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创造社会,发展社会,提高人类素质,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浩大工程。在社会不断进步,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人的全面发展如提高的要求也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在我的实际教育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特别是遇到一些比较难于教育的学生。在他们的身上,往往能够体现出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么“难”教学生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思想不求上进,无目标和理想。对本身素质提高和社会形势认识和估计不足,对自己的要求只停留在“混得学校毕业证书”的层面上。
(二)对教育的主题理念认识不足或偏激,把“以人为本,发展个性”当作了模仿社会不良行为的理由和根据。
(三)他们的自觉性和约束能力较差,经常违犯学校纪律。而且屡教不改,有时还振振有词,对某些教师的粗暴教育方式方法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所有管教他们的教师都存在敌视的心理。
(四)生活的独立能力差,难以适应学校紧张而艰苦的学习生活。
(五)厌倦学习,对教师的某些传统教学方法失去兴趣和积极性,经常逃学,泡于网吧、游戏机室和溜冰场等娱乐场所中消磨青春,不能理解和认识“玩物丧志”的道理。
(六)是非判断,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差,无法判断某些事情的正确与否,同时无法得到正确的处理方法,只是凭借感觉和冲动,情绪化地进行处理。
基于上述这些,学生便出现说谎、偷窃、逃学、流氓习性、打架斗殴、惹事生非等品德不良行为。这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难”教学生。这样的学生每个班集体都会有。虽然这些学生为数不多,但危害极大,影响极坏。往往会给学校和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许多困难,甚至成为社会秩序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因此,尽力矫正这些学生的不良品德,使其改弦易辙,让其健康成长,是我们班主任老师不容推卸的责任。
对于具有这些行为难于教育的学生,我认为既不能用粗暴打压的方式进行教育,也不能让他们放任自由、自生自灭。应该运用赏识和批评相结合,赏识为主。批评为辅,帮助为:以实际行动的方式实行教育;理念为:以“爱”为核心,课堂上以“引路人”为身份,让其学会求知,生活上以父母般的爱对其进行帮助和照顾,思想上以“学会做人”为目标对其进行教育,课余以朋友的身份共同沟通,相互倾诉,坦诚相见。在我对“难”教学生的教育转化过程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和方法。
一、寻找“闪光点”。消除“疑”、“反”的心理,树立自信心
班主任对待“难”教学生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态度上不粗暴,要尊重他们人格,要努力发掘品德不良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发扬和巩固点点滴滴的优点,以克服和抑制其消极的一面。如有的学生在打架斗殴时表现得十分粗野,但在运动场上、劳动之中却表现得精力充沛、勇敢顽强。较好地完成任务;有的虽然对上课不感兴趣,常逃学,但对课外阅读和科技制作却表现出浓厚兴趣等等。班主任只要抓住了学生的这些“闪光点”,并给他们创设进取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赢得同学们的表扬和尊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对“难”教学生的教育。就等于完成了一半。某班级有一个被同学称为“铁石心肠”的“难”教学生。他有时故意犯错误,并且常与批评他的老师顶撞,与人唱反调以示抗争。教师的教育就会被他当作耳边风。而有时他还会把教师的苦口婆心的劝说看作是虚情假意。他软硬不吃,过去的几个班主任对他倾注了许多心血和汗水,仍不能转化他的不良品德。刚接班不久的王老师,积极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一天体育课上。王老师发现该生打球还可以,体育比较好,就在班上对大家说:XX球技好,体育好,“三好”中已有一好,希望该同学积极努力,争当优秀。这是“铁石心肠”生平第一次受到老师赞扬。接着,班主任还让他组织了班级的球队,让他当队长,他很负责任。后来班主任还让他负责检查同学们的出操情况,他也干得不错,班主任亲自撰稿在黑板报上表扬他,多次在班上表扬他“进步快,是个好学生”。于是“铁石心肠”打消了久久压抑他的自卑感,执拗、对立的情绪也发生了变化,自尊心也提高了,思想上有很大的转变。事实表明,只要班主任善于发现并挖掘品德不良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闪光点激励他们前进,用积极因素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这样“难”教学生的就能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前进信心。
二、重视心理诱导。增强是非判断能力
缺乏是非辨别的能力,内心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也是品德不良的原因之一。这种学生真假不分,善恶不辩,美丑不别,在出现错误举动的意识时,不能及时辨别和自制;当做了不道德的事后,又不会感到内疚和忏悔。所以教育品德不良的学生时,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诱导。培养他们的是非观念,利用黑板报、讨论会,经常发动学生及时评议周围的所发生的事情。在集体舆论的导向下,使品德不良学生受到熏陶,明辨是非。例如:我们班有一位被称为“打架王”的学生,经常模仿电视剧内“大侠”的动作,自认为打架是很光荣的。针对他的行为,在班会上我们开展了对电视剧内的武侠们的行为进行评论,并引导学生知道梁山好汉打的是欺凌人民、鱼肉百姓的恶霸、官吏。孙悟空打的是害人的妖魔鬼怪,他们都有一个特征,就是匡扶正义、铲除人间邪恶的真真正正的大英雄。尔后再讨论我们爱打架的同学的拳头应不应该是用来对付自己的同学。讨论完后。我向他提了一个问题,“打架有那些好处”?这个他吱唔着说不出来。又问他:“打架有什么坏处?”他想了想就说出了七八条。同学们又帮他列出了十多条。如:赔偿医药费啊、给人造成伤害、犯法等等。最后我着重向他指出不要把耻辱当成光荣,大多数同学疏远你、厌恶你,并没有把你当作英雄人物那样欣赏你。尊敬你,说明你这样并不是光荣的。并又通过各种利弊分析。这个学生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动,终于有了可喜的进步。
