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播是以电波进行声音信号的线性转播,具有传播快速、互动性广、感染力强、伴随性等特色。近年来,随着广播频率数量的增加,各类专业化电台不断涌现,受众市场也在不断细分。同时,广播媒体还面临着来自越来越多新媒体的冲击。作为专业新闻广播,如何找准目标受众群,确定频率的整体定位,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形成自己专业的核心价值,成为各专业新闻广播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围绕专业新闻广播的受众定位、节目定位和品牌定位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闻广播 专业频率 定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大众传媒采集和复制大量相同信息向受众发送的传播方式越来越感到不满足,受众希望得到更加个性化的内容,这就迫使大众传媒尽可能地提供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服务周到的专业化和细分化的传播内容。作为传统媒体,面对来自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与日俱增的竞争压力,新闻广播应该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争得这一席之地?
一、受众定位
笔者认为,新闻广播核心受众的理想定位是:知识型的都市人群,同时不可忽视传统广播造就的一批固有听众。
1、移动人群: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驾车者在行驶途中选择收听广播获取信息,主要包括有私家车的都市白领、的士司机等职业驾驶员和乘客。都市白领尤其关注本地和国际、国内新闻,天气预报等生活资讯,收听时段不限,随着私家车的日益增加,这类人群不断扩大。职业驾乘人员更关注交通信息,特别是在交通高峰时段。因此,驾车人必然还是广播可以“垄断”的主流人群,这应该是广播最不可被取代的优势。所以,设计研发更能针对移动人群的节目形式和内容,必定有助于广播的可持续发展。
2、在家者:包括家庭妇女和退休人员,他们有长期收听早间节目的习惯。为什么没有把农村受众纳入其中而着重于都市受众。笔者认为,过去很多年,广播在农村确实有相当的受众群,但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农村受众更习惯电视这种有声有色的媒介。相反,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都市,人们更愿意从广播中更快捷地获取更多资讯。
二、内容定位
1、新闻快餐类,特点是新闻更丰富
广播的线性采编优势决定了广播新闻可以及时报道随时发生的资讯信息,同时运用电话采访、直播连线等方式,权威地快速解读最新政策,指导百姓的出行和生活。
丰富的新闻内容不等于单纯追求“量”,而是以具有较强的“可听性”为前提。例如重庆新闻广播的《早间新闻网》、《听说12点》和《新闻18点》三大板块和多档《整点新闻》是快餐类新闻节目的支撑,报道本市和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教、文化、社会、体育等各个领域的重要新闻,强调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广的新闻源向受众传递最多的信息,将家事、国事、天下事“一网打尽”。作为地方性媒体,新闻广播应当把与本地受众最为接近的本地新闻放在首要位置,即突出新闻特性之一的“接近性”,因为老百姓更愿意关注与他们息息相关的身边事,这就需要记者更多倾听百姓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心声,反映他们的愿望,起到政府和群众桥梁纽带的作用。国际、国内新闻方面则应更加注重精编,从浩瀚的新闻来源中撷取受众最感兴趣的内容,打破地域界限,将内容接近的新闻通过生动的语言自然过渡,浑然一体,并可适时加入短评,体现对信息的深度加工。
2、深度报道类,特点是新闻更深刻
新闻节目的竞争,往往在于对新闻事件和人物所做的深度报道。包括对热点新闻有发言权的专家和政府官员讲解的新闻背景;用社会生活中相关新闻事实来解释或分析最新新闻事件的解释性报道;挖掘新闻事件内在关系,并向公众进行分析的调查性报道;推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新闻事实的预测性报道等等。在新闻编排中,可以采用本台记者自采稿件,也可以及时采用兄弟电台或中央媒体提供的节目。记者自采的深度报道可以是对新闻事件的追踪,对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也可以是对新闻人物进行的深入采访或就新闻事件发表的述评。广播新闻还可以深挖昨日新闻,对热点动态和舆论焦点进行快速灵活的多方连线,打造权威的新闻专题。
3、新闻谈话类,特点是新闻更透彻
这是新闻节目中比较“软”的一类,大体分为三种。
一种相对严肃,如围绕政府的重大举措、重要决策和公众关心的热点、焦点话题、突发性新闻事件展开对话。北京新闻台的《新闻天天谈》以新闻情节和背景故事作为谈话选取的角度,通过电视、报纸、网络、专家、亲历者等尽可能多的途径获取信息,或对新闻当事人、权威嘉宾进行访谈,或进行直播连线对话,反映真实的新闻背景和生动的事件情节。
第二种是“新闻故事”类的谈话节目。深受杭州人喜欢的《张公开讲》,以绘声绘色的讲故事形式讲述百姓身边的新闻。别看这是中波频率里的一档节目,收听率却不低,许多听友还喜欢通过网络收听。虽然我们不能把新闻等同于故事,但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传播新闻,却能更加吸引听众注意力。在《张公开讲》这类节目中,新闻是纲,谈话是目,新闻不再是播出来的,而是谈出来的。
