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思想品德是人文性学科。如果仅仅依据教材来片面说教,是难以达到课程预设的目标。当前,学生课业负担重,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如何将学生重新吸引到课堂,是现实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微课的出现,不仅将书本枯燥的知识生活化、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加灵活地理解和运用;而且还能满足学生按需学习的愿望,既可促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又可课后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因此,利用微课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时效性,越来越成为一线教师的共识。本文要讲述思想品德教学引入微课的现实意义、应用现状和教学策略。
什么是微课
当前正处于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的迅速普及,加快了信息的传播。人们期待通过互联网技术,转变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微课正因此需求应运而生。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育教学实践的要求,教师通过视频,把教学中的某个重难点知识或教学环节展开的教学活动记录下来,并展现给学生。在视频中,包括与该知识点相关的教学设计、反思及作业等。它既可以适用课堂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也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课前预习与课后巩固复习)的主要学习资源。
教学中运用微课的优势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创设了更为客观真实的教学情境。在学习过程合理利用微课,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作用和教师主导性作用。
优势一:有助于激发学生探寻知识的兴趣 思想品德课思想性、理论性较强。以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容易陷入说教的误区,学生被动接受,课堂缺乏活力,难以激发学习兴趣,难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现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通过精选学生感兴趣教学素材,自己制作教学视频,或者精选他人的教学视频,最后形成微课。这一方面转变了原先的教学模式,避免了“满堂灌”,留给学生更多自我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另一方面,教师借助教学视频,在课堂上营造了一种特殊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课堂和所学知识充满期待,激发了探求知识的欲望。课堂变得活跃了,充满了生命力。
优势二:丰富了教学手段,课堂更加多元化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手段,往往局限于教师的课堂展现。课堂教学完全由教师现场演绎,随意性强,进程慢,讲授的知识有限。而运用微课教学,则转变了原先的教学模式,使教师不再局限于原先的说教,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立体化。统一教学视频的使用,增强了课堂的规范性,教学容量增大,让学生有更多独立思考知识和讨论解决问题的时间,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例如:在教学“怎样孝敬父母”时,笔者的微课以中央电视台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常回家看看”的视频展开,通过歌曲表达中华儿女对家的那份亲情,以及父母对子女的心声,提醒现在忙碌的年轻人: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能忘记亲情,愿多回家看看老人。接着,演绎“家的故事”,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自己对父母、父母对祖父母与外祖父母孝敬的故事,将教材知识点的相关内容融入其中,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在内心唤起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情感。
优势三:进一步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知识 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是一堂课的关键与核心。以前,教师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完成,且学生掌握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微课的运用,通过在特定环节使用教学视频,集中讲准教学重点、讲透教学难点、讲明教学疑点,可以抓住教学的关键,避免不分主次或主次颠倒;而截留的时间,又让学生有了充裕的时间去思考、讨论和解决重难点知识。例如:在教学基本国情“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第一步,通过微课来展示农村组图“中国农民耕田收稻子插秧”以及美国现代机械化农业生产组图,讲述美国人眼中“三个中国的故事”,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对比,得出结论: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平衡。第二步,播放《我的中国心》改编的MV《到此一游》,熟悉的旋律与开头导入歌曲形成呼应。触目惊心的镜头暴露出国人的种种陋习,从而让学生轻松明白:我国民族文化素质不高。根据心理学、教育学原则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此时,学生注意力及学习兴趣开始呈下降趋势。通过这一环节,再一次提升了学生注意力及学习兴趣。第三步,分组讨论。结合视频,说一说“我们存在哪些陋习”,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及时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体现思想品德学科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纠正陋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第四步,展示苹果5手机图像,并讲述苹果手机背后的故事,熟悉的手机让学生感觉亲切,而背后中国劳工的心酸故事却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我国科技水平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通过此环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转化为现实行动——“好好学习,立志为祖国做贡献”。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微课,不仅进一步优化了课堂教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微课教学策略
要把握微课时长 学生课堂注意力相对集中的状态,一般是5分钟至10分钟。因此,微课视频教学的时长一般也设置在此范围内。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做好充足准备,深刻理解教材知识的内涵,精选微课制作的素材,既要符合教材知识的要求,又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保证每一位学生保持较高的注意力,掌握教材的知识点。例如:在微课的设置上,一般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主要是为了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开门见山,直接引出主题,尽量减少导入和中间环节。如果一堂课要使用两个教学视频,就要把中间的间隔时间尽量拉长,让学生注意力有重新集中的时间。
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大树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学生之间,肯定存在着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必然要求课堂教学不能只是一个标准,而应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要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准备不同的微课。既可以在一个微课教学中准备两个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事例授课;也可以制作两个微课。即使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只能使用其中一个微课,也可以把另一个微课放入班级公共资源库中,便于学生选择性使用学习。在微课选材上,应尽可能多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一些日常生活内容,重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及其内在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要找准自身课堂定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微课的大量使用,容易造成一部分教师将自己制作的微课或他人录制的微课,代替现实课堂教学中自己的角色,以至于师生整堂课都在观看视频教学片段,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完全忽略。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情况,提前做好微课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使用中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微课教学视频、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提升有机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实现微课为转变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带来的积极作用。
可以说,将微课引入中学思想品德现实课堂是一个深化课堂教学新举措。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将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起来,实现“1 1>2”的效用。在提高课堂教学时效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郭丽娟.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0).