三、坚持依靠集体力量
实现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就要把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置于班集体中,以集体的力量转化个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经验。班主任不应把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当作个人与品德不良学生的事,而应把它看成是班集体的事。实践证明,在良好班集体中,品德不良学生受到的同龄人和社会环境的熏陶,同辈的舆论力量和榜样力量的教育要比班主任个人的教育力量强得多。因此,班主任要认真抓好班集体的建设、优化教育环境,要让集体的活动、集体的舆论、集体对个人的要求成为转化品德不良学生的重要条件和力量;班主任还要经常引导全班同学热情关心帮助品德不良的学生,决不鄙视他们。如让优等生与品德不良的学生同坐、结对子、交朋友,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当他们有困难或遭到不幸、生病时,发动同学伸出友谊之手,关心、帮助、探望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集体还应委托他们完成一定的任务,提供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四、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
俗话说:“无规则不成方圆。”由于“难”教学生的自觉性和约束能力差,建立了一套由他们管理班级及自己的班级制度,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同时利用社会上具有不良行为的少年最终受到法律制裁作为反面教材,明确犯错应当承担哪些责任;再建立一套奖惩制度,先赏识后批评,而且做到一视同仁,奖惩结合,培养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总之,对“难”教学生的矫正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和方法。班主任老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开动脑筋,总结经验,创造性地使用和选择恰当的方法。只要自始至终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原则,对“难”教的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难”教学生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使他们走上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在和谐的学校环境中健康成长。
(一)思想不求上进,无目标和理想。对本身素质提高和社会形势认识和估计不足,对自己的要求只停留在“混得学校毕业证书”的层面上。
(二)对教育的主题理念认识不足或偏激,把“以人为本,发展个性”当作了模仿社会不良行为的理由和根据。
(三)他们的自觉性和约束能力较差,经常违犯学校纪律。而且屡教不改,有时还振振有词,对某些教师的粗暴教育方式方法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所有管教他们的教师都存在敌视的心理。
(四)生活的独立能力差,难以适应学校紧张而艰苦的学习生活。
(五)厌倦学习,对教师的某些传统教学方法失去兴趣和积极性,经常逃学,泡于网吧、游戏机室和溜冰场等娱乐场所中消磨青春,不能理解和认识“玩物丧志”的道理。
(六)是非判断,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差,无法判断某些事情的正确与否,同时无法得到正确的处理方法,只是凭借感觉和冲动,情绪化地进行处理。
基于上述这些,学生便出现说谎、偷窃、逃学、流氓习性、打架斗殴、惹事生非等品德不良行为。这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难”教学生。这样的学生每个班集体都会有。虽然这些学生为数不多,但危害极大,影响极坏。往往会给学校和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许多困难,甚至成为社会秩序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因此,尽力矫正这些学生的不良品德,使其改弦易辙,让其健康成长,是我们班主任老师不容推卸的责任。
对于具有这些行为难于教育的学生,我认为既不能用粗暴打压的方式进行教育,也不能让他们放任自由、自生自灭。应该运用赏识和批评相结合,赏识为主。批评为辅,帮助为:以实际行动的方式实行教育;理念为:以“爱”为核心,课堂上以“引路人”为身份,让其学会求知,生活上以父母般的爱对其进行帮助和照顾,思想上以“学会做人”为目标对其进行教育,课余以朋友的身份共同沟通,相互倾诉,坦诚相见。在我对“难”教学生的教育转化过程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和方法。
一、寻找“闪光点”。消除“疑”、“反”的心理,树立自信心
