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异化社会通向健全社会的思考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ulukuaic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摘 要: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弗洛姆分析了人类逃避自由的社会心理机制形成的原因之后,他又进一步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根据异化概念分析了这种逃避行为的具体社会原因。在《健全的社會》一书中,弗洛姆就现代社会人类的异化现象分析了现代人的精神状况是否健全,并详细阐述了满足人类健全精神的基本需要和建设健全社会的总体性构想。通过对弗洛姆《健全的社会》中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和建设健全社会思想的分析,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并找到从异化社会通向健全社会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弗洛姆;异化;健全的社会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107-02
  艾里希·弗洛姆,著名的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1922年获得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19世纪2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弗洛姆赴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并致力于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深入分析西方人的精神世界。40年代后,他与“法兰克福学派”脱离关系,创立美国新弗洛伊德主义学会。
  1941年弗洛姆著名代表作《逃避自由》在二战的炮火下孕育出世。在此书中,他从人们的心理层面出发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指出现代社会人们虽已获得自由,然而内心却渴望逃避自由,并揭示了纳粹猖獗的心理因素。在继《逃避自由》出版15年之后,弗洛姆发表了其续集《健全的社会》。此时二战的硝烟虽已散尽,但逃避自由的行为并没有因为战争的结束而停止,人们在现代民主制下的生活是对自由的新一轮的逃避。面对人们的这种特殊的逃避行为,弗洛姆再次深入人类的精神世界,继续《逃避自由》中的纯粹批判,并指出是社会的不健全导致了人类的异化。而解救人类的不是给他们的逃避行为提供一个港湾,而是需要构建一个健全的社会。
  一、现代社会中人类异化的生存方式
  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用异化的概念界定现代社会人类的生存方式。他把异化看作是一种人对自身感到陌生的经验方式,即对自身的疏远。对于弗洛姆关于异化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他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健全的社会》发表一个世纪前,马克思就曾指出异化是“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1]并且马克思把劳动异化的特征概括为劳动者与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与劳动活动相异化、与劳动者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弗洛姆继承深化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他看到异化仍在继续,并且愈演愈烈,从劳动扩大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对现代社会的人格已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中指出生产力带给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物质力量,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生活领域的扩大,行进速度的加快,这一切都得益于强大的生产力。但他认为这样的物质力量,并未给人的精神带来良性的改变。现代社会的资本成为生活的轴心,人由创造者被贬为服务者,无论是自尊心还是人的生活无一不被资本所操控。
  当资本成为资本的目的,经济生活首先发生异化,而其中生产和消费的异化体现得尤为明显。弗洛姆指出,工人们不再关心自己的劳动最终生成的是什么,只是一味地重复着某个部件的生产,与机器并无二致。对于消费,弗洛姆认为从消费的最开始——金钱的获得手段上就已经发生了异化。因为人可以通过继承、诈骗等手段获得钱财。而在人获得金钱之后,他购买的东西并非出自他对物品的喜爱、鉴赏,人们购买的目的也产生了异化。“消费行为应当是一种有意义、有人情味的、创造性的经验”[2],但现在的消费却成为一种与自身相疏离的幻想性满足。
  对于现代人的交往方式,弗洛姆认为现代人与同胞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活的机器的关系。每个人对他人的友好不再发自内心,而是基于对利益的考量。由彼及此,弗洛姆将人与自己的关系描述为“交易倾向”。人的体验已发生了变化,他不再是把爱、恨、肯定、疑虑作为自己主要的体验,而是更在意自己能否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他的四肢、头脑、灵魂都是投资的成本,他将自己待价而沽投放在市场上,他的任务就是用自己获利。
  从生产活动到人自身,这种无处不在的异化从外部世界进入到内心,一点点蚕食现代人的人格。当尊严不复存在,自我感丧失,现代人只关心自己能否在现代社会站稳脚跟,不再在意能否为自己的精神健康保驾护航。
  二、弗洛姆对现代社会人类精神状况的分析
