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完美构图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948221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然,在爱书人眼里任何与书有关的风景都是美的。这多少带有主观意念。有没有一种读书构图,能让人瞬间产生视觉之美呢?
  那天,穿一身淡蓝色连衣裙的她坐在窗前,干净的头发挽在脑后,已过中年的脸始终没有抬起。她埋首于一本书,一本不知道什么名字的书,厚薄适中,大小正好,精彩纷呈。她用两只手捧着书,不忍释手,从翻开书页的多少可以目测出应是已读到中段。她的书不是一般的书,精心地包着红底白圈的封皮,她粉色蔻丹的十指与书皮互相映衬。淡蓝色连衣裙在书皮的映照下更充满夏天的梦幻之美。忍不住想象,这样的女子是从家务琐事中抽身出来的吗?也许读书在她生活中已必不可少,所以她才会在打扮自己的同时打扮一本书,她和书密不可分,书于她是一种必须。
  女人细致入微的心思不经意就照亮她周遭的世界,男人则另有其男人气味。
  灰蒙蒙的天色没有给车厢里的人们带来生机,而那个老男人却沉浸在他的世界里,自享其乐。他粉色条纹的衬衫与浅色西裤很相配,头上一顶浅色鸭舌帽更显出他悠闲与艺术的品位。不过他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则是他手里正捧着一本黑色小羊皮封面的英文书。他的太太睡着了,而他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是答应了老伴要在这样的阴天出游的吗?也许他心里并没有那么想远行。长时间的工作之后让他更珍惜属于自己的时光,这样的时光是在他心里的,因此他才会那么用心地读一本书,而不在乎他身处的环境和此行的目的。那会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他的英文竟如此了得。
  精致的人可以增加阅读画面的美感,而一本书也绝对有提升一个人魅力的能量。这魅力即使不深层透视,也可表面传达。
  朦胧中,抬头看见的是一个婆婆,她已经在那里坐了很久了吧。她浑身上下穿着廉价的衣裤,皱皱巴巴的,肩上背着鼓鼓囊囊的包,手边脚边都是塞得满满的塑料袋,像一个刚从集市回来的老太。可她的脸色那么平静,眼神那么坚定。因为她的手里正翻看着一本竖排古书,她不时地把食指放入嘴里,又用那沾了唾液的手指去翻书页。她已经这样坐了很久,没有看任何人,也没有放下过手里的书。书的古旧与她的古旧相辅相成。原来古书这样看才有味道。
  这一幅幅一幕幕都是读书的完美构图,给人一种直入眼帘的视觉感受。
  (作者飘飘徐,选自《扬子晚报》2015年2月13日,有改動)
  写作借鉴
  1.“画”出个性:三幅“完美构图”各有意趣。先欣赏中年妇女:穿着打扮与书皮互相映衬;书中精彩纷呈的内容让她散发出“细致入微的心思”,以致“不忍释手”。第二位是个老男人:穿着有品位;书呢,竟是一本黑色小羊皮封面的英文书;他毫不在乎“灰蒙蒙的天色”,而且读得“津津有味”,以致“沉浸在他的世界里,自享其乐”。第三位看起来像刚从集市回来的婆婆:看的书是一本能“提升一个人魅力”的竖排古书;看书时,脸色平静,眼神坚定,用“古旧”的手法翻着书页,一直“没有放下过”。这三位读书人的穿着打扮、气质品位、读书时的方式方法各有个性,特别是通过作者的想象,赋予了三位读书人不同的处境——中年妇女从家务琐事中抽身出来阅读;老男人无心出游,在老伴睡着了之后阅读;婆婆呢,在日常的购物后宁静地阅读。文章写足了这些“异”,读书人的气质里包含的“同”才能凸显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美”。
  2.“异”中见“同”:三幅“完美构图”具有一样温暖人心的“瞬间之美”。读书画面,有的靓丽,有的精致,有的古旧,但他们的“完美构图”都集中指向共同的“瞬间之美”——阅读已经自然地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成为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注、忘我已经成为他们阅读的美丽姿态和境界。作者运用的这种“异”中见“同”、强化文旨的笔法,为我们写并列式叙事文提供了范例。
  (曹津源)
其他文献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里看到那些娇红的樱花時,我波澜不惊,感觉那些花与我关系不大;家中一朵朵硕大的山茶花在油绿的叶片中招摇,从去年冬天一直开到现在,我熟视无睹;但当车子开入原野,眼中闯入那么浓烈的菜花黄时,我开心,舒畅,急切地想去拥抱那一大片一大片的明黄!  菜花高过人头,走进花海,满耳是小蜜蜂嗡嗡的低吟,它们照常采着它们的花,酿着它们的蜜,丝毫不在意我们的贸然来访;菜花们照样开自己的花,结自己的籽,不
期刊
