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究竟在怎样的角度上选择,才是真实的自己?当我们回到冰川的背景上,去认识一个人,一切,就一目了然了。
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夏天,一位青春勃发的年轻人盘腿坐在厚厚的雪地上,他的背后是冰层累累的高大山峰。他红色的羽绒服与周围单调的色彩与环境对照强烈,像是一团火,燃烧在寒冷的空间中。
这张照片上的年轻人看上去自然活泼,就像陕西汉子盘腿坐在自家热炕上,头顶上那纯洁的雪冠似乎是一条白羊肚手巾,回家的感觉油然而生。
是啊,在这茫茫的冰川之上,沈永平回家了。这是很久以后,沈永平对自己的感叹,他说,他只有到那遥远的冰山上,他的心才能够真正地安宁,就像回到家一样。
那个时候,沈永平唱着那首熟悉的《勘探队员之歌》,走进深山,攀越冰川,开始了他的冰川研究与探索。“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空旷的山谷,跳动着他年轻的心。尽管高寒缺氧、生活不便,每天还要伴随种种的艰难和危险,但这些对他来说,早已被青春的活力和好奇的心情淹没了。
从那个夏天开始,沈永平的命运似乎永远与冰川定格在了一起,痛苦与欢乐也与那高洁的冰川不可分割。现在,20多年过去了,痴心未改;未来的日子,似乎仍然如此,高原岁月如同一瓶酒,时间越长,越是清醇,越是让人沉醉。
沈永平,陕西人,从小在农村长大,高中毕业后,受同村地质队员的影响,偷偷地喜欢上了野外工作,因此,在报考大学志愿时,他想也没想就填写了地质学院。后来,看到一部有关冰川的电影纪录片,就迷上了冰川,在选择大学毕业的人生道路时,他仍然是毫不犹豫地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的冰川学研究生。
就这样,在冰川的背景上,沈永平找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我们才得以认识照片上的那个年轻小伙子。
在所有研究冰川的学者中,沈永平绝对是最富有激情的一个。在别人看来冷峻沉睡的冰川,在他眼里却是姿态万千:“四时积雪,千古不消,凝华积素,争奇献秀,氤氲葱茏,凌空万仞,望之如堆琼垒玉。”他能够背诵许多古人对冰川的描述。尤其是晋代学者王嘉在《拾遗记》所写的《昆仑奇景》一文,他更是演绎有加:“整个昆仑山在五彩祥云的缭绕中,忽隐忽现城镇街道、房屋树木来;衣着精美华丽、婆娑飘摇的仙人,有的驾着龙车,有的乘骑仙鹤,在彩云间穿行往来……”然后,他告诉我们,这就是冰川,形而上的冰川。
在沈永平的性格中,有科学的理性,但更有诗人的豁达与激情。这对于一个需要长期工作于野外的人来说,尤为重要,这让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诗句:“在无限的荒芜中,要么你悲哀,要么你想象!”想象的力量和理性的思考,让沈永平成为一个成绩卓越的冰川科学家。
万水千山总关情
1984年,当时还是在读研究生的沈永平第一次去了青藏高原。
其实,在此之前的1983年,沈永平就已经去过乌鲁木齐河源的冰川区,攀登过4000多米的高山和冰川。那次在喜玛拉雅山的野外四个多月,去了喜玛拉雅山的南坡聂拉木和希夏邦马峰地区及珠穆朗玛峰地区以及珠穆朗玛的绒布冰川。通过这次野外科考,沈永平才完全理解了冰雪和冻土。在考察笔记中,他写道:“想象中的冰川和真实的冰川的确不一样,只有踏过一道道难关,置身于冰川之中,生活于冰川之中,对冰川的地理和生态环境才有了充分的了解,知道了多年冻土在高原的影响和作用,真正了解了它的涵义和功能,你就会喜欢上青藏高原,你就有了高原情结。”
沈永平印象最深的高原野外经历是1998年的青藏高原水能交换科学实验,沈永平一行从4月初就离开兰州,一路上经青海湖、柴达木盆地到达格尔木,然后到海拔3000多米的西大滩整休,就在荒无人烟的西大滩,他们经受了生死考验。当时天寒地冻,仗着年轻,睡觉和吃饭不注意,沈永平得了痢疾,全身无力,头昏眼花。考察队第二天要出发去长江源头的沱沱河沿,如果身体不行就必须马上返回兰州,就不能参加野外科考。为了不失去这样的机会,沈永平临时决定到格尔木去输液。一路颠簸,到格尔木已是晚上6点多,医生全面检查了沈永平的身体状况,马上要求他住院输液,经过半天多的观察治疗,病情稍稍好转,沈永平就急着要回西大滩大本营与大队伍会合。医生急眼了,嚷嚷着:“你不要命了?”可沈永平毅然决然地背了一包药,上了高原冰川。
