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探索汉语阅读的微技能

来源 :华文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_vio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阅读课是一门专项训练课 ,在借鉴国外外语阅读技能分类的基础上,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界总结了一些汉语阅读的微技能。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汉语阅读的微技能,概括出“分词断句能力、区分口语与书面语的能力、认定与理解汉语特殊句式的能力、根据语境捕捉语义的能力、识别常用修辞格式的能力、利用标点符号理解语义的能力”等6种由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所决定的汉语阅读微技能。
其他文献
本文对"在L"放在动词前和动词后的情况进行分类归纳研究,并对"在L"从动词后转换至动词前或从动词前转换至动词后得以实现的条件以及原因等加以探究.
根据生成语法理论,"张三被杀了父亲"与"张三死了父亲"两种句式中均含有不能赋宾格的动词形态,因此这两种句式都是通过领有名词提升移位形成的.本文对这两种句式的语义、句法
本文对目前各种HSK辅导书和辅导方式进行了分析,批评了那种纯粹应试的教材与教法,并提出引入“学习策略培训”的概念,把HSK培训纳入“学习策略培训”的范围,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结合
由中国修辞学会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举办的“对外汉语与修辞研讨会”于2003年8月12日至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隆重举行。在开幕式上,中国修辞学会会长王德春教授致开
本文从表否定义的“管“字句内部的语义及形式特征出发,归纳该句式在表达上的特殊效果及使用这类句式的语境制约条件,并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探讨其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演变。
长期以来,语言学领域的言语交际研究多将重心放在活语和语境上,而对交际主体的关注较少.本文研究言语交际主体,着重考察主体的角色特征及其对言语交际的影响.本文认为,主体在
本文以词汇论为切入点对感官动词进行了模块性的句法分析和描写。根据模块的特点可将感官动词分为有着句法语义区别特征的75个以上的模块。本文着重考察了感官动作动词、感官
本文可懂输入原则分析了目前中级汉语听力教材在生词处理中所存在的总是:生词量大,超纲词太多,重现率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方法。本文提出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创新一
“把茶端给我喝”和“把粥熬给他喝”两个句子表面形式看似一致,但前者句末的动词性词语不是强制出现,后者句末的动词性词语须强制出现。本文从形式上把这种把字句分化为两类,并
本文提出对外治语口语教材的创新--要将过去教材中的“校园口语”改为“社会口语”;二要在教材中多设计活动内容,把语法规则,功能项目等“理论材料”变为活动中的“实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