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识守护生命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belief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遇到困难不能勇敢面对,学习灾难防护知识,让他们知道在灾难面前,生命的脆弱,意识到人的生命仅有一次,应该倍加珍惜,学习灾难中的孩子坚强、勇敢地和灾难抗争的精神。不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会自立、自强,平时多锻炼自己,遇事后才能临危不惧。用平时积累的知识经验,来保护自己的生命,让知识为生命保驾护航,当灾难发生时,才能将伤亡降到最低点。
  关键词:防护 提高 挖掘 意志 潜能
  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遇到困难不能勇敢面对,让学生学习灾难防护知识,让他们知道在灾难面前,生命是脆弱的,学习灾难中的孩子坚强、勇敢地和灾难抗争的精神。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应该倍加珍惜,不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学会自立、自强,平时多锻炼自己,遇事后才能临危不惧,用平时积累的知识经验,来守护自己的生命,让知识为生命保驾护航,当灾难发生时,将伤亡降到最低点。
  一、小故事大启发
  案例:故事引入情境:爱的姿势——地震中的一位母亲。
  在汶川地震的一片废墟中,救援人员发现一位遇难者,双腿跪地两臂向前,整个身子匍匐在地,遇难者的姿势让救援的人想起古人的顶礼膜拜,又似一只张开的弓,只是箭没有射出去……,在遇难者的身子下面发现了生命奇迹,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幼小的孩子还活着。可是,母亲却已经走完了生命的全部过程,所有的人都哭了。医护人员在孩子的被褥里又发现了一部手机,上面有一条写好的短信是: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出去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
  听完故事后很多同学抹着眼泪,谈感想时学生这样说:
  生1:我听了故事以后很受感动,让我明白母爱有多么的伟大。
  生2:我们应该学会自己保护自己;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去保护别人。
  生3:我们要珍惜我们的生命,学会自立自强,为父母分忧解难。
  ……
  学生随着感人的故事进入课题,让学生感知生命的可贵,生命的无价。生命在灾难面前是脆弱的,自己的生命是有多少人的牺牲才换来的,让其明白应该想办法去保护自己,珍爱自己的生命.
  二、小实验大道理
  案例:逃生实验活动。
  每组一个瓶子、几个用绳子吊着的小球,瓶口代表逃生的出口,小球代表逃生的人。听老师口令:地震来了,快逃啊!每个小球都会挤着、抢着出口。出现的结果是都挤在瓶口处,一个小球也出不来,几次测试都这样。让学生冷静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这样会出现什么后果?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结论:每人都想逃出危险,而出口被严重堵塞,这样只会延迟逃离的时间,而且会出现挤压、踩踏事故,将一个也逃不出危险,而危险来临时必须争分夺秒,只有有秩序地一个一个往外逃,才能在短时间内逃离险境。
  三、小知识大用处
  案例:地震防护知识。
  当你在逃生的过程中,危险是不等人的,它正在无情的蔓延,此时当你在逃离过程中不幸被困在某个地方或者你正处在有危险的地方,你将如何去做呢?小组展开讨论。
  结论:
  1.如果在教室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能乱跑或跳楼。
  2.如果在街上行走,远离高层建筑物以及广告招牌等,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3.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师结:当危险降临时,人的第一反应是逃生,若见到逃离中有摔倒的同学一定要伸出援手拉他一把,我们都有需要另一双手来帮助的时候,救别人就是救自己,不然将会出现踩踏事故危险更大,当许多双手搭在一起时,我们便成了一个团体,团结就是力量。俗话说:“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千万别自私自利,若人人如此,将逃不出劫难,只要我们团结起来,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合力战胜所有困难。
  通过对地震发生时在不同场景应该如何自我保护的学习,使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有一个正确的应变能力,学习了地震自救的知识,让学生在应用中得到提高,即使危险真的来临,也不会那么恐慌与惧怕,只要教给他们求生的本领,孩子们的潜能是无法估计的,奇迹会在他们身上发生的。“5·12”地震中的一些事例足以证实孩子们能创造奇迹。
  教给孩子灾难防护知识,教给他们求生的本领,教会他们挖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让他们懂得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力量。用知识守护每一个孩子的生命,让每一个孩子用知识将自己的生命谱写的更加辉煌。
其他文献
我们的社会正在跨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新领域不断增多,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计算机的普及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显然,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实行改革,人才素质必须更加优化。因此,教学中必须增加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检索、分析、处理能力的内容,信息能力也要作为素质教
期刊
追求课堂的高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高效课堂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课堂,是“老师讲得好、学生学得好、学生有热情、学生满意”的课堂。现在新课改如火如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如何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的主动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营造氛围,自主学习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期刊
语文传承着人类文明的精华,美妙的故事、精湛的语言、曲折的情节构成了该学科独特的情感部分。这里既有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有作者作品与师生之间的交流,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但长期以来方方面面的原因,语文课堂中的情感因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理性分析占了很大的比重,预习、分析课文、布置作业等环节使课堂教学程式化。曾对100名小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进行调查,65%的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原因是“没意思”、“老抄生
期刊
所谓的“导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自主、有效地投入学习的教学过程。“导学”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内容。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小学的依靠教师学习向相对独立学习或独立学习转化时期,此时教师若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学生实现这一转化,学生也许将会推迟或永远不能达到这一本该达到的智力或能力
期刊
摘 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矛盾是具有特殊性的,也就是说如果不从教学实际出发,盲目的模仿照搬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当今小学语文课堂中,就存在一些这样的情况。不但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学中应该采取“批判继承”的方式接纳现实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辩证  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学的方法往往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不能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求真
期刊
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情感态度发展的重要时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就是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更何况教育以人为本,知识的传授并不是唯一的目的,教学还负担着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情感、有价值追求和发展的人。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利用情感的积极作用来完成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素质得到和谐发展。  积极情感如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是影响
期刊
面对新课程改革,经过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了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重要举措,要让品德教学真正“回归生活”,教师就应该注重细节,这无疑是落实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根本。  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然而,我们的思想品德课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说明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的密切配合,还需要家庭的积极参与。为此,我们采取了“家、园、校共同参与”的幼小衔接模式,帮助幼儿从幼儿园生活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有效地促进了幼小的良好衔接。  一、幼小衔接计划、实施方案的制定  做好幼小衔接工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转变了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原有以教师为本的教学方法,如何围绕新的课程要求,强调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学应围绕学生需要开展。本文基于一些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和探讨。  关键词:实践 学生主体 因材施教 习惯养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课改前的中学思想品德课主要弊端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
期刊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一条规律,那就是中学语文教材蕴含着多方面的情感因素,教师如能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牢牢把握这一中心环节,沟通作者与学者的情感,使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定能很好地完成教者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体会的情感;一是学生的内心潜伏的情感;另一是教材中蕴含着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进入“角色”,然后用情感色彩的语言以及能诱发情感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