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者近7年中观察到7例(男6、女1)趾间、?部渗出明显的红癣患者。其临床特点为:先是足底夜间瘙痒,未经任何局部治疗,3~4天后在患处可见散在的红斑以及浸软的皮肤上,出现针头大到鸽卵大小的水疱和大疱。其内容开始是橙黄色的,3~4天后变为乳白色。5例患者用滤过紫外线灯检查,严格限于患处有红色荧光。7例中有4例?部多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近7年中观察到7例(男6、女1)趾间、?部渗出明显的红癣患者。其临床特点为:先是足底夜间瘙痒,未经任何局部治疗,3~4天后在患处可见散在的红斑以及浸软的皮肤上,出现针头大到鸽卵大小的水疱和大疱。其内容开始是橙黄色的,3~4天后变为乳白色。5例患者用滤过紫外线灯检查,严格限于患处有红色荧光。7例中有4例?部多汗。
其他文献
虫咬反应多数为短暂的风团――荨麻疹性损害,少数虫咬可引起持久性损害达数天至数月不退.持久性虫咬反应常见的病理改变为;1.荨麻疹性;2.血管性――多形红斑型;3.肉芽肿性;4.淋巴样组织增生.本文作者报告三例具有异常组织病理改变的持久性虫咬反应.例1男性,46岁.躯体左侧单个瘙痒性丘疹24小时.组织病理为疱疹样皮炎样组织改变不伴有血管炎.
本文报道了3例青年女性病人为了预防枯草热,在上臂三角肌处作皮下注射类固醇一次,于注射后3~8个月,局部皮肤出现一块萎缩性斑片,稍下陷,有毛细管扩张,边缘呈红紫色,为不规则形,大约1212厘米,近似于限局性硬皮病的表现。组织学检查,仅有表皮变薄,表皮突消失,皮肤附件在真皮中较正常者为高,标志有真皮的耗损。其中一例于15个月后恢复正常,其余2例也显示有逐渐恢复的情况。所注射的皮质激素,各自为甲烯索(M
一例41岁男性患瘙痒性皮损20年,开始在背、颈、足部依次发疹,而诊断为神经性皮炎,并用激素类霜剂治疗,皮疹从未完全消除,且反复恶化,致使经常住院。于1973年1月,曾进行皮肤活检,显示非干酪化的肉芽肿,镜检及培养未显示抗酸杆菌与霉菌。除了瘙痒性皮疹外患者基本上无任何症状。既往史无特殊,否认任何过敏性。家族史中其兄弟死于结核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皮下脂肪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可称为深在性狼疮(Lupus Profundus)或狼疮性脂膜炎(Lupus Panniculitis)。其临床特点为在颊、臀、臂等部位发生持久性的境界清楚的皮下结节损害,偶具压痛,表面的皮肤正常或为中心有溃疡或萎缩的硬斑。
在大枫子油时代(即1925年以前至1930年前后),麻风病人合并恶性肿瘤者比一般人群要少。当时林氏报告日本全国麻风病人的癌死亡率比一般人群要低1/4。但近年来,随着一般人群癌发生率的增加,麻风病人的癌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最近则显示麻风病人的癌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根据多磨全生园从1955至1974年约19年的麻风病人258例尸检病理资料,合并恶性肿瘤者有61例(23.64%)。
小腿溃疡有时并不是常见的静脉机能不良所引起而是一种较少见疾病的反映,只有了解这些疾病并作较全面的系统检查始能避免诊断错误.
瘤型麻风病人对于皮肤擦伤引起的“非特异性”组织损伤的炎症反应过程中,其中性白细胞的聚集能力有缺陷,这一现象提示除了淋巴细胞介质的产生有缺陷之外,可能还有其他的因素。基于这一设想,作者进一步对瘤型麻风病人白细胞的趋化性及有关因素进行了研究。
磺胺吡啶或砜类药对疱疹样皮炎(DH)有显效,而对大疱性类天疱疮(BP)无效,常有助于鉴别这二种疾病。然而既往也曾报告个别BP病例用磺胺吡啶或氨苯砜有暂时的疗效。本文报告3例经组织学及免疫荧光检查确诊为BP的病例,用氨苯砜治疗有效。病例1:女,30岁。住院第二天,开始用氨苯砜100毫克/日。在一周内出现迅速的疗效。
作者于1967年11月开始在新几内亚的Karimui进行丁二乙酰氨苯砜(DADDS)的治疗试验和在开若林(Caroline)岛的Pingelapese人群中进行了该药的化学预防试验。本文报告上述两个试验的7年评价。 (一)治疗试验: 1967年11月至1968年1月开始在Karimui治疗的336例病人中,制止的结核样型和多发性神经性麻风病人在治疗开始前大多处于静止状态,主要残留神经病变;在治疗开
系统的化疗,特别是氨甲喋呤对于广泛、严重、难治的银屑病是目前最有效的疗法。自1968年以来,日益增多的报告着重在氨甲喋呤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最好的治疗方案和控制使用此药的检查方法方面,但是许多问题仍然没有答案。可以肯定不是所有应用氨甲喋呤的病人都会发生肝脏中毒,这篇报告着重论证这一点。