第三种新闻谈话类节目是由几位主持人漫谈新闻事件,原则是平常但不庸俗,宽泛但不凌乱,谈笑风生而不耍贫嘴。比如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由主持人窦文涛和两岸三地各界精英名嘴一起针对每天的热点新闻事件各抒己见,虽说是“俗人闲话”,却往往能通过主持人的魅力引发嘉宾发表具个人色彩的大胆言论,营造出日常聊天的状态,强调平民化、趣味性和知识性。
4、网络联动类,特点是新闻更互动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受众与广播媒体的联系因为手机短信变得更加密切。同以往的热线电话相比,手机短信大大增加了听众参与节目的机会。如新闻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可以发起某一话题,让听众通过短信参与多边讨论,发表观点;听众也可以采用短信方式随时向记者、编辑提供新闻线索或反馈信息。
现在的网民不仅仅满足于收听在线广播或选择收听所需节目,他们还希望通过网络看到、听到既有文字、图片,还有声音、视频的多媒体新闻广播,专业新闻电台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一需求。一是及时准确地将报道和节目内容上网。二是利用网络平台将节目无法容纳无法呈现的内容完整呈现,比如新闻专题类节目的详细内容可以网络为主,新闻调查类内容辅以图片、视频等在网络上播出。三是在直播节目的同时,可以邀请听众进入网络聊天室,采用文字或语音方式与之互动沟通。也就是说,节目平台和网络平台可以同步合作,对政策、措施、社会热点问题等提出不同角度的解读,或请受众发表观点。四是将网络作为媒体推广和信息收集的重要途径;编辑、记者也应当开设博客、微博等,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扩大影响力。
5、生活服务类,特点是新闻更实用
旅游气象、卫生保健、求职招聘、餐饮娱乐、股市行情、当家理财等不断翻新的生活资讯组成了新闻广播的“信息超市”,穿插在半点或整点播出,可以使新闻频道各时段的内容设置更合理,更具可听性。况且,这些服务类信息本身就是轻松实用的新闻。以气象资讯为例,除了为听众预报日常天气,遇到重要天气过程或重大节假日,可以请气象权威人士讲解特殊天气的形成、发展趋势和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主持人也可以在节目中针对近期天气给听众介绍一些小常识,如“梅雨季节注意防霉”、“考生怎样安心度夏”、“生活中防止雷击”、“大雾天气谨慎驾驶”等等,既告之了天气信息,又注重气象知识的普及,同时还有避灾常识和温馨提示,一举多得。
三、品牌定位
1、贴近群众是关键
新闻节目一定要贴近群众生活,关注民生。长期以来,公众对党台新闻节目的印象往往是各种会议和领导公务活动的报道,这些形成套路的新闻对百姓来说既缺乏亲和力又少有吸引力,对这些活动的报道,应当从平民的视角做出判断和筛选,将其中能给百姓生活带来重大影响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手法加以重点报道,把“死”新闻(会议新闻)做“活”,把 “硬”新闻(单纯宣传方针政策)变“软”(从百姓角度报道)。对于人们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要做出最快反应,进行深入调查报道,用新闻的力量及时替群众释疑解惑,排忧解难。
2、重视对突发新闻的处理
事实证明,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受众对媒体的关注度会空前提高,因此,新闻广播最大的特点是对突发新闻事件迅速、准确的报道。公众对信息的接受往往有“先入为主”的现象,哪家媒体第一时间率先报道突发事件,或者能够比其他媒体更迅速、更准确、更详细地报道事件,同时展开全面跟踪报道,就能牢牢抓住受众。因此,新闻广播在关注突发事件时,不仅要抢先报道好事件的发生,还要对其发展结果、造成的影响和各方反应采用现场口播、录音消息、录音专访、新闻述评、背景分析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报道。由于突发事件一般比较敏感,采访紧急,所以,平时一定要形成突发事件报道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确保报道主动、及时、准确。
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和电视媒体相比,广播具有传播速度快、连线报道及时、后期制作简单的优势;而相比传播速度同样迅速的网络或手机媒体,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多年来已具备了权威的信息发布和强大的舆论引导功能,拥有获得新闻、解读政策的优先权利,这是新兴媒体所缺乏的。
(作者单位: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广播新闻频率)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新闻广播 专业频率 定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大众传媒采集和复制大量相同信息向受众发送的传播方式越来越感到不满足,受众希望得到更加个性化的内容,这就迫使大众传媒尽可能地提供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服务周到的专业化和细分化的传播内容。作为传统媒体,面对来自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与日俱增的竞争压力,新闻广播应该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争得这一席之地?