  弗洛姆将现代社会诊断为异化的社会,并认为这样的社会损害了人类精神健康。为了论证现代人在异化社会的精神是否健康,弗洛姆以各国自杀率作为参照依据,他指出虽然不能用自杀率作为评判一个社会精神是否健全的唯一标准,但无疑自杀率的增长是一个社会精神不平衡的症状。据此弗洛姆表明:繁荣昌盛、民主和平的欧美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障碍症。考虑到数据的时效性,我们现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于2016年4月发布的报告:美国人的自杀率在最近15年间飙升了24%[3]。由此数据看来,我们可以说弗洛姆给出的诊断对当今社会依然有效。
  对于在舒适的物质生活、相对平均的财富分配、稳定的民主和持久的和平社会出现精神不平衡的症状,弗洛姆提出疑问“是否是由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及我们的奋斗目标存在根本性的错误?是否表明,现代文明并没有满足人们内心深处的需要?”[2]
  在此问题的驱动下,弗洛姆开始探寻什么是根源于人类存在的需要和感情。他给出的答案是生理需要的全部满足并不代表能使人精神健康。“精神健康有赖于人所特有的那些需要和情感的满足,它们产生于人类处境的状况:人需要与他人关联,需要超越,需要有一个根,需要有身份感,需要定位坐标系及他的信仰对象。”[2]
  现代社会非但没有满足人们的这些需要,并如前所述的使人深度异化。现代人与其他人的关联,不再是建立在友爱之上的“爱邻人”,而更多的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与上司、下属、顾客的利益往来;论及“超越”,现代人非但没有超越,反而承受不住应该享受的自由,一再退缩,退缩到襁褓之中;人们受经济规律的操控,哪怕是健全的社会保障也难以安抚他们的不确定感和危机感。在这样的社会里,想要拥有确定的身份感无疑是困难的,而就连人独有可贵的品质——理性,也在社会中丧失了。   我们可以说现代人表现得越来越有文化,表现为对这个世界的无所不知,但这并不代表人们更具理性。我们所赞许的理性是“不在于延长肉体的生存,而在于推动思想和精神性存在的发展。”[2]我们所赞许的理性应当是对武器的合理控制,而不是以武器作为争夺生存空间的利器,为攫取自身的利益而牺牲一个民族的文明。
  通过对弗洛姆的“人类精神健康满足的需要”与现代人的生活一一做对比后,我们发现维持精神健康的基本需要都发生了异化,缺乏爱与创造性的生活让人变得麻木不仁,现代人的精神处境岌岌可危。
  三、通向健全社会之路的思考
  面对现代人岌岌可危的精神状态,比起深刻的批判,给现代人的精神找到适合的出路才是我们更应该做的。为了实现人类健全的精神,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那么这个社会是什么样的呢?是什么样的社会才能满足健全的精神的需要呢?弗洛姆对此在《健全的社会》中指出了通向健全的道路。他认为必须同时变革社会的各个领域,若只注重某一方面的变革,那对整体来说将会是有害的。
  在经济方面,弗洛姆认为在经济方面的改革目标是建立一种工业体制让每个劳动者可以积极负责地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劳动本身成为目的,成为有意义的活动。此时的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不只是制造,而是更多享受创造的过程,体会着像中世纪的工匠们满足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那样的喜悦。并且弗洛姆认为企业应当实行共同管理,每个劳动者都成为企业的主人,尊重每个劳动者的人格尊严,实现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人们通过创造感到精神愉悦,将自己与整个企业联系在一起,體会到了自身在企业中的价值,感受到工作的意义。
  在政治变革方面,弗洛姆认为西方现行的民主选举,只是在有限的候选人中进行选举,选民的投选被限定,自己的意志也被限定。他认为真正的民主应当是充分实现人人参政、议政,每个人在了解政治实情的基础上给政府提出合理的建议,在政治生活中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
  正如弗洛姆所说的社会各方面改革应同时进行,在进行经济和政治变革之时,文化变革也必须同行。文化改革的作用是给人的内心注入新的精神,以实现友爱、正义、个体自由的目标。弗洛姆主要就文化领域的教育、艺术、心理、宗教提出自己的建议。针对教育方面,弗洛姆认为当前的教育对学生传授实际生活的必备知识是文化对人的初始异化,这样的教育体制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思维,难以实现人的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应“消除学校教育中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有害脱节,避免一开始就将理论指导与实践工作结合起来。”[4]在艺术上,他深切地体会到在现代社会人们失去了对集体艺术的默契感受。为此,应当营造共享性的艺术氛围,让人在艺术之中与他人发生关联,体验共享性的快乐并且提高自我的精神境界。在心理方面,弗洛姆再次重申创造性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应该塑造一种创造性的社会性格。对于宗教来说,他指出需要把对神的信仰变成对人道主义的信仰,转变为注重实现人的尊严、友爱和理性,把人作为人的目的。
  对于弗洛姆健全之路的构想,不少学者认为它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认为他的方案脱离现实并缺乏可行性。但从弗洛姆对健全社会的总体构想与他对健全社会运转提出的具体建议,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设想并非乏善可陈。弗洛姆的健全社会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一样,都饱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因为构想,人们才有了对未来的憧憬;因为相信,才会有矢志不渝的奋斗;因为坚持,“彼岸”终会在“此岸”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5.