那年为了进行加强期的野外观测,他们在5~9月份连续五个月从北面的昆仑山沿青藏公路到南面的当雄附近的念青唐古拉山下一带的1000多公里的范围进行多种有关地气水能交换实验观测,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来回在各个观测点进行观测,对冻土的水分和温度进行监测。严酷的寒冬和连绵不断的雨季、高原的风光变换和自然交替、冰川的千姿百态与如画风景……深深地刻印在了沈永平的心间。
自然界的夏天,青山绿水浩然归;高原冰川的夏天,却永远寄存在攀登者的期望中。在采访中,沈永平总是给我们滔滔不绝地讲述高原与冰川:“多年冻土,就如上帝铺垫在高原大地的床垫。表面上的河流湖泊、湿地沼泽、草原草甸就如铺盖在大地上的花被。但你根本就很难想到在这个花被的下面还有一个坚硬的冻土层是它的床垫,给了大地花被一个坚硬巨大的支撑,才使大地的表面的景观如此的美丽多彩。”
想想看,冷峻的高原,经他这么描述,早已温暖如春了。
沈永平说:“由于多年冻土起隔水作用,冻土区的季节冻融深度变化对土壤水分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水分变化会随着冻结过程逐渐向活动层底部迁移,形成了多年冻土区水分布极不均匀。水分变化导致活动层土壤导热系数变化,对冻融过程起控制作用。表层土壤颗粒较细且饱水能力强,冻融深度较小且地温较高,地表植被生长环境较为优越。冻土的水热过程不仅控制着地表状态的变化,影响着植被的发育程度,一旦地表条件被破坏,干扰了冻土水热过程与地表植被生长间的平衡关系,地表就会出现荒漠化,甚至沙漠化。”
在沈永平的眼里,大自然是神奇的,也是公平的。看似僵硬的多年冻土,却是大江大河的源头活水,使青藏高原赢得了“亚洲水塔”的美誉。
有了多年冻土,湿地、草原和湖泊,这些明媚的大地景观才如此丰富绚丽。
此情绵绵在冰川
1986年8月,中国—联邦德国喀喇昆仑山乔格里峰联合考察队从新疆喀什出发,沿新(疆)—(西)藏公路横穿昆仑山,翻越库地达坂,休整在库地兵站,再翻越麻扎达坂,进入叶尔羌河上游干流谷地到达麻札兵站,从麻札兵站开始骆驼驮队开始徒步进入喀喇昆仑山。
这次考察对于沈永平来说,自然的磨砺与熏陶,仿佛是一种遥远的声音灌注于他的灵魂,驱逐了人间世界的热闹和杂吵,使他与久远冰川的对话成为可能。
两个月,在人的一生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就是这两个月,让沈永平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专长于冰川水文水资源、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冰雪灾害形成机理研究的沈永平,1983开始与联邦德国、日本、波兰、芬兰、吉尔吉斯斯坦、美国及英国等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对西藏南部的喜玛拉雅山地区、念青唐古拉山地区、唐古拉山地区、昆仑山地区、喀喇昆仑山乔戈里峰地区、横断山地区、青藏高原东北部、天山地区、青藏高原内陆、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祁连山地区、黄河源长江源区及欧洲西北部地区的冰川和地貌进行科学考察。先后在气候变化对中亚高山水文循环的影响研究、塔里木河流域冰川洪水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新疆天山麦兹巴赫冰湖突发洪水的冰坝溃决机理研究、塔里木河流域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研究、3000年来尼雅河的水文变化序列恢复及其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塔里木河流域冰川物质平衡及其对气候的响应研究、祁连山北坡内陆水系流域冰川物质平衡和水资源变化趋势研究、河源区植被覆盖变化的水文过程效应研究、青藏高原土壤水热相互作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流域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估算方法研究、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科学问题研究、长江—黄河源区未来气候情景下的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用高原和冰川为自己证明,沈永平走出了一条坚实的科学之路。他足迹所至,是一连串让人惊叹的高峰,那些高峰上,覆盖着让他心仪已久的大大小小的冰川。如今,他已是一名专职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川冻土》编辑部主任,专职副主编。用他的话来说,现在是走下冰川研究冰川,让冰川更好地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注入活力。
