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进程下劳动个体性的发挥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t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劳动个体性在人与社会的转变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劳动功能的多样化及劳动力的个体创造力是维系整个社会生产流通的必要条件。当前整个社会生产条件愈发趋向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劳动的个体生产与创造表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性质。为此,对于其作用与认识及如何充分把握劳动个体性与劳动总体性的良性关系对我国工业现代化乃至后工业信息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工业化;劳动个体性;劳动总体性;局部劳动;特色地区产业
   一、引言
   工业化阶段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必然时期,任何一个国家若想迈入现代化进程行列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历经工业化。从工业化的发展路径探索,近代工业化开端于社会分工下劳动工具的不断进步,高级劳动工具——机器的创造一方面解放了原始的劳动生产,另一方面又将其束缚于机器的内部运转中。追溯其发展史,不难发现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以资本雇佣劳动力的生产形式推进了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而在那时,由于生产基础仍旧是手工业者狭隘的生产技术,工场生产的节奏表现为跟随人力劳动的节奏加以运行,局部生产工人占主要地位,片面劳动在使得雇佣工人终身束缚于一种职业之下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生产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大多取决于劳动个体的差异化生产技巧。而随着机械大工业的发展壮大,劳动工具逐步向简单化、改进化、多样化演变,同时劳动的节奏也发生了转变,生产过程不再是跟随局部工人狭隘的生产技术进行而代之以机器本身的运行节奏为主,因而机械化、专业化的大生产不可避免地使得雇佣工人脑力劳动逐步与体力劳动相分离,劳动者不仅在形式上从属于资本,在实际上也更加从属于资本并为其服务,分工日益完善,资本不断壮大,而局部生产工人个体性的发挥则受到一定的束缚。直至今日,在社会大分工的背景下,机械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在生产力不断进步的推动下依旧占据着社会生产的主流形态,大量产品规模化、同质化的生产特点冲击着整个市场,独具特色的个性化生产方式发展动力愈发不足,归根结底,生产工人的碎片化生产特征才更是我们应审视与客观看待的。那么,如何推动局部工人在更好地发挥其个体性的基础上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发挥其个体创造力,使之自身个体性与劳动总体性更相适应是现代生产方式所应重点关注的。
   二、工业化离不开劳动的个体创造
   社会物质资料的不断完善,使得经济的流通运行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与人的工具性关系、部分资本成为工资的回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劳动力作为剩余价值的源泉。站在社会财富的创造这一角度,可以发现只有回归劳动个体性的巨大創造力,认识其与社会总体劳动的生产关系才能创造更大财富。社会进步使得人与物的可交换关系逐步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局部工人在满足单一生存、生活资料下所有物之间的交换由于资本的介入实现了劳动力作为特殊商品可出售的演变态势。随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兴起,形式上自由雇佣的劳动模式成为现代劳动的主要标志。劳动力所蕴含的生产能力作为劳动的价值源泉,加之其不以强力强迫的方式使工人出卖自己劳动力等因素的推动,必然形成在工业化进程中大批劳动者变成复杂劳动工具即机器的附属形态。不可否认,在简单劳动工具生产下产品生产较大程度取决于工人的生产工艺,不同的生产能力生产不同规格与质量的商品,工人是自己产品的实际生产者乃至创造者。因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实则扭转了产品属性的这种归属感,在整个社会大分工下,虽然劳动生产率有了极大提高,劳动工人的能力也得到合理的分配利用,但纵观整体,局部劳动者很难真正参与商品的内部创造,这里的内部创造指产品个性化在劳动工人身上的体现。蒸汽机的诞生、集中化生产方式等新形态的诞生作为社会改革的加速器,在整个社会大生产下与劳动总体性生产的结合愈发突出,但个体思维的发散性,对于毫无专业知识背景的人也来说同样适用,生产的进步取决于整个社会任一个体的劳动创造,特色、多样化生产能够使得单一劳动个体发挥无限潜力。由此,更好地维系劳动整体性与劳动个体性的良性关系不容小觑。
   三、地区特色产业绕不过工业化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鼓励工业企业实现园区化集聚、专业化生产。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特色地区产业转型之路也必然逃不过社会化大生产。