一、受众定位
笔者认为,新闻广播核心受众的理想定位是:知识型的都市人群,同时不可忽视传统广播造就的一批固有听众。
1、移动人群: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驾车者在行驶途中选择收听广播获取信息,主要包括有私家车的都市白领、的士司机等职业驾驶员和乘客。都市白领尤其关注本地和国际、国内新闻,天气预报等生活资讯,收听时段不限,随着私家车的日益增加,这类人群不断扩大。职业驾乘人员更关注交通信息,特别是在交通高峰时段。因此,驾车人必然还是广播可以“垄断”的主流人群,这应该是广播最不可被取代的优势。所以,设计研发更能针对移动人群的节目形式和内容,必定有助于广播的可持续发展。
2、在家者:包括家庭妇女和退休人员,他们有长期收听早间节目的习惯。为什么没有把农村受众纳入其中而着重于都市受众。笔者认为,过去很多年,广播在农村确实有相当的受众群,但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农村受众更习惯电视这种有声有色的媒介。相反,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都市,人们更愿意从广播中更快捷地获取更多资讯。
二、内容定位
1、新闻快餐类,特点是新闻更丰富
广播的线性采编优势决定了广播新闻可以及时报道随时发生的资讯信息,同时运用电话采访、直播连线等方式,权威地快速解读最新政策,指导百姓的出行和生活。
丰富的新闻内容不等于单纯追求“量”,而是以具有较强的“可听性”为前提。例如重庆新闻广播的《早间新闻网》、《听说12点》和《新闻18点》三大板块和多档《整点新闻》是快餐类新闻节目的支撑,报道本市和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教、文化、社会、体育等各个领域的重要新闻,强调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广的新闻源向受众传递最多的信息,将家事、国事、天下事“一网打尽”。作为地方性媒体,新闻广播应当把与本地受众最为接近的本地新闻放在首要位置,即突出新闻特性之一的“接近性”,因为老百姓更愿意关注与他们息息相关的身边事,这就需要记者更多倾听百姓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心声,反映他们的愿望,起到政府和群众桥梁纽带的作用。国际、国内新闻方面则应更加注重精编,从浩瀚的新闻来源中撷取受众最感兴趣的内容,打破地域界限,将内容接近的新闻通过生动的语言自然过渡,浑然一体,并可适时加入短评,体现对信息的深度加工。
2、深度报道类,特点是新闻更深刻
新闻节目的竞争,往往在于对新闻事件和人物所做的深度报道。包括对热点新闻有发言权的专家和政府官员讲解的新闻背景;用社会生活中相关新闻事实来解释或分析最新新闻事件的解释性报道;挖掘新闻事件内在关系,并向公众进行分析的调查性报道;推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新闻事实的预测性报道等等。在新闻编排中,可以采用本台记者自采稿件,也可以及时采用兄弟电台或中央媒体提供的节目。记者自采的深度报道可以是对新闻事件的追踪,对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也可以是对新闻人物进行的深入采访或就新闻事件发表的述评。广播新闻还可以深挖昨日新闻,对热点动态和舆论焦点进行快速灵活的多方连线,打造权威的新闻专题。
3、新闻谈话类,特点是新闻更透彻
这是新闻节目中比较“软”的一类,大体分为三种。
一种相对严肃,如围绕政府的重大举措、重要决策和公众关心的热点、焦点话题、突发性新闻事件展开对话。北京新闻台的《新闻天天谈》以新闻情节和背景故事作为谈话选取的角度,通过电视、报纸、网络、专家、亲历者等尽可能多的途径获取信息,或对新闻当事人、权威嘉宾进行访谈,或进行直播连线对话,反映真实的新闻背景和生动的事件情节。
第二种是“新闻故事”类的谈话节目。深受杭州人喜欢的《张公开讲》,以绘声绘色的讲故事形式讲述百姓身边的新闻。别看这是中波频率里的一档节目,收听率却不低,许多听友还喜欢通过网络收听。虽然我们不能把新闻等同于故事,但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传播新闻,却能更加吸引听众注意力。在《张公开讲》这类节目中,新闻是纲,谈话是目,新闻不再是播出来的,而是谈出来的。
第三种新闻谈话类节目是由几位主持人漫谈新闻事件,原则是平常但不庸俗,宽泛但不凌乱,谈笑风生而不耍贫嘴。比如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由主持人窦文涛和两岸三地各界精英名嘴一起针对每天的热点新闻事件各抒己见,虽说是“俗人闲话”,却往往能通过主持人的魅力引发嘉宾发表具个人色彩的大胆言论,营造出日常聊天的状态,强调平民化、趣味性和知识性。
