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1日,中国第一条时速达300公里以上的高速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旅客乘坐此趟高速列车,半小时即能从京城抵达天津卫。作为京津城际铁路起点站的新北京南站,宛如天外飞碟降落于永定门附近的楼宇民居之间,并以其巨大的体量成为“亚洲第一站”。而原来屹立于这片土地上的老北京南站,踪迹已荡然无存,关于它的记忆还能从老北京人的描述中略知一二。
过往的记忆
说起北京南站,如果从1897年的马家堡站算起的话,已有111年的历史。马家堡站后来成了南站的货场。到1958年初,永定门临时客运站投入运营,成为北京南站的前身。关于老南站,去过那里的人们瞬间能记起的,除了破旧不堪的房子、凹凸不平的地面,以及混合着厕所味、泡面味以及各种说不清的气味的候车室外,还有候车室里几十年不变的昏黄灯光。
陈旧也好,破败也罢,老北京南站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总有它特别的地方。它的特别,就在于它的普通,它的狭小,还有它几十年没有改变过的模样。对于那些经常在此乘车出行或换乘转签的旅客来说,老北京南站是他们旅途中的驿站,是承载他们旅途孤寂与欢欣的地方。虽然它没有高大气派的站房和豪华雄伟的站前广场,但仅仅只有一层的候车大厅、并不宽敞的站台以及老旧的钢铁天桥就足以承担发送旅客的责任,并成为很多人人生旅途中难忘的记忆。
几年前,笔者在北京实习的时候,就经常在南站乘坐票价便宜的“绿皮车”往返于学校与北京之间。这对于一个穷学生来说,可谓是再恰当不过的出行工具。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依然对南站候车室外的空地和高过站房的树木记忆犹新;我也喜欢这里的市井气息,商贩民工游走其间,地摊商铺比邻售卖。在候车间隙踱步出站,在低矮的民居或商铺夹成的道路中穿行,接着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车辆川流不息的二环路。二环路对面是“菊黄佳酿熟、一醉一陶然”的陶然亭公园,让人在枯燥乏味的旅途中得到短暂的精神放松。
无论现代化将以怎样的方式改变人们的乘车体验,对于曾经和老南站牵手而行的人来说,那一段岁月依然值得纪念。当年,一列列开往全国的“绿皮车”,不停地从南站驶入和驶出。在汽笛声声中,多少有关离愁别绪的记忆和用毛笔工整书写的“乘客须知”及夏天鼓噪的蝉声一起,被留在了南站的站台上。任时光变迁,总有些记忆在不经意间丢失,但无论如何,曾经的南站已在旅客的人生中留下深深了的烙印。
消失在历史的深处
当年,经停旧北京南站的列车,主要是开往河北、山东、陕西等北京周边城市的中短途慢车。票价便宜,沿途停靠的小站多。这就为铁路沿线的农民,打开了一条通往城市生活的通道。起初,一些头脑活络的农民,拎着山里的核桃、鸡蛋等土特产,坐着火车,到城里来换回挂面和大米。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农民进京打工。山西、河北、河南的农民,扛着铺盖卷儿,在家门口挤上这个当时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懵懵懂懂地来到北京,形成了北京最初的民工潮。
民工潮的到来,也使一些小旅馆、小饭店、小卖铺逐渐兴起。它们杂乱无章地生存在南站周边,为生活拮据的农民乘客,提供了虽说不好但很实惠的服务。但同时也给当地的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乞讨流浪人员、告状上访人员、社会闲杂人员等都不约而同地汇聚于此,让管理人员颇感头痛和棘手。南站地区,渐渐成为北京“脏乱差”的死角。
1984年,快车进入南站,改变了南站的客流结构。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黄金周”制度的实行,出去旅游的人们渐渐多了起来。1999年,南站在京原线开行了通往野三坡、云居寺等景点的郊游78次列车,每到“五一”“十一”,背着行囊出去玩儿的乘客便挤满了车厢,使本来就繁忙的北京南站变得更加拥挤不堪。
为了适应不断增加和变化的客流,南站进行了一些局部的改造和完善:延长了站台,增建了一个候车室、一个乘客通行的天桥和一个售票处。上世纪90年代初,还更换了电脑售票系统。然而,这些简单的改进和完善措施,并没能改变北京南站窘况。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加速了旧北京南站的升级改造步伐。为了适应奥运期间旅客的出行需要,以及京津地区间繁忙的商贸、旅游、文化往来,北京市政府最终作出了对北京南站进行彻底改造的决定。2006年5月9日晚11点09分,随着天津到乌海西的2141次列车拉着汽笛,徐徐驶离老北京南站,封站改造工程随即开始。这座原计划只使用十年的临时火车站,超期服役了38年后,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又一个京城“新地标”