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是我国惟一的专门以冰川和冰川作用区为主要观测、试验和研究对象的野外台站,是在施雅风院士倡议下于1959年建立的。也是国际冰川监测网络中,中亚内陆冰川的代表观测站点。在这里,沈永平工作了三年,三年里,对以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为主题的有关冰冻圈内部动态变化与物质能量交换过程的基本观测和研究,沈永平有了系统的实践,加速了他对冰川研究服务于社会的认识。
冰川世界,处处是梦幻般的景致。冰蘑菇是大石块被细细的冰柱所支撑而形成的。冰墙陡峭直立,像座巨大的屏风。最为奇异的是千姿百态的冰塔林,有的像威严的金字塔,有的像肃穆的古刹钟楼,有的像锋利的宝剑直刺云天,有的像温顺的长颈鹿在安详漫步。这些天然的冰雕世界,都是经过阳光的不断雕塑而成,形成后又慢慢衰亡,这个过程一般经历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生活在冰川深处的藏族人认为,每一座雪山都是一个神灵,它呵护着万千子民。沈永平说,正是因为这种万物有灵的世界观,青藏高原的冰川才得以良好的保护。事实上,在沈永平的脑海里,每一座冰川都有着自己的性格,在冰川上工作久了,你就会听懂它的语言,你就能感受它的呼吸。
是啊,与冰川相处得久了,就有着山谷一样的胸怀,就似冰川一般的率真和透明。这一点,在与沈永平接触的几天里,我的感受最深刻。刚刚见面,我就觉得他是一位熟稔的朋友,没有一点生疏。
从悠悠崇山独我行到高原雪域是我家,沈永平的情感世界装满了冰川世界的瑰丽,如同他在描述西藏的米堆冰川时说:“那里巨大而典型的弧拱结构和整齐的修剪线令人惊叹,而且冰川末端与村庄共存,组成了西藏特有的江南风光。”
把人生的绚丽定格于冰川侧畔,沈永平无怨无悔!
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夏天,一位青春勃发的年轻人盘腿坐在厚厚的雪地上,他的背后是冰层累累的高大山峰。他红色的羽绒服与周围单调的色彩与环境对照强烈,像是一团火,燃烧在寒冷的空间中。
这张照片上的年轻人看上去自然活泼,就像陕西汉子盘腿坐在自家热炕上,头顶上那纯洁的雪冠似乎是一条白羊肚手巾,回家的感觉油然而生。
是啊,在这茫茫的冰川之上,沈永平回家了。这是很久以后,沈永平对自己的感叹,他说,他只有到那遥远的冰山上,他的心才能够真正地安宁,就像回到家一样。
那个时候,沈永平唱着那首熟悉的《勘探队员之歌》,走进深山,攀越冰川,开始了他的冰川研究与探索。“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空旷的山谷,跳动着他年轻的心。尽管高寒缺氧、生活不便,每天还要伴随种种的艰难和危险,但这些对他来说,早已被青春的活力和好奇的心情淹没了。
从那个夏天开始,沈永平的命运似乎永远与冰川定格在了一起,痛苦与欢乐也与那高洁的冰川不可分割。现在,20多年过去了,痴心未改;未来的日子,似乎仍然如此,高原岁月如同一瓶酒,时间越长,越是清醇,越是让人沉醉。
沈永平,陕西人,从小在农村长大,高中毕业后,受同村地质队员的影响,偷偷地喜欢上了野外工作,因此,在报考大学志愿时,他想也没想就填写了地质学院。后来,看到一部有关冰川的电影纪录片,就迷上了冰川,在选择大学毕业的人生道路时,他仍然是毫不犹豫地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的冰川学研究生。
就这样,在冰川的背景上,沈永平找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我们才得以认识照片上的那个年轻小伙子。
在所有研究冰川的学者中,沈永平绝对是最富有激情的一个。在别人看来冷峻沉睡的冰川,在他眼里却是姿态万千:“四时积雪,千古不消,凝华积素,争奇献秀,氤氲葱茏,凌空万仞,望之如堆琼垒玉。”他能够背诵许多古人对冰川的描述。尤其是晋代学者王嘉在《拾遗记》所写的《昆仑奇景》一文,他更是演绎有加:“整个昆仑山在五彩祥云的缭绕中,忽隐忽现城镇街道、房屋树木来;衣着精美华丽、婆娑飘摇的仙人,有的驾着龙车,有的乘骑仙鹤,在彩云间穿行往来……”然后,他告诉我们,这就是冰川,形而上的冰川。
