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中期诗话的三种理论取向

来源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xy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代中期,随着“国朝文派”的崛起,金代诗话逐渐走出金初北宋诗话的藩篱,“至大正气,思虑深邃”的周昂诗话,“温厚平易,冲和清雅”的党怀英诗话,以及“诗画相通,清新闲逸”的王庭筠诗话,在继承“自然”精神基础上,它们分别对“奇”“雅”“闲”三种理论取向做了深入探索。这些诗话不仅包含了此期诗评家们关于诗歌创作、审美境界、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关系等诸多方面的思考,并且这些思考丰富了金代诗话的内容,增加了金代诗学理论的深度。众人合力,金源本土特色的诗话体系终于建构起来了。
其他文献
由鲁迅美术学院负责创作的这组雕塑《追梦》,突出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寓意人民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这是近年来,继中央党校大型组雕《旗帜》、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大型组雕《走向胜利》、广西湘江战役纪念广场大型浮雕墙《红军魂》后,鲁迅美术学院创作完成的又一个国家大型主题性雕塑作品.
期刊
刘怡溪,明代内江科举人物,赵贞吉乡友,《赵文肃公诗文集》收有赠诗三首。清嘉庆以来,关于其人名字究竟对应明代内江哪位文化名人,学界至今存在三种说法,未能厘正。通过文献梳理,考订出“刘怡溪”为清廉士绅刘三正的别号。
宋代是我国艺术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相对于唐代“金碧山水”画风,宋代山水画则更沉浸于抱朴含真、水墨自然的写真愿望.从艺术形式上讲,宋代山水画既有全景又有边景,全景展示山水寥廓,边景展示点墨成韵;从表现技巧上,宋代山水画通过虚实结合和以小见大等方法突出了意境之美.画家寓情于景,使得画、情、景三者和谐统一,达到时间游于空间之境.画家的体会和感悟通过画作传递到观者处,从而引起共鸣.
期刊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意义重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原因主要包含各门思政课程在融入“四史”教育时缺乏有机衔接与配合、大学生对读“四史”的意识不强、熟悉和掌握“四史”教育所需专业知识结构和素养的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等。因此,“四史”教育要有机合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从整体规划教学内容,从实践教学和教学方法方面提高大学生对“四史”教育的兴趣,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等方面入手。
因为脂砚斋曾经多次规整批语,脂批误植现象应该少见.脂批在创作阶段可能会偏离正确的位置,但在规整阶段则多数得到合理安放.脂批在位置意义上的存在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即脂批创作阶段、脂批规整阶段和现存甲戌本流传阶段.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中,眉批的首行文字大体应该在具体正文首行文字的垂直正上方;侧批的首字大体应该在具体正文首字的水平右侧.脂批在现存甲戌本上的位置,应该与脂砚斋规整后的情况大体相同.
李清的晚明史学著作主要有《三垣笔记》《南渡录》与《南渡纪事》,持论公允,真实可靠,是研究晚明史的重要史料;他对明代及古代历史的论述,用比较史学研究法,见解独到,发人深省.
曹雪芹以“荒唐”言和“荒唐”诗暗示了神话的意义:“说来虽近荒唐”指的是贾宝玉来源于女娲补天神话的伟大虚构;“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指的是男性统治世界中的堕落、腐败和黑暗状况;“满纸荒唐言”指的是贾府女性重演了贾宝玉梦见的金陵十二钗正副册判词象征的悲剧原型;“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指的是“石头”从大荒山来又回到大荒山;“原来是敷衍荒唐!”指的是由神话与现实的对应和对立构成的艺术结构;“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指的是到了整部《红楼梦》故事的结束,由那“荒唐”的形式表现出来人生的“荒唐”悲剧意味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媒介的丰富使用及审美的多元表达,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索维度也在不断拓展.写实水墨人物画作为20世纪以来传承与融合、革新与创造的产物,其对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主要体现在对形神关系和具象与意象转换与建构核心问题的讨论与实践上,该问题对艺术真实问题的追问、思考与表现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
期刊
地区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当下农村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部分农村已经逐步呈现出“利益时代”、网络时代和“民富时代”的发展趋向,但伴随而至的是村级党组织权威弱化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关于乡村振兴的执政理念及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重塑基层党组织权威,就必须推动党组织由权力的掌握者向权力的分享者、制度的维护者转变、由具体行政事务的掌控者向社会事务的服务者转变、由主流文化的传达者向先进文化的示范者、引领者转变.
中国书画艺术可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心印”,经过历代名家巨匠的不懈努力,形成了一份具有独特东方民族面目的文化遗产.随着文人阶层的形成,以儒、道思想为核心的文人画价值观逐渐成为主流价值观,文人绘画也因此成为中国造型艺术的主体,它与宫廷与宗教绘画、乡野世俗画鼎足而立.文人直接参与绘画创作颠覆了传统绘画纪实、图说与装饰等诸多功能属性,重新赋予绘画以修身养性的自娱、审美功能,更赋予了修齐治平的载道功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