[2]钟显添.“微课”小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6).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剑津中学)
什么是微课
当前正处于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的迅速普及,加快了信息的传播。人们期待通过互联网技术,转变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微课正因此需求应运而生。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育教学实践的要求,教师通过视频,把教学中的某个重难点知识或教学环节展开的教学活动记录下来,并展现给学生。在视频中,包括与该知识点相关的教学设计、反思及作业等。它既可以适用课堂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也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课前预习与课后巩固复习)的主要学习资源。
教学中运用微课的优势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创设了更为客观真实的教学情境。在学习过程合理利用微课,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作用和教师主导性作用。
优势一:有助于激发学生探寻知识的兴趣 思想品德课思想性、理论性较强。以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容易陷入说教的误区,学生被动接受,课堂缺乏活力,难以激发学习兴趣,难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现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通过精选学生感兴趣教学素材,自己制作教学视频,或者精选他人的教学视频,最后形成微课。这一方面转变了原先的教学模式,避免了“满堂灌”,留给学生更多自我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另一方面,教师借助教学视频,在课堂上营造了一种特殊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课堂和所学知识充满期待,激发了探求知识的欲望。课堂变得活跃了,充满了生命力。
优势二:丰富了教学手段,课堂更加多元化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手段,往往局限于教师的课堂展现。课堂教学完全由教师现场演绎,随意性强,进程慢,讲授的知识有限。而运用微课教学,则转变了原先的教学模式,使教师不再局限于原先的说教,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立体化。统一教学视频的使用,增强了课堂的规范性,教学容量增大,让学生有更多独立思考知识和讨论解决问题的时间,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例如:在教学“怎样孝敬父母”时,笔者的微课以中央电视台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常回家看看”的视频展开,通过歌曲表达中华儿女对家的那份亲情,以及父母对子女的心声,提醒现在忙碌的年轻人: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能忘记亲情,愿多回家看看老人。接着,演绎“家的故事”,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自己对父母、父母对祖父母与外祖父母孝敬的故事,将教材知识点的相关内容融入其中,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在内心唤起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情感。
优势三:进一步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知识 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是一堂课的关键与核心。以前,教师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完成,且学生掌握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微课的运用,通过在特定环节使用教学视频,集中讲准教学重点、讲透教学难点、讲明教学疑点,可以抓住教学的关键,避免不分主次或主次颠倒;而截留的时间,又让学生有了充裕的时间去思考、讨论和解决重难点知识。例如:在教学基本国情“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第一步,通过微课来展示农村组图“中国农民耕田收稻子插秧”以及美国现代机械化农业生产组图,讲述美国人眼中“三个中国的故事”,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对比,得出结论: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平衡。第二步,播放《我的中国心》改编的MV《到此一游》,熟悉的旋律与开头导入歌曲形成呼应。触目惊心的镜头暴露出国人的种种陋习,从而让学生轻松明白:我国民族文化素质不高。根据心理学、教育学原则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此时,学生注意力及学习兴趣开始呈下降趋势。通过这一环节,再一次提升了学生注意力及学习兴趣。第三步,分组讨论。结合视频,说一说“我们存在哪些陋习”,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及时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体现思想品德学科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纠正陋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第四步,展示苹果5手机图像,并讲述苹果手机背后的故事,熟悉的手机让学生感觉亲切,而背后中国劳工的心酸故事却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我国科技水平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通过此环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转化为现实行动——“好好学习,立志为祖国做贡献”。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微课,不仅进一步优化了课堂教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微课教学策略
要把握微课时长 学生课堂注意力相对集中的状态,一般是5分钟至10分钟。因此,微课视频教学的时长一般也设置在此范围内。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做好充足准备,深刻理解教材知识的内涵,精选微课制作的素材,既要符合教材知识的要求,又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保证每一位学生保持较高的注意力,掌握教材的知识点。例如:在微课的设置上,一般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主要是为了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开门见山,直接引出主题,尽量减少导入和中间环节。如果一堂课要使用两个教学视频,就要把中间的间隔时间尽量拉长,让学生注意力有重新集中的时间。
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大树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学生之间,肯定存在着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必然要求课堂教学不能只是一个标准,而应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要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准备不同的微课。既可以在一个微课教学中准备两个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事例授课;也可以制作两个微课。即使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只能使用其中一个微课,也可以把另一个微课放入班级公共资源库中,便于学生选择性使用学习。在微课选材上,应尽可能多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一些日常生活内容,重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及其内在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要找准自身课堂定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微课的大量使用,容易造成一部分教师将自己制作的微课或他人录制的微课,代替现实课堂教学中自己的角色,以至于师生整堂课都在观看视频教学片段,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完全忽略。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情况,提前做好微课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使用中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微课教学视频、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提升有机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实现微课为转变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带来的积极作用。
可以说,将微课引入中学思想品德现实课堂是一个深化课堂教学新举措。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将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起来,实现“1 1>2”的效用。在提高课堂教学时效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郭丽娟.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0).
[2]钟显添.“微课”小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6).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剑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