在沈永平的性格中,有科学的理性,但更有诗人的豁达与激情。这对于一个需要长期工作于野外的人来说,尤为重要,这让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诗句:“在无限的荒芜中,要么你悲哀,要么你想象!”想象的力量和理性的思考,让沈永平成为一个成绩卓越的冰川科学家。
万水千山总关情
1984年,当时还是在读研究生的沈永平第一次去了青藏高原。
其实,在此之前的1983年,沈永平就已经去过乌鲁木齐河源的冰川区,攀登过4000多米的高山和冰川。那次在喜玛拉雅山的野外四个多月,去了喜玛拉雅山的南坡聂拉木和希夏邦马峰地区及珠穆朗玛峰地区以及珠穆朗玛的绒布冰川。通过这次野外科考,沈永平才完全理解了冰雪和冻土。在考察笔记中,他写道:“想象中的冰川和真实的冰川的确不一样,只有踏过一道道难关,置身于冰川之中,生活于冰川之中,对冰川的地理和生态环境才有了充分的了解,知道了多年冻土在高原的影响和作用,真正了解了它的涵义和功能,你就会喜欢上青藏高原,你就有了高原情结。”
沈永平印象最深的高原野外经历是1998年的青藏高原水能交换科学实验,沈永平一行从4月初就离开兰州,一路上经青海湖、柴达木盆地到达格尔木,然后到海拔3000多米的西大滩整休,就在荒无人烟的西大滩,他们经受了生死考验。当时天寒地冻,仗着年轻,睡觉和吃饭不注意,沈永平得了痢疾,全身无力,头昏眼花。考察队第二天要出发去长江源头的沱沱河沿,如果身体不行就必须马上返回兰州,就不能参加野外科考。为了不失去这样的机会,沈永平临时决定到格尔木去输液。一路颠簸,到格尔木已是晚上6点多,医生全面检查了沈永平的身体状况,马上要求他住院输液,经过半天多的观察治疗,病情稍稍好转,沈永平就急着要回西大滩大本营与大队伍会合。医生急眼了,嚷嚷着:“你不要命了?”可沈永平毅然决然地背了一包药,上了高原冰川。
那年为了进行加强期的野外观测,他们在5~9月份连续五个月从北面的昆仑山沿青藏公路到南面的当雄附近的念青唐古拉山下一带的1000多公里的范围进行多种有关地气水能交换实验观测,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来回在各个观测点进行观测,对冻土的水分和温度进行监测。严酷的寒冬和连绵不断的雨季、高原的风光变换和自然交替、冰川的千姿百态与如画风景……深深地刻印在了沈永平的心间。
自然界的夏天,青山绿水浩然归;高原冰川的夏天,却永远寄存在攀登者的期望中。在采访中,沈永平总是给我们滔滔不绝地讲述高原与冰川:“多年冻土,就如上帝铺垫在高原大地的床垫。表面上的河流湖泊、湿地沼泽、草原草甸就如铺盖在大地上的花被。但你根本就很难想到在这个花被的下面还有一个坚硬的冻土层是它的床垫,给了大地花被一个坚硬巨大的支撑,才使大地的表面的景观如此的美丽多彩。”
想想看,冷峻的高原,经他这么描述,早已温暖如春了。
沈永平说:“由于多年冻土起隔水作用,冻土区的季节冻融深度变化对土壤水分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水分变化会随着冻结过程逐渐向活动层底部迁移,形成了多年冻土区水分布极不均匀。水分变化导致活动层土壤导热系数变化,对冻融过程起控制作用。表层土壤颗粒较细且饱水能力强,冻融深度较小且地温较高,地表植被生长环境较为优越。冻土的水热过程不仅控制着地表状态的变化,影响着植被的发育程度,一旦地表条件被破坏,干扰了冻土水热过程与地表植被生长间的平衡关系,地表就会出现荒漠化,甚至沙漠化。”
在沈永平的眼里,大自然是神奇的,也是公平的。看似僵硬的多年冻土,却是大江大河的源头活水,使青藏高原赢得了“亚洲水塔”的美誉。
有了多年冻土,湿地、草原和湖泊,这些明媚的大地景观才如此丰富绚丽。
此情绵绵在冰川
1986年8月,中国—联邦德国喀喇昆仑山乔格里峰联合考察队从新疆喀什出发,沿新(疆)—(西)藏公路横穿昆仑山,翻越库地达坂,休整在库地兵站,再翻越麻扎达坂,进入叶尔羌河上游干流谷地到达麻札兵站,从麻札兵站开始骆驼驮队开始徒步进入喀喇昆仑山。
这次考察对于沈永平来说,自然的磨砺与熏陶,仿佛是一种遥远的声音灌注于他的灵魂,驱逐了人间世界的热闹和杂吵,使他与久远冰川的对话成为可能。