   在各行各业“集中化、大型化、产业化”的生产趋势下,特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学者的重视。原有生产结构是否应适应大工业化进程而改变其原有产业链,带有地区特色的劳动工艺者是否应适应工业化对劳动力技能、机械的要求而大力发展生产似乎值得我们深入思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适应目前的社会化大生产和为发展地区经济的要求也必然加速各地方的特色工业化进程。表面看来,“工业化绕不过”这一内在规律在带有其自身优势的地区正在向逐步融合妥协方向迈进,但深究其未来发展不难发现,在利用地方独特资源优势、个性化生产习惯及其相对较低成本、较独特技术的工艺劳动者来发展地区产业,不仅能够避免劳动力单向化外流趋势,更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劳动个体创造力的最优路径。以东北特色套娃小镇——一面坡镇为例,其独一无二的工艺水平和规模化生产方式逐步实现了劳动个体性与总体性的巧妙融合。一面坡镇虽名小镇,其实早已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链。在这里善做木工活的手工艺者凭借其心灵手巧的工艺和偶然间发现的成本低廉的桦树、椴树等丰富林业原料,使其特色化生产日见规模,值得一提的是几乎全世界的套娃都从这里出口。放在单一产品分工的小环境下,生产一个看似简单的套娃要经过从车镟、烘干到烙烫、绘画等十几道工序,合理明确的分工和独特的个体工艺技术是在工业大生产下劳动个体性得以发挥的优势所在,不论年龄、性别的小镇居民几乎都实现了各家各户自主经营,自主创造属于自身的特色产品面向广大市场。为此,地区产业若要在工业化的必然趋势下发挥自身的特色,在原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上加以技术创新、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逐步使个体劳动者以脑力劳动带动其外在生产才是在大工业化生产下占据一席之地的关键。地区特色产业在规模化大趋势下的特色生产路径及劳动个体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不仅对于我国工业化进程起了推动创新作用,并在全球范围的竞争力展现上,将我国生产能力提升了一个层次。归根结底,劳动的个体性发挥才是关键。    四、后工业化下劳动个体性的发挥
   我国已进入新的生产阶段,发挥劳动者的个体思维创造力在整个后工业化进程中同样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后工业化背景下,产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一方面推动工人从工业社会的旧有雇佣劳动形式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又对劳动力的解放施加了新的内在要求,个体劳动力不可避免要进入一个创造性生产的阶段。马克思曾认为分工的每一个阶段都局限在劳动工具、劳动力和劳动产品的相互关系之中,但放在现代产业链生产中,劳动生产的任一环节不都局限于三者之间,现代信息化与工业化也逐步使得创新创造环节作为生产阶段单独成型。工业单位的不断缩小、生产的专业化和知识化发展态势也不断降低了劳动的可替代性。人类从工业化开端时的异化劳动逐步向劳动与生活的统一迈进。以往工业化社会结构虽随机器运作节奏而构建,但劳动力的个体创造性对生产技术不断推进与创新,高级化劳动工具及高级化技工的壮大也不断加速现代工业化进程。在后工业化时期,若从劳动个体性入手去认识整个社会,互联网、信息技术对现代工业化起着强大的支撑后力作用。不同的知识层次背景下,个性化思维方式贯穿生产的各个角落,劳动也不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而向脑力劳动偏移。大数据下的工业化生产分析,似乎可以看作是整个社会分工的一个阶段。劳动力的价值无限扩大似乎存在于任一劳动者的创新创造能力中。
   五、劳动个体性与总体性如何贯穿工业化进程
   (一)地区优势互补,发挥资源优势
   从生产的外部性来看,随着现代工业体系的不断完善,产品规模化需求逐步向个性化转变,越来越多的人群对产品的特殊性、定制性加以要求。无论是地区产业还是社会化的产品生产,如何形成自身独特优势至关重要。专业化技术不可或缺,但不可否认,自然资源、人力资源、风土文化等都是使财富加以增值的制胜法宝。劳动不单指生产,脑力劳动才是价值的更大创造。发扬劳动的个体性与总体性的良性互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专业化生产中体现其个性化生产要素,才能更好地实现财富的巨大增值。发挥地区特色,因地制宜;发扬当地特色生产,融入多样元素;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实现工业化进程下的地区特色劳动力。
   (二)多视角参与,发挥个体创造力
   从生产内部来看,进入工业化大生产后,内部分工的发展必然性使得基础工人群体作为单一局部环节的操作者,不仅无法直接完成整个产品的设计生产,并且使得自身劳动技能逐步单一化。为此,无论从横向各部门角度还是纵向各层级人员角度来看,让部门劳动力多视角、全方位参与生产的监督优化至关重要。为保证任一个体劳动者对全产业链流程的认知加强,就要普及产品全过程操作模式认知,加强全方位培训学习,让工人自身借鉴吸取其他操作流程经验方法的同时完善本环节生产,力图实现“1+1>2”的最优结果。
   (三)提高素质技能,避免成为过剩劳动力
   从劳动者自身来看,无论是工业化下的机械大生产还是后工业化下的信息技术时代,社会富裕人群的增加必然形成一部分规模人口的相对贫困,同样,劳动力在技术进步大背景下的相对过剩不可避免。社会进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而社会生产效率的增加丰富了产品使用价值的同时降低了其内在价值,劳动力的价值又随作为补充劳动力生活资料的价值的缩小而缩小,但必须承认的是劳动力价格在此之下相对增加,而这似乎在严格的工资等级下扩大了每个劳动者积累财富的欲望。这时,避免自己成为相对过剩劳动力成为每个劳动者生存发展的关键点。由此只有优化自身技能、提高自我素质、勇于挑战风险、创造更多新机遇的劳动者才是社会大分工下的领航人。
   (四)体脑并举,加强思维创新
   伴随着知识生产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的生产方式,科技进步等一系列创造性劳动也让思维创新成为劳动力个体创造的核心条件。为此,工业化进程的高效发展离不开企业、政府、家庭及社会对于劳动者思维开拓创新的大力扶持,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相互融合才是使劳动个体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若要从源头抓好劳动者身心素质的进步则需要转变个体及全社会的思维观念,不仅从劳动者群体自身扭转态度,政府也要力图利用信息化开展教育宣传,同时加强社会引导与体系保障,对试图发挥个体创造力的劳动者实行激励机制,增加其自信心与创新动力。值得一提的是,以往以家庭为单位研究劳动的个体创造,应顺应工业化大趋势而改变传统家庭中世代单靠体力劳动获取价值的方式,发扬新一代群组劳动形式,让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走向“体脑并举”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陈文龙.机器大生产对劳动者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7(23):42-43.
