式服役以来,“皮兰哈”系列轮式装甲车凭借先进的技术、优良的可靠性和通用性,已在超过20个国
用概念驱动技术,用技术牵引装备,是美国武器装备发展的基本模式。凭心而论,也许只有美国这个超级富翁才能“玩”这种从概念到装备的原创性奢侈游戏。  自1971年美国提出“先进战术战斗机计划”,到上世纪80年代四代战机概念的逐渐清晰,经历了F-117的27年隐身技术探索后,2005年5月12日,首架作战型F-22交付位于弗吉尼亚州兰利空军基地的第l战斗机联队第27战斗机中队,标志着美国空军装备了具备4S
枪挂式榴弹发射器是一种悬挂在步枪下方借助枪托实施抵肩射击的短身管武器,它采用火炮原理发射小型榴弹,集枪的低伸弹道和迫击炮的弯曲弹道于一体,用于填补手榴弹与迫击炮之间的火力空白,既可打击掩蔽物后(如山丘背后)的目标,也可对近距离目标进行直接射击,能大幅提高步兵部队火力密度,增大火力控制地区,迅速提供火力压制和支援,是增强步兵与多种目标作战能力的一种有力武器,被誉为“步兵大炮”。  国产CS/LG1型
朝鲜半岛西海海域是朝韩之间存在分歧最大、背景最复杂的地区。朝韩在这一海域依据各自立场分别设定了区域重合、互不承认的两条海上分界线。美韩划定“北方分界线”(NrtthernLimitLine,简写为NLL),朝鲜宣布“海上军事分界线”。正是这两条“看不见的红线”,多年来该海域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引发“血雨腥风”。加之美、日等国不断借机插手该海域事务,有关专家预测,未来朝韩海上分界线的纷争可能愈演愈烈
制导枪弹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2014年2月和4月,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对12.7毫米制导枪弹进行了实弹射击试验,并命中已偏离瞄准位置的目标。2015年2月,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再次进行实弹射击试验,制导枪弹又命中运动靶标。这标志着制导技术在小口径弹药上的应用取得新突破,也意味着子弹将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人们常说的“子弹不长眼”的说法在它面前得改一改了。  让子弹长眼飞  与智能化
转型,信息化装备在呼唤  记者(以下简称“记”):刘部长,2008年初您就组建课题组,开始着手军事物联网这方面的研究,请您谈谈当时提出这一研究课题的背景,以及创立军事物联网理念的考虑。  刘部长(以下简称“刘”):军事物联网是信息系统与武器装备深度融合的产物,是运用传感装置获取军事活动中物、人、环境的状态信息与特征,通过既定网络系统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联接和信息交互,同步完成信息分析
性能大幅提升  台湾“国防部”早在21世纪初便推进“翔展项目”,对主要由空军第443联队列装的“经国”号战机实施性能改进,通过“中期寿命性能升级”(Middle Life Upgrade,MLU)改装,提高“经国”号战机的综合性能以及解决后勤保修的“消失性商源”问题。“翔展项目”的进度虽比原计划略有推迟,但项目执行过程还算顺利。2011年6月30日,台湾汉翔公司(AIDC)举行首批升级版“经国”号
今年5月,洛马公司为美国空军研制的增程型“联合空地防区外导弹”(JASSM-ER)完成了初始作战试验与鉴定试飞。该弹共进行了21次试飞,20次成功,成功率95%。试飞验证了B-IB使用JASSM-ER的能力,也为该弹在今年下半年批生产奠定了基础。今年8月底美国B-1B发射由JASSM-ER改进而来的远程反舰导弹获得成功。JASSM系列导弹的发展与改进将进一步提升美军防区外精确打击能力。  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