  [2][美]艾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09.
  [3]林世钰.美国人自杀率上升背后的累累伤痕[N].检察日报,2016-07-20(7).
  [4]原婧.弗洛姆健全社会的构想及理论根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南京晓庄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17)  摘 要:传统政治的主要内涵从统治者或者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从善、压迫、剥削、服从、权力的争斗、利益的聚合[1]等角度谈论政治。而现代政治主要以公平正义为基石,是以协商为手段[2]、以法治为核心、以消除社会对人的“异化”为目的、以达到人民的满意为宗旨的活动过程。  关键词:现代政治;法治;异化;满意  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1.华南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州 510642;2.广西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南宁 530004)  摘 要: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不可逆转的未来趋势。农村社区建设,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让农村服务与城市并行。南门村,历经600多年的岁月沉淀,拥有着几千人的南宋后裔宗族聚集地,在管理方式、村务公开、选举、社会治安、社会组织成立、教育以及开发旅游等方面进行社区建设,凭借着社区建设与村落改造的融
期刊
(南京晓庄学院 党委宣传部,南京 211171)  摘 要: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愈发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不少高校开展的专业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迅速。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除了教学活动中的优化,学生党建工作作为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直接服务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需要在转变育人观念、打造优秀党务工作队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凝聚优秀校园文化等方面发挥
期刊
(1.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广州 511300;2.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州 510800)  摘 要:欧游归国后的梁启超对中国传统文化崇尚有加。他认为欧洲之所以出现文明的烦恼,乃是因为科学主义盛行的同时人文精神的迷失,而在中国的文化遗产中,祖宗的精神可以拯救西方人物质生活的疲敝。但是,中国文化自不会完美,它是一种需要经过批判扬弃的文化。因此,他呼吁国人首先要解放思想,抛开成见,大胆地扬弃民族文
期刊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 210044)  摘 要: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层次参差不齐,大多数停留在较浅的合作层次,合作也缺乏稳定的长效机制,导致合作质量不高。文章以与通信行业骨干企业中兴通讯校企合作成立电信学院为平台,通过研究深度合作的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构建和运行机制,强化校企共同体在运行管理、资源协调、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的关系,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学生管理设计,构建
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济南 250014)  摘 要:文章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中认知过程维度为分类指标,选取2010-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认知分类并统计各认知能力水平结构分布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试题比较侧重考查记忆、理解、应用等低阶认知能力,对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认知能力考查力度不足,因而提出建议如下:加强高阶认知能力
期刊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武汉 430205)  摘 要:应用技术型高校因自身的特点,在通识教育上存在着诸多问题。提高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完善教学大纲的编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应用技术型高校完善通识课程教学大纲的路径如下:形成通识课程教学激励机制;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发教学大纲编制审核系统。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教学大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
期刊
(安徽科技学院 a.马克思主义学院;b.机械工程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摘 要: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探索课堂讨论、主题演讲、赏析经典影视作品和社会实践调研等参与式教学方法,得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教师的综合素质、科学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教学形式尤为关键。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
期刊
(南京大学 历史学院,南京 210023)  摘 要:湖北幼稚园是中国第一所官办幼稚园。在此之前,中国儿童教育基本都是在家庭内部进行的。20世纪初,以湖北幼稚园的诞生为转折,中国近代幼教机构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中国儿童教育也逐渐学校化、机构化、社会化,幼教领域展现出新的面貌与风采。本文将以湖北幼稚园为个案研究对象,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推动力量、筹办始末、教育模式、对后世的影响等诸多问题,从而归纳
期刊
(苏州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摘 要:钱穆先生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从教小学到中学、大学,再到新亚书院的创办,他对教育所持有的理想以及对理想的实践是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首先对钱穆理想中的教育进行解读,进而介绍钱穆创办新亚书院的过程,以及新亚书院在现实发展中所产生的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新亚书院的成功创办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研究以及高校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借鉴意义。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