班主任对待“难”教学生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态度上不粗暴,要尊重他们人格,要努力发掘品德不良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发扬和巩固点点滴滴的优点,以克服和抑制其消极的一面。如有的学生在打架斗殴时表现得十分粗野,但在运动场上、劳动之中却表现得精力充沛、勇敢顽强。较好地完成任务;有的虽然对上课不感兴趣,常逃学,但对课外阅读和科技制作却表现出浓厚兴趣等等。班主任只要抓住了学生的这些“闪光点”,并给他们创设进取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赢得同学们的表扬和尊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对“难”教学生的教育。就等于完成了一半。某班级有一个被同学称为“铁石心肠”的“难”教学生。他有时故意犯错误,并且常与批评他的老师顶撞,与人唱反调以示抗争。教师的教育就会被他当作耳边风。而有时他还会把教师的苦口婆心的劝说看作是虚情假意。他软硬不吃,过去的几个班主任对他倾注了许多心血和汗水,仍不能转化他的不良品德。刚接班不久的王老师,积极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一天体育课上。王老师发现该生打球还可以,体育比较好,就在班上对大家说:XX球技好,体育好,“三好”中已有一好,希望该同学积极努力,争当优秀。这是“铁石心肠”生平第一次受到老师赞扬。接着,班主任还让他组织了班级的球队,让他当队长,他很负责任。后来班主任还让他负责检查同学们的出操情况,他也干得不错,班主任亲自撰稿在黑板报上表扬他,多次在班上表扬他“进步快,是个好学生”。于是“铁石心肠”打消了久久压抑他的自卑感,执拗、对立的情绪也发生了变化,自尊心也提高了,思想上有很大的转变。事实表明,只要班主任善于发现并挖掘品德不良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闪光点激励他们前进,用积极因素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这样“难”教学生的就能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前进信心。
二、重视心理诱导。增强是非判断能力
缺乏是非辨别的能力,内心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也是品德不良的原因之一。这种学生真假不分,善恶不辩,美丑不别,在出现错误举动的意识时,不能及时辨别和自制;当做了不道德的事后,又不会感到内疚和忏悔。所以教育品德不良的学生时,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诱导。培养他们的是非观念,利用黑板报、讨论会,经常发动学生及时评议周围的所发生的事情。在集体舆论的导向下,使品德不良学生受到熏陶,明辨是非。例如:我们班有一位被称为“打架王”的学生,经常模仿电视剧内“大侠”的动作,自认为打架是很光荣的。针对他的行为,在班会上我们开展了对电视剧内的武侠们的行为进行评论,并引导学生知道梁山好汉打的是欺凌人民、鱼肉百姓的恶霸、官吏。孙悟空打的是害人的妖魔鬼怪,他们都有一个特征,就是匡扶正义、铲除人间邪恶的真真正正的大英雄。尔后再讨论我们爱打架的同学的拳头应不应该是用来对付自己的同学。讨论完后。我向他提了一个问题,“打架有那些好处”?这个他吱唔着说不出来。又问他:“打架有什么坏处?”他想了想就说出了七八条。同学们又帮他列出了十多条。如:赔偿医药费啊、给人造成伤害、犯法等等。最后我着重向他指出不要把耻辱当成光荣,大多数同学疏远你、厌恶你,并没有把你当作英雄人物那样欣赏你。尊敬你,说明你这样并不是光荣的。并又通过各种利弊分析。这个学生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动,终于有了可喜的进步。
三、坚持依靠集体力量
实现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就要把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置于班集体中,以集体的力量转化个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经验。班主任不应把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当作个人与品德不良学生的事,而应把它看成是班集体的事。实践证明,在良好班集体中,品德不良学生受到的同龄人和社会环境的熏陶,同辈的舆论力量和榜样力量的教育要比班主任个人的教育力量强得多。因此,班主任要认真抓好班集体的建设、优化教育环境,要让集体的活动、集体的舆论、集体对个人的要求成为转化品德不良学生的重要条件和力量;班主任还要经常引导全班同学热情关心帮助品德不良的学生,决不鄙视他们。如让优等生与品德不良的学生同坐、结对子、交朋友,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当他们有困难或遭到不幸、生病时,发动同学伸出友谊之手,关心、帮助、探望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集体还应委托他们完成一定的任务,提供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四、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
俗话说:“无规则不成方圆。”由于“难”教学生的自觉性和约束能力差,建立了一套由他们管理班级及自己的班级制度,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同时利用社会上具有不良行为的少年最终受到法律制裁作为反面教材,明确犯错应当承担哪些责任;再建立一套奖惩制度,先赏识后批评,而且做到一视同仁,奖惩结合,培养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总之,对“难”教学生的矫正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和方法。班主任老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开动脑筋,总结经验,创造性地使用和选择恰当的方法。只要自始至终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原则,对“难”教的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难”教学生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使他们走上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在和谐的学校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