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根据当前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形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接受了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都保持良好状态的观念。而广大中学生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心理压力极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提出学校体育须以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全面增强身心健康,培养体育健身意识和能力相统一的方向发展,为终身从事体育健身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身心健康;学校体育;终身体育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human social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fe level from the whole had the very big enhancement, much human disease to be a permanent heal, health has improved. However, modern production and life means to cause of physical activity reduce and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increases, the health of human beings formed a growing menace, people gradually accepted health is not on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and not weakness, but also in the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keep the good states concept. And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bat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psychological press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lifelong education school sports shall be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it strengthen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ultivates sports fitness awareness and ability unifie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school education; lifelong physics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今天,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青少年学生,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健康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着21世纪我国战略目标的实现。目前,学校体育“健康第一”这个教育现和人才观的问题已为人们所认识,但学校体育的健康教育功能是如何体现的?我们应如何把握?是我们应该探讨的课题。
1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现状
1.1 身体健康现状
中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儿童期、少年期与青年初期,一般年龄在7-18岁左右,骨骼肌肉迅速发展,内脏系统日趋完善。据1995年对全国范围内多民族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与1985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相比,学生体质的许多方面都有增强的趋势。7-18岁中小学生身高平均增长3.09cm,体重平均增长2.50kg。城市中男女学生的胸围平均增长1.74cm和1.59cm。在身体素质方面,中小学生的速度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都是逐渐提高的。这说明学校体育工作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营养状况得到了改善。当然,我国学生体质状况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指标趋于停滞,甚至有所下降;肥胖与超体重学生的比例有所增长:7-18岁的男生从1985年的2.75%上升为8.65%,女生从3.38%上升到7.18%,尤其是城市男生的超体重及肥胖率高达12.03%。中小学生中近视率居高不下,城市学生近视率还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城市中小学生近视率为22.78%,初中为55.22%,高中为70.34%。据2002年最新体质调查结果表明,除身高、体重略有增长,其它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特别是心肺功能较为明显。造成上述状况的直接原因除学生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因素外,学生体力劳动与体育锻炼减少也是主要原因。
1.2 心理健康现状
在现代生活中,当代中小学生像其他人一样,不仅感受到了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也感受到了社会、学校及家庭对他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新的社会要求下,他们产生了以前青少年不曾体会到的压力与紧张。例如,学习成绩的优劣、在班级的名次、同学之间的关系等都能使他们情绪波动,使他们感到烦躁、焦虑、沮丧甚至心理失衡,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据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有心理问题的人约1600万,三分之一是儿童、青少年。据估计,我国20%-30%的家庭中存在心理与精神问题,其中大多数是儿童和青少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卫生医院,每天到此看病的有100多人,2000年为4万人次,比上年增加了20%-30%,其中25岁以下的占总数的40%左右,25岁以上的占总数的60%左右。据了解,80年代中期,我国约有10%的中小学生有心理问题,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以上。对东北三省10所中小学的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有自责倾向的占20.63%,有恐怖倾向的占16.40%,经常焦虑的占12.63%,有冲动倾向的占10.93%,惧怕学习的占13%,嫉妒心强的占12%,有攻击行为的占12%……。这说明中小学生在自信心、人际交往、学习、情绪控制及调节方面都存在较多的困扰,更说明现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中学阶段体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然而,从许多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论文、论著中可以看出,目前,中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原因何在?从锻炼者的角度来思考,人们参加体育锻炼,不外乎是为了强身健体,满足兴趣、爱好、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磨炼和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等。作为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是使学校体育畸行发展,体育运动不能得以贯彻、深入实施的主要原因。
2 体育与生理健康
2.1 預防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病是当今危及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据报道,在美国每死去的两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心血管病,在我国,死于心血管病的人亦居首位。大量研究表明,参与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显著地降低心血管病形成和发生的危险性。
2.2 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
人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呼吸过程加深,会吸进更多的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得肺活量增大,肺功能增强。经常锻炼的人由于身体适应能力较强,其呼吸显得平稳、深沉、匀和,频率也较慢,平均每分钟呼吸6-8次,而不锻炼的人平均每分钟呼吸12-15次。