岁月静好,安之若素。打开记忆的闸门,仿佛又回到了那年那月那时光。  依稀记得,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时有病魔侵袭身体,而父亲在我生病时,只会冷淡地问候一声,兴致完全在电脑上。渐渐地,父亲在我心目中如同暗淡的灯光,我也对他不理不睬,冷眼相对。直至那一天,父亲在我心中的形象彻底改变了,与此同时,我心中开始多了一份珍惜与怀念。  记忆停留在一个寒冬腊月,乌云始终板着脸,黑压压地盘踞着半边天。冷风肆虐着大地,
期刊
岁月静好,安之若素。打开记忆的闸门,仿佛又回到了那年那月那时光。  在一个晚霞漫天的秋日的黄昏,我从邻家移栽了几棵曲曲菜和蒲公英,把它们混种在门前长方形小菜池中的角落里。听说这两样稀罕物是邻人之母亲自颠着小脚从田野间挖回来的,七十几岁的老太太照顾它们比照料自个儿还要上心些。于是我便怀揣着一颗虔诚的心每天给它们松土、施肥、浇水,像照料自己的孩子一样地呵护着它们。  几天以后,曲曲菜在我的精心呵护下焕
期刊
盼望着,盼望着,妈妈回来了,你的脚步也近了。  纸箱里传来小爪子挠抓的声音。是不是我想要的泰迪呢?我兴奋地拿着一根火腿肠在箱子上方引诱你,希望你能投怀送抱。  突然,你迅猛地飞跃出来,直冲着我的手,吓得我扔下火腿肠就跑。再晚一点,我的小手可能就不保了。  我终于看清了你的庐山真面目:一身半卷不卷的小棕毛,杂乱;嘴上一圈黑毛,邪恶;一双闪着骇人光芒的小眼睛,狡猾。最主要的是,你少了一只耳朵,跟我朝思
期刊
补题是半命题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补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半命题作文水平的高低。具体来说,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小处切入。初中生作文,字数一般要求在600左右。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诚非易事。补题时应“就实避空”,因为题目越空泛,相应的写作范围就越广,选材、组材的难度也就越大。如“拥抱 ”,有学生为了“创新”,将文题补成“拥抱地球”“拥抱美德”“拥抱生命”等,
期刊
满头白发的他在一群黑头发的学生中显得那么扎眼,他满脸皱纹,写满沧桑,然而在浓密的眉毛下,却有着一双鹰一样的眼睛,让人看了心生畏惧。  他,就是我们的门卫。  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风带着冬的气息从西北方向呼啸而来,钻进我的袖口,我不禁打了个激灵。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一天的学习让我身心俱疲,脑海被舒适的床和暖和的被窝深深占据着。  我边走路边把手伸入裤兜,摸到了静静躺在里面的出入证,同时在心中把学校实
期刊
宁静的夜,褪去了所有缤纷和喧嚣。清凉的晚风,温柔地抚弄着洁白的窗纱。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药香,苦涩而浅淡,仿佛正酝酿着一段旧时光。一切都显得那么古朴,静谧。朗月的光影掠过窗棂,掠过案几,静静地投射到墙上那一面面鎏金的锦旗上。每当我看到那些绣刻着“医者仁心,妙手回春”的锦旗,我的心中便不禁涌起自豪感与敬意。  此刻的父亲正手捧医书,面容沉静而专注。他细细地研读着,不时还用笔在书上勾画,时而又停下来皱眉
期刊
这是一条身体巨大的章鱼,长八米。它极其快捷地倒退着走,方向跟诺第留斯号走的相同。它那海绿色的大眼睛盯视着我们。它的八只爪子,不如说八只脚,长在它脑袋上(因此这种动物得了头足类的名称),伸展的时候有它身体的两倍那样长,伸缩摆动,像疯妇人的头发那样乱飘。我们清楚地看见那排列在它触须里面的半圆球形状的二百五十个吸盘。有时候,这些吸盘的里面形成真空,牢牢地吸附在客厅的玻璃上。这怪东西的嘴——骨质的嘴,长得
期刊
①“时光飞逝”暗合文题“年华”。  ②分号前后句式不一致,可改为:“  ”。  ③上段文字已经足以引出下文,再加上这段文字就显得重复多余了。  ④红字部分记叙有些混乱,“我”心中的疑问与好奇应该是在充分观察感知的基础上迸发的,所以应先描写爷爷的聚精会神和惬意,然后“我”的疑问与好奇才会自然生成。疑问词“为何”语气较弱,不能体现“我”的疑惑與好奇之强烈,不足以体现爷爷看书时的入迷与惬意状态。可改为:
期刊
暮色四合,越来越多的车向校门口聚拢过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也越聚越多。我走出校门,在拥挤的人群中开辟出一条曲折的小道,艰难前行。一幕幕“爱心”图,让我放飞思绪……  “不冷,我不要。”循声望去,是一对母女。母亲拿着一条围巾,似乎是要给女儿戴上。“乖,天冷,别着凉了。”这次,女儿没有拒绝,任围巾在颈间绕了一圈又一圈,直至在胸前打了一个漂亮的结。母亲笑了,又为女儿拉紧上衣的拉链。柔和的橘黄路灯下,一股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