4、网络联动类,特点是新闻更互动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受众与广播媒体的联系因为手机短信变得更加密切。同以往的热线电话相比,手机短信大大增加了听众参与节目的机会。如新闻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可以发起某一话题,让听众通过短信参与多边讨论,发表观点;听众也可以采用短信方式随时向记者、编辑提供新闻线索或反馈信息。
现在的网民不仅仅满足于收听在线广播或选择收听所需节目,他们还希望通过网络看到、听到既有文字、图片,还有声音、视频的多媒体新闻广播,专业新闻电台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一需求。一是及时准确地将报道和节目内容上网。二是利用网络平台将节目无法容纳无法呈现的内容完整呈现,比如新闻专题类节目的详细内容可以网络为主,新闻调查类内容辅以图片、视频等在网络上播出。三是在直播节目的同时,可以邀请听众进入网络聊天室,采用文字或语音方式与之互动沟通。也就是说,节目平台和网络平台可以同步合作,对政策、措施、社会热点问题等提出不同角度的解读,或请受众发表观点。四是将网络作为媒体推广和信息收集的重要途径;编辑、记者也应当开设博客、微博等,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扩大影响力。
5、生活服务类,特点是新闻更实用
旅游气象、卫生保健、求职招聘、餐饮娱乐、股市行情、当家理财等不断翻新的生活资讯组成了新闻广播的“信息超市”,穿插在半点或整点播出,可以使新闻频道各时段的内容设置更合理,更具可听性。况且,这些服务类信息本身就是轻松实用的新闻。以气象资讯为例,除了为听众预报日常天气,遇到重要天气过程或重大节假日,可以请气象权威人士讲解特殊天气的形成、发展趋势和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主持人也可以在节目中针对近期天气给听众介绍一些小常识,如“梅雨季节注意防霉”、“考生怎样安心度夏”、“生活中防止雷击”、“大雾天气谨慎驾驶”等等,既告之了天气信息,又注重气象知识的普及,同时还有避灾常识和温馨提示,一举多得。
三、品牌定位
1、贴近群众是关键
新闻节目一定要贴近群众生活,关注民生。长期以来,公众对党台新闻节目的印象往往是各种会议和领导公务活动的报道,这些形成套路的新闻对百姓来说既缺乏亲和力又少有吸引力,对这些活动的报道,应当从平民的视角做出判断和筛选,将其中能给百姓生活带来重大影响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手法加以重点报道,把“死”新闻(会议新闻)做“活”,把 “硬”新闻(单纯宣传方针政策)变“软”(从百姓角度报道)。对于人们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要做出最快反应,进行深入调查报道,用新闻的力量及时替群众释疑解惑,排忧解难。
2、重视对突发新闻的处理
事实证明,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受众对媒体的关注度会空前提高,因此,新闻广播最大的特点是对突发新闻事件迅速、准确的报道。公众对信息的接受往往有“先入为主”的现象,哪家媒体第一时间率先报道突发事件,或者能够比其他媒体更迅速、更准确、更详细地报道事件,同时展开全面跟踪报道,就能牢牢抓住受众。因此,新闻广播在关注突发事件时,不仅要抢先报道好事件的发生,还要对其发展结果、造成的影响和各方反应采用现场口播、录音消息、录音专访、新闻述评、背景分析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报道。由于突发事件一般比较敏感,采访紧急,所以,平时一定要形成突发事件报道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确保报道主动、及时、准确。
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和电视媒体相比,广播具有传播速度快、连线报道及时、后期制作简单的优势;而相比传播速度同样迅速的网络或手机媒体,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多年来已具备了权威的信息发布和强大的舆论引导功能,拥有获得新闻、解读政策的优先权利,这是新兴媒体所缺乏的。
(作者单位: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广播新闻频率)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