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与恶中闪耀着的辩证法光辉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o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女子学院
  摘要:文章试图通过描述浮士德与糜非斯托之间的“善”与“恶”的对比,从而展现出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思想。在与糜非斯托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身边充斥着危机。然而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的性格特征使他免于遭受成为恶魔奴隶的厄运,而恶势力糜非斯托却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浮士德与糜非斯托的关系,展现出善恶的对立统一关系,通过分析以获得其中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
  关键词:辩证法;浮士德;糜非斯托
  一、“善”与“恶”:悲剧的导火索与精神的催生剂
  (一)罪恶的引诱与悲剧的升级
  浮士德的一生悲剧重重,依次经历了知识、爱情、政治、美与事业五个悲剧,每一次悲剧的发生,都只会比前一次悲剧更加痛苦。而恶魔糜非斯托在浮士德悲剧中扮演了必不可少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糜非斯托的“恶”引发了浮士德悲剧的升级。
  《悲剧》第一部讲述了浮士德的知识悲剧升级到爱情悲剧的故事。生命的有限,学海的无涯,构成了浮士德人生中第一个“否定”,即知识悲剧。后来在糜非斯托的引诱下他获得重生,离开知识的“象牙塔”,遇见少女葛莉琴。在爱人被关进监狱后,浮士德发出了这样的悲鸣:身处困厄!完全绝望!虽然糜非斯托并非悲剧的根本原因,然而它的存在却是这场悲剧的导火索。糜非斯托的安眠药,让葛莉琴害死母亲。带领浮士德享受肉体的欢愉,不顾爱人,最终迫使一个鲜活生命的香消玉殒。
  裴多菲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面包和爱情固然重要,然而精神世界崩塌了,一切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悲剧》第二部中,浮士德人生中最后一个“否定”就讲述了渴望自由之人临死前愿望也没有被满足的悲剧。浮士德希望看见自由的人民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之上,但是这个愿望并没有被满足,等待着他的是糜非斯托为他准备的一座挖好的坟墓。浮士德的生命也就伴随着“你真美啊,请停一停”的感叹而走向终结,但是这个结尾带给读者的冲击却久久不能平息,这恰恰就是终极悲剧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浮士德的一生是在与困难不断搏斗中得以前进的,而糜非斯托则是不断带领浮士德进入一个又一个悲剧的导火线,也为浮士德带来不断升级的痛苦。五个悲剧让我们明白,糜非斯托所代表的“恶”,其本质属性是“坏的”、“否定的”,是浮士德悲剧产生的重要动因。
  (二)欲望的迷惑与坚定的信念
  浮士德悲剧源于浮士德内心本是善与恶的统一体,而表现在外部则是故事中浮士德与糜非斯托之间的矛盾冲突。糜非斯托诱惑浮士德做的每一件事,实际上都是为收归浮士德的灵魂为自己所有。糜非斯托算中了浮士德内心中有人的“恶”的一面,即“物质欲望”,却没有注意浮士德内心中所包含的“崇高境界”一面,即“精神欲望”。
  “物质欲望”诱惑浮士德,然而在葛莉琴被抓进监狱后,浮士德“善”的一面战胜了糜非斯托,恶魔只好另辟他途,带领浮士德进入政治世界。政治的腐败又让浮士德大失所望,逃离到美的世界。而美丽总是虚幻缥缈,最终让海伦离浮士德远去。回到现实世界的浮士德想做出一番大的事业,糜非斯托以为自己的阴谋成功的让浮士德满足于对于事业的追求,却不知浮士德的愿望是多少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恶魔到最后一刻也没有满足浮士德的“欲望”,却让浮士德的一生变得绚丽多彩。
  实际上,如果糜非斯托没有出现在浮士德的生命之中,浮士德的一生才是真正的悲剧。已过暮年老人,成日呆在自己的书斋里研究学问,费尽心力却还是无所得。是糜非斯托的出现促成了他永不满足的信念的形成:
  你说起话来像密教大宗师,
  ……
  我要发现万有,在你那虚无里!