两个月,在人的一生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就是这两个月,让沈永平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专长于冰川水文水资源、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冰雪灾害形成机理研究的沈永平,1983开始与联邦德国、日本、波兰、芬兰、吉尔吉斯斯坦、美国及英国等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对西藏南部的喜玛拉雅山地区、念青唐古拉山地区、唐古拉山地区、昆仑山地区、喀喇昆仑山乔戈里峰地区、横断山地区、青藏高原东北部、天山地区、青藏高原内陆、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祁连山地区、黄河源长江源区及欧洲西北部地区的冰川和地貌进行科学考察。先后在气候变化对中亚高山水文循环的影响研究、塔里木河流域冰川洪水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新疆天山麦兹巴赫冰湖突发洪水的冰坝溃决机理研究、塔里木河流域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研究、3000年来尼雅河的水文变化序列恢复及其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塔里木河流域冰川物质平衡及其对气候的响应研究、祁连山北坡内陆水系流域冰川物质平衡和水资源变化趋势研究、河源区植被覆盖变化的水文过程效应研究、青藏高原土壤水热相互作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流域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估算方法研究、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科学问题研究、长江—黄河源区未来气候情景下的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用高原和冰川为自己证明,沈永平走出了一条坚实的科学之路。他足迹所至,是一连串让人惊叹的高峰,那些高峰上,覆盖着让他心仪已久的大大小小的冰川。如今,他已是一名专职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川冻土》编辑部主任,专职副主编。用他的话来说,现在是走下冰川研究冰川,让冰川更好地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注入活力。
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是我国惟一的专门以冰川和冰川作用区为主要观测、试验和研究对象的野外台站,是在施雅风院士倡议下于1959年建立的。也是国际冰川监测网络中,中亚内陆冰川的代表观测站点。在这里,沈永平工作了三年,三年里,对以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为主题的有关冰冻圈内部动态变化与物质能量交换过程的基本观测和研究,沈永平有了系统的实践,加速了他对冰川研究服务于社会的认识。
冰川世界,处处是梦幻般的景致。冰蘑菇是大石块被细细的冰柱所支撑而形成的。冰墙陡峭直立,像座巨大的屏风。最为奇异的是千姿百态的冰塔林,有的像威严的金字塔,有的像肃穆的古刹钟楼,有的像锋利的宝剑直刺云天,有的像温顺的长颈鹿在安详漫步。这些天然的冰雕世界,都是经过阳光的不断雕塑而成,形成后又慢慢衰亡,这个过程一般经历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生活在冰川深处的藏族人认为,每一座雪山都是一个神灵,它呵护着万千子民。沈永平说,正是因为这种万物有灵的世界观,青藏高原的冰川才得以良好的保护。事实上,在沈永平的脑海里,每一座冰川都有着自己的性格,在冰川上工作久了,你就会听懂它的语言,你就能感受它的呼吸。
是啊,与冰川相处得久了,就有着山谷一样的胸怀,就似冰川一般的率真和透明。这一点,在与沈永平接触的几天里,我的感受最深刻。刚刚见面,我就觉得他是一位熟稔的朋友,没有一点生疏。
从悠悠崇山独我行到高原雪域是我家,沈永平的情感世界装满了冰川世界的瑰丽,如同他在描述西藏的米堆冰川时说:“那里巨大而典型的弧拱结构和整齐的修剪线令人惊叹,而且冰川末端与村庄共存,组成了西藏特有的江南风光。”
把人生的绚丽定格于冰川侧畔,沈永平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