2.3 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
体育锻炼会增强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使整个机体的代谢增强,从而提高食欲。另外,体育锻炼还会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改善肝脏、胰腺的功能,从而使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得到提高,为人的健康长寿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2.4 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人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的协调活动,坚持锻炼的人,常表现为机体灵活、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这正是神经系统功能健壮的表现。
2.5 降低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
糖尿病的特征之一是人的血糖水平很高,如果病人不加控制,还会引起其它健康问题,如视力减退和肾亏等。有规律的体育锻炼由于能控制血糖水平的提高,从而使个体产生糖尿病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另外,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还可以预防骨裂、保持身体活动的能力、控制体重与改变体型、预防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生,从而有助于延年益寿。
3 体育与心理健康
3.1 改善情緒状态
情绪状态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最主要的指标。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经常会产生各种情绪反应,例如忧愁、压抑、紧张等,通过体育活动则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
3.2 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学生在持续紧张的学习所产生的压力下,或是在情绪消极、低沉时,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这种疲劳极易造成神经衰弱,而大量研究表明,经常参加适量的体育活动,对消除疲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都有很大的益处。
3.3培养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指学生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由于体育活动具有独特的环境条件,要求学生不断地在活动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却和畏惧、疲劳和运动损伤等),在克服种种困难之中,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并能将之迁移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去。
3.4 治疗心理疾病
体育活动已经被公认为是一种良好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
4 结束语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阶段体育是重中之重,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加速期,是全面发展身体,培养体育意识和能力,养成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人们健康意识,自觉选择适合健康的、科学的、有效的健身手段和方法,增强体质,增进全面意义上的健康将是对当代中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有规律地组织适量的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锻炼肌肉,增强体魄,而且还有助于增进心理健康,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带来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自我价值和自尊心,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注意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相互协作,克服困难,改变他们怯懦寡断的性格,孤僻抑郁的气质,树立起勇敢、自信的人生态度,从而使他们敢于接受挑战、敢于竞争。
5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 常乃军、赵松强.论21世纪中小学体育的健康教育功能.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6
[3] 孙向葵著.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关键词:身心健康;学校体育;终身体育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human social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fe level from the whole had the very big enhancement, much human disease to be a permanent heal, health has improved. However, modern production and life means to cause of physical activity reduce and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increases, the health of human beings formed a growing menace, people gradually accepted health is not on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and not weakness, but also in the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keep the good states concept. And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bat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psychological press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lifelong education school sports shall be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it strengthen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ultivates sports fitness awareness and ability unifie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school education; lifelong physics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今天,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青少年学生,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健康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着21世纪我国战略目标的实现。目前,学校体育“健康第一”这个教育现和人才观的问题已为人们所认识,但学校体育的健康教育功能是如何体现的?我们应如何把握?是我们应该探讨的课题。
1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现状
1.1 身体健康现状
中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儿童期、少年期与青年初期,一般年龄在7-18岁左右,骨骼肌肉迅速发展,内脏系统日趋完善。据1995年对全国范围内多民族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与1985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相比,学生体质的许多方面都有增强的趋势。7-18岁中小学生身高平均增长3.09cm,体重平均增长2.50kg。城市中男女学生的胸围平均增长1.74cm和1.59cm。在身体素质方面,中小学生的速度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都是逐渐提高的。这说明学校体育工作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营养状况得到了改善。当然,我国学生体质状况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指标趋于停滞,甚至有所下降;肥胖与超体重学生的比例有所增长:7-18岁的男生从1985年的2.75%上升为8.65%,女生从3.38%上升到7.18%,尤其是城市男生的超体重及肥胖率高达12.03%。中小学生中近视率居高不下,城市学生近视率还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城市中小学生近视率为22.78%,初中为55.22%,高中为70.34%。据2002年最新体质调查结果表明,除身高、体重略有增长,其它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特别是心肺功能较为明显。造成上述状况的直接原因除学生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因素外,学生体力劳动与体育锻炼减少也是主要原因。