  “万有”和“虚无”就是“肯定”与“否定”之间的关系。糜非斯托视自己为否定的精灵,也就是“无”。而浮士德偏偏要在无边无涯的否定中找到肯定因素,这不得不说是浮士德精神的典型表现,即敢于实践,永不满足的精神。
  二、“善”与“恶”:对立统一的辩证
  (一)善恶分离互斥
  “善”与“恶”作为一对矛盾,在辩证法中,体现出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属性,即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浮士德精神体现出的“善”与糜非斯托所代表的“恶”之间同样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相互依赖的,是既斗争又统一的。
  所谓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性质和趋势。在《悲剧》第二部,第五幕《深夜》一场,浮士德决心围海造田,建造自己的伟大业绩,然而不肯搬迁的老两口成了他的眼中钉,他要求糜非斯托将老两口赶走。尽管浮士德的内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还是存在着恶的欲望,然而,当他看到糜非斯托做尽坏事,将老两口赶紧杀绝之后,还是十分痛心的斥责糜非斯托:
  我想要交换,不愿意抢人。
  我诅咒你们这样莽撞蛮干,
  而糜非斯托此时却表现的满不在乎,还为自己做的坏事找借口:
  好勇斗狠,固执逞强,
  招灾惹祸,家破人亡。
  这是浮士德暮年遭受的“事业悲剧”中的一段插曲,也是促使浮士德蜕变的重要动因,是“善”与“恶”的对战,是“善”不断击败“恶”,最终将一个普通的、拥有种种欲望的人,打磨成“神”的过程。而糜非斯托的“恶”在其中的意义也不言而喻,他的所作所为与浮士德形成强烈对比,是浮士德人生经历中的“绊脚石”。
  (二)善恶依存互通
  辩证的思想早在古希腊时期中就有萌芽,在卢梭的《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也阐发了诸如“联系”、“发展”等的辩证关系,而这种辩证关系在黑格尔的“自我扬弃”等理论中阐述得更为透彻。
  将这种辩证的观点与浮士德和糜非斯托联系起来能够看出,单纯的把糜非斯托理解为“反面典型”,从根本上来讲是不正确的,是既不了解源远流长的辩证法思想,也不了解歌德的创作思想所产生结果。深谙时代精神的伟大诗人绝不会简单到运用一个插科打诨式的“反面形象”去烘托一个正面人物的伟大。歌德是在用矛盾的原理塑造浮士德和糜非斯托,因而使两者的形象活灵活现。这恰好能够证明浮士德代表的“善”与糜非斯托代表的“恶”作为一对矛盾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在表现出斗争性的同时还表现出明显的互为依存的倾向。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在《悲剧》第一部《书斋》一场中,糜非斯托的自我介绍便能够看出,善与恶之间并不绝对独立的,反而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
  老想作恶却总是把善促成,
  我便是这种力量的一部分。
  以糜非斯托为主要分析对象能够看出,在许多场景中,他都是不断促进浮士德向上攀升的重要力量,正是在糜非斯托不断制造麻烦的前提下,浮士德才经历了人生的重重悲剧,然而也正是这些悲剧的激励,才能够让浮士德不断拼搏、永不满足。
  三、“善”与“恶”:推动发展的同一和斗争
  (一)互为依存的同一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三方面:首先,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其次,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再次,同一性能够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以浮士德精神为例,浮士德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迎接挑战中得以升华的,而糜非斯托也帮助他解决很多了问题:浮士德想从政,糜非斯托就带浮士德走进政治世界,让浮士德感受当政者的虚伪;浮士德想要将“美”带到现实中来,糜非斯托就为他出主意。可以说是糜非斯托让浮士德的一生色彩缤纷,经历许多不一样的风景,才促成浮士德形成永不满足、永远拼搏向上的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的成长也是由糜非斯托见证的,从最初的“渴望死,痛恨生”,到“我要发现万有,从你那虚无里”再到最后“我愿看见自由的土地立足的自由之民”是一个人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浮士德思想上的转变,是以糜非斯托为助推器而完成的。是糜非斯托让他品尝到生活中的美好与痛苦,也只有这样千滋百味的生活阅历才能够让一个人真正成长起来,这恰恰能够体现是糜非斯托的罪恶推动浮士德精神的形成。糜非斯托所做的一切坏事不仅没有让浮士德安于现状,反而不断促进浮士德前进,最终让一个灵魂得以被拯救,而这也照应了糜非斯托第一次出场时的那一句话:“老想做坏事,却总把好事促成”。
