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历史与社会》课堂中的问题教学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e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的教学过程,它需要把教学内容转化成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心理品质的过程。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应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解决的方法,借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一、关于构建《历史与社会》课堂问题教学的意义
  
  1. 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初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既有丰富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也在快速发展。他们对许多新知识都感到好奇,喜欢刨根寻源,标新立异,对问题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这些思维特点有针对性地创设出有价值的问题,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2.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习历史知识不少学生不知道思考,不知从何处思考,不知道发现问题,不知道怎样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设置问题,可以为学生起示范作用,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找问题。“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学的战略目标,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方法是培养学生自觉能力的基本任务,教师在课堂中设置问题,能为此发挥积极作用。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些老师设计问题,导向就是要学生读书、背书,这是不可取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问题”设置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发展智力,实现自我教育。如果在课堂中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状况,设置一些研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研究争论,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同伴合作的重要,集体力量的伟大,体会挫折与成功的悲欢,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关于课堂问题创设的基本方法
  
  1.注意对课本中问题创设意图的理解。随着新课程改革,教材变化了,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去教学,要教会学生从学习问题中攫取营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到审视问题的高度,思考教材的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弄清哪些知识,知识间是怎样有机联系的,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哪些联系,应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等,这样,教师处理问题就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学生便能触类旁通。
  2.注意问题的挖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会学生分解问题,分解难点,理清思路。课本上的问题有些是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强,往往是若干个小问题组合而成,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贴近生活,既有兴趣,,又难以下手,教师把握得不好,就会令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处理得当,可激发他们兴趣。
  3.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寻求各个疑点。合作学习是我国教育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首先有助于搜集更多的问题线索,创设不同的问题。如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关于唐文化繁荣原因的分析,可以集众人智慧,从国内、国外,政治、经济、文化,隋唐本身、隋唐以前等多个角度找出很多的历史因素。其次有助于相互启发,找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思考角度,因为各人存在差异性,将不同的思考角度积聚在一起,必然能引发思想的升华,认识的飞跃。
  
  三.关于课堂问题创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设问的目的。在新的课堂理念下,教学过程的本质有了更大的改变,即要转变成“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例如,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从封建邦国到一统天下”讲到秦始皇时,在若干问题中可以设置这样一道题“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对秦始皇的印象如何?”这样,学生学习就不单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2.注意设问的功能。课堂设问,要更多的是掌握信息技术,如《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讲到“北京人”时,在屏幕上展现“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和“北京人用火取暖、烧烤”的两幅图片进行设问,这样通过信息的呈现,形成问题情境,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再通过信息的提取、加工产生新的问题意识。通过设问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发挥、理解、研究、创造,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意设问的内容。传统的课堂提问内容,缺少高水平认知和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尤其是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和其他认知领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设问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突出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突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总之,《历史与社会》新课标强调人文素养的关怀,就是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的课堂教育要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是教师积极探索、努力追求的目标。用问题作为教学的纽带,不仅是为了完成好该学科的教学任务,而且让学生学会质疑、答辩,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好平台,从而真正达到“教是为了将来不教”这个崇高目标服务。
其他文献
绥化地区是全省稻田养鱼的主产区,也是多年的典型示范区。稻田养鱼自1984年拉开序幕以来,发展十分迅猛,已成为全区农村稳粮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振兴
文章针对波叠加法相对于边界元法的巨大优越性,将其应用到分析水下大型结构的声场全息重建问题中。根据波叠加方法的近场声全息技术,结合边界元软件SYSNOISE,重建了一80m长的
本文主要阐述国有资产实现平稳进退的必要性,以及在实现国有资产平稳进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同时也探讨了如何解决国有资产在实现大规模平稳进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正】 近几年来,温州市在实施建设“海上温州”战略与渔业“双六十”工程中,把加强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作为搞活水产品流通的重要载体工程来抓,使物流其畅,促进了渔业持续快
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第23课《黄河的主人》。  师:你知道黄河吗?谁来说说你了解的黄河。  生: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  生: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因此,人们称她为母亲河。  生:(略)  师:(出示黄河波涛汹涌的影片。)这就是哺育了亿万中华儿女的母亲河;这就是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她九曲回肠,奔流不息。看着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听着她在怒吼
摘要:德育教育是当前学校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而实施德育教育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其中通过各学科教师把握好德育与教学的结合点,用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去吸引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是尤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特殊的效果,学生更易直接接受。  关键词:常规法;调适法;示范法;激励法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体
【正】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企业筹资的渠道、方式日趋多样化。一个经营好的企业不仅要筹集雄厚的资本金,而且为了抓住市场的有利时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开发新
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当代,教育的作用应顺应时代的潮流,教育的改革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注重使用多种教学方式,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几乎只使用枯燥乏味的“说话”语言,这种语言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只讲理论不懂实际的“理论人才”,埋没了很多思维的天才。而丰富、生动的教学语言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教学语言广义上说就是能产生感知的方式。比如:触觉语言、视觉语言、听觉语言等等
新媒体中不健康的信息及西方一些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价值观念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要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大学
【正】 会计是一各信息系统,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的财务和其它经济业务加以记录,归类和汇总,并分析解释其结果。会计为企业的管理者及外界有关单位提供多种功能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