   [2]张康之.在后工業化进程中重新认识劳动[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7,39(03):5-13.
   [3]武吉海.民族地区绕不过工业化[J].中国民族,2001(05):48.
   [4]张筱璐.资本积累、工业化与劳动报酬占比演变——政治经济学分析和中国经验考察[J].西部论坛,2019,29(06):8-15+24.
   [5]王倩.数字化时代工作特征、个体特征与员工数字化创造力——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技术经济,2020,39(07):72-79.
   [6]王毅,王玉飞,吴嘉佳.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内涵、价值与实现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21(02):97-106.
   [7]杨芳.从专业化到“碎片化”——社会分工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分析[J].理论月刊,2010(07):44-46.
   [8]殷赣新.论市场与分工——基于一个全新的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10):52-53.
   [9]王毅,王玉飞,吴嘉佳.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内涵、价值与实现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21(02):97-106.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以2000~2020年收录的586篇农民工返乡文献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 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年度发文量经历了平稳发展、迅猛发展和波动发展三个阶段;研究者的合作网络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特点;整体上,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交流较弱;2009年开始,研究热点为返乡潮和金融危机,近年来则转向农民工返乡及影响因素、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乡村振兴等。而未来农民工返乡研究需持续推
摘要:突发重大灾害后,往往出现一定范围的物资短缺,物资短缺易引发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文章首先基于经济学供求理论分析了物资短缺发生的原因,包括“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供给减少与需求增加同时发生”等三类。然后从供给侧、需求侧两方面分别提出实现短缺物资供求平衡的举措,其中供给侧的举措包括资金支持、资源支持、投放储备、畅通运输、行政指导、行政命令等22条;需求侧的举
摘要: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不仅影响公司的价值,也影响实体经济,文章通过分析中国上海股票市场对于分红的反映程度,验证沪市是否达到半强有效。根据实证论证的结果,中国上海股票市场未达到半强有效,最后也分析了市场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沪市有效性的合理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半强式有效市场;事件研究法;CAPM模型;分红  一、引言  事件研究法歷史悠久。多利在1933年发表的《普通股股票分割的特征和程序
自智能手机广泛运用之日起,视频便成为了人民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视频网站作为视频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与机遇.而现今大环境下,视频网站也不仅仅局限于播放视频这么简单的任务,而是开始走上多元化的道路,而B公司则是凭借其独特的交互模式与庞大的视频来源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文章基于SWOT理论对B公司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成功之处进行研究与探索.
摘要: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利政策是围绕公司自身金融相关内容所作出的决策,其不仅能够对上市公司某个阶段的运营状况与经营业绩进行反馈,还与上市公司的外界形象及股东权益相关联,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在市场中的发展与持续经营。但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时间较短,相较于国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方面仍存有不足之处,相关的制度与体系也亟待健全,这也使得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面仍有待完善。文章就此展开讨论。首先,对上市
摘要:信息缺失和高风险是正规金融机构对涉农产业持消极态度的重要原因,则财务记录和农业保险会是影响家庭农场经营资金来源渠道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对河北省5个市辖区内326家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构建多项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财务记录和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经营资金来源渠道的影响。研究发现,财务记录对家庭农场经营资金来源于商业银行、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资金来源于信用社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财务记录和农业保险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随着社会对女权意识的提高和新时代女性在职场环境中地位的显著提升,凭借着女性独有的创造力和性别权利,未来将在形成集体领导能力的同时,拥有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判断意识,并在抵御企业战略风险免疫行为上发挥自己的职场作用,以此为背景提出相关概念模型并研究假设,可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规避风险。   关键词:“互联网+”;女性创业领导力;企业战略风险免疫行为;企业管理;概念模型  
摘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产生的问题就是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主要为没有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制度方面存在不规范的情况,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同時没有开展系统性的员工培训等原因,导致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逐渐产生劳动争议问题。基于此,文章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争议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具体原因制定完善的管理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劳动争议问
摘要: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问题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本养老保险是养老的第一重保障,我国虽然已实行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在政府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城乡居民的大力配合下覆盖面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但由于相关的保险基金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以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基于此,文章对当前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养老保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体系内各种规章制度在逐步的完善。经济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企业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资源的整合,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企业并购成了主要的方式。企业并购活动进行时需要涉及到大量的业务来往,税收筹划问题成了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企业必须采取科学规范的方式,确保企业税收筹划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