  (二)此消彼长的斗争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构成事物量变。其次,促使旧矛盾的破裂与新矛盾的产生,实现事物质变。
  矛盾的斗争性促进事物发生量变,这种量变在《浮士德》中体现在“善”与“恶”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变化发展之中。浮士德老博士重生之后,遇到了少女葛莉琴,命令糜非斯托:“你必须把这姑娘给我弄来。”年轻气盛代替了理性睿智,后来浮士德与葛莉琴遭遇种种困难,悲惨的爱情经历促成了浮士德的成长,当他对葛莉琴的死痛苦不已时,也就构成了浮士德人生中的一次量变。经历过爱情的浮士德转向宫廷。然而王宫的政治十分腐败:“坏蛋在坏蛋头上称王称霸,非法凌驾于法律的头上”。糜非斯托为浮士德创造在王宫中存活下来的条件,却让浮士德意识到统治层的黑暗,从而对政治世界感到失望。在宫廷里的经歷,是浮士德人生又一量变的积累。
  矛盾的斗争性能够促进事物的质变,这种质变是量变的完成,是量变到一个“度”之后的“质”的飞跃,这一飞跃在浮士德人生中的最后时刻表现得十分明显。原本这个“高尚”的灵魂在风烛残年之际能够轻而易举地被恶魔糜非斯托带走,但是从前人生经历所积累的“永不满足,自强不息”的精神告诉浮士德:“你人生中的最大理想是看到自由的人民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这一思想的出现,完成了浮士德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也正是这一现在人们还在追求的价值——自由,促成了浮士德人生的质变,让一个不断历练的灵魂最终获得拯救。而糜非斯托“白花了大笔开销”,却看到了绝对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歌德.浮士德[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2]雨果.克伦威尔.序言[M].江苏:译林出版社,2013:34-58.
  [3]爱克曼.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5]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3-44.
  [6]杨武能.试析浮士德的哲学内涵[A].外国文学评论,1999:5-11.
其他文献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要:探讨“玉堂春”之审美情感转换的分析,本质是探讨小说之“悲”走向剧场之“喜”的过程。这样的转化不仅是基于小说文本的矛盾冲突,以艺术欣赏的心理发展逻辑为据,通过“喜”的审美期待、丑角的植入两个方面来实现的。同时,来自于纯粹形式的审美情感本身转移了艺术欣赏过程中对悲喜情感的关注,从而弱化甚至忽略了或悲或喜的生活情感,抵达纯粹审美快感的享受中。  关键词:小
期刊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古典诗歌领域中,杜甫是一位集大成的诗人,其诗歌充斥着感发的生命,灌注了诚挚的情感。细细品读杜甫诗歌,处处可见其忠君爱国的己任之志、心系苍生的博大情怀、万物有情的细腻感触。  关键词:感发的生命;忠君爱国;心系苍生;万物有情  在古代诗歌的灿烂星河里,杜甫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发出的光芒熠熠夺目,经久不衰。  杜甫用毕生的心血和渊博的才情创作出繁花硕果,诗歌总计约一千四百多首
期刊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古代文学  摘要:剖解欧阳修的《秋声赋》一文,必须自三个互相迥异而又联结的角度来切入,这是源于此篇作品文本本身的多样性,一以“秋”,此维度下又可细分为秋景与秋思;一以“声”,即着眼于此篇作品的拟声、写声、感声特质;一以“赋”,即其文章本身文体特色的显现与建构。前两者较多涉及内容与情感思理,后者则多牵涉文本的外在显现,与文体学诸问题相关涉。而我们又必须注意到,一篇文本的内容
期刊