如今的北京南站,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优美的建筑轮廓及和谐统一的整体风格,成了北京市新的地标性建筑。它是目前国内规模大、先进技术运用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火车站。据媒体报道,不远的将来,新北京南站的年发送旅客将达1亿人次以上。
新北京南站的建筑规模超过了30万平方米,当年的老北京南站与之不可同日而语。新北京南站不仅承担京津城际铁路列车的到发任务,还是京沪高速铁路、京广等客运专线列车在北京到发的客运站,是一个集铁路、城市地铁、公交、出租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大型公共建筑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人流分流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南站的站前广场、站房和站场被视为一个整体,采取客流上进下出和下进下出相结合的方式。地下一层为出站通道及交换大厅,地下二层为地铁4号线,地下三层为地铁14号线……今后在这里乘车的旅客,从火车上下来,直接坐上公交、出租或地铁就可奔赴京城各地,真正实现了“零换乘”。然而,新站在带给旅客便捷的同时,也许还给人们带来了些许“遗憾”:旅客可能连亚洲最大车站的全貌都看不见,更别奢谈踱步出站,感受北京几百年帝都的市井气息了。
在推倒旧南站、建设新南站的过程中,一些人也提出了对此的不同看法。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保存有标志意义的古旧建筑实际上是在接续我们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繁衍过程中塑造的文明。在这一点上,具有文化地标意义的建筑物的保留与存续,本身就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标志。面对可溯源至1897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北京南站,我们本有可能把它建成最鲜活的铁路文化博物馆,就像巴黎1897年修建的奥赛火车站在停用后,建成著名的奥赛艺术博物馆一样。但我们在两年前就错失了这样的机会。文章中的说法不一定现实可行,但至少向人们传达了一种保存古旧建筑的思路,同时也是对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的一种反思。
新北京南站开通后,还常有附近的老居民来遛弯儿。“这老站和新站,根本没法儿比,不在一个档次上。”“这新站可真气派,用那么多玻璃,看着就透亮,和机场一个样。”“太大了,我要是进去,非得迷路不可。”也许,若干年之后人们对老南站的记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直至消失;而新南站将给他们留下更多关于出行方式的现代化记忆。
过往的记忆
说起北京南站,如果从1897年的马家堡站算起的话,已有111年的历史。马家堡站后来成了南站的货场。到1958年初,永定门临时客运站投入运营,成为北京南站的前身。关于老南站,去过那里的人们瞬间能记起的,除了破旧不堪的房子、凹凸不平的地面,以及混合着厕所味、泡面味以及各种说不清的气味的候车室外,还有候车室里几十年不变的昏黄灯光。
陈旧也好,破败也罢,老北京南站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总有它特别的地方。它的特别,就在于它的普通,它的狭小,还有它几十年没有改变过的模样。对于那些经常在此乘车出行或换乘转签的旅客来说,老北京南站是他们旅途中的驿站,是承载他们旅途孤寂与欢欣的地方。虽然它没有高大气派的站房和豪华雄伟的站前广场,但仅仅只有一层的候车大厅、并不宽敞的站台以及老旧的钢铁天桥就足以承担发送旅客的责任,并成为很多人人生旅途中难忘的记忆。
几年前,笔者在北京实习的时候,就经常在南站乘坐票价便宜的“绿皮车”往返于学校与北京之间。这对于一个穷学生来说,可谓是再恰当不过的出行工具。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依然对南站候车室外的空地和高过站房的树木记忆犹新;我也喜欢这里的市井气息,商贩民工游走其间,地摊商铺比邻售卖。在候车间隙踱步出站,在低矮的民居或商铺夹成的道路中穿行,接着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车辆川流不息的二环路。二环路对面是“菊黄佳酿熟、一醉一陶然”的陶然亭公园,让人在枯燥乏味的旅途中得到短暂的精神放松。
无论现代化将以怎样的方式改变人们的乘车体验,对于曾经和老南站牵手而行的人来说,那一段岁月依然值得纪念。当年,一列列开往全国的“绿皮车”,不停地从南站驶入和驶出。在汽笛声声中,多少有关离愁别绪的记忆和用毛笔工整书写的“乘客须知”及夏天鼓噪的蝉声一起,被留在了南站的站台上。任时光变迁,总有些记忆在不经意间丢失,但无论如何,曾经的南站已在旅客的人生中留下深深了的烙印。
消失在历史的深处