1.2 心理健康现状
在现代生活中,当代中小学生像其他人一样,不仅感受到了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也感受到了社会、学校及家庭对他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新的社会要求下,他们产生了以前青少年不曾体会到的压力与紧张。例如,学习成绩的优劣、在班级的名次、同学之间的关系等都能使他们情绪波动,使他们感到烦躁、焦虑、沮丧甚至心理失衡,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据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有心理问题的人约1600万,三分之一是儿童、青少年。据估计,我国20%-30%的家庭中存在心理与精神问题,其中大多数是儿童和青少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卫生医院,每天到此看病的有100多人,2000年为4万人次,比上年增加了20%-30%,其中25岁以下的占总数的40%左右,25岁以上的占总数的60%左右。据了解,80年代中期,我国约有10%的中小学生有心理问题,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以上。对东北三省10所中小学的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有自责倾向的占20.63%,有恐怖倾向的占16.40%,经常焦虑的占12.63%,有冲动倾向的占10.93%,惧怕学习的占13%,嫉妒心强的占12%,有攻击行为的占12%……。这说明中小学生在自信心、人际交往、学习、情绪控制及调节方面都存在较多的困扰,更说明现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中学阶段体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然而,从许多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论文、论著中可以看出,目前,中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原因何在?从锻炼者的角度来思考,人们参加体育锻炼,不外乎是为了强身健体,满足兴趣、爱好、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磨炼和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等。作为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是使学校体育畸行发展,体育运动不能得以贯彻、深入实施的主要原因。
2 体育与生理健康
2.1 預防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病是当今危及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据报道,在美国每死去的两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心血管病,在我国,死于心血管病的人亦居首位。大量研究表明,参与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显著地降低心血管病形成和发生的危险性。
2.2 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
人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呼吸过程加深,会吸进更多的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得肺活量增大,肺功能增强。经常锻炼的人由于身体适应能力较强,其呼吸显得平稳、深沉、匀和,频率也较慢,平均每分钟呼吸6-8次,而不锻炼的人平均每分钟呼吸12-15次。
2.3 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
体育锻炼会增强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使整个机体的代谢增强,从而提高食欲。另外,体育锻炼还会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改善肝脏、胰腺的功能,从而使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得到提高,为人的健康长寿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2.4 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人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的协调活动,坚持锻炼的人,常表现为机体灵活、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这正是神经系统功能健壮的表现。
2.5 降低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
糖尿病的特征之一是人的血糖水平很高,如果病人不加控制,还会引起其它健康问题,如视力减退和肾亏等。有规律的体育锻炼由于能控制血糖水平的提高,从而使个体产生糖尿病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另外,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还可以预防骨裂、保持身体活动的能力、控制体重与改变体型、预防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生,从而有助于延年益寿。
3 体育与心理健康
3.1 改善情緒状态
情绪状态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最主要的指标。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经常会产生各种情绪反应,例如忧愁、压抑、紧张等,通过体育活动则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
3.2 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学生在持续紧张的学习所产生的压力下,或是在情绪消极、低沉时,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这种疲劳极易造成神经衰弱,而大量研究表明,经常参加适量的体育活动,对消除疲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都有很大的益处。
3.3培养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指学生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由于体育活动具有独特的环境条件,要求学生不断地在活动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却和畏惧、疲劳和运动损伤等),在克服种种困难之中,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并能将之迁移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去。
3.4 治疗心理疾病
体育活动已经被公认为是一种良好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
4 结束语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阶段体育是重中之重,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加速期,是全面发展身体,培养体育意识和能力,养成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人们健康意识,自觉选择适合健康的、科学的、有效的健身手段和方法,增强体质,增进全面意义上的健康将是对当代中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有规律地组织适量的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锻炼肌肉,增强体魄,而且还有助于增进心理健康,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带来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自我价值和自尊心,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注意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相互协作,克服困难,改变他们怯懦寡断的性格,孤僻抑郁的气质,树立起勇敢、自信的人生态度,从而使他们敢于接受挑战、敢于竞争。
5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 常乃军、赵松强.论21世纪中小学体育的健康教育功能.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6
[3] 孙向葵著.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