安康学院  摘要:《官场现形记》是清末作家李伯元(1867—1906)的一部代表作。晚清谴责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小说全书六编,共六十回,集中地暴露了封建社会崩溃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的腐朽情况。  关键词:《官场现形记》;结构艺术;人物形象;思想内容  一、结构艺术  小说采用若干相对独立的短篇故事蝉联而下的结构方式,虽不免于松散枝蔓,然亦能适应敏锐地反映社会人生的需要。白描传神,
期刊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马克·吐温,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他的幽默、机智与名气,被誉为是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本文将通过对马克·吐温的中短篇小说进行研究,发现作家很多小说都是以青少年为主人公,通过对青少年的描写,并用幽默的语言对当时的美国社会进行批判。  关键词:马克·吐温;青少年;偏爱  在马克·吐温的《风雨征程》、《密西西比河上的往事》、《汤姆·索亚历险记》、《王
期刊
广西师范大学  摘要:《基督山伯爵》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基督山伯爵》的发表,为大仲马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和财富,使他跻身当时的一流作家行列。《基督山伯爵》是一部通俗历史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爱德蒙·唐泰斯爱恨情仇的传奇故事。小说情节新颖独特,魅力非凡,表现出了作者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叙事水平,是世界通俗小说文库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关键词:基督山伯爵;大仲马;爱德蒙
期刊
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中学  摘要:杜少卿富有真才实学,注重“文行出处”,希望通过儒家的教化以矫正世俗流弊,但其理想却与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在想要改变却无能为力的夹缝中苦苦挣扎。杜少卿身上表现出的理想及其理想无法实现间的彷徨与无奈,构成了杜少卿悲剧形象的主色调,是我们认识《儒林外史》巨大思想价值的一把“钥匙”。  关键词:儒林外史;杜少卿;理想  一、杜少卿的理想  杜少卿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他的理
期刊
武汉大学文学院  摘要:乔伊斯《一片浮云》中的小钱徳勒与鲁迅《端午节》中的方玄绰这两个人物形象具有相似性。通过对比,可探究具有这种性格的人物所置于的社会环境,分析他们的物质、精神困境和理想的可能性,以及作者是如何洞察、书写社会现实和人的自身处境。  关键词:《一片浮云》;《端午节》;现实;理想  乔伊斯《一片浮云》中的小钱徳勒与鲁迅《端午节》中的方玄绰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特点:自视清高。过于拔高自己,
期刊
兰州大学文学院  摘要:中印交流从古至今都非常频繁,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非常久远,本文选取《西游记》为典型代表重点讨论,从斗法、人物形象等角度探寻印度神话对小说的影响。  关键词:印度神话;斗法;密教  印度与中国均为世界四大古国之一,地理上也非常近,因此,从古代就开始有中印文化交流的故事记载。在文学方面,中印两国相互影响,印度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与佛经的汉译和传播如影随形,几乎同步发生。中
期刊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建安诗歌是我国文人诗歌创作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魏晋风度下的三曹父子即是此时期“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诗歌具有“古意悲凉”等共性,但由于个人特质和人生际遇的不同,三人在创作诗风上又存在很大的差异。从曹操诗的古朴雄浑,到曹丕的婉约便娟,直至曹植的词采华茂,从中亦可窥见建安诗人的艺术追求。本文旨在结合三曹诗歌创作的具体作品,来分析探讨其各自的诗风特点,并对“三曹”诗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