当年,经停旧北京南站的列车,主要是开往河北、山东、陕西等北京周边城市的中短途慢车。票价便宜,沿途停靠的小站多。这就为铁路沿线的农民,打开了一条通往城市生活的通道。起初,一些头脑活络的农民,拎着山里的核桃、鸡蛋等土特产,坐着火车,到城里来换回挂面和大米。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农民进京打工。山西、河北、河南的农民,扛着铺盖卷儿,在家门口挤上这个当时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懵懵懂懂地来到北京,形成了北京最初的民工潮。
民工潮的到来,也使一些小旅馆、小饭店、小卖铺逐渐兴起。它们杂乱无章地生存在南站周边,为生活拮据的农民乘客,提供了虽说不好但很实惠的服务。但同时也给当地的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乞讨流浪人员、告状上访人员、社会闲杂人员等都不约而同地汇聚于此,让管理人员颇感头痛和棘手。南站地区,渐渐成为北京“脏乱差”的死角。
1984年,快车进入南站,改变了南站的客流结构。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黄金周”制度的实行,出去旅游的人们渐渐多了起来。1999年,南站在京原线开行了通往野三坡、云居寺等景点的郊游78次列车,每到“五一”“十一”,背着行囊出去玩儿的乘客便挤满了车厢,使本来就繁忙的北京南站变得更加拥挤不堪。
为了适应不断增加和变化的客流,南站进行了一些局部的改造和完善:延长了站台,增建了一个候车室、一个乘客通行的天桥和一个售票处。上世纪90年代初,还更换了电脑售票系统。然而,这些简单的改进和完善措施,并没能改变北京南站窘况。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加速了旧北京南站的升级改造步伐。为了适应奥运期间旅客的出行需要,以及京津地区间繁忙的商贸、旅游、文化往来,北京市政府最终作出了对北京南站进行彻底改造的决定。2006年5月9日晚11点09分,随着天津到乌海西的2141次列车拉着汽笛,徐徐驶离老北京南站,封站改造工程随即开始。这座原计划只使用十年的临时火车站,超期服役了38年后,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又一个京城“新地标”
如今的北京南站,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优美的建筑轮廓及和谐统一的整体风格,成了北京市新的地标性建筑。它是目前国内规模大、先进技术运用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火车站。据媒体报道,不远的将来,新北京南站的年发送旅客将达1亿人次以上。
新北京南站的建筑规模超过了30万平方米,当年的老北京南站与之不可同日而语。新北京南站不仅承担京津城际铁路列车的到发任务,还是京沪高速铁路、京广等客运专线列车在北京到发的客运站,是一个集铁路、城市地铁、公交、出租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大型公共建筑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人流分流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南站的站前广场、站房和站场被视为一个整体,采取客流上进下出和下进下出相结合的方式。地下一层为出站通道及交换大厅,地下二层为地铁4号线,地下三层为地铁14号线……今后在这里乘车的旅客,从火车上下来,直接坐上公交、出租或地铁就可奔赴京城各地,真正实现了“零换乘”。然而,新站在带给旅客便捷的同时,也许还给人们带来了些许“遗憾”:旅客可能连亚洲最大车站的全貌都看不见,更别奢谈踱步出站,感受北京几百年帝都的市井气息了。
在推倒旧南站、建设新南站的过程中,一些人也提出了对此的不同看法。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保存有标志意义的古旧建筑实际上是在接续我们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繁衍过程中塑造的文明。在这一点上,具有文化地标意义的建筑物的保留与存续,本身就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标志。面对可溯源至1897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北京南站,我们本有可能把它建成最鲜活的铁路文化博物馆,就像巴黎1897年修建的奥赛火车站在停用后,建成著名的奥赛艺术博物馆一样。但我们在两年前就错失了这样的机会。文章中的说法不一定现实可行,但至少向人们传达了一种保存古旧建筑的思路,同时也是对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的一种反思。
新北京南站开通后,还常有附近的老居民来遛弯儿。“这老站和新站,根本没法儿比,不在一个档次上。”“这新站可真气派,用那么多玻璃,看着就透亮,和机场一个样。”“太大了,我要是进去,非得迷路不可。”也许,若干年之后人们对老南站的记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直至消失;而新南站将给他们留下更